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是大片雲集的一月。戰爭歷史片《敦刻爾克》、漫威《蜘蛛俠:英雄歸來》、以及劇情科幻片《猩球崛起:終極之戰》、懸疑片《看不見的客人》。哥哥張國榮的《失業生》重映,還有馮小剛的新作《芳華》等等。不少人驚呼:要住在影院了。
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就是將於9月15日上映的《猩球崛起:終極之戰》。其在爛番茄上的新鮮度為94%,想看98%,口碑也是扶搖直上,呈井噴的趨勢。那麼這部電影究竟有什麼魅力,讓人如此期待呢?
《猩球崛起:終極之戰》是「猩球崛起」系列的第三部,前作分別是:《猩球崛起》和《猩球崛起:黎明之戰》。如果你還沒看過前兩部,那你可要好好做一下功課了。
然而許多影迷都不知道,「猩猩成為人類」這一獨特新穎的概念《猩球崛起》並不是首創。它的前世其實是60年代的《人猿星球》系列。五部曲分別為《人猿星球》《失陷猩球》、《逃離猩球》、《徵服猩球》、《決戰猩球》。當時由於題材新穎構思奇特,並且蘊含著人類的終極哲學而被奉為科幻片中的經典。其在科幻片中的地位也是十分重要,與《黑客帝國》、《異形》系列、《星球大戰》系列處於同等地位,可見其受歡迎程度。
時間線方面,現在的「猩球崛起」系列發生在「人猿星球」系列之前,因此可算是「人猿星球」的前傳。不同於「猩球崛起」,「人猿星球」系列講述的是人類太空人到達了一個由猩猩統治著的星球,經歷了一系列事情最終發現了該星球的驚天秘密的故事。這個系列的一大亮點是高超的化妝技術。由於當時並沒有現在發達的特效級動作捕捉技術,人猿須由真人出演,這就對化妝的要求特別高了。
回到現在,由於特效的普及,我們現在已經不需要多麼高超的化妝技術了,目前使用的這一技術叫做「動作捕捉技術」。你一定想像不到,《猩球崛起》中的凱撒並不只是單純的電腦特效合成,而是靠演員演出來的。凱撒的飾演者叫安迪·瑟金斯,被稱為「動作捕捉第一人」。也許你不認識他,但你絕對看過他演過的角色。比如金剛,比如《霍比特人》中的咕嚕等。
除了「人猿星球」五部曲,該故事的後作還有2001年的蒂姆·波頓的《決戰猩球》,該片翻拍於「人猿星球」系列的第五部。但由於種種原因,翻拍的不夠成功,評價也不是很高。
如果你對「人猿」感興趣,痴迷《猩球崛起》的故事,不妨在《猩球崛起:終極之戰》上映之前去「惡補」一下這一系列的前作。這會使這一整個人猿的故事更加豐富立體,屆時觀看《猩球崛起:終極之戰》也會更加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