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的蝸牛靠吃什麼為生?一生僅進食一次,秘密就藏在陽光裡

2020-12-04 奇點先驅

審核:小文

小時候,我覺得被爸爸媽媽催著吃飯是一件很討厭的事,那時候我就想有沒有什麼食物是讓人吃了就再也不用吃飯的呢,但是很可惜到目前為止,科學家還沒發明出這種神奇的食物。雖然人類不可以實現一生只吃一次食物的夢想,但在動物界有些動物卻能夠輕易地做到,例如有一種生活在大海裡面的叫海蛤蝓的動物就可以實現一生只吃一次食物的夢想,一生之中只吃一次食物,它們就可以不需要再進食任何東西了,這聽起來是不是很神奇呢?

海蛤蝓其實是海蝸牛的一個種類,因為海蛤蝓全身都是通透的碧綠色,所以它又被稱為綠葉海蛤蝓。成年海蛤蝓全身上下都是綠色,並且整隻海蛤蝓看起來就像一隻漂浮在海裡的綠葉一樣,身上還有一條又一條整整齊齊的脈痕,看起來就像葉脈一樣,成年的海蛤蝓個頭一般只在1釐米到3釐米之間,它們長得小小個的,全身呈凝膠狀,軟軟糯糯的,很萌很可愛。

海蛤蝓的外形很有特色,但是它的生活習性更有特色。海蛤蝓生活在海裡,所以它們的食物一般都是海藻,而它們不像別的動物那樣每天都需要攝入食物的,它們在漫長的一生當中只需要吃一次海藻就可以了,從此之後它們便不再進食了,不過它們吃一次食物需要兩周的時間,聽起來似乎有點長,但相對於它們的一生來說,卻是非常短暫的。

我們知道,食物吃進肚子裡就會消化掉,而海蛤蝓又是怎麼做到一生當中只吃一次食物就能存活下來的呢?原來海蛤蝓把海藻吃進肚子裡的時候,海藻並沒有消化掉,而是成為海蛤蝓身體的一部分,其實在最初的時候,海蛤蝓的身體並不是綠色的,它們是因為把海藻吃進肚子裡,海藻裡面的葉綠體轉化為海蛤蝓身體裡面的葉綠體,海蛤蝓才逐漸變成綠色的。當海蛤蝓的身體內充滿葉綠體的時候,它就可以利用太陽光進行光合作用了,光合作用可以給它們自身帶來身體所需要的能量,它們就是靠這種方法存活下來的。

科學家還發現,在海蛤蝓自身的身體體內只保留著蛋白質基因編碼的10%,其他的DNA全部放在海藻的細胞核裡面,這聽起來就像兩種生存互相寄生在一起一樣,但實際上這只是一種生物,海藻已經轉化為海蛤蝓體內的一部分了。如此神奇又可愛的小動物,不知道讀者們想不想看一次呢?

相關焦點

  • 這種動物一生只需進食一次,此後僅靠陽光便能飽食終生,直至死去
    而植物,僅需依靠土壤中的養分,加上自身的光合作用,就能生存下來。兩者相比,植物活下來的條件遠比人類和動物寬鬆。不過在萬千世界,還生活著這樣一種動物,它一生只需進食一次,此後僅靠陽光便能飽食終生,直至死去。這種動物就是綠葉海天牛,也叫綠葉海蝸牛。它們能靠陽光活下去的法寶便是,自身也能像植物一樣,進行光合作用。
  • 一生只需進食一次,僅靠陽光便能飽食終日,這種動物太「牛」了
    不過我們都知道,動物們必須要吃動物才能存活,於是在大自然裡,隨時都在進行著一場接一場的捕食獵殺行動。可是你知道嗎?世界上有一種「很牛」的動物,它們一生只需進食一次,平時曬曬太陽就能活,顛覆了很多網友的認知。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吧。
  • 吃一頓飯需要2個星期,此後一生無需進食,這種生物靠陽光存活
    審核:小文所謂世界之大無奇不有,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個世界上最奇怪的生物——綠葉海蛤蝓,說它奇怪主要是因為它一生只需要進食一次,加上陽光的照射,就能存活終生了。綠葉海蛤蝓在成長過程中,它們最喜歡一種名為aucheria litorea的藻類,這是它們的主食,也是因為它們吃這種藻類讓它們身體的顏色逐漸變成為濃綠色,且它們會一直在藻類中生存,所以不仔細觀察的話,根本發現不了它的存在。
  • 浩瀚海洋萌寵家族,用斑斕顏色做致命武器,一生只需進食一次
    中文學名叫海蛞蝓(kuò yú),英文為Sea Slug,是生活在海洋中,殼已經消失或退化的腹足動物的泛稱。它和我們熟悉的海貝、海螺等甲殼類軟體動物是同門兄弟,同屬於軟體動物門的腹足綱。不過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它們「放棄」了沉重而堅硬的殼,改用斑斕的顏色作為自己的武器和保護傘,成為了自然界中最獨特的美麗生物。這種海中萌物的家族非常龐大,已被識別的就多達3000餘種。
  • 蝸牛竟有上萬顆牙齒!它是如何進食的?
    蝸牛竟有上萬顆牙齒!它是如何進食的?「別弄錯了,這可不是我們的排洩物哦」 您知道 蝸牛是如何進食的嗎? 「吃得有點投入了,沒站住」 蝸牛的牙齒 跟人類的牙齒並非一個概念 它們的牙齒被稱為「齒舌」 蝸牛進食時 會利用齒舌
  • 海底都藏著什麼?帶你海底下潛一萬米
    大海一直是人類探索的方向之一,但是目前我們對大海的了解依然很少,甚至比不上我們對宇宙的了解多,海底究竟藏著什麼?小宮帶你下潛一萬米看看。10米,杜拜海底酒店,一晚三萬六,小丑魚陪你睡。200米往下,陽光逐漸消失,大家開始隨便長長,鬥雞眼魷魚,腦子透明的後肛魚,打著燈籠的安康魚。800米,美洲大赤魷正在互博。1000米往下,徹底烏漆麻黑,動物們紛紛開掛,這裡的水母是永生的。
  • 這種動物非常神奇,一生只需要進食一次,顛覆了人類的認知
    可是在生命世界裡,有一種生物非常特殊神奇,它的一生只需要進食一次就可以一直維持到死亡,這樣的生物生存能力顛覆了人類的認知。這是一種什麼生物?為什麼一生只需要進食一次?這種生物估計很多人都沒有聽說過,它的生物名叫「綠葉海蛤蝓」。
  • 這種動物自帶辟穀技能,一生只吃一次飯,曬曬太陽就能吃飽!
    現實生活中根本沒有能夠辟穀的人類,不過雖然人類沒有辟穀這個能力,但自然界中卻真實存在,這種動物天生自帶辟穀技能,一生只需要進食一次便可,每天靠曬太陽就能解決溫飽,這種動物就是綠葉海蝸牛了。之所以能夠辟穀,是因為它們有光合作用的能,。只不過由於並不是植物,所以這種能力只能夠靠掠奪,海蝸牛在小的時候並不是這種綠色,而是通體透明的。
  • 奇葩神奇生物,綠葉海蝸牛,能進行光合作用一生只需進一次食!
    這種蝸牛並不是天生就擁有這種能進行光合作用的基因,而是靠後天的基因轉移。這種蝸牛在吃掉藻類後,會吸收其中能進行光合作用的基因來整合到自己的基因種,然後才能進行光合作用,擁有了這種新的基因後,這種蝸牛隻需要靠陽光就能產生出自己需要的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然後茁壯生長,但是如果這種蝸牛長時間沒有見到陽光就會死亡,只能說它也是靠天吃飯,但是他們的生活環境還是不錯的,要不然他們也不會進化出這種基因。
  • 世界上最奇怪的動物,一生只需要進食一次,有陽光就能活下去
    它被譽為世界上最奇怪的動物,一生只需要進食一次,只要有陽光就能活下去。從研究中發現,綠葉海蛤蝓非常喜歡吃一種綠色藻類,也正是因為如此,綠葉海蛤蝓的顏色也會變成綠色並且保持終身,並且一生只需要吃一次這種藻類就不再需要進食,這讓人們覺得很奇怪。
  • 蝸牛吃什麼 蝸牛喜歡吃什麼
    蝸牛是一種常見的陸生軟體動物,已經生活在地球上。蝸牛有很多種,約有25,000種,分布在世界各地。由於蝸牛具有極高的食用價值和藥用價值,因此它們是國外非常受歡迎的動物,在世界四大名菜中排名第一。那你知道蝸牛吃什麼嗎?下面就來看看蝸牛喜歡吃什麼吧!
  • 怒海潛沙&秦嶺神樹海底墓是誰的墓穴 墓穴藏著什麼秘密
    怒海潛沙&秦嶺神樹海底墓是誰的墓穴 墓穴藏著什麼秘密  其中《怒海潛沙》裡的海底墓是汪藏海的,這是他用來研究長生秘密的假墓穴。  《怒海潛沙&秦嶺神樹》根據南派三叔小說《盜墓筆記》改編,由劉國輝、李昂、周煜壹執導,白一驄、李昂編劇,侯明昊、成毅、李曼、張博宇、劉學義、姚奕辰、姚櫓等主演的一部冒險嫌疑動作片。
  • 真正光合作用生活的動物,在海底吃掉藻類繼承人家的葉綠素和基因
    動物和植物能夠通過很多方式區別開來,比如一個是靜態的一個是動態的;一個是靠吃飯活著,一個是靠光合作用活著;一個有皮毛有血液,一個有纖維素等等,但是總有些動物具有植物的特徵,有些植物具有動物的特徵,能力超出人類知道的常識。
  • 長得像菜葉的蝸牛,靠光合作用就能生存?
    今天向大家介紹一種神奇的生物——綠葉海蝸牛!大家還記得高中生物課本上教的:光合作用(Photosynthesis)是植物、藻類和某些細菌利用葉綠素,在可見光的照射下,將二氧化碳和水轉化為有機物,並釋放出氧氣的生化過程。
  • 長得像菜葉的蝸牛,靠光合作用就能生存?
    今天向大家介紹一種神奇的生物——綠葉海蝸牛!大家還記得高中生物課本上教的:光合作用(Photosynthesis)是植物、藻類和某些細菌利用葉綠素,在可見光的照射下,將二氧化碳和水轉化為有機物,並釋放出氧氣的生化過程。然而有這麼一種動物居然違背了這一生命規律,因為它也能靠光合作用生存,它就是綠葉海蝸牛,真強大!
  • 如果螢火蟲在吃蝸牛時,只注射毒液不吃,蝸牛能否生還?為什麼?
    值得一提的是,以上這些食物只是在螢火蟲處於幼蟲狀態時的食物,當成蟲後,螢火蟲的食物改為草食性,以花粉和花蜜為食。也就是說,螢火蟲只在幼蟲時才吃肉。由於螢火蟲的幼蟲沒有飛行能力,而且移動速度較慢,所以,它們的食物也選擇了移動速度相對較慢的蝸牛、軟體動物等等。
  • 極為神奇的生物,一生只需進食1次,有陽光就能存活
    然而,世界之大,無奇不有,有這麼一種生物,又不是綠色植物,但只要有陽光就能夠生存。這種奇怪的生物叫做綠葉海蛤蝓,它們長得非常像一片綠色葉子,體型也是相當的嬌小,一般在1釐米到3釐米之間。綠葉海蛤蝓沒有堅硬的貝殼,身體的顏色就如同鮮綠的翡翠一般,十分好看。
  • 一生只進食一次,這種生物只要有陽光就能活下去,怎麼做到的?
    隨著人類的發展,很多人都會選擇去開發新物種,希望能在一些生物身上獲得能夠為人類所用的物質,特別是醫藥類,比如說紫杉醇就是從紅豆杉上提取出來的,可作為抗癌藥物。由於海洋生物的開發程度相對比較低,所以不少人都把目光放在了水生生物中。於是,人們發現了一種很難引起注意的生物——綠葉海蛤蝓。
  • 這種蝸牛全身盔甲,還自帶食品工廠!
    這種蝸牛背的不是「房子」,是「鐵甲」。在近3000米深處的海底,有一種蝸牛,渾身長滿了「鐵甲」,活像穿了防彈衣。這就是曾經入選十大令人震驚的海洋物種的鱗角腹足蝸牛(學名:Chrysomallon squamiferum)。這是一群大傢伙,螺殼寬度一般在9.8-40毫米之間,最大的能達到45毫米。而我們平時見到的蝸牛,最大的殼長也不足15毫米。
  • 這種蝸牛全身盔甲,還自帶食品工廠
    別看它個頭大,就以為它們是捕食高手,其實它們大部分時候都不自己吃「飯」,而是靠肚子裡的細菌提供能量。(The Stocks)自帶食品工廠鱗角腹足蝸牛生活在近3000米的印度洋海底深海熱泉噴口,那裡生物量極低,高壓低氧,噴口裡噴出來的物質含有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