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好萊塢暑期檔大製作《猩球崛起:黎明之戰》終於登陸內地,在此之前,這部福斯新作已經在世界範圍內捲走5.5億美元。一部以猩猩為主角的影片能受到這麼多觀眾的喜愛,在口碑和商業上都取得成功,這不光是因為電影本身的質量,也是因為「來自猩猩的你」背景夠硬,底蘊十足。(文/提拉米蘇)
8月29日,好萊塢暑期檔大製作《猩球崛起:黎明之戰》終於登陸內地,在此之前,這部福斯新作已經在世界範圍內捲走5.5億美元。一部以猩猩為主角的影片能受到這麼多觀眾的喜愛,在口碑和商業上都取得成功,這不光是因為電影本身的質量,也是因為「來自猩猩的你」背景夠硬,底蘊十足。
猩球系列是縱橫好萊塢半個世紀的大品牌,或許中國觀眾對它不太熟悉,但是在美國,這一系列影片卻如科幻啟蒙讀物般普及,更是影迷們的必看經典。「猩你」究竟來自何處?它的前世今生究竟是怎樣的圖景?(文/提拉米蘇)
前世今生——讀懂來自猩猩的你上世紀60年代的某一天,法國著名大作家皮埃爾•布爾在動物園裡看猩猩的時候突然間靈感迸發,於是就有了《人猿星球》這部小說。小說講述了一千多年之後,地球被猩猩們佔領,人類淪為低等生物。絕妙的諷刺和新奇的設想令人拍案叫絕。那個時候,好萊塢科幻電影也正在發展,有人對這個題材表示了很大興趣,但是皮埃爾覺得這是個絕對沒法影像化的故事。讓觀眾們坐在黑漆漆的房間裡看一群大猩猩統治人類?No way。實際上,福斯也是經過了許多試水,才抱著試試看的態度,花了很少的預算,在1968年推出了猩球系列的第一部——《人猿星球》。
沒想到,影片大受歡迎,當年就斬獲了3259萬美元的票房,並得到了評論界的一片讚嘆。影片更大的意義在於它對科幻電影的深遠影響,無論在主題格局還是特效化妝上,遠在《星球大戰》(1977年才公映)之前,《人猿星球》就成了劃時代的典範,樹立了新標杆。
這次成功給了福斯信心,高層們馬上改變了策略,將這部電影定製成了五部曲——
1968 《人猿星球》Planet of the Apes
1970 《失陷猩球》Beneath the Planet of the Apes
1971 《逃離猩球》Escape from the Planet of the Apes
1972 《徵服猩球》Conquest of the Planet of the Apes
1973 《決戰猩球》Battle for the Planet of the Apes
這就是福斯的「五年計劃」,猩球系列成為了上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好萊塢科幻領域的霸主,也培養了無數「猩球粉絲」,形成了「猩球文化」。
70年代末期,隨著《星球大戰》等影片的風靡,猩猩們漸漸被冷落了。直到2001年,蒂姆·伯頓翻拍了一版《決戰猩球》,但是反響並不熱烈。十年之後,福斯捲土重來。老總們一拍板決定不要簡單翻拍,要拿經典的故事為土壤,重新開啟新系列,於是就有了2011年的《猩球崛起》。影片最終在全球斬獲4.8億美元,算是為新系列打響了頭炮。三年之後,重啟系列第二部《猩球崛起:黎明之戰》如期而至,承接了第一部的故事,也在結尾留下了「人猿終極PK」的懸念。這一系列還會繼續走下去,未來幾年中,你還會不斷在大銀幕上看到猩猩們的身姿。
聽說過環形敘事嗎?說得牛叉一點,環形敘事就是時間理念的消失獲得了一種全新的環形表達方式。通俗點理解,就是開頭與結尾相連,時空穿越或者輪迴。一部電影如果沒玩那麼幾次環形敘事,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科幻片。《猩球崛起》作為這方面的祖師爺,在1968年就玩出了自己的境界。我們就來重走一遍猩猩們的異次元世界,看看這次穿越之旅究竟是怎麼完成的。
《人猿星球》 (1968年)海報。
第一部《人猿星球》 故事背景:3955年
——太空人泰勒和他的小夥伴在宇宙中迷失了方向,降落到了一個未知星球。在這裡猩猩們是高智商高情商的絕對統治者,人類則淪為了牲畜。泰勒好不容易逃離出去才發現,這個面目全非的地方正是未來的地球。他從1972年穿越到了這裡。
《失陷猩球》(1970年)海報。
第二部《失陷猩球》 故事背景:3955年
——泰勒失蹤之後,地球又派出了太空人布倫特尋找他,誰料布倫特也跌入了3955年的時空,他跟泰勒都捲入了一場人猿大戰。大戰最終以猿族的勝利告終,泰勒在絕望一刻觸發了原子彈,整個地球都爆炸毀滅了。這時候一對猩猩夫妻吉拉和柯奈利斯乘著飛船逃離地球,躲避了劫難。
《逃離猩球》(1971年)海報。
第三部《逃離猩球》 故事背景:1973年
——猩猩夫妻吉拉和柯奈利斯在時空錯亂中意外闖入了1973年的地球,也就是泰勒和布倫特失蹤後的時間維度裡。他們一開始被當做座上賓,最後卻因為透漏了猿族會統治世界而慘遭追殺。吉拉在地球上產下一子,用掉包計保住了孩子的姓名,夫妻倆最終雙雙被人類射殺。
《猩球徵服》(1972年)海報。
第四部《猩球徵服》故事背景:1991年
貓狗因為病毒滅絕,猩猩成了人類的寵物,並漸漸變作奴隸。吉拉和柯奈利斯的遺孤凱撒長大成年,雖有高智商卻一直裝瘋賣傻來保全自己。直到養父被害死他才下決心反抗人類壓迫,最終擔任起革命領袖,帶領所有被奴役的猩猩們掀起了一場血雨腥風的大戰。
《決戰猩球》(1973年)海報。
第五部《決戰猩球》 故事背景:2013年
猩猩們翻身農奴做主人,在凱撒的領導下開始了新生活。此時仍有一部分人類隱匿在城市中,他們決定與猿族打響終極一戰,最終卻仍舊失敗。殘存的人類原本想用原子彈來個同歸於盡,最後卻決定再給自己一次機會。他們以原子彈作為聖器,供奉著它等待下一次反擊。這枚原子彈一直等到3955年才終於炸響,也就是第二部《失陷猩球》中的結局。
這一部是下一部的背景,下一部又是前一部的歷史,整個猩球系列就在這樣的交叉和環形中講述自己的世界觀。從表面上看,影片是一部異想天開的科幻故事,但它當中更影射了當時美國的種族歧視,並通過一個倒置進化鏈的假設,尖銳地批判了滲透在各個國家和社會形態中的等級制度。從政治、宗教、戰爭、進化論、核武器等多個層面都能讀出超大信息量。這也是為什麼猩球系列能夠被載入史冊,並不斷為後人提供題材和養分的原因。
重裝上陣——21世紀的猩猩故事怎麼講前面說到,福斯在2011年重啟經典,推出了大製作《猩球崛起》。電影講述了小猩猩凱撒如何成長為一代猿族領袖的故事。乍聽起來,這就是在翻拍老版第四部《徵服猩球》,但其實福斯已經大刀闊斧地改動了原本的故事框架,也放棄了老版一開始就進入到未來世界的敘事方式。這一次,電影就在2011年講述地球2011年發生的故事。要知道,電影上映年份跟故事發生年份一致,這對於猩球系列來說還是頭一遭。
在這部電影中,凱撒不再是時空穿越夫妻的遺孤,而生在人類的實驗室,他遺傳了母親身上的藥物而擁有超強大腦。在威爾的呵護下,凱撒逐漸長大,也漸漸發現了自己與人類的矛盾。最終他選擇放棄溫暖的家而回歸野性,帶領著猩猩們奮起反抗,越過金門大橋,在紅木森林定居。
在《猩球崛起》的片尾彩蛋中,你可以看到故事未來的端倪,人類感染了病毒,這種病毒迅速擴散到世界各個角落。時隔三年之後,在《猩球崛起:黎明之戰》的片頭,我們終於得知了答案:這種病毒叫做猿流感,人類拿它毫無辦法,到了2026年,幾乎已經滅絕。殘存的一小撥人為了尋求資源,再次跟猿族起了衝突,凱撒雖然對人類有情有義,但卻被同類暗算,一場人猿大戰又一次打響……
從結構上來說,重啟的猩球系列放棄了經典的環形敘事,而採用了更容易被觀眾接受的直線敘事。在故事中,增加了更「現代化」的元素,比如基因、科研藥物、水利工程等等。更突出的一點是,新系列更加突出對凱撒內心世界的描繪。動作捕捉技術的成熟也讓藝術家們得以更精細地刻畫凱撒的每個表情,呈現他的內心戲。《猩球崛起:黎明之戰》的導演馬特·裡夫斯甚至表示,他在拍攝之前,借鑑了許多莎士比亞戲劇。從新上映的這部作品中,的確也能看到《哈姆雷特》的影子。21世紀的猩猩們想要滿足觀眾的需求已經越來越難,這一系列接下來要面臨更多的挑戰。
彩蛋——細數新系列中的致敬橋段
《猩球崛起》中詹姆斯·弗蘭克飾演的威爾一心想治好父親的老年痴呆症才研究藥物。而實際上,老系列中的主演查爾登·海斯頓(飾演泰勒)正是與這種疾病鬥爭多年最終去世的。
《猩球崛起》中,凱撒的母親名為Bright Eyes(明亮的眼睛),這正是老版第一部中母猩猩吉拉給太空人泰勒取的名字。
《猩球崛起》中,湯姆·費爾頓飾演的管理員對凱撒說了一句臺詞:Take your stinking paw off me, you damn dirty ape.(把你的臭爪子拿開,你這該死的猩猩)在老版中,泰勒也對猩猩們說過這句話,而且美國電影學會AFI把這句臺詞評選為「影史一百句最佳臺詞之一」。
湯姆·費爾頓飾演的管理員名為Dodge Landon。Dodge和Landon是1968年版《人猿星球》中與泰勒一起降落猩球的另外兩位太空人的名字。
《猩球崛起》中猩猩管理員辦公室裡播放過一段新聞:Icarus號成為首個飛往火星的載人太空艙。Icarus號正是1968版《人猿星球》裡泰勒乘坐的太空船。
《猩球崛起:黎明之戰》中猩猩們上識字課,黑板上寫著Apes do not kill ape.(猩猩們不會同類型殘)。在1973 的《決戰猩球》中也有這樣的識字課堂,黑板上也是這一行字。
本文來源:網易娛樂專稿 作者:城南草木生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