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省北部發現多組恐龍足跡化石

2020-12-03 新華社

新華社西安9月20日電(記者楊一苗)記者20日從陝西省地質調查院了解到,科研人員日前在陝西省北部的靖邊縣發現多組恐龍足跡化石。這也是繼在陝西省神木市發現實雷龍、恐爪龍類足跡後,科研人員再次在陝西北部白堊紀時代地層中發現恐龍足跡。

6至7月間,陝西省地質調查院在靖邊縣進行龍洲丹霞詳細調查時,發現恐龍足跡化石。隨即該院正高級工程師唐永忠與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副教授邢立達共同對這些化石進行現場調查。共發現9道恐龍行跡,在紫紅色砂巖上以連續凹型的形式出現,其中5道行跡較長,保存完整且清晰,另4道行跡相對較差。

據邢立達介紹,通過現場勘察以及對地層、形態學等信息的分析認為,這些化石上留下的行走模式非常清楚,是距今一億年左右的恐龍足跡。

2017年,陝西省地質調查院在神木市中雞鎮發現了多處動物足跡,包括恐龍足跡3處,小型四足動物足跡2處。科研人員根據足跡形態對比,推斷其中的恐龍足跡為實雷龍足跡、恐爪龍類足跡,後者被邢立達團隊歸入薩米恩託足跡,並首次提出原本只發現於阿根廷的薩米恩託足跡的造跡者是恐爪龍類。小型四足動物足跡為哺乳形類動物足跡,邢立達團隊將其歸為巴西足跡,這是亞洲首次發現該足跡屬。巴西足跡最初發現於巴西上侏羅統下白堊統博圖卡圖組,其造跡者被歸於哺乳形類動物。

邢立達說,在陝西北部的沙丘及沙漠湖泊地帶發現恐龍足跡非常罕見,它們的造跡者以沙漠沙丘為棲息地,對研究該地區的古氣候、古地理和地層對比都具有重要意義。隨後科研人員還將對恐龍足跡化石開展恐龍種類、沉積環境等方面的科學研究。(完)

相關焦點

  • 盆地北部邊緣首次發現恐龍足跡 隱藏著大自然什麼秘密?
    巴中市通江縣毛浴鎮一個小山坡的石板上發現了疑似恐龍腳印,經過古生物專家、中國地質大學副教授邢立達現場鑑定,這些腳印確係白堊紀早期恐龍足跡,距今約1.3億年。這是四川盆地北部邊緣首次發現恐龍足跡。留下腳印的恐龍連同那個遠古時代,究竟是怎樣的存在?透過1.3億年的腳印,我們能洞悉大自然的哪些秘密?
  • 延安發現首例恐龍足跡化石
    近日 陝西延長油田職工在延安市安塞油區 地質勘查時發現恐龍足跡化石 這一意外發現已獲得 國內古生物學專家現場考證 這也是延安市區域內
  • 發現恐龍足跡化石 系延安首例
    近日,延長油田杏子川採油廠職工在延安市安塞油區地質勘查時,發現恐龍足跡化石一事已獲得國內古生物學專家現場考證屬實。據了解,這是延安市區域內發現恐龍足跡化石的首例報告。
  • 安塞油田勘探發現恐龍足跡化石
    近日,延長油田杏子川採油廠的職工在安塞油區地質勘查時發現恐龍足跡化石,這一發現已獲得國內古生物學專家現場考證屬實,為延安市區域內發現恐龍足跡化石的首例報告。2020年8月,杏子川採油廠勘探科職工惠瑞瑞與延長石油集團研究院駐廠人員馬浪、李欣偉在外出勘查油區露頭地層展布情況及沉積構造現象時,無意在安塞馬家溝龍泉寺附近出露的地層中發現疑似爪型足跡。三人現場分析周圍巖層沉積特徵,測量足跡後懷疑可能為某種古生物爪型足跡化石。
  • 「恐龍」來了! 安塞油田勘探發現恐龍足跡化石
    本報訊(通訊員 侯小龍 記者 李星棋)1月11日,記者從延長油田杏子川採油廠獲悉,該廠職工在安塞油區地質勘查時發現了恐龍足跡化石,近日被國內古生物學專家現場考查證實,這一發現為延安市區域內發現恐龍足跡化石的首例報告
  • 首次發現四川盆地北部邊緣恐龍足跡
    10月10日,中國地質大學副教授邢立達等古生物專家,在四川通江縣毛浴鎮境內發現恐龍足跡,這是四川盆地北部邊緣首次發現恐龍足跡。在一塊面積約20平米的石頭表面,共發現五個足跡,專家判斷為白堊紀早期恐龍,距今約1.3億年。
  • 陝西延安首次發現恐龍足跡化石
    近日,陝西延長油田杏子川採油廠職工在延安市安塞油區地質勘查時發現恐龍足跡化石,這一意外發現已獲得國內古生物學專家現場考證,這也是延安市區域內發現恐龍足跡化石的首例報告。2020年8月,延長石油杏子川採油廠勘探科職工惠瑞瑞與延長石油集團研究院駐廠人員馬浪、李欣偉外出勘查油區露頭巖石特性時,無意中在安塞馬家溝龍泉寺附近出露的地層中發現疑似爪型足跡。發現這一遺蹟之後,三人開始查閱相關文獻資料,進行實物對比分析,通過對該區域沿線的地層追蹤,以及遺蹟化石點周圍地層巖性及巖石組合特徵,初步判斷其為恐龍活動足跡化石,產出於中侏羅世中晚期直羅組上段頂部。
  • 上杭發現恐龍足跡群化石
    距今8000萬年共240餘枚上杭發現恐龍足跡群化石大型恐爪龍類行跡為我國首次發現 是我國目前保存最好面積最大多樣性最高的晚白堊世恐龍足跡群12日,記者從福建省政府新聞辦舉辦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上杭縣臨城鎮龍翔村發現距今約8000萬年前的恐龍足跡240餘枚
  • 安塞油田恐龍來過!延安發現首例恐龍足跡化石
    近日,陝西延長油田一職工在延安市安塞油區地質勘查時發現恐龍足跡化石,這一意外發現已獲得國內古生物學專家現場考證,這也是延安市區域內發現恐龍足跡化石的首例報告。2020年8月,延長石油杏子川採油廠勘探科三名職工外出勘查油區露頭巖石特性時,無意中在安塞馬家溝龍泉寺附近出露的地層中發現疑似爪型足跡。通過查閱相關文獻資料和對比分析,初步判斷其為恐龍活動足跡化石,產出於中侏羅世中晚期直羅組上段頂部。隨後,延長油田這三人聯合署名撰寫了題為《陝西安塞首次發現中侏羅世晚期恐龍足跡》的科研論文,向《地質通報》雜誌社投稿。
  • 安塞油田「恐龍」來過!延安發現首例恐龍足跡化石
    近日,陝西延長油田一職工在延安市安塞油區地質勘查時發現恐龍足跡化石,這一意外發現已獲得國內古生物學專家現場考證,這也是延安市區域內發現恐龍足跡化石的首例報告。2020年8月,延長石油杏子川採油廠勘探科三名職工外出勘查油區露頭巖石特性時,無意中在安塞馬家溝龍泉寺附近出露的地層中發現疑似爪型足跡。通過查閱相關文獻資料和對比分析,初步判斷其為恐龍活動足跡化石,產出於中侏羅世中晚期直羅組上段頂部。隨後,延長油田這三人聯合署名撰寫了題為《陝西安塞首次發現中侏羅世晚期恐龍足跡》的科研論文,向《地質通報》雜誌社投稿。
  • 四川古藺再發現一組白堊紀時期恐龍足跡化石
    近幾年來,在瀘州市古藺縣黃荊鎮,出土了大量的恐龍足跡化石。、完整的白堊紀時期恐龍足跡化石。,這填補了四川盆地白堊紀時期恐龍化石發現很少的空白。「因為以前四川盆地發現的主要是骨骼化石,而且是在侏羅紀時期的特別多,白堊紀的幾乎沒有什麼發現。古藺白堊紀恐龍足跡的發現,填補了這樣一個空白,所以這就是它的意義所在。而且這個恐龍足跡的發現,對於我們研究白堊紀時期四川盆地的生態環境、地質背景,意義非常重大。」
  • 安塞油田勘探發現恐龍足跡化石
    近日,延長油田杏子川採油廠的職工在安塞油區地質勘查時發現恐龍足跡化石,這一發現已獲得國內古生物學專家現場考證屬實,為延安市區域內發現恐龍足跡化石的首例報告。2020年8月,杏子川採油廠勘探科職工惠瑞瑞與延長石油集團研究院駐廠人員馬浪、李欣偉在外出勘查油區露頭地層展布情況及沉積構造現象時,無意在安塞馬家溝龍泉寺附近出露的地層中發現疑似爪型足跡。三人現場分析周圍巖層沉積特徵,測量足跡後懷疑可能為某種古生物爪型足跡化石。
  • 延安地區首次發現恐龍足跡化石
    西部網訊(陝西廣播電視臺《新聞聯播》記者 李紅娟 李楠 安塞臺 張志林 郭旭琴 折臣龍 王秀) 延長油田杏子川採油廠職工日前在安塞油區地質勘查時發現一處恐龍足跡化石,經專家現場考證屬實,這是延安地區發現恐龍足跡化石的首例報告。
  • 四川5歲男孩發現恐龍足跡
    10月10日,中國地質大學副教授邢立達等古生物專家,在四川通江縣毛浴鎮境內發現恐龍足跡,這是四川盆地北部邊緣首次發現恐龍足跡。從小喜歡自然科學的他,尤其對恐龍感興趣,看到這些「雞腳印」後,當場斷定是恐龍足跡,而且清楚地說出了恐龍類別。
  • 四川5歲男孩發現恐龍足跡!
    封面導讀10月10日,中國地質大學副教授邢立達等古生物專家,在四川通江縣毛浴鎮境內發現恐龍足跡,這是四川盆地北部邊緣首次發現恐龍足跡。專家本次通江之行,源於10月1日一位5歲小朋友的發現。從小喜歡自然科學的他,尤其對恐龍感興趣,看到這些「雞腳印」後,當場斷定是恐龍足跡,而且清楚地說出了恐龍類別。孩子媽媽把圖片視頻傳給北京的專家,10 月10日,北京和自貢恐龍博物館專家一行抵達現場予以了確認。在一塊面積約20平米的石頭表面,共發現五個足跡,專家判斷為白堊紀早期恐龍,距今約1.3億年。
  • 上杭發現恐龍足跡群化石!
    據介紹,2020年11月7日,在省直有關部門的倡議和指導下,由福建省英良石材自然歷史博物館發起,與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組成聯合考察隊進行福建省恐龍資源調查考察,在龍巖市上杭縣臨城鎮龍翔村首次發現晚白堊世恐龍足跡群化石。
  • 「落鳳坡」恐龍足跡化石及其發現經過
    2月18日,我致信《化石》雜誌編輯部,報告在赤城縣發現了恐龍足跡化石並隨信寄去恐龍足跡化石照片。信發出一個月後未得到編輯部的回音,我不灰心,不洩氣,3月18日,又致信中國科學院「古人類與古脊椎動物研究所」研究員董枝明教授。
  • 北京延慶縣政府稱該縣境內發現大批恐龍足跡化石
    新華社北京1月9日電(記者 塗銘)北京市延慶縣政府9日舉行新聞發布會稱,該縣境內發現了大批距今1.4億年至1.5億年前晚侏羅世的恐龍足跡化石。專家表示,這是北京地區首次發現恐龍存活過的證據。    據延慶縣政府介紹,2011年7月,中國地質大學地質公園(地質遺蹟)調查評價研究中心科研人員在對延慶境內的地質遺蹟進行科學調查期間,在位於延慶縣千家店鎮的延慶矽化木國家地質公園內發現大批恐龍足跡化石,這些恐龍足跡被保存於上侏羅統土城子組三段紫紅色砂巖中。
  • 託一位化石愛好者的福,黑龍江首次發現大面積白堊紀恐龍足跡群
    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獲悉,2019年12月25日,中外科學家研究團隊宣布在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依蘭縣發現了大量的恐龍足跡化石,這是黑龍江省報導的第一個大規模早白堊世恐龍足跡點。這些恐龍足跡數量多、保存好,對研究恐龍的演化有重要價值。
  • 陝西靖邊縣驚現恐龍足跡化石距今約一億年前
    近日,陝西省地質調查院的工作人員在靖邊縣龍州鎮進行地質調查期間,在龍三村白土坪發現了疑似恐龍足跡的化石。隨後,省地質調查院與中國地質大學地球科學與資源學院研究團隊取得聯繫。9月18日,研究團隊專家專程來到靖邊,對疑似恐龍足跡化石進行現場確認,確定這是距今大約一億年前左右的恐龍足跡。2017年,陝西省地質調查中心曾在神木市發現恐龍足跡,這次在靖邊縣龍洲鎮發現的恐龍足跡化石,也是陝西省繼神木之後,第二次發現恐龍足跡化石。來源:第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