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磁導航是什麼?國防科技大學研究員朱小謙為您講述

2020-12-05 中國軍網

國防科技大學氣象海洋學院研究員朱小謙為您講述——

地磁導航︰地球母親的「金手指」

■翁利斌 張添翼 解放軍報記者 王握文

地球磁場南北極與地理南北極的指向及應用示意圖。

地磁導航之所以被喻為地球母親的「金手指」,是因為地球上任意一點,都有唯一的磁場大小和方向與之對應,並且與該點的三維地理坐標相匹配,使它具有「向導」功能。

7月31日,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標志著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獨立擁有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的國家。北鬥閃耀,澤沐八方。隨著人類社會進步和人們對美好生活的不斷追求,衛星導航應用日益廣泛,不可或缺。

在人類的生產生活中,除人們常用的衛星導航外,還有慣性導航、地磁導航等多種導航方式。

慣性導航,通過測量飛行器加速度,自動進行積分運算而獲得飛行器速度和位置數據,工作時不依賴外界信息,也不易受到幹擾,是一種自主式導航系統。目前它在飛行器、導彈和武器平臺上已有廣泛應用。

地磁導航,則是一種無源自主導航技術。它把地磁場當作一個天然的「坐標系」,利用地磁場的測量信息來實現對飛行器、船舶、潛艇等進行導航定位。既不用像衛星導航那樣需要依賴外界設備的幫助,也不像慣性導航那樣存在誤差累積,其較強的抗幹擾和生存能力,使它逐漸發展成為一種熱門的導航技術,因此又被喻為地球母親的「金手指」。

天然「好向導」,兼當地球「保護傘」

生活中,信鴿能遠距離飛行傳遞信息,大雁在秋天能大規模有序向南遷徙,動物具備的這種定向運動能力,其實是利用了地球磁場。在古代,我們的祖先發現了地磁場在辨別方向上的作用,進而發明了指南針,使人們在荒野戈壁、茫茫大海不會迷失。這是地磁導航最早和最簡單的應用。

眾所周知,地磁場與重力場一樣,看不見摸不著,無法讓人們直接感知,但它又無處不在、無時不在。地磁場與地球相生相伴。隨著地球系統的演化,它主要由地球內部磁性巖石和高空電流體系等產生。經過數億年演化,目前地磁極與地理南北極正好相反,但兩者位形並不完全重疊。因此,在全球各地,會存在不同的磁偏角。科學家經過長期觀測和研究發現,磁極存在「漂移」或「翻轉」現象,只不過是一個緩變的過程,南北磁極平均數十萬年才會翻轉一次。所以,生活在地球上的人們,基本上不會有什麼異樣感覺。

地磁場之所以能用作導航,是因為地球上任意一點,都有唯一的磁場大小和方向與之對應,並且與該點的三維地理坐標相匹配,使它具有「向導」功能。

地磁導航的原理,就是通過探測器實時獲取地磁數據,與預先製作的地磁圖或模型,匹配比對磁場大小、方向、梯度等信息,來實現導航定位功能。當然,也可採用地磁異常點或人工部署磁標等方式作為參照物,用來估算相對位置信息。

地磁場不僅具有導航功能,還充當地球「保護傘」的角色。地磁場從地下延伸至地球表面以上達數萬公裡,呈橢圓形結構包裹著地球。茫茫宇宙中,地磁場阻擋屏蔽了大量來自太陽系、銀河系的輻射粒子,阻止其直接入侵到地球表面,才使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生機盎然。

優點很突出,缺點也不少

地球磁場是地球固有的物理場,許多動物利用其進行導航,但與精確導航定位相差甚遠。人類總是在探索未知中不斷前行,把地磁場當作一個天然的「坐標系」。利用地磁場來導航定位,一直是科學家們的追求。

上世紀60年代以來,隨著科技的發展,地磁導航技術研究取得一定進展,並在空中飛行器、水面船舶、水下潛航器等上面獲得初步應用。

例如,基於地磁導航新理念、新技術,美國率先開展了低軌道太空飛行器地磁導航研究,目前已研發出空中、地面和水下地磁導航系統,將其作為衛星導航定位系統的重要補充和備份。俄羅斯通過對地磁導航技術的深入研究,成功應用於導彈制導,有效增強了突防能力。法國、德國和英國等也都開展了大量理論研究和實踐活動,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通過研究和應用表明,與人們熟知的衛星、慣性、地形、天文和無線電等導航技術相比,地磁導航技術具有很多獨特的優點︰地磁場測量和應用不受時間、位置、天氣等因素影響,陸、海、空、天都能適用,具備全天候、全區域特點;作為與生俱來的物理場,它具有無源、抗幹擾性強、隱蔽性好等天然優點;地磁場有大小和方向等多個特徵量,可用於導航匹配的參數選擇很多;導航性能由地磁圖和磁力計精度決定,誤差不隨時間累積,和慣性導航有很強的互補性,可作為衛星導航的補充和備份。

按理說,擁有如此眾多優點的地磁導航,一定備受青睞並廣泛應用。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太骨感。自從上世紀90年代,以GPS為代表的全球衛星導航定位技術誕生並廣泛應用後,便在導航領域佔據壟斷地位。慣性導航則以精度高和小型化等優勢,在飛行器、潛航器上佔領市場。而歷史悠久的地磁導航卻「時運不濟」。相比之下,其自身缺點也暴露無遺︰地磁導航技術精度較低、使用煩瑣、推廣應用較難,同時還面臨地磁場精確感知、高精度地磁圖構建、高效導航匹配算法設計等一系列難題。這些因素,導致地磁導航技術在較長時間內處於研究探索階段,長期處於沉寂狀態而沒有得到廣泛應用。

「前浪倒推後浪」,地磁導航煥發生機

長期處於沉寂狀態的地磁導航技術,近年來開始成為研究熱點。特別是大地測量、地球物理等領域的技術進步,使地磁導航技術獲得了較快發展。基於重力場測量、地磁場測量等地磁導航方法,開始逐漸受到人們的青睞。

不得不說,地磁導航之所以能夠煥發生機,這主要得益於衛星導航等新興導航技術的「助攻」。因為,任何事物都是一分為二的。衛星導航雖然具有快速、實時、高精度、全天候等優點,應用極為廣泛,但也有其自身不足之處。如抗幹擾性、保密性、可靠性脆弱以及極區、深山、地下和水下等信號覆蓋不全而影響使用等諸多問題。特別是在戰時,衛星一旦受到攻擊毀壞,很難短時間內修復,依賴於衛星導航技術的大量高精尖武器,將面臨「失明」從而失去戰鬥力。

正因如此,近年來,世界各主要國家都大力發展不依賴於衛星信號的導航定位新技術。如利用多種來源的外界光、電、磁、重力等信號,來實現導航和定位。尤其是隱蔽性好、成本低、抗幹擾、精度適中的地磁導航技術,逐漸成為導航定位領域的「新寵」,大有「前浪倒推後浪」之勢。

隨著大地測量、地球物理等領域研究的逐步深入,高精度、高靈敏、高便捷新型地磁感知儀器的不斷研發,以及人工智慧技術的快速興起,地磁導航面臨的一系列難題正逐步得到解決。此外,水下有人和無人潛航器、室內和地下空間活動等對導航定位需求的日益迫切,也給地磁導航技術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目前已有試驗表明,基於智慧型手機內置磁力計和雲端地磁圖,理論上可以為用戶提供米級精度的定位服務,可在地下礦井、停車場、大型建築內等場所應用。

地磁導航技術隱蔽性好、抗幹擾性強的優點,也決定了它在軍事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潛力。它既可作為獨立導航系統工作,也可與其他導航系統優化組合,進一步提升戰場上導航定位的準確性、穩定性和適用性。

 

相關焦點

  • 從鰭到手,進化過程中它們經歷了什麼?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副研究員盧靜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說,所有陸地脊椎動物統稱為四足動物。四足動物是由魚類演化而來,為了在兩者中間作出區分,一般把長著鰭的定義為魚,長著指/趾的定義為四足動物,所以偶鰭(魚的胸鰭和腹鰭)到四肢,特別是指的演化至關重要。對魚類演變成四足動物過程的詳細了解,是古生物學在近200年學科歷史中取得的最大成就之一。
  • 李洪志最近幹了什麼
    因此,4月13日一些「法輪功」頑固分子在天安門廣場的非法聚集,並不是什麼新鮮事,隻不過是「法輪功」邪教組織藐視法律、對抗政府的又一次行動而已。雖然這次事件從策劃到實施,體現出了明顯的有組織、有預謀的特點,但李洪志一夥長期以來從事的非法活動,又有哪一次不是有組織、有預謀的呢?這些都不奇怪。此次事件的引人注目之處,在於境外一些媒體對事件報道的迅速和某些人的借題發揮。
  • 文匯報:SCI和JCR易主,中國科研評價怎麼辦?
    原標題:SCI易主,科研評價怎麼辦 湯森路透旗下的信息科技業務,最近以35.5億美元的價格賣給了Onex Corp和霸菱亞洲投資公司。這是上世紀50年代湯森路透公司開發的,最初主要為科研機構和圖書館選購期刊提供參考,到現在,這一研究被廣泛應用於評價個人和研究機構的科研水平。 一直以來,很多高校和科研機構雖未明文規定,但在評價科研成果乃至科研人員職稱晉升、研究生學位授予時,SCI論文的發表都被作為參考因素,而且發表論文的SCI期刊影響因子越高,則被認為是研究質量越高。
  • 上海科技創新如何做到「水美魚肥客似雲來」
    原標題:上海科技創新如何「水美魚肥客似雲來」   「如果說基礎研究是水,那麼應用研究就是魚,而基於理論的開發探索,則是建起熱鬧的魚市場。」諾貝爾獎獲得者李政道曾用這樣的比喻,闡述基礎研究在國家科技發展中的重要地位。
  • 香港科技大學理學院 授課式研究生課程
    香港科技大學理學院 授課式研究生課程 介紹  生物科技理學碩士 香港科技大學設定「生物科技」為其前列重點發展領域之一,並認同中國香港在相關人才陪訓的過程中可扮演重要的地區角色。  科大理學院生命科學部開辦的<生物科技理學碩士>,是一專為生物工藝及藥品工業提供專業技術及管理訓練的課程。自一九九三年開辦至今,被業界廣泛認可,其兼讀制模式一直為此行業的在職人士提供優良的進修機會。
  • 當我們談論飼養毒蛇時,我們在談論些什麼
    誠然,個體在能夠擔負社會責任時擁有高度的自由以及選擇權,但本文所探討的,並非個人方面的「應不應該」,或是「可不可以」,我們更希望搞清楚的是,為何在我們遠祖時期深埋恐懼的動物會讓今天的人類重燃好奇之心,又是什麼因素會讓這些所謂遠離城市文明的自然生物重新被引入人類社會。以及,當你在做出選擇時,你應該明確的後果,到底是什麼。就好比對於疾病的認知,證明了我們技術手段的進步。
  • 數學:思維的體操(科技名家筆談)
    如果說思維是人的一種高級的心理活動形式,那麼數學思維能力就是直接影響數學活動效率的,並使數學活動順利完成的個性心理特徵。  在兒時充滿好奇的課堂講述高斯發現整數從1起依次加到100可以通過這些數首尾相加的和得到的童年故事,提出四邊形切去一個角還剩幾個角的問題﹔還有在現代科學技術時代構建由「智能投屏+交互課件+創意道具+APP學習平臺」打造的魔法數學思維館等等,使我們看到科學家故事、腦筋急轉彎、趣味遊戲、快速心算和思維啟蒙訓練活動,可以讓兒童在遊戲中培養數學感知,開發大腦潛能,鍛煉思維的邏輯性和抽象性。
  • 富比世公布最佳大學排名 史丹佛第一
    富比世雜誌(Forbes)今天公布2016年全美前25名的最佳大學排行榜,發現當談到菁英高等教育時,雖然小但很顯著的傾向美國西岸。今年全美最佳25所大學及學院排名,由史丹佛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拔得頭籌,威廉斯學院(Williams College)、普林斯頓大學位列第二、第三。最佳公立大學由西點軍校勝出。中西部最佳大學首推聖母大學(University of Notre Dame),美南最佳大學由北卡羅來納州的大衛遜學院(Davidson College)奪冠。
  • 西藏孩子進京免費上大學 打開新世界的一扇窗
    這是在他們過去近20年的生命裡,第一次需要面對這麼多的陌生人群。因為,這是他們第一次離開自己的家鄉西藏,出門遠行。此前,他們連走出類烏齊縣所屬昌都市的機會都不多。兩個人分別隻提了一個小小的皮箱,他們此行的目的地是北京藝術傳媒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