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首次發現恐龍存活記錄:延慶驚現數百個大腳印 - 中國在線
昨天(9日),一名記者在延慶矽化木國家地質公園恐龍足跡化石發現處拍攝恐龍化石足跡。中國地質大學地質公園(地質遺蹟)調查評價研究中心供圖龍年到來之際,一則有關「龍」的新聞,將使北京引得世界矚目。昨天,從延慶縣政府傳來消息,在該縣千家店鎮矽化木國家地質公園核心區內,發現了大批珍貴的、距今約1.4億至1.5億年前的恐龍足跡化石。這是北京地區首次發現恐龍存活過的證據,北京也因此成為世界上唯一一個有恐龍存活記錄的首都。
-
看,1.5億年前的恐龍大腳印!北京延慶170個恐龍足跡化石首次修復
萊斯沃斯保育專家正在為恐龍足跡化石塗抹特殊試劑。李冉攝延慶世界地質公園內發現的距今約1.5億年前形成的恐龍足跡化石,這是世界首都圈內唯一的恐龍化石記錄,也是北京地區首次發現恐龍存活過的痕跡。為了更好地保存化石遺蹟,最近,延慶世界地質公園全面啟動恐龍足跡化石保育工作,在足跡及其周邊塗抹一種特殊的試劑,將有效防止足跡風化。延慶世界地質公園位於北京市西北部,總面積620.38平方公裡。公園以前寒武紀海相碳酸鹽巖為物質基礎,園內共遍布著6個恐龍足跡化石集中點,其中1號點數目最多,達170多個。
-
中國境內發現兩種新恐龍化石 科學家:大爪子會吃蟲
中國境內發現兩種新恐龍化石 科學家:大爪子會吃蟲 2018-08-29 03:18:56來源:參考消息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福建首次發現恐龍足跡群化石 已發掘至少八種恐龍足跡
福建省首次發現晚白堊世恐龍足跡群化石,發現地點位於龍巖市上杭縣臨城鎮龍翔村,已發掘至少八種恐龍足跡。據介紹,2020年11月7日,在福建省直有關部門的倡議和指導下,由福建省英良石材自然歷史博物館發起,與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組成聯合考察隊進行福建省恐龍資源調查考察,在龍翔村首次發現晚白堊世恐龍足跡群化石。據初步勘察,該化石產地面積約1600平方米,現已清理出240餘枚恐龍足跡,呈現出面積較大、多樣性較高、保存較好等特點。
-
福建龍巖上杭首次發現恐龍足跡群化石
龍巖市副市長黃慶輝在會上介紹,2020年11月7日,在福建省直有關部門的倡議和指導下,由福建省英良石材自然歷史博物館發起,與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組成聯合科考隊,在上杭縣臨城鎮龍翔村發現了晚白堊世恐龍足跡群化石。2020年12月15日,由自然資源部國家古生物化石專家委員會辦公室專職副主任王麗霞、專家委員彭光照、李大慶等人組成的專家組進行了實地考察。
-
福建上杭發現晚白堊世恐龍足跡群化石
龍巖市副市長黃慶輝介紹說,2020年11月7日,在福建省直有關部門的倡議和指導下,福建省英良石材自然歷史博物館與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組成聯合考察隊,進行福建省恐龍資源調查考察工作,在龍巖市上杭縣臨城鎮龍翔村首次發現晚白堊世恐龍足跡群化石。
-
怎麼別人度個假,都能發現恐龍足跡化石……我酸了
國慶期間,四川一名5歲男孩楊哲睿在回巴中通江老家度假時,在山間發現了恐龍足跡化石。 10月10日,中國地質大學副教授邢立達等古生物專家趕赴現場確認,證實了這一發現。 專家判斷足跡化石的主人為白堊紀早期恐龍,距今約1.3億年。
-
怎麼別人度個假,都能發現恐龍足跡化石...我酸了
10月10日,中國地質大學副教授邢立達等古生物專家趕赴現場確認,證實了這一發現。專家判斷足跡化石的主人為白堊紀早期恐龍,距今約1.3億年。這是四川盆地北緣(廣元、巴中和南充)第一次發現白堊紀恐龍足跡,表明約一億年前此地有恐龍活動。(PS:在北京延慶矽化木國家地質公園內,專家也曾發現過大量的恐龍足跡化石,這也是北京地區首次發現恐龍存活過的證據。)
-
「落鳳坡」恐龍足跡化石及其發現經過
2月18日,我致信《化石》雜誌編輯部,報告在赤城縣發現了恐龍足跡化石並隨信寄去恐龍足跡化石照片。信發出一個月後未得到編輯部的回音,我不灰心,不洩氣,3月18日,又致信中國科學院「古人類與古脊椎動物研究所」研究員董枝明教授。
-
上杭發現恐龍足跡群化石
距今8000萬年共240餘枚上杭發現恐龍足跡群化石大型恐爪龍類行跡為我國首次發現 是我國目前保存最好面積最大多樣性最高的晚白堊世恐龍足跡群12日,記者從福建省政府新聞辦舉辦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上杭縣臨城鎮龍翔村發現距今約8000萬年前的恐龍足跡240餘枚
-
福建首次發現恐龍足跡群化石:上杭將開展古生物化石資源調查
新華網福州1月12日電(蔣巧玲 劉默涵 肖和勇)在福建省政府新聞辦12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上杭縣委副書記、縣政府黨組書記羅劍說,下一步,上杭縣將在五個方面加強對恐龍足跡群化石的保護工作。成立由縣主要領導擔任組長的「上杭縣恐龍足跡群保護工作小組」,組建工作專班,切實做好上杭縣恐龍足跡群保護工作。 二是開展古生物化石資源調查。聘請恐龍足跡研究科考專家,在全縣轄區內開展古生物化石資源調查,以白堊紀為重點,摸清家底。 三是加強原址保護。
-
上杭發現恐龍足跡群化石!
據介紹,2020年11月7日,在省直有關部門的倡議和指導下,由福建省英良石材自然歷史博物館發起,與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組成聯合考察隊進行福建省恐龍資源調查考察,在龍巖市上杭縣臨城鎮龍翔村首次發現晚白堊世恐龍足跡群化石。
-
「恐龍之鄉」甘肅永靖部分化石遺蹟仍面臨多種威脅
5日,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永靖縣縣長張自賢介紹說,但由於資金、技術、自然條件等各方面的因素,部分化石遺蹟仍然面臨著風化、侵蝕和黃土塌方掩埋等多種威脅,地質遺蹟的保護與利用等方面存在著一系列難題,全面保護與利用恐龍足印化石群地質遺蹟迫在眉睫。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永靖縣官方在「黃河化石論壇」上披露稱,近期在該縣關山鄉紅樓村發現了巨龍形類蜥腳類和新鳥臀類恐龍化石。
-
依蘭發現大面積早白堊世恐龍足跡群
此次發現的僅有趾跡的鳥腳類恐龍足跡。 繼24日依蘭隕石坑被發現的消息公布後,25日,科研人員宣布在哈爾濱市又發現了一處史前遺蹟——早白堊世恐龍足跡群,具體地點還是在依蘭。 當天,中國地質大學(北京)邢立達副教授等中外科學家宣布,研究團隊在依蘭縣境內發現大量恐龍足跡化石。這是我省第一個大規模早白堊世恐龍足跡點。這些恐龍足跡數量多、保存好,對研究恐龍的演化有重要價值,並對探索恐龍行為習性、生活環境等具有重要意義。
-
陝西省北部發現多組恐龍足跡化石
新華社西安9月20日電(記者楊一苗)記者20日從陝西省地質調查院了解到,科研人員日前在陝西省北部的靖邊縣發現多組恐龍足跡化石。這也是繼在陝西省神木市發現實雷龍、恐爪龍類足跡後,科研人員再次在陝西北部白堊紀時代地層中發現恐龍足跡。
-
延安發現首例恐龍足跡化石
近日 陝西延長油田職工在延安市安塞油區 地質勘查時發現恐龍足跡化石 這一意外發現已獲得 國內古生物學專家現場考證 這也是延安市區域內
-
龍巖繼續發現50餘枚恐龍足跡
▲發現恐龍足跡的小山丘已披上層層「外衣」▲從遠處觀看這座小山丘▲足跡化石發現地邊上的巖石福建首次發現恐龍足跡,在龍巖上杭共發現240餘枚,距今8000萬年,系我國目前發現的保存最好、面積最大、多樣性最高的晚白堊世恐龍足跡群。消息一出,引發眾多關注並點讚:龍巖乃真「龍巖」!
-
甘肅永靖縣再次發現巨型恐龍骨骼化石
11月5日,據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永靖縣官方披露,在該縣關山鄉紅樓村發現了巨龍形類蜥腳類和新鳥臀類恐龍化石。這是繼在永靖縣境內發現的恐龍足印群化石、劉家峽黃河巨龍、炳靈大夏巨龍、大唐永靖龍化石後的又一重大發現。
-
發現恐龍足跡化石 系延安首例
近日,延長油田杏子川採油廠職工在延安市安塞油區地質勘查時,發現恐龍足跡化石一事已獲得國內古生物學專家現場考證屬實。據了解,這是延安市區域內發現恐龍足跡化石的首例報告。
-
安塞油田勘探發現恐龍足跡化石
近日,延長油田杏子川採油廠的職工在安塞油區地質勘查時發現恐龍足跡化石,這一發現已獲得國內古生物學專家現場考證屬實,為延安市區域內發現恐龍足跡化石的首例報告。2020年8月,杏子川採油廠勘探科職工惠瑞瑞與延長石油集團研究院駐廠人員馬浪、李欣偉在外出勘查油區露頭地層展布情況及沉積構造現象時,無意在安塞馬家溝龍泉寺附近出露的地層中發現疑似爪型足跡。三人現場分析周圍巖層沉積特徵,測量足跡後懷疑可能為某種古生物爪型足跡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