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洞大開的DIY口罩消毒,可行嗎

2020-12-05 騰訊網

最新研究表明,一次性醫用口罩經過電吹風熱處理後30分鐘後,病毒幾乎完全被滅活,與沒有病毒的對照標本相當。可以再生,不影響其原有的功能。

同時,根據《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五版)》公布的內容,冠狀病毒對紫外線和熱敏感,大部分消毒劑可有效滅活病毒。

那麼我們能不能學著自行消毒呢?

來源 | 國家衛健委、人民日報、EET等

採編 | 弗銳達

此前曾有專家說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劑、過氧乙酸、氯仿這些脂溶劑都可以有效滅活病毒;根據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五版)公布的內容,冠狀病毒對紫外線和熱敏感,大部分消毒劑可有效滅活病毒,但氯己定不能有效滅活病毒,應避免使用含有氯己定的消毒劑。。。

1

水煮、清蒸、噴酒精?

比如,現在有的地方車輛進小區或單位的時候,就會對車輛的輪胎進行消毒或者對著馬路噴灑消毒劑,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研究員馮錄召表示:「這是沒有必要的,屬於過度消毒。」

比如,由於口罩緊缺,一些人採用在口罩上噴灑消毒劑、醫用酒精的方式延長使用期限。馮錄召表示:「採用酒精噴灑的方式給口罩消毒,水分會破壞口罩的靜電作用,使口罩防護效率降低。」

教育部產業用紡織品工程中心副主任、東華大學非織造材料與工程系靳向煜教授在接受科技日報採訪時,也科普到:「醫用外科口罩和醫用N95口罩外表面都經過『拒水處理』,酒精、水、血液、唾液等都很難滲入,目的是加強對醫生的保護,防止在與患者接觸中出現液體噴射造成交叉感染。因此,表面塗抹、噴上酒精很難起到對醫用口罩內部的消毒作用。另一方面,酒精也會破壞口罩外層防水結構,原因是酒精的表面張力和水有很大不同,用酒精處理過的口罩材料對水(血液、唾液)的吸收會增強,這會加速口罩過濾層失效。」

其他類似將使用過的口罩放到鍋裡蒸,放進水裡煮就更不靠譜了。「水的進入會使過濾層中的電荷迅速消失,導致過濾效果大幅下降。同時,聚丙烯熔噴材料纖維非常細,要比頭髮絲細十幾倍,平均只有兩個微米左右,不耐高溫,溫度大於80℃時就會收縮變形,導致結構破壞,防護效果降低。」 靳向煜教授說到。

難道就沒有靠譜的方法,實現口罩使用壽命的延長嗎?

2

給口罩加熱吹風「定髮型」?

2月9日,在中國工程院院士聞玉梅的建議並關心下,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教育部/衛健委醫學分子病毒學實驗室聯合公共衛生學院,在《微生物與感染》雜誌在線發表科研論文《安全、快捷再生一次性醫學口罩的實驗研究》證實:使用後的一次性醫學口罩,以家用保鮮袋包裹,家用電熱吹風處理30分鐘後可再次使用,不影響其原有的濾過截留效果,並可滅活汙染的病毒!

據人民日報報導,了解到我國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中出現嚴重的醫用口罩緊缺現象,聞玉梅院士立即建議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教育部/衛健委醫學分子病毒學實驗室易志剛副研究員與公共衛生學院闞海東教授一起進行「安全、快捷再生一次性醫學口罩」的實驗研究。發布會後第二天,從1月31日開始,團隊通過日以繼夜的努力,僅用7天就完成這項實驗研究。

據了解,研究團隊應用熱處理技術中最普遍應用的恆溫烘箱及電熱吹風對口罩進行處理後,檢測其病毒滅活效果及濾過截留功能,以截留PM 2.5作為檢測處理後的濾過截留指標。在病毒實驗中,他們用活流感病毒模擬冠狀病毒,在安全實驗室內,將細胞培養的病毒定量後滴在口罩上,人工造成汙染。經用烘箱或熱電吹風處理後,再取口罩表面的病毒進行細胞培養,觀察病毒引起的細胞病變及定量檢驗病毒核酸。結果顯示,烘箱56℃及熱電吹風30分鐘後,對口罩的濾過截留功能均無顯著影響;經熱吹風30分鐘後,病毒幾乎完全被滅活,與沒有病毒的對照標本相當。而烘箱56℃ 30分鐘,由於標本外包有錫盒,未能完全滅活病毒。因此,研究證明:一次性醫學口罩使用後,用電熱吹風處理30分鐘後可以再生,不影響其原有的功能。此外,研究團隊還測定過電吹風「高檔」,一分半即可達到65℃。

這是有關口罩再生研究中,第一次聯合病毒學與環境衛生學的跨學科實驗研究。「我們希望文章提供的實驗數據,能對解決民用口罩緊缺有一定的緩解作用。」聞玉梅院士表示。同時,她特別叮囑:「在非常時期,民間可以採取這一簡便技術,但不適合於其他時期或醫用單位。」

03

乾熱法消毒行不行?

小編在查詢了「騰訊較真」平臺後,發現這一方法也不被推薦。理由主要是吹風面積無法「照顧」到口罩完整的表面,病毒也容易被吹走而轉移,一般家用吹風機的功率不同,導致熱風的溫度也在55-75度之間不盡相同。

而之前提到的用烘箱、烤箱,甚至微波爐56℃,30分鐘的方案對N95口罩消毒報告中,沒有提到對口罩金屬條韌性、橡膠條和纖維壽命、呼吸閥變形的影響。

再則,家用的烤箱、微波爐都是廚具,對溫度的控制沒有那麼精確,再消毒醫護用品後也會造成二次汙染,無法用於食物烹製。

乾熱法不行,那麼紫外線法可以嗎?

04

紫外線能殺滅新冠嗎?

病毒對紫外線敏感這條結論一出,不少網友表示要開始搶購紫外線燈了,類似紫外線滅蚊燈、帶紫外線的驗鈔機都在採購清單之中。那麼紫外線燈到底能不能殺死新型冠狀病毒?

先簡單說下病毒這東西。包括人類在內的所有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而病毒是沒有細胞的,主要有蛋白質外殼和核酸構成,核酸有一個或多個核酸分子:DNA (脫氧核糖核酸)或RNA (核糖核酸)組成基因組,因此嚴格來講,它不是生物,也正因為如此,病毒只能寄生在某一生物的細胞內生存、代謝、繁殖,一旦脫離生命體,它將會在短時間內死亡。

具體多短,要看病毒本身的強弱,弱的幾分鐘,一般的幾十分鐘,強的甚至能存活48小時以上。這次的新冠病毒,李蘭娟院士說:這次的新型冠狀病毒在乾燥的環境中只能存活48小時,但暴露在空氣中的2小時後,它的活性明顯變弱了。

此次的新冠病毒通過RNA進行複製,都屬於單鏈正鏈RNA病毒,而紫外線殺毒的過程是主要是使病毒的核酸(RNA)鏈斷裂,並破壞病毒的蛋白質層,進而影響其存活及複製能力,造成生長性細胞和(或)再生性細胞死亡。這個過程,醫學上叫「滅活」。

紫外線(UV)分三種:UVA(長波,波長320-400nm),UVB(中波,波長280-320nm)和UVC(短波,波長200-280nm),我們通常用到的紫外線消毒燈大部分是UVC類型的,主要波段為253.7nm,這個波段的紫外線可以作用於生物體的遺傳物質DNA, 使DNA遭到破壞從而導致病毒失去存活和複製能力。

5

並非所有紫外線都能滅菌

而前面說的,紫外線滅蚊燈的燈光波段長為320-375nm,屬於UVA長波,這個波長是為了使更多害蟲感興趣。市面上賣的所謂「紫外線滅蚊燈」主要以黑光燈和紫光燈為基本光源,合成一種拓寬了波長的混合光譜,能吸引蚊蟲過來再用物理方法(如電擊、吸入等)滅之,但對滅活病毒沒什麼用。

一般驗鈔機使用的是365-400nm的波長,也屬於UVA長波。原理是紫外線可以使螢光物質發光,所以可以用來檢驗鈔票中的螢光物質,辨別真假。

上述兩者都不能殺滅冠狀病毒,請大家不要盲目了。

另外,有人可能認為紫色或者淡藍色的光,就叫紫外線,把紫外線與可見光混為一談,而事實上紫外線是在紫光之外人眼看不見的光 。

06

網友DIY自製口罩消毒箱

根據知乎作者@王旭Aric的科普,紫外線殺毒要考慮的三個參數是:照射強度(μw/cm2)、照射時間(s)和照射距離(cm),其中照射距離和強度是負相關的,即同一個紫外線光源距離越近,接觸面的照射強度就越高。另一種殺毒劑量的表述方式是用單位面積的照射量(J/cm2),含義就是只要病毒單位面積的照射量累積到一定程度,病毒就會失去活性,該照射量就可以通過調節照射強度和時間來達到。

所以,如果你家中有波長在200nm-300nm之間的紫外線燈,尤其是250nm-270nm之間的最好,想通過它來消毒口罩,請在隔離人員的時候曬足30分鐘,比如採用專業紫外線消毒櫃,或者自製一個——將紫外線光源和口罩放在一個紙箱裡。

@王旭Aric就嘗試了DIY紫外線消毒箱,不過他發現在疫情陰霾的籠罩下,民眾的搶貨能力超級瘋狂,聽說紫外線能殺毒,網上的紫外線燈基本都脫銷或是要很久才能發貨。目前有貨的大部分紫外線光源要不動輒幾百塊,要不就是那種很長的燈管,還都沒貨。於是他買了給鞋子消毒那種紫外線燈,做好後的消毒箱如下圖:

因為紫外線燈不能直接應用於手部或其他皮膚部位的消毒,如果沒有防護措施,紫外線極易對人體造成傷害。它對人體皮膚黏膜有一定損害,輕者會出現紅腫、疼癢、脫屑;重者甚至會引發皮膚癌等。它還是眼睛的「隱形殺手」,可引起電光性眼炎,電光性眼炎反覆發作可導致結膜炎等,長期照射可能會導致白內障。低於200nm波長的雖然也能殺滅病毒,但產生的臭氧對人體有害,會引起咳嗽、呼吸困難及肺功能下降等症狀。

>>>>不同的聲音

對於用紫外線消毒二次使用口罩,也有專家持反對意見。

靳向煜教授認為,無論是N95還是醫用外科口罩,它們實現「防病毒」的手段都是依靠「過濾層」吸附、阻隔病毒等微顆粒(氣溶膠),而過濾層主要由聚丙烯熔噴超細纖維構成。聚丙烯熔噴材料是一種熱塑性高分子材料,耐老化性差對紫外線非常敏感。接受紫外線照射後,結構會發生破壞即氧化降解,過濾性能大幅下降。課題組曾經做過實驗,如果對N95級別的口罩進行水蒸、水洗、紫外燈消毒,它的過濾效率將由95%快速降低到60%以下,和普通的紗布口罩、棉布口罩差不多。

—END—

轉載須標註弗銳達(微信號:fredamd2)

(免責聲明:文章及圖片部分系轉載,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我們對上述內容,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繫更正或刪除。本訂閱號擁有對此聲明的最終解釋權。)

相關焦點

  • 重複使用口罩 網傳酒精、紫外燈等消毒法靠譜嗎?
    為此求真君馬上搜集了大量文獻,也諮詢了相關專家,給大家總結了一套口罩重複利用的教程,在開始長篇大論前,直接上結論:可行的消毒方法1、烘烤法,烤箱設定70℃,把口罩放進去烘烤1小時。2、紫外線消毒法,把口罩放進紫外線消毒櫃,殺菌時間30分鐘~1小時。不可行的消毒方法1、高溫高壓(高壓鍋)法,會導致口罩變形,破壞口罩氣密性。
  • 重複使用口罩,網傳的酒精、蒸烤、紫外燈消毒靠譜嗎?
    為此求真君馬上搜集了大量文獻,也諮詢了相關專家,給大家總結了一套口罩重複利用的教程,在開始長篇大論前,直接上結論:可行的消毒方法1、烘烤法,烤箱設定70℃,把口罩放進去烘烤1小時。不可行的消毒方法1、高溫高壓(高壓鍋)法,會導致口罩變形,破壞口罩氣密性。
  • 1分鐘DIY靠譜口罩,還不扔掉你那些柚子皮尿不溼?
    支持250人在線視頻會議,微軟遠程協作平臺軟體Teams免費半年試用【點這領取】  [PConline雜談]艾瑞巴蒂,你們復工了嗎?  復工之後,每人每天一個口罩,這一天上億的口罩去哪兒找?        很多人沒口罩了,又搖不到,腦洞大開折騰了很多純屬好玩的口罩(實際上沒啥用一點也不靠譜),比如把尿不溼套在頭上,真的有彈力不緊繃更舒爽嗎?
  • DIY口罩製作法!數億人可以日常出行
    口罩!口罩!口罩!那麼,中國當前需要多少口罩呢?以下是數據分析:截至2016年底,我國醫療衛生機構超過98萬家,全國衛生人員總量達1117.3萬人。高達一千萬的醫護人員在崗,他們每人每天至少需要4隻口罩。也就是說,僅醫護人員這個群體,每天就要消耗4000多萬隻口罩。以北上廣深這四大一線城市的人口來算,有超過7000萬人。
  • 夠酷夠刺激:讓人腦洞大開的頭顱開洞史
    (太多的歷史,都是人類用自己身體書寫的)今天,咱們來聊聊「腦洞大開」這個網絡名詞的歷史底蘊。一、那些被鑽了洞的腦袋從西方到東方,從歐洲到南美,在很多國家,包括中國,考古人員都發現過被鑽了洞的的顱骨。這些帶洞的顱骨歷史,最遠的可以有一萬多年。
  • 腦洞大開?大腦上真有洞嗎?
    比如,「腦洞大開」「腦袋被門擠了」「腦子進水」,等等。可是東西可以亂吃,話不可以亂說。大腦上真的有洞嗎?大腦上的溝是被擠出來的嗎?水真的可以進入腦袋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究一下這些有趣的話題!No.1腦洞大開:大腦上真的有洞嗎?腦殼生來「開天窗」其實,我們每個人剛出生時,就可以說是「腦洞大開」—生下來,腦袋上就自帶兩個「天窗」。
  • 噴酒精在身體上來消毒可行嗎?教你4種正確使用酒精的方法
    自從武漢肺炎爆發以來,許多人對個人衛生和消毒工作十分重視,除了佩戴口罩,常洗手等方法外,酒精也成為了較多群眾選擇的消毒措施之一。有專家表示,乙醇濃度為75%的醫用酒精能夠起到有效殺滅新型冠狀病毒,因此有部分人出門回家時會使用酒精噴霧來進行消毒。
  • 口罩鼻梁是5g天線?真的佩服星條國網友的腦洞
    口罩鼻梁是5g天線?你一定在各大視頻平臺都有刷到過這樣的視頻。近期美國有傳言說,中國製造的口罩鼻梁支撐用的金屬條其實是5G天線,會實時向中國發送自己的位置,而且這個5g天線還會致癌。這種幼稚的說法竟然得到很多美國民眾的認同。在某社交網站視頻中,一美國網友剪開了口罩,並指著壓鼻梁的金屬條說是「5G天線」。
  • 腦洞大開 藥大學子用細菌作畫
    你見過細菌嗎?你體驗過無菌操作實驗嗎?你聽說過用細菌作畫嗎?細菌儘管渺小,卻無處不在,甚至在藝術領域也有它們閃耀的身影。日前,中國藥科大學首屆「皿上添花」微生物培養皿藝術大賽拉開帷幕。藥大學子匠心獨運,藉助微生物實驗技術,以菌為翰墨皿為宣紙,用細菌在培養基平板製作圖案,創作出了一幅幅非凡而又美妙的「畫卷」。
  • 腦洞大開!江海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獲獎作品展太驚豔~
    腦洞大開! 黃明樂「這是個智能消毒垃圾桶
  • 美企申請關稅豁免,腦洞大開
    在新冠疫情大流行期間,什麼東西是必不可少的?消毒洗手液、手套、口罩、防護服等醫療用品一定位列其中,很多主營醫療物資進口的美國企業都向政府申請了關稅豁免。但你能想到金槍魚罐頭、銀杏葉保健品和地板公司,也在另闢蹊徑,以 「抗疫必需」 的理由申請關稅豁免嗎?
  • 有問有答:口罩該怎樣安全消毒和再生利用?
    一、不破壞口罩各層的結構,過濾效率儘可能下降的少二、給過濾層重新「充電」可以用酒精給口罩消毒嗎?不能表面塗抹、噴灑75%酒精很難起到對醫用口罩內部的消毒作用,另一方面,酒精也會破壞口罩外層防水結構,原因是酒精的表面張力和水有很大不同,用酒精處理過的口罩材料對水(血液、唾液)的吸收會增強,這會加速口罩過濾層失效。網上也有很多噴了酒精後口罩漏水的測試。可以高溫給口罩消毒嗎?
  • 研究發現:電飯鍋可為N95口罩消毒
    近日,美國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 - 香檳分校科研人員的一項最新研究發現,電飯鍋可以為 N95 口罩消毒,且經電飯鍋 「消毒」 後的 N95 口罩,依然可以保持原有的過濾性和舒適度。方法很簡單,只需準備一條毛巾、一個電飯鍋和幾個待消毒的 N95 口罩,然後將 N95 口罩放入電飯鍋,幹加熱 50 分鐘即可。
  • 這個腦洞有點大
    這種說法靠譜嗎?使用二氧化硫消毒,弊大於利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核實發現,網傳文章的「腦洞」實在太大。使用二氧化硫來「消毒」,弊遠遠大於利;另外,網傳文章稱火藥的誕生是為了「應對呼吸道傳播的疾病」,這明顯與常識相悖。
  • 腦洞大開:未來派的建築
    腦洞大開
  • N95口罩可以消毒後再使用嗎?如何操作?大佬崔屹回復
    ,而日本、新加坡下發了可重複利用的棉布口罩。而過濾效果較好的N95口罩不好買,價格又較貴,我們能不能消毒一下重新使用呢?  近日,材料學大牛崔屹教授針對眼下緊俏的N95口罩回收利用展開研究,並證明了N95口罩合理消毒重複利用的可行性。相關工作發表在納米科學領域知名刊物ACS NANO上。
  • 國外小哥腦洞大開,買鯊魚卵回家,你敢將它養在魚缸裡嗎?
    國外小哥腦洞大開,買鯊魚卵回家,你敢將它養在魚缸裡嗎?腦洞大開的老外,在冒險方面可謂是做的遊刃有餘,與生俱來的挑戰性,讓這些國外人在養寵物方面就很容易體現出來,他們不似我們喜歡養一些乖巧可愛的寵物,而是專門養一些兇猛具有挑戰性的,國外小哥腦洞大開,買鯊魚卵回家,你敢將它養在魚缸裡嗎,下面小編就帶大家來看一看吧。
  • 《腦大洞開》番外篇放送 腦洞王大鎖引滿堂喝彩
    》本周驚喜上線番外篇,各路腦洞達人悉數亮相,大鎖和大張偉更率領各自隊伍展開了一場精彩對決。獲得四次「腦洞王」的大鎖憑藉非同尋常的腦迴路,以一次次「神回復」再次驚呆眾人,滿boom奇蹟再次上演,網友紛紛點讚評論,「大鎖真的太強了。」大鎖神回復再獲贊  大張偉:他太強了《腦大洞開》自播出以來,各路明星素人在節目中大展腦力,一次次刷新人們對腦洞的認知。
  • 口罩日常消毒後還能否有效阻隔病毒?讓掃描電鏡告訴你答案
    尤其是口罩,成了出行防護的標配。看著與日俱增的新增病例,盤算著自己手中不多的口罩,面對著口罩購買的囧境,小編也不禁一聲嘆息。很多讀者都在問:經過日常消毒的口罩,還能重複使用嗎?小編這就帶你一起尋找答案!口罩是如何阻隔病毒的?
  • 使用過的口罩該怎麼處理?標準答案來了!
    最近兩天,網上流傳著一張「用過的口罩該如何處理」的圖,上面寫著,「用過的口罩,沾滿了細菌、病毒,建議不要隨意丟棄」,甚至擔心被別有用心的回收利用,並給出了解決辦法「拿開水燙一下、定點焚燒、剪碎了再扔」。這樣的解決方式完全可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