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是一顆生命星球,生存著數百萬種以上的各種生命。而生命又是宇宙大爆炸到現在誕生的所有事物中,最神奇的一種事物,尤其是生命的進化演化方向更是多樣,有的生命經常漫長的進化演化,最終會向智慧型進化,從而成為智慧生命。
人類就是地球生命經過數十億年歲月的進化演化,誕生的智慧生命。隨著人類快速的發展走進科技時代之後,開始了對生命本質的探索和研究,在生物界裡,生命大體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植物,一類是動物。動物和植物的生存模式有巨大的不同,不管是動物還是植物,它們的生存都離不開能量。
其中植物生存所需的能量來源是依靠光合作用,它們一般是生產者,通過光合作用產生能量和化合物,這些能量不僅能夠維持自身的生命需要,而且還能夠為植食性動物提供食物。由此可見,植物在大自然生態系統中,佔據著重要的作用。
動物的能量營養來源跟植物不同,絕大多數動物都需要在一天之內進行多次食物的攝入,以滿足自身生命活動所需。人類是高級動物,需要的能量更多,所以人類一天需要更多的食物攝入,一般人都是一天三餐,少一餐都會感覺餓,能量不足。
可是在生命世界裡,有一種生物非常特殊神奇,它的一生只需要進食一次就可以一直維持到死亡,這樣的生物生存能力顛覆了人類的認知。這是一種什麼生物?為什麼一生只需要進食一次?這種生物估計很多人都沒有聽說過,它的生物名叫「綠葉海蛤蝓」。
這不是植物,而是一種比較小的動物,它展開的樣子跟葉子非常像,呈現一片翠綠色,體型嬌小,成年的綠葉海蛤蝓體長一般在1-3釐米左右。這種生物沒有外殼,身體完全裸露在外,就像一片翠綠色的葉子。它們一般跟海藻生存在一起,有著非常強大的「隱身能力」,如果不是特別注意,我們很難在海藻中發現它們。
海蛤蝓的這種一生只需進食一次的模式吸引了很多科學家的興趣。通過科學家長期的研究,終於揭開了它身上的初步奧秘。研究人員對綠葉海蛤蝓進行了長達一個多月的觀察,通過觀察發現,這種外形酷似綠色膠狀物的生物會進行長達兩個星期的進食活動,主要食物就是藻類。通過一段時間的進食之後,藻類中的葉綠體就會過渡到海蛤蝓體內,之後它們並不會被分解,而一直在海蛤蝓體內發揮作用。
我們都知道,植物能夠進行光合作用依靠的就是大量的葉綠體,現在被綠葉海蛤蝓進食後的藻類,其中的葉綠素不會被分解,它們成為了綠葉海蛤蝓身份一部分。有了這些葉綠素,綠葉海蛤蝓也具備了光合作用的能力,於是會有源源不斷的能量進入生物體內,保證綠葉海蛤蝓的生存活動。
這是一種非常獨特神秘的生存能力,要知道植物一般進入動物體內之後,葉綠素就會被分解消化,不會在生物體內留下。於是就無法像綠葉海蛤蝓那樣可以依靠體內的葉綠素進行光合作用,讓太陽為其提供源源不斷的能量。
科學家通過初步的實驗,找到了綠葉海蛤蝓一生只需要進食一次的原因。那麼它背後真正的秘密是否揭開了?其實還沒有,現在我們只是知道了綠葉海蛤蝓一生只進食一次的原因是由於體內無法分解葉綠素造成的,可是為什麼它的體內無法分解葉綠素還需要科學家的繼續研究探索。
有研究人員對綠葉海蛤蝓體內的葉綠素進行分析,發現葉綠體內起到維持生命活動的DNA編碼還不到10%,而其他的基因基本在藻類的細胞核內。由此可見,海蛤蝓體內的葉綠體擁有的基因不完整。可就是這樣不完整的基因序列卻仍然能夠讓海蛤蝓維持正常的生命活動,這是一個比較大的謎團。
可能有人會說了,科學家研究海蛤蝓有什麼用?其實它的用處在未來可能會非常巨大,我們都知道,人類的生命活動離不開能量,這些能量主要靠外部攝入,也就是要吃食物,而且一天還要多次吃飯。如果一天不吃飯,人們就會餓得渾身無力,三天不吃飯,很多人都會受不了。
因此,人類一天在吃飯上花費的時間是比較長的。如果我們能夠長時間不吃飯還不餓,對於整個人類文明來說,將是一個巨大的飛躍。長時間不吃飯意味著人類消耗的資源會減少,會空出更多的研究學習工作時間,能夠有效加快人類文明前進的步伐。
那麼如何讓人類長時間不吃飯還不餓呢?有兩種方式,一種是類似於冬眠的方式,進入冬眠狀態,消耗的能量會大幅降低,自然就能夠維持更長的生存時間。可是人類文明的發展在冬眠狀態下,會進入停止狀態,這是絕不允許的事情。
另一種方式就是能夠讓人類從大自然中自然吸收能量,類似於植物的光合作用。只不過,人類是高級動物而不是植物,所以我們無法像植物一樣通過光合作用來吸收太陽的能量。可是「綠葉海蛤蝓」的神奇讓科學家看到了希望。
如果我們能夠完全搞明白「綠葉海蛤蝓」的這種神奇能力,或許也能夠在未來通過基因技術,讓人體內產生類似葉綠素的組織和成分,那個時候人體也具有了一定的光合能力,可以通過皮膚來吸收太陽光轉化為人體所需的能量。
到了那個時候,人類也不需要天天吃飯,只需要在有陽光的地方工作,就能夠不斷吸收太陽能量,而不會感到餓。這種能力可能對於生存在地球上的人們來說沒有什麼太大的作用,可是對於需要長期在太空工作的太空人來說,那作用就很大了。
要知道,未來人類的目標必然是星空,大量的人們會走進星空,進行太空採礦或者是星際探索,星際移民。而在浩瀚的宇宙,每一次的星際探索可能都需要非常長的時間,有可能是幾個月,也有可能是幾年以上。長時間呆在太空中,人們的生存問題就會受到很大的挑戰。
要知道,飛船上不可能放足夠的食物來滿足星際航行的需求。沒有足夠的食物供應,人類生存所需要的能量就無法得到滿足,這就會限制我們星際探索的步伐。如果人類自身能夠吸收恆星的能量,那就完全不同了。要知道在浩瀚的宇宙中,最不缺少的就是恆星,它們廣泛分布於宇宙的各個角落。
只要人類在恆星輻射的範圍內活動,就不用擔心自身能量不足,不用擔心餓,不會擔心生存危機。由此可見,在未來的星際探索中,不能解決人類對能量的需求,就會大大制約我們的探索範圍,不利於人類文明的發展。
小夥伴們,你們對此有何看法?歡迎大家在下方留言討論,發表自己的見解和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