很能理解很多人並不喜歡香港,因為這真是的國際化大都市,初來乍到都會覺得沒有自己的一席容身之地,而這樣的大都市又是繁華和平庸交織在一起,那些樓宇大廈的背後就是看起來有些殘破的居民區,能看到骨瘦嶙峋的老人,吃力的拉著垃圾車。是的,香港就是這樣,讓人有愛有恨,而恨得一部分,也是真實的屬於這座城市,所以也就轉化成了一種愛。我來說幾個在你心中不一樣的香港。
西九龍文化中心,香港是一個海拔很低的地方,不能俯瞰城市。但是作為一個半島,以及石屎森林中罕見的大片空地,可以看到對面香港島的夜景,從銅鑼灣到堅尼地城一覽無遺。面積真的很大很大,像一個大公園,草的氣味濃鬱,走在海邊頓感心境開闊。西九龍文化中心經常會有極具香港本地特色的文化演出,有時還可以看到賣手作和老碟片的攤位。這裡是集文化、藝術、潮流、消費及大眾娛樂為一體的綜合文化娛樂場所,核心設施為劇院綜合大樓、演藝場館、博物館群及廣場等。西九文化區面積達40公頃,正發展為香港一個糅合地方與傳統特色,並加入國際元素的世界級綜合文化藝術區。
海濱長廊,星光大道就在尖沙咀的濱海長廊,效仿好萊塢的星光大道而建,將逾百名電影工作者的芳名與手掌印鑲嵌在特製的紀念牌匾,以年代依次排列在星光大道上,表揚他們為香港百年電影業所作的貢獻。漫步在星光大道上,吹著海風,一路欣賞維多利亞港的景色、香港島沿岸的特色建築,一會兒發現了自己喜愛明星的手印,激動的擺各種POSE合照,一會兒被路旁小食亭冒出的香味所吸引,排隊買來吃,實在是個適合休閒散步的好去處。天黑之後可以散散步,吃吃旁邊的小吃,是個休閒的好去處。這裡每個月都會舉辦一個名叫自由約free happening的市集/節日/聚會。有舞臺音樂跳蚤市場和小吃美酒。海邊長廊很舒服。
南丫島,這個是一年四季都適合玩的地方。曾經的香港南丫島,只是幾個偏遠的小漁村,出的最有名的人是周潤發;而如今的南丫島,已經是香港年輕人和外籍人士最喜歡停留的樂土——生活不羈、渴望自由的人愛去那裡,對於生活緊張的都市人來說,它是一個喘息的地方。香港第三大島嶼,就在香港島南面,島內平地少,是一個被濃綠的亞熱帶樹木覆蓋著的美麗島嶼,島上的原住民或者從事漁業,或者耕種土地,是一派難得一見的悠閒氣息。隨處是那些你來之後再也不想走的老外們開的咖啡館、酒吧。沿著榕樹灣道慢慢走,一路上都是精緻的小店鋪,有賣手工藝品的,有賣綠色生活用品的,也有人賣自製的餅乾,這兒 的人都好像60年代西方的嬉皮士一樣熱愛樸素自然的生活,卻又在乎獨特的生活品位。
大嶼山,這裡有個水口村,周圍比較荒蕪,是個挖蜆的好地方,感覺一下子回到了童年。村裡有一些人家提供工具,租一個三件套大概30元,沿著小路走到海邊,一路上風景很好~海邊挖到的蜆一般都有半個手掌大,可以自己帶回去煮湯,而且最好上午去,去晚了,大的就被人挖完了,很喜歡這項活動,可以享受自己的勞動成果,有像是回到了童年一般的感覺。大嶼山遠足路線由昂坪開始,可眺望石壁水塘的美麗景致,然後繞著鳳凰山北面的山坡前進。朝著東湧谷緩緩而下,會經過樹林、山溪、舊炮臺和庵堂。放眼遠望,現代化的赤鱲角機場與原始郊野構成強烈對比。
志蓮淨苑,如果評比「香港最鬧中取靜地點」,志蓮淨苑絕對排名第一。旁邊就是高速路,車流喧鬧,但是神奇的是一旦跨入院門就只有佛聲陣陣,屢試不爽……這還是世界文化遺產香港唯一的候選。 整個寺院依山勢而建,南面為山門,氣勢開揚;東邊有回遊式山水園景,曲徑幽通;西邊有唐式枯木水庭,禪味盎然。首進是四個蓮池(由香港著名藝人譚詠麟及梅豔芳捐建),暗喻寺廟淨土無染。左右兩側為鐘鼓樓,正中為天王殿,殿中供奉天冠彌勒佛、韋陀及四大天王。二進建築群是全寺中心,大雄殿莊嚴渾厚,供奉釋迦牟尼佛、文殊菩薩、普賢菩薩、迦葉尊者及阿難尊者,兩旁配觀音殿、藥師殿。三進為藏經閣和法堂。寺院東北面高地,矗立著一座樓高七層的萬佛寶塔。「志蓮淨苑」和其它的寺廟不同,不許參觀者和香客、信徒在寺內燒香、大聲喧譁。也不為人做佛事,只有一個例外,為梅豔芳做過,因為當年籌建「志蓮淨苑」梅豔芳義演籌款為「志蓮淨苑」出了很大的力量。香港已故著名藝人梅豔芳的骨灰亦被供奉在「志蓮淨苑」裡。 「志蓮淨苑」過去是不開放的,1998年1月6日才重新開放。六十多年來,這裡致力安老、教育、社會福利及宗教文化等事業。其實來香港觀光購物,並不能真正感知香港。了解或者認識這個地方,除了一些景點還可以做更多的事情來體驗當地的生活。下次你們去不要只顧著購物哦!
在這個大千世界有幸與您相遇,共享一篇文章;共同喜歡一片風景。如果您也喜歡此篇文章,不如我們做個老友,關注我!我們一起領略這世間萬水千山的美景。感恩生活,感謝遇見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