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疫情影響,北京動物園1月24日全面閉園,動物們也開啟了長假宅家模式。隨著疫情形勢趨緩,3月23日,動物園的賣萌專業戶們終於休完58天的長假,喜迎復工。
今天一大早,北京動物園迎來了首批遊客,家長們推著嬰兒車,或牽著孩子的手,有序入園。
遊客們幾乎不用停下腳步,在進入門區前,就已經有工作人員主動上前,提醒他們提前拿出公園年票或身份證,避免客流聚集。
遊客在刷卡入園的同時,閘機旁的體溫快速篩查儀也已經對遊客的體溫完成了「秒測」,實現整個過程無接觸快速入園。
近兩個月沒有來探望動物,小遊客都顯得有些興奮,一進公園就拉著家長往前跑,想趕緊去看自己喜愛的動物們。
室外運動場裡,一隻大熊貓正悠然自在地在場地裡閒逛,對前來探望的遊客並沒有表現出興奮,但遊客們卻拿出了久違的熱情,舉著手機相機一勁兒地對著動物猛拍。
另一隻滾滾則是一副睡眼惺忪的樣子,靜靜享受春日陽光的溫暖。
「雖然這麼久沒開園,但其實動物們一切如常,不太會因為獸舍外遊人突然增加而表現出異常。」北京動物園副園長張成林告訴記者,飼養員對動物園們的訓練、行為觀察、丰容等工作始終沒有停止,所以動物的生活規律與閉園前相比沒有變化,「其實對於動物來說,他們更喜歡安靜的生活環境。」
雖然懶散不愛運動,大萌神滾滾還是使出一招賣萌必殺技——倒栽蔥式日光浴,日常寵粉。
另一邊,大熊貓的鄰居卻是個人來瘋,一隻大鴇似乎很喜歡遊客前來「探班」,遊客在玻璃前站多久,它就緊貼著玻璃站多久,有個孩子還跟大鴇玩起了對視遊戲。
同樣興奮的還有水禽湖裡的各種水鳥,一群閒不住的鵜鶘在水面組成艦隊,四處招搖,同樣成為遊客們目光追逐的對象。
為了避免遊客聚集,所有室內動物場館、科普館、展廳、餐飲場所繼續關停,大熊貓館僅開放室外參觀,觀覽車、兒童動物園及遊藝項目繼續停業。
現在正值初春季節,天氣開始逐漸轉暖,但是氣溫還不穩定,按照動物適宜的溫度要求,現在動物園飼養的430多種動物中,遊客只能在室外運動場看到140多種。
來自安第斯山的羊駝自帶毛衣,當然不會怕北京初春的小涼風,迎春花開,萌駝自來。
羊駝可能看不懂中國漢字,超大號的「不聚集」用來提醒遊客保持安全距離。
斑馬似乎也對久違了的遊客充滿好奇,愛往人前湊,隔著圍欄和隱形壕溝打量著戴著帽子、口罩、護目鏡的遊客。
你站在圍欄外面看風景,圍欄裡的斑馬靜靜地看著你。
來自非洲大草原的長頸鹿們其實很怕冷,但是今天白天陽光明媚,飼養員特意安排他們出來曬曬太陽。
長頸鹿是出了名的膽小害羞,喜歡躲在樹後偷偷看人,不過北京動物園的長頸鹿也是見過大世面的鹿,可不是什麼平常鹿能比的。
為了滿足遊客觀看動物的需要,北京動物園還將通過官方微博、公眾平臺、抖音等多種渠道繼續推送「線上動物園」板塊,讓遊客線上、線下同步觀賞。」
由於目前仍處在疫情管控期間,北京動物園開放之後,公園也會採取多種措施,保障遊客、動物和職工自身的安全。
飼養員在工作時會全程佩戴口罩,在完成飼養操作後第一時間洗手消毒;增加室外展出動物的投餵點,讓動物分開進食,避免遊客集中觀賞;在園遊客量接近往年平日瞬時承載量的30%時,將適時暫停遊客入園,並與屬地部門聯動調控。
為了引導遊客不扎堆、不聚集、少停留、多走動,北京動物園將全園劃分60個片區進行全方位、網格化管理,全園職工進行不間斷巡查,定區、定崗、定人,持續加強遊客疏導管理,為來園遊客提供安全保障與優質服務。
春光明媚,不少在家憋久了的市民都想早點出來透透氣,不過在享受戶外春光的同時,請一定做好安全防護,不可放鬆警惕。
【遊園提示】
動物園開放門區為南門,西南門,北門。西北門因受區域管控暫時關閉。請及時關注公園微博微信了解遊園信息。請購票遊客提前在「北京動物園購票平臺」微信公眾號查詢購票方式。政策性優待人員請錯時錯峰遊覽,避免聚集。遊園期間,遊客要佩戴口罩,做好自身防護、錯峰遊園,多走路、少停留,與其他遊客保持1.5米以上安全距離。為避免車輛擁堵影響公園周邊社會道路正常通行,動物園所有停車場暫停對社會開放。來源:京呈微信公號
文字:葉曉彥
攝影:鄧偉
編輯:鄧偉
監製:李繼輝
流程編輯:TF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