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60歲的人了,怎麼還往「前線」跑?她說了一句話……

2020-12-06 人民政協網

6月30日,在廣東省民主大樓二樓多功能廳,廣東省政協十二屆十二次常委會議小組討論正在熱烈進行。

疫情並未結束,只是暫告一段落。一個瘦小的女性身影靜靜地坐在會議的列席座位上,面容平靜地聆聽著常委們的討論。

他們討論的每一條建議,都直指改革完善疾病預防控制體系建設這個議題。這位聽會者內心並不平靜,過去幾個月的經歷讓她思緒萬千,有千言萬語想說。

她叫成守珍,是廣東省政協委員,也是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護理部主任。她剛剛結束援助塞爾維亞任務,休整回到廣州。

◆成守珍:第十二屆廣東省政協委員,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護理部主任,中華護理學會副會長,第26屆廣東省護理學會理事長。

一直在路上

庚子新春,一場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

若非這場疫情,成守珍出現在新聞報導中的「高光」時刻,應該是1月14日廣東省政協大會的「委員通道」。當時的她,正站在會場紅毯上,為推廣「網際網路+護理服務」發聲。

與平常潔白的護士裝扮相去甚遠,只見她一身利落的裙裝,紫色的搭配更添了一份溫柔、知性的美麗。不變的,是她輕柔的語調,還有那股歲月沉澱後的沉穩氣質。

十天後,武漢封城,湖北告急!

生命重於泰山,人民高於一切。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以下簡稱中山一院)接到通知,需派醫療隊員前往武漢救援,58歲的成守珍第一時間報上了自己的名字。當時,醫療隊的年齡上限是55歲,考慮到她的年齡和工作需要,醫院領導說:「讓年輕人先上吧。」成守珍精挑細選了第一批馳援武漢的護理人員,自己只好留下。

隨著疫情的發展,前線持續告急!還需要大批的護士馳援,此時,成守珍再次請纓赴前線。2月7日,成守珍被任命為中山一院馳援武漢醫療總隊臨時黨總支書記,她與醫療隊隊長、醫院醫學工程部主任朱慶棠一起,帶領131名隊員作為中山一院第三批醫療隊,入鄂支援。

在武漢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廣東醫療隊裡,成守珍是為數不多的「60後」之一。不少人都問過她:「都快60歲的人了,怎麼還往『前線』跑?」

「國有難,召必至!我責無旁貸!」這股充滿熱血的表白就是成守珍的初心,往大了說,是一名中國人的責任擔當,是一名護士的專業擔當,是一名共產黨員的使命擔當。

剛結束在武漢的緊張「戰鬥」,回到廣州的成守珍甚至來不及休整,馬上又得奔赴塞爾維亞進行醫療支援。

抵達塞爾維亞後,成守珍「一直在路上」。根據工作安排,專家們每天需要驅車到各地進行指導和交流,少則幾十公裡,多則幾百公裡,深入形形色色的傳染病醫院、老人院、福利院,還要奔波到邊境乃至各個人群密集場所,查看洗手規範及分區布局等。

援塞期間,兩批中國專家組實地走訪了塞爾維亞全國22個疫情較嚴重城市,與84家醫療機構和公共衛生所進行技術交流,舉辦了25場培訓,並開展103次技術指導。兩國醫護並肩奮鬥82天後,塞爾維亞成為世界上重症率、死亡率最低的國家之一。

接續百餘天的支援活動,讓成守珍收穫了數不清的讚譽,她只淡淡地說了一句:「我做了一個護士應該做的事。」

發白如新雪

出於職業習慣的養成,成守珍的頭髮總是一絲不苟,她的衣服從來都是平整乾淨,臉上也常常帶著淺淺的微笑。而每每看到她,跟她和煦的目光一交匯,就好像在航行中看到了燈塔般,健康的人被注入了歡愉,與疾病搏鬥的人被注入了力量。

疫情的強傳染性,使得穿好防護服成為隊員們的重要一課。為了節省時間,許多女隊員選擇了剪掉長發。成守珍拿出了鑽研護理難題的勁頭,親自上陣幫隊員們剪髮。在親人般的相互照顧中,大家時不時地複習著防護服的穿脫流程……

除了充當「理髮師」,成守珍每天還有操不完的心。只要見到隊員,她就會叮囑一句「注意防護,注意休息」。醫護隊員們的任務是雙重的,既要救別人於水火,也要提高免疫力,防範自己被沾染上病毒。

那些天,武漢的天氣一直很冷。可隊員們的心感溫度卻是暖暖的。「成主任不僅是我們的暖心『Tony老師』,更是醫療隊的『定海神針』。」有的護士笑說。

白天奔走在抗疫一線,不放過患者病情變化的任何蛛絲馬跡;晚上挑燈夜戰,分析疑難病情,明確護理重點。在武漢奮戰時,醫護人員工作時高度緊張,休息時常常要靠安眠藥入睡,成守珍也不例外。

每一天都是緊張且疲倦的,但新的一天,成守珍展現在人前的樣子,總是精神抖擻。「我要給隊員們做好榜樣。」

3月,湖北的確診病例逐步減少,一批批支援湖北的醫療隊撤離,中山一院團隊陸續接過湘雅醫院、中山二院醫療隊等接管病區的重症患者,成為攻堅的最後一支「中山醫」隊伍。

剛去武漢時,醫療隊宿舍前面幾棵樹光禿禿的。離開武漢時,這些樹已經是枝繁葉茂。冬去春來,到撤離的一刻,成守珍一直緊繃著「不麻痺,不僥倖,不鬆勁」的神經。

回抵廣州後,前來接機的同事眼看著,分別僅61天的成守珍已是發白如雪,一個個都掉了眼淚。「在前線時,天天滿腦子都是怎麼救人,飛機落地廣州的那一刻,才回想起當時的壓力該有多大!」

出發援塞前,成守珍又特意把白頭髮染黑,她笑著說,「這樣看起來更精神嘛。」

未寒且積薪

不打無準備的仗,是成守珍一貫的作風。

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成守珍敏銳覺察到,此次疫情一定需要護理人員衝到最前線。她迅速召開全院科、區護士長會議,部署及落實防控工作,倡議全院護長取消春節休假,全力抗疫。為確保「零感染」,中山一院護理部在短時間內採取多種形式、不分節假地培訓了1200多人次。

2月13日,成守珍和醫療隊隊長朱慶棠、副隊長羅益鋒、護長李智英到病區進行常規查房。走進西一重症病房時,一名患者突然呼吸急促,血氧飽和度直線下降。

「立即行氣管插管接呼吸機!」

一場與新冠病毒「生死較量」的戰鬥打響了,所有人快速實施搶救,氣管插管、有創呼吸機通氣、深靜脈穿刺插管(CVC)、胃管置入……成守珍立刻接上從廣東帶來的密閉式吸痰管。所有操作一氣呵成,動作乾脆利落,病人的生命體徵很快趨於平穩、血氧飽和度持續上升。醫療隊成功地將患者從死亡線上「搶」回來了。

這樣的情形多次在病房裡上演。

這種派上用場的「密閉式吸痰管」,出發去武漢前,成守珍堅持帶了40支。「武漢同行看到我們帶來了密閉式吸痰管時,很驚喜。」相較國內以往常用的開放式管道,密閉式吸痰管有助於減少患者及醫護人員感染。

客觀上,防護要求對施救提出了更高難度的挑戰。身著笨拙的防護服,戴著多層手套,護目鏡被霧氣擋住……克服困難重重,無論是打針、插胃管、中心靜脈穿刺置管,還是難度更高的、需要多人通力合作的俯臥位插管,成守珍率領的護理團隊都能一針見血、一次到位。

數據顯示,從2月7日至4月7日,在武漢的61天裡,成守珍和隊友們一共救治患者246人,其中重症危重症比例超過90%。

支援期間,成守珍有個習慣,每10天寫下工作總結。最初的一個月她這樣總結:「第一個10天,把普通病房改造為收治重症的傳染病房,救急救命;第二個10天,通過使用多種醫療設備,開展氣管插管、血液濾過等多項技術,為患者提供高級生命支持;第三個10天,除了繼續搶救,還開始了階段性總結,梳理各種臨床經驗、流程規範……」這些經驗後來也被她帶到了塞爾維亞。

當5月3日成守珍作為第二批援塞專家再次出發,她攜帶著四本寶貴的英文手冊。這是成守珍把在武漢的護理經驗迅速翻譯製作的英文手冊,用於傳授、交流、分享、指導。

提燈照世人

白衣是成守珍的盔甲,包裹在盔甲下的,是一顆溫暖世人的心。

1978年,16歲的成守珍成為了南京市第二衛生學校護理專業的一名學生。「那會兒年齡小,根本不知道護士是幹什麼的。」護士工作的瑣碎、繁忙、辛苦和壓力,是成守珍在上衛校之前始料未及的。

「學一行,就愛一行,既然學了護士,就幹下去吧,別跟自己為難,什麼事情都得有人做。人要努力將自己的工作做好。」有一次看《紀念白求恩》,成守珍就想,做護士也是治病救人,努力將它幹好,也是很了不起。

1995年,成守珍調入中山一院。當醫院的內科重症監護室開始組建時,成守珍接過重擔,擔任重症監護室護士長。

大到監護室的布局,小到監護儀、呼吸機等儀器的安裝、使用及管理,事無巨細,她都一一到場,親自過問;同時還不斷學習重症監護領域國內外的新技術、新動態,並將混合靜脈氧飽和監測、床邊血氣分析、血液學動力學監測等疑難複雜護理技術應用於病人。

成守珍講得一口流利的英語。工作第3年,成守珍考入南京大學外語系英語口語班。因英語水平出色,2005年,她應邀在香港國際會展中心的國際會議上做同聲翻譯。同事說,成守珍的嘴裡總會冒出一些醫學英文詞彙,為了訓練大家,進口儀器上也不允許貼中文標示。「我學英語不是為了出國,只是希望能夠學以致用,用自己的努力帶給更多病人健康。」成守珍對國外最新的重症監護領域的新技術、護理指南非常熟悉,且實時更新。

從業39年,即便管理著中山一院護理團隊3000餘名護理人員,同時還擔任著廣東省護理學會理事長、負責護理質控中心工作,成守珍始終沒有離開臨床。她還主編過臨床護理專著、教材10餘部,參與過多項重大突發事件的傷員救治工作。2009年,成守珍的《ICU專業護士核心能力及培訓方案研究》獲首屆「中華護理科技獎」三等獎,並作為獲獎者代表在中南海受到時任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的接見。成守珍相信,「我們要有救人的心,還要有救人的能力。好的護士也能成為專家。」

5月12日,正在塞爾維亞抗疫的成守珍度過了一個與眾不同的「護士節」。沒有講座,不參加「十佳護士」評選,也沒有街頭義診,但在異國的奔忙,尤其在全球攜手共同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時刻,讓成守珍體悟到其中的特殊意義。「護士在抗擊疫情、挽救生命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同時,希望全社會也更多地關心和尊重護士。」

醫病醫身醫心,救人救國救世。疫情的常態化存在,使得醫護工作者面臨「時刻準備著」的使命和召喚。成守珍的徵途,也仍在繼續。

記者:林儀 揭春雁

編輯:魏芯蕊

相關焦點

  • 幽默搞笑:立馬跟著往家裡跑,跑得比兔子還快
    誰知還沒等他說完,哥哥就拿起路邊的磚頭,砸了一戶人家的窗戶,砸完轉身就跑。弟弟一看,立馬跟著往家裡跑,跑得比兔子還快。2、今天去食堂吃螺獅粉。排在我前面的萌妹紙說:"叔叔,我要一份三鮮的。"我排在後面突然蛋疼不已,要知道我一直是以大哥稱呼老闆的,長一輩還怎麼勾搭!權衡再三,我也擠出一副萌萌的姿態:"叔叔,我也要一份三鮮的。"
  • 60歲老太太生龍鳳胎,超高齡為何再生育?原因讓人心疼
    60歲的老奶奶已經是一對龍鳳胎的媽媽,孩子已經長到四歲了。對於步入老年的人們,生孩子想都不敢想,而老奶奶一把年紀生育成為偉大的父親,是出於什麼想法呢?難道她有什麼難言之隱?老奶奶作為超高齡產婦,在56歲時生下這對兒女。
  • 汗,跑得比兔子還快
    日常生活中,人們說一個人跑得快,常常會用「比兔子還快」來形容。我發現去鬼屋探險的話,身處鬼屋就容易跑得比兔子還快。有一次去遊樂場玩,其中有個項目就是「鬼屋探險」。最後抵不住好奇,仗著人多,還是進去了。鬼屋外觀是一座小山的形狀,大概是地方不大,又或者是擔心人多出亂子,工作人員每次只放8個人進去,差不多前一批人快走到一半路了,第二批人才能進去。
  • 汽車跑十萬公裡相當於人的多少歲?看完還打算賣跑了十公裡的車?
    隨著擁有汽車的人越來越多,不懂車的人也越來越多,購買汽車後對車子也是一片茫然,前幾天就有網友問,跑了10萬公裡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概念?講車子跑10萬公裡相當於人的多少歲這能明白了吧。甚至還有人問我的汽車開了10萬公裡這時候車子貶值率還不是很高趁現在把它賣了我是不是還比較賺呢?
  • 過了60的男人歲,這3種地方不要再去了,沒有意義
    因為你跟親戚在一起的時候,很可能會因為你無心的一句話,讓大家不開心,說者無心,聽者有意,所以你就會特別注意這些事情了,結果導致自己旅遊去玩也不能盡情盡興,花錢買難受。所以說過了60以後就不要再跟親戚一起去旅遊了,沒意義。第二種、隨便去鄰居家串門。
  • 60歲張宏民獨自吃雪糕,被嘲笑無兒女:我看到了一些人的淺薄無知
    再問大家,倘若你在大街上碰到一個60歲的老人在長椅上獨自吃雪糕,會不會覺得他很可愛,會不會覺得他有一顆童心,又或者生活多美好,還可以如此悠閒地吃個雪糕。前央視主播張宏民就這麼幹了,可是沒想到卻引發了一些人的群嘲。
  • 地震時,大樓裡的人一定要跑出來嗎?專家:這類人往外跑很危險!
    地震時,大樓裡的人一定要跑出來嗎?專家:這類人往外跑很危險!說起地震,想必中國兩個地方的人最有感觸,一個是唐山,一個就是汶川了。因為當年兩次巨大的地震,奪取了成千上萬人的生命。經歷過那場浩劫的人們,至今記憶猶新。
  • 末日前線手遊怎麼下載 在哪裡下載末日前線
    有小夥伴們問說末日前線手遊怎麼下載?接下來就讓小編給大家詳解下吧!末日前線手遊安卓官網是一款非常刺激好玩的末日殭屍題材生存類手遊,末日前線內購破解版為玩家打造了一個危機四伏、殭屍橫行的末日世界。
  • 一輛跑了10萬公裡的車,相當於人的多少歲,原來這時候賣車很吃虧
    車其實和人一樣,一開始新車的動力和性能都很好,在開車期間,保養好了,車的性能很好,如果說保養不好的話,車馬上就會被扔掉,無論保養得多好,人也逃不掉一樣,長時間開車的話,車裡的零件也會發生各種各樣的問題,最後會被廢棄,大家怎麼判斷車的年齡呢?比如說10萬公裡的車相當於人的幾歲?
  • 女生微信朋友圈可愛說說簡單一句話 點讚率高文案句子
    女生微信朋友圈可愛說說簡單一句話 點讚率高文案句子  被你點讚過的朋友圈叫甜甜圈,女生如何在朋友圈發一條可愛又俏皮的說說,獲得較高的點讚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啦啦啦  風在吹 她說「嗚嗚嗚——」 我想 風可能也失戀了  給我狹窄的心,一個大的宇宙。
  • 15歲女孩整容60次,花費上百萬變成芭比娃娃,網友卻說:像個鬼
    近些年,網絡上出現了一句話:顏值即正義,長得好看的人在很多事情上能享受到更多的便利,所以也導致了人們對於外貌的要求越來越高。 隨著醫美的發展和宣傳,變美不再是一件難事,就算沒有天生麗質,就算再糟糕的容貌,也可以利用醫美技術來改頭換面。
  • 揚州江都10歲女孩喚醒植物人爸爸 最大的心願就是快長大
    只有長大了,才能真正挑起照顧殘疾父親和年邁爺爺奶奶的重擔,她想快一點,再快一點。 「他們等不起,我怕來不及。」說這話時,小之的眼裡滿是堅定,稚嫩的臉上露出與年齡不相符的堅忍和成熟。 奇蹟 「爸爸,你醒醒呀!」一聲聲愛的呼喚,喚醒了植物人父親 2014年8月12日,是一個讓小之的奶奶梅順英提到就淚流滿面的日子。
  • 少女前線夜戰隊伍搭配推薦 少女前線夜戰隊怎麼搭配
    導 讀 下面是由九遊小編帶來的少女前線夜戰隊伍搭配推薦,那麼少女前線夜戰隊怎麼搭配呢?怎麼選擇合適的夜戰隊伍呢?一起來看看吧! 夜戰隊怎麼搭配?
  • 面試官:火車上60歲大媽想跟你換下鋪,旁邊人還起鬨,你會怎麼辦
    面試是每個職場人都一定會經歷的流程。隨著企業對人才的多方面考量,面試官提出的問題也越來越難以捉摸。越是創新的企業,提出的問題就越天馬行空。前段時間,在網上看到這樣一個面試問題:如果你坐火車,買的是下鋪,一個60歲的大媽以身體不好為由,用她的上鋪來還你的下鋪。
  • 新認識的女朋友,她說不能再吃了會胖的,真是太可愛了!
    4、這回跑不掉了5、我有一隻小毛驢,我從來也不騎!6、呦呵,你反應能力挺快啊,這波操作值五塊錢的!7、難怪你們一直單身這麼久,原來這都是有原因的8、我們都知道你是土豪,能低調點嗎。11、讓你幫忙拍個照,怎麼就那麼皮12、大爺別追了,大娘好像不願意!13、你們兩個到底發生什麼矛盾了!不至於這樣吧!14、原來有對象的小哥哥都這麼會撩,難怪我單身,段位差太多呀!
  • 鍾南山遭網紅辱罵,你是怎麼了?
    去往武漢無疑是給全國人民吃了一顆定心丸,這就是給身為醫院研究者最大的肯定。當年的非典,如今的疫情,鍾院士都是站在第一線,從未缺席。非典期間,鍾南山說過一句話「我不怕,把最重的病人送到我這裡來」這樣的民族英雄值得我們信賴,託付。
  • 50歲的人,慢跑多長時間好,多遠的距離更合適?看看你跑對了嗎?
    生命在於運動,每一個人都會知道,但是什麼才是最好的呢?只有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對於那些50歲之前的人或者是寵物運動運動少的人,又想開始重新運動的話,對於慢跑鍛鍊應該跑多久跑多遠,身體才能夠承受得住,尤其是50歲的人。
  • 後媽將9歲繼子塞行李箱7小時致死!踩踏箱子還往裡灌熱風……
    更讓人氣憤且不寒而慄的是,這位母親並非只是把孩子關在了旅行箱裡,她還做出了一系列讓人髮指的事情。首先,在孩子被關在旅行箱的期間,她絲毫沒有監管看護孩子的意識,而是把孩子丟在箱子裡不管,自己和朋友出門大吃特吃、喝咖啡聊天!
  • 非洲沙漠神秘「八爪魚」,哪裡有水往哪跑,不少都已1500多歲
    但是千歲蘭不同,它趨水而活,可以自由移動,哪裡有水,它就去有水源的地方,這讓人不得不驚嘆生命的魅力。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這個神奇而又珍貴的物種的神秘之處。最後,千歲蘭的葉子不但可以新生,裡面還藏有很多能
  • 央視曝光的洗髮水,花「冤枉錢」還掉頭髮,你還大瓶小瓶往家買?
    央視曝光的洗髮水,花「冤枉錢」還掉頭髮,你還大瓶小瓶往家買?如今很多人年輕人都在吐槽天天掉頭髮,特別是那些經常在電腦前工作的年輕人,才20多歲,頭髮就掉得厲害,都快成地中海了,真的超難看。可以說是花「冤枉錢」還掉頭髮,你還大瓶小瓶往家買?如果你還在使用,就需要謹慎了。想要頭髮好,洗髮水的選擇很重要,在購買的時候,一定要看仔細了,如果大家不知道怎麼分辨有沒有矽油含量,就看一下成分表有沒有出現聚二甲基矽氧烷這幾個字,出現了就是含矽洗髮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