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吸蟲病防治「君山模式」探究

2020-11-24 湖南在線

春風十裡待君來

——血吸蟲病防治「君山模式」探究

君山區濠河水域,反嘴鷸群舞。

徐典波 攝

2013年10月,時任省財政廳廳長史耀斌在廣興洲鎮黃安村調研淘汰牛羊與產業轉型。

省財政廳廳長石建輝(右二)看望君山區晚期血吸蟲病人。

牛羊淘汰後產業轉型洲灘開發種植蔬菜。

君山碩果喜豐收

李德智 攝

2013年,君山區各鎮向時任君山區區長、現任君山區委書記謝勝(左一)遞交牛羊淘汰防復養責任狀。

2016年12月31日,各鎮向君山區區長李勇遞交牛羊淘汰防復養反彈責任狀。

外來務工人員血防知識現場宣傳。

君山區血防健康教育宣傳現場。

君山區委書記謝勝(右三)陪同時任省財政廳廳長鄭建新(右二)在君山區調研。

2013年8月19日,黃安村淘汰羊現場。

血防綜合治理溝渠硬化後新貌。

(本版圖片除署名外均由君山區血防辦提供)

■ 徐亞平 司念偉 柳會祥

這是一份20年不變的莊嚴承諾——

自1997年起,李友志、史耀斌、鄭建新、石建輝、歐陽煌等歷任財政廳一屆又一屆領導矢志不渝,接力對口幫扶嶽陽市君山區開展血吸蟲病防治,創造出了可借鑑、可複製、可推廣的血吸蟲病防治「君山模式」;

這是一段60年難忘的鬥爭歷程——

自1961年始,一代又一代君山血防人不忘初心,把百姓安危掛在心頭,把自身困難拋在腦後,與「瘟神」展開生死搏鬥,續寫著眾口稱道的「血防讚歌」。

歲月是一首歌。時間流淌,物是人非,不變的是:一代又一代、一批又一批血防人對君山血防事業的無限赤誠,對人民幸福的不懈追求!

60年前,「綠水青山枉自多,華佗無奈小蟲何。千村薜荔人遺矢,萬戶蕭疏鬼唱歌」;

且看60年後的今天,「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煙」!

可嘆的過往:苦不堪言的「大肚子病」

血吸蟲病在中國流行由來已久。

晉隋以來的我國醫學文獻中,都有類似血吸蟲病的記載。上世紀70年代先後在湖南省長沙馬王堆和湖北省江陵鳳凰山出土的一女一男兩具古屍,均在屍體中查出血吸蟲卵,這說明至少在2100年前血吸蟲病就在我國長江中下遊流行。

血吸蟲病是人畜共患的一種寄生蟲病。患血吸蟲病者在體內產卵,隨糞便排出,在水中孵化為毛蚴,侵入釘螺,發育繁殖為尾蚴,逸至水中,人畜接觸有尾蚴的水即可感染導致發病。洞庭湖區域居民生產生活離不開湖水,血吸蟲病也成為他們千百年來逃不開的噩夢。

過去由於認知有限,腹水的晚期血吸蟲病人俗稱為「大肚子病」。兒童得病影響發育,甚至成為侏儒;婦女得病多不生育;青壯年感染此病喪失勞動能力。晚期血吸蟲病人,有的腹大如鼓,疼痛難忍,由於醫療條件有限,有的患者忍受不了疼痛,只好自己當「郎中」:找來竹子,削尖後,自己戳穿肚子,把腹水放出來。這些駭人聽聞的事實,就是當時患上晚期血吸蟲病的真實寫照,造成許多鄉村人煙稀少、田園荒蕪,還出現了不少「寡婦村」、無人村。

1955年10月,毛主席在杭州對血防工作作出指示,11月,發出了「一定要消滅血吸蟲病」的偉大號召。1956年2月17日,毛主席在最高國務會議上又發出「全黨動員,全民動員,消滅血吸蟲病」的戰鬥號召。小小血吸蟲的肆虐,深深刺痛了偉人的心,寫下了著名的《送瘟神》詩篇。

鏡頭移轉到君山。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君山獨特的疫情狀況:北枕長江,南瀕洞庭,是典型的濱湖農業區,境內有大小湖泊32個,轄區90%的耕地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在洞庭湖圍垸而成的。當時君山血吸蟲病流行極為嚴重,全境都是疫區,90%以上的居民患有血吸蟲病。

現年72歲的原錢糧湖血防站副站長文書林,從事血防工作整整41年,目睹了眾多血吸蟲病患者的痛苦和無奈:

1948年出生的曹福生,由於患上侏儒型的晚期血吸蟲病,身高一直維持在1.2米;

晚血病人李四海,全家只有一間茅房,家徒四壁,每天痛苦萬分,只想了斷自己,卻不想家裡的唯一一把菜刀都是鏽的,動脈都沒割斷;

晚血病人趙望生,血管非常脆,腫脹充盈,一次可以嘔一臉盆血,生不如死……

「血吸蟲猶如瘟神一般,肆虐著湖區人民。」回想起這些,君山區血防辦副主任李石桂依然記憶尤深。

畢業於湖南中醫學院的李石桂1983年分配到原嶽陽縣廣興洲血防站工作,一直從事醫療、防治、血防管理,在他的記憶裡,幹血防工作的人,只有一個字「苦」!

每年一過正月十五,血防工作人員就要挑起一副擔子,一個籮筐裡放著自己未成年的孩子,一個籮筐裡裝著簡陋的血防工具,走鄉串戶,一出家門就是一個月。

工作環境極其惡劣,人稱「搗糞工」、「討屎官」,一個杯子攪糞、一雙筷子取樣,然後把樣品放在玻片上,到顯微鏡下看蟲卵並計數;有時候,桌子上一邊放著糞便樣品,一邊放著飯菜。醫務人員和「赤腳」醫生挨家挨戶收糞便。第一天沒有收到,第二天再去收,下雨、下雪都不間斷。因為要確保受檢率達到90%。回憶起往事,李石桂感慨頗深。

「好女不嫁血防郎」成為百姓口耳相傳的一句話,一代又一代的血防人就在這樣的環境下,幹了一年又一年,直到青絲成白髮。

1996年3月,嶽陽市君山區正式成立。沐浴著中部崛起春風的君山區,經濟快速發展,城鎮日趨繁榮,社會和諧穩定,正朝「新型產業聚集區、現代農業示範區、生態休閒旅遊區、秀美和諧新城區」的強區目標邁進。然而,由於血吸蟲病流行因素極其複雜,血吸蟲病防治並未取得實質性進展。

君山有螺堤線長142公裡,垸外易感地帶11.23萬畝,垸內有螺面積0.44萬畝;在冊晚期血病人786人,慢性血吸蟲病人8191人,急性血吸蟲病人15人……

截至1998年,君山尚有有螺面積21.73萬畝,感染性釘螺面積0.81萬畝,推算病人數10363人,急性血吸蟲病15人,居民感染率5.41%,家畜感染率達9.85%,有187個流行村處於尚未控制階段。

慢性血吸蟲病澆滅了一個個幸福的希望,晚期血吸蟲病拖垮了一個個美滿的家庭,耕牛血吸蟲病感染率直線上升泯滅了一個個小康夢想。平日裡的「小蟲」竟成了老百姓的「大害」。

可歌的故事:對口幫扶立下最美「軍令狀」

「小蟲」不小,百姓事大!面對此種嚴峻形勢,1997年,省委、省政府斷然決策:為了更加有效控制洞庭湖區血吸蟲病疫情,發揮省級政府機關在資金、技術、管理、信息等資源統籌分配的行政優勢,開始實施省直部門血防聯繫點制度。決定由省財政廳對口幫扶君山治理血吸蟲!從此,省財政廳便劃下了愛的起跑線,開始了歷時20年的「愛心馬拉松」。

2007年,省國土資源廳、省藥監局加入了愛的傳遞之中。

20年風雨兼程,愛的接力棒薪火相傳,連綿不絕。

「不能讓『洞庭明珠』因為血吸蟲而失色,這是我們對省委、省政府和君山人民的莊嚴承諾!」接到命令,沒有怨言,沒有推諉,有的只是治理的決心和取勝的信念,省財政廳要把溫暖帶到飽受疫情折磨的君山百姓面前。

當現任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時任省財政廳副廳長李友志看到君山血吸蟲疫情的報告時,這位鐵骨錚錚的漢子也不由得眼睛溼潤起來。在廳長辦公會議上,他動情地說:「省委、省政府相信我們,君山人民渴望著我們,責任和使命讓我們義不容辭。」大家紛紛表示:省委、省政府把君山的血防綜合治理交給我們,我們就要以扶持特困村那樣的熱情和幹勁來支持血防聯繫點工作,把它作為黨和政府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來抓。

無聲的動員令,是解決君山疫情迫切的召喚。1998年的春節剛過,李友志副廳長就帶著5個處室負責人踏上了君山的土地。迎風雪、踩凍土,走村串戶、訪貧問苦,一條條錚錚鐵漢竟被一個個晚血病人的「大肚子」「擊」出淚水。誓言無數遍在心中默念:鄉親們,我們一定盡全力解除你們的痛苦!

滿腔赤誠化作無窮動力。在經過詳細調研之後,省財政廳拿出了初步治理血吸蟲病的嶄新思路:「把住兩個進口,管住兩個出口,突出環改滅螺,做好結合文章。」即把住外洲「涵閘進螺」和「飲用疫水」兩個進口,管住「溝渠轉移釘螺」和「糞便傳播」兩個出口,將血防滅螺與環境改造、農業綜合開發、水利建設、城市建設、農村能源建設等五個方面結合起來,從根本上剷除血吸蟲生存的土壤。君山區立即確立了溝渠硬化、涵閘改造、改水改廁、搶治晚血病人、改造血防站的血防環改體系。《1998-2000年君山區血防工作綜合治理規劃》、《2001-2005年君山區血防「十五」規劃》,「1133」工程、「113399」工程、「五個一」工程、「23251」工程、「5321」工程,一幅幅高起點、大手筆的血防環改綜合治理藍圖逐步展現在人們面前。

20年來,李友志每年至少5次到君山,每次都是不打招呼、直插基層,他喜歡「聽老百姓的心裡話」。他曾獨自到區血防站、廣興洲血防站看望住院治療的病人,體察他們的苦楚。1999年4月,李友志聽說君山農場食品廠下崗工人易湘陵得了晚血病、倒在床上,妻子早逝,獨子又在服刑,老易想一死了之。李友志來到老易凌亂不堪的家,只見他雙眼深陷、骨瘦如柴、肚腫似鼓。李友志緊緊握住老易的手,詢問病情和困難,當即掏出500元錢放在枕邊,眼噙熱淚說:「我代表黨和政府來慰問你,我來晚了……」他隨即請區血防辦的同志安排老易住院治療,有關費用由財政廳解決。李友志的敬業奉獻精神不僅感動了老易,也感動了千百名疫區百姓。20年時間裡,他和同事們帶著節省的辦公經費和募捐款先後慰問救助晚血病人2700餘人次,及時把黨和政府的溫暖送到了疫區百姓的心坎上,把君山人民當成了自己的親人。

君山所處地理位置獨特,外灘面積大,垸外易感地帶9.73萬畝,垸內有螺面積0.44萬畝,自然分布廣、密度高。1998年,全區尚有推算血吸蟲病人10363人,其中晚血病人786人,致使潛在威脅依然嚴峻。省委、省政府明確要求,到2014年,全省以行政村為單位必須達到血吸蟲病傳播控制標準。實現「十二五」國家預期目標,君山區完成衛生廁所3.2萬個、查螺190.14萬畝、滅螺37.66萬畝、居民查病43.07萬人次、居民化療20.70萬人次、家畜查病6.8萬頭次、家畜化療8萬多頭次。

時光終不悔,真情定長存。

從1998年到2017年,20年來,歷任省財政廳廳長李友志、史耀斌、鄭建新、石建輝、副廳長歐陽煌、副巡視員何偉文,省國土資源廳廳長方先知,省衛生廳廳長張健、省藥監局局長張光榮等領導和財政廳社保處、農業處、預算處、農開辦等處室負責人楊海霞、黃衛、張立武等在君山走訪特困家庭的身影,時至今日當事人仍歷歷在目。

無聲的動員令,是君山幹群擺脫疫情困擾的深情期盼。歷屆君山區委、區政府領導康代四、張銀橋、劉樹平、田自力、江巨濤、田文靜、戴新果、趙嶽平、楊昆把血防工作作為一項民心工程來抓,領導換了一屆又一屆,治理「小蟲」的決心和責任始終沒有改變。以區委書記謝勝、區長李勇為首的新一屆區委、區政府堅持科學發展觀,全面貫徹落實《血吸蟲病防治條例》,緊緊抓住「國家重大科技專項洞庭湖區血吸蟲病防治示範區建設」、「部省聯動血防項目」和「湖南省血防綜合試點」等項目實施契機,認真落實以傳染源控制為主的綜合防治策略,「治小蟲、活經濟、建新村」已成為全區上下每個人的自覺行動。

可貴的探索:向湖沼型血吸蟲病防治貢獻「君山方案」

血吸蟲病防治是一項亙古未見詳細記載的事。如何阻斷傳染源?如何控制流行傳播?如何防控人畜重複感染?一道道難題,擺在君山每一位血防人的面前。

「人類認知自然肯定有一個過程。君山血防20年來最可貴的成績,就是一直在探索、一直在尋求最佳的治理血吸蟲病防治方案。」在君山區衛生局血防辦負責過工作的馬志光、廖義軍、李江輝、李見兵、郭三濤、柳會祥,都認為君山血防的探索精神難能可貴。

對血吸蟲這個肉眼看不見的敵人,君山血防人每一步都在探索。在君山領導們看來,君山血防正是經歷著從被動到主動、從盲目到清醒、從意氣用事到科學理性的發展歷程。

1998年到2003年,在常規血防工作模式上,在省財政廳支持下,君山開始實施「以釘螺控制為主」的綜合治理策略。

「把住兩個進口,管住兩個出口」項目開始試點,結合水利、農業工程項目關注人畜飲水和涵閘進水兩個入口,把住人畜糞便和釘螺沿水系渠道排灌擴散兩個出口,實施以壓縮垸內釘螺面積、減少垸內血吸蟲病傳播風險的綜合治理模式。

治理血吸蟲病,切斷傳染源是關鍵。全區防洪大堤共有涵閘52座,其中沿長江、洞庭湖和華容河大堤的19座涵閘與外洲有螺洲灘相通,引水時能帶進釘螺。從1998年起的20年時間內,水利、血防部門逐一設計,分別採取增設防螺柵、興建沉螺池、深層引水等方式進行防螺改造,現已全部完成了進螺涵閘改造任務。

君山大部分耕地由有螺洲灘圍垸而成,經過多年墾植、改造和藥物處理,垸內農田的釘螺基本消滅,但溝渠釘螺面積點多面廣,控制難度大,滅而不淨,嚴重威脅居民生產、生活安全。為此,聯繫點工作初期集中財力物力開展垸內滅螺攻堅戰,累計硬化大型溝渠75公裡、小型溝渠156公裡,滅淨垸內釘螺面積4.19萬多畝,壓縮了近90%的垸內有螺面積,目前殘存的0.046萬畝有螺面積已連續11年未發現感染螺,保證了垸內的血防安全。昔日的臭水渠、爛泥垃圾場變成了清波蕩漾、綠樹成蔭的幸福渠。

君山沿江靠湖,居民長期以來直接飲用未加處理的外湖水、溝渠水和湖塘水,1998年全區改水受益率僅30%。為保證飲用水的安全,1998年以來在全區完成了5個大、中型自來水廠的改擴建工程,新建了3個小型自來水廠,到目前全區改水受益率達100%。

柳林洲鎮蘆花洲是一個緊靠城區的農業村,原來4個小組的村民一直飲用魚塘、河溝的不衛生水,含銅、鐵嚴重超標,因水質引起的肝炎、腎結石等常見病屢見不鮮。2001年3月,聯點組的同志在走村入戶了解情況後,心中難以平靜:「一定要讓疫區群眾喝上衛生水,徹底改變群眾的健康狀況!」

2001年底,省財政廳的同志幫助該村從城區接來自來水,解決了多年來長期困擾全村2600多人飲水難的問題。春節前夕,村裡家家戶戶用上了清甜的自來水,他們自發地燃起了爆竹,像過年一樣慶賀。為了告誡後人吃水不忘挖井人,村民就在村頭立下了「省財政廳援建血防改水工程」的石碑。2008年底,這項惠及千家萬戶、造福子孫後代的學校改水工程全面結束,34所學校飲用水順利通過水質鑑定,全區3萬多名師生全部用上了安全可靠的生活用水。

改水完成後,改廁的方案被提上日程。1998年全區無害化廁所覆蓋率僅20%,衛生愛衛、農業部門將改廁和沼氣池建設資金向血吸蟲病流行區傾斜,加快農村改廁進度。在改造戶廁的同時,針對君山漁民多、船舶碼頭多、糞便汙染水體嚴重的情況,加快了碼頭公廁建設,並開展了水上船舶糞便管理科研攻關。目前全區累計完成改建三格式衛生廁所3.1萬個、沼氣池2.96萬個,建碼頭公廁12座,船舶有底廁所已開始試用,全區衛生廁所覆蓋率達100%,無害化廁所覆蓋率達98%。

到2003年末,君山血吸蟲病流行村未控制數由187個減少到133個,人群感染率從5.41%減少到4.09%,牛感染率從9.85%減少為3.88%,血吸蟲病防治取得初步成效。

在調研後,歷屆省市血防辦專家方金城、李華忠、易冬華、易平、彭再之、李興彪、戴小寒、李正波、黃嶽四、孫輝鳳、劉乾輝等,為君山血防提出了「傳染源控制為主,釘螺控制並重」的防治思路。

萬裡長江,浩浩湯湯。初冬時節,漫步在君山長江大堤黃安村段,鴨戲水雲間,鵝舞青草中,一派生機盎然的動人場景。牧草肥美,為何不見一頭牛和羊?

同行的君山區衛生局原局長李見兵一語道破:為阻斷血吸蟲病傳染源,君山區河湖洲灘已經全部實行禁牧。

認知上的進一步升華,讓君山血防找到了另外一個新的突破口。研究人員調查表明,牛(馬、驢)羊是湖沼型血吸蟲病的主要傳染源。然而,河湖的漲水退水,人畜的自然遷徙,無時無刻、無處不在地影響著血吸蟲的傳播與感染。

到2010年,該區在垸外地勢高、釘螺密度低、牛羊相對集中的村選址建設了長溝子、建新、黃安、農科4個安全牧場,將附近的牛羊全部集中放養,同時將牧場牛羊糞便集中到糞池發酵處理;2011年,控制牛羊進入垸外洲灘放牧;2013年起禁止牛羊進入有螺洲灘放牧,結合傳染源防控管理,以農機普及代替耕牛,逐步淘汰耕牛,累計完成農機補助1887臺套;2013年及2016年,以雷霆萬鈞的力量,強力推行「全域禁養與淘汰牛(馬、驢)羊等高危傳染源」策略。共計淘汰牛(馬、驢)羊29596頭(只),徹底解決了有螺洲灘牛(馬、驢)羊敞放的歷史性問題。

奮鬥未有窮期。嘗到對口幫扶甜果子的君山人,面對新的徵程,敲響了前進的鼓角。

他們以省部聯動、「十一五」、「十二五」傳染病重大科技專項與復旦大學試驗現場項目為契機,率先實施、推廣具有全國先進經驗的傳染源控制工程與科研項目,已經形成傳染源控制技術集成的綜合實驗基地與示範區。在項目實施中,君山區積極發揮政府在血吸蟲病防控的主體作用,逐漸形成「政府主導、部門配合、突出重點、整體推動」工作模式。

無悔的付出唱出了治理血吸蟲的幸福凱歌——

2008年,君山區以行政村為單位達到國家血吸蟲病疫情控制標準;

2013年,以行政村為單位達到血吸蟲病傳播控制標準;

2013年以後,君山區在省財政廳專項資金的支持下,率先開始農業供給側改革,全區放棄牛(馬、驢)羊優勢產業的發展,依法實行全域禁牧,制定了地方性條令和鄉規民約,進一步鞏固了血吸蟲病傳播控制達標成果;

更可喜的是,自2013年起,君山已經連續4年未發現當地感染的血吸蟲病病人、病畜,已經連續6年查不到感染性釘螺!

面對這片土地,君山血防人對血吸蟲病防治的探索卻從未止步。

按照中央和省、市的部署,根據聯繫點工作的總體思路和防治策略,君山將血防工作與農業綜合開發、產業結構調整、水利建設、林業建設、新農村建設、城市建設等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緊密結合起來,分階段制定了血防規劃及工作方案,先後印發了《1998—2000年君山區血防工作綜合治理規劃》、《2001—2005年君山區血防「十五」規劃》、《君山區預防控制血吸蟲病規劃(2006—2015年)》、《君山區消除血吸蟲病規劃(2016—2025年)》,制訂了《君山區血吸蟲病傳播控制達標方案》,《君山區血吸蟲病傳播阻斷達標工作方案》,《君山區淘汰牛羊工作細則》等一系列技術規範和實施細則。

20年來,君山區委、區政府秉承「尚德務實,開拓創新」的君山精神,堅持把血防工作作為一項長期的重要工作來抓,定期調研掌握血防工作情況,並多次召開專題會議及時研究解決血防工作中的具體問題。

精心謀劃,合力圍殲,綜合治理,跟蹤督查,形成了主要領導親自掛帥、相關部門聯手合作、責任分工明確、督查考評到位的工作新格局。

可贊的事跡:百姓的信任是我們工作的動力

君山由於臨江靠湖,湖洲面積寬廣,湖草資源豐富,是天然的牧場,特別適合發展養殖業。多年以來,當地百姓足不出戶,春季趕著牛羊進入洲灘,到了秋冬季節再從洲灘趕回,便捷的牛羊養殖模式,在當地已經是遍地開花。

錢糧湖鎮觀音村支書尹嚴喜是個土生土長的君山人,住在洞庭湖邊上。所在村離洞庭湖3公裡,距長江大堤5公裡,養殖條件得天獨厚。但便捷的養殖條件也帶來了環境和健康問題。「高峰時期,全村養牛600頭左右,不說釘螺,就是大堤上的牛糞臭味都飄到幾裡開外,外人基本上不敢靠近。」尹嚴喜說。

一項來自湖南省血吸蟲病防治研究所副主任醫師劉宗傳的調查顯示,廣闊的垸外洲灘既是釘螺孳生的主要環節,又是當地村民的天然牧場和人畜感染與再感染的主要場所。而實施家畜傳染源控制為主的綜合防治措施兩到三年後,釘螺感染率下降了51.93%、74.90%、92.42%,環境安全性提高了97.93%。

君山養殖牛羊數量大,且大多是肉牛。這些牛羊常年在洲灘敞放,血吸蟲感染率高,畜糞汙染嚴重,成為擴散和加重疫情的主要因素。為加強家畜傳染源控制,君山把解決家畜糞便汙染作為「把住兩個出口」的重中之重進行了不斷探索。

2007年和2008年,實行定點圈養。君山區選擇兩個村各建一個能飼養500頭牛欄舍圈養點,集中散戶的牛、羊入圈餵養,血防部門每年給予一定補貼,這在當時起到了一定作用。

2008年至2009年,試行定點牧場。在長江幹堤一線的垸外洲灘建設了4個定點牧場,每個定點牧場長約2000米、寬約700米,引導江湖沿線鄉村的散養戶將牛羊集中到劃定的牧場放養。定點牧場四周建有鐵絲網,牧場內由血防部門查滅螺,確保無活螺。定點牧場載畜量大,較之圈養成本低,群眾較易接受,且家畜感染和糞便汙染可得到一定程度控制。

2009年至2010年,該區實行圍欄封洲。對垸外重點有螺洲灘設置鐵絲網,實行隔離,阻止牛羊進入,設置鐵絲圍欄長度64公裡,並安排專人巡查和勸阻,進一步減少了上洲灘的牛羊。

2013年開始,該區作出了全域淘汰牛羊的決策。為實現牛羊全域淘汰,建立了區、鎮、村一把手負總責的組織管理體制,制訂了詳細的淘汰牛羊方案和防復養反彈方案,出臺了具體的補償、轉產補貼和獎罰政策,採取既積極又穩妥的工作步驟,開展廣泛深入的宣傳和動員。由於工作方式方法和工作進程把握得當,通過2013年的試點淘汰和2016年的全面淘汰,君山共淘汰牛12735頭、羊16861隻。牛羊淘汰工作在高效率穩推進的節奏中也受到了不少阻力,最大的困難便來自村民的不理解、不配合。2016年,為了淘汰採桑湖鎮最後還剩的380頭牛,尹嚴喜三番五次到養殖戶家裡勸導:「您老人家有血吸蟲病,兒子也有,難道您還想讓你的孫子也感染血吸蟲嗎?」這樣的話,講了一遍又一遍,跑的次數多了,農戶的工作也就慢慢做通了。

為控制甚至阻斷血吸蟲病的主要傳染源,君山區開展封洲禁牧牛羊淘汰工作。全域禁養與淘汰牛(馬、驢)羊等高危傳染源,阻斷血吸蟲病傳播,君山人民付出了巨大的代價與犧牲。

祖祖輩輩靠養牛為生,一下子不讓養了,百姓的生計從何而來?

思想工作從走村入戶開始。廣興鎮黃安村有80%的人感染過血吸蟲。蟲子雖然可恨,但牛羊卻是家庭主要收入來源,一下子要禁絕牛羊、開展產業轉型,還真有點無所適從。血防站的負責同志蔡斌、遊加邊、王愛國、金振剛、李君祥等想農戶所想,急農戶所急,走村入戶做好思想疏導和生活幫扶工作。原區委書記楊昆和養殖大戶張威談心,他養了11年牛,現在有380頭存欄,這可是一家人的全部家當和希望。工作人員去一次,說不通,緊接著去二次、三次。政府補貼牛羊淘汰的農戶,是為了根治血吸蟲,是為了老百姓好。反覆思考之後,張威痛下決心,帶頭清欄。第一個養殖大戶響應政府號召,淨掃牛棚轉從他業。

引導與監督相結合,效率大幅提高。區血防辦督查組萬衛、徐明從2016年7月2日起,每天早上7點就上大堤巡查,阻止牛羊進入草場。為防止有人鑽空子,他們分地域配備協管員,採取基本工資和績效獎金制。民間的自我監督,間接縮短了禁牧進程。

西城辦事處胡昭誼老人說,自己古稀之齡養牛10多頭,在改善生活的同時,還可以減輕政府對孤寡老人的負擔。時任區長謝勝委託村支書劉軍偉,幫助聯繫好買主之後,把老人12.8萬元買牛款存入銀行。

熊陽保三代養牛,和有智障的兒子一道,父子倆養著120頭牛。區長李勇、副區長李衛兵、周志輝考慮到他家失業之後轉產有難處,說不定會因此致貧。和地方協商之後,村委會安排其兒子當保潔員、媳婦進廠,收入不太高,但過日子有了保障。

牛羊淘汰,補助標準統一。大牛1200元一頭,小牛700元一頭,大羊300元一隻,小羊170元一隻。全程公示,從幹部近親做起,接受社會監督。養殖戶出路以自主選擇為主,政府在產業轉型上給予引導和扶持。

蔡國興、龐玉環回顧封洲禁牧的歷程感慨不已:別看牛羊淘汰實際執行期只有4個月,前期各級聯動,在與養殖戶交心、取得理解和支持這段時間裡,所顯示的耐心和細心,是省財政廳工作組和君山幹部執行能力的一次大考驗和形象大展示。

對於牛羊養殖大戶,君山區積極引導從事家禽養殖、蔬菜種植、農機運營等,幫助他們順利實行產業轉型。在養殖戶著手轉型、摸索其他行業的同時,相關部門也不斷了解他們的困難,認真研究相關政策,希望為養殖戶的順利轉型提供幫助。

「幹了一輩子血防,實在難以割捨這份情感。這次幹部輪崗,我請求組織批准我繼續留任君山血防辦,用我的餘生為君山血防作出最後的貢獻。」10月18日,君山區衛生局副局長、區血防辦主任柳會祥動情地說。

甘願捨棄更加舒適的工作環境、更加優越的工作條件,堅守在「好女不嫁血防郎」的崗位上的,遠遠不止柳會祥一個人。

1970年參加血防工作之前,君山血防站原站長熊紹國是一名赤腳醫生,回憶起歷年來的血防經歷,他感慨良多:「農村血防工作,由衛生科指派後,查病滅螺,都是各自為戰、查螺滅螺。一擔籮筐,裝上顯微鏡、孵化瓶、沉澱器,到了居民點後,把大便淘洗瀝乾後把蟲卵沉在下面,再用吸管吸起來。颳風下雨打著赤腳,一點都不覺得吃虧,工作起來信心十足。」

君山血防站站長蔡斌屬於血防「第三代」,爺爺從事血防工作,父母也都是從事血防的。對於君山血吸蟲病的變化,他耳聞目睹:「為了研究血吸蟲,一個專家把32頭牛從非疫區趕過來在君山養,半年時間,32頭牛全部是陽性。現在不管是春季查螺、秋季查螺和野糞調查,垸外陽性螺基本不存在,從疫情來看,新發病人近些年也沒有出現一例。」

沒有新感染病例,環境美了,生活好了,老百姓對血防人的樸素感情卻一直沒有變,這一點,錢糧湖血防站站長遊加邊深有感觸:「1992年,我剛進血防隊伍一年,一次去合興溝港滅螺,不想碰到大雨,車子陷在泥巴裡動彈不得,附近60歲的爺爺奶奶聽聞我們是血防工作人員,立馬叫上全家人趕來幫助推車。這就是百姓對我們的信任,也是我們工作的動力!」

可喜的事跡:情牽百姓的神聖使命正未有窮期

20年來,君山區從187個流行村處於血吸蟲尚未控制階段,到2017年,全區僅剩77個血吸蟲病流行村,其中44個村達到傳播阻斷標準,33個流行村達到傳播控制標準;

1998年,全區人均感染率為5.42%,2010年以來無急性血吸蟲病報告,從2010年起,君山已經連續7年未發現當地感染的急性血吸蟲病病例;

1998年,全區家畜平均感染率為9.85%,最高為36.67%,至2017年初,君山區全區範圍內已完成所有牛(馬、驢)羊淘汰工作,目前君山區家畜感染率已經連續4年為零;

垸內釘螺面積大幅度下降,1998年垸內有螺面積為0.44萬畝,2017年下降至0.046萬畝,下降幅度89.7%;感染性釘螺處數和面積顯著下降,1998年垸外感染性釘螺33處,面積0.81萬畝,2012年以來未再發現感染性釘螺,垸內已連續10年未發現感染性釘螺。

1998年,垸內活螺密度為0.3271隻/框,最高為8.9207隻/框,2017年下降至0.0017隻/框;2009年,垸外活螺密度為0.8263隻/框,2017年下降至0.1137隻/框。

全區垸內釘螺得到有效控制,垸內連續10年、垸外連續6年未發現感染性釘螺,連續4年未查出感染病人和病畜,改水受益人口覆蓋率、無害化廁所覆蓋率分別達到100%和98%,居民血防知識知曉率達到95%以上……

變化是實實在在的,成績是顯而易見的。20年光陰似箭,20年嘔心瀝血,20年合力圍殲,君山血防已翻開了嶄新的篇章。

「君山血防的成績,不是靠做資料做出來的,而是數百名血防人無悔的堅守、不懈的努力奮鬥出來的。」幾年來,君山區域內洞庭湖、長江每天都有幾百人釣魚,旅遊景點銀沙灘日最高遊客接待達5000人次,沒有發現一例感染血吸蟲;「東方之星」救援中,當地打撈隊伍,幾千上萬人接觸疫水,沒有一人感染血吸蟲;境內鐵路、高速公路建設工地,每天有來自全國各地的上千名工人接觸疫水,也沒有發現新感染病人。

一直在醫療一線工作的君山區人民醫院副院長李小齊,對君山血防的成績體會最深。2006年,君山區人民醫院被確定為晚期血吸蟲病的定點醫院,「當時每月可以發現2到3名腹水型血吸蟲病患者;如今,腹水型已經很難找到了,近10年急性血吸蟲病患者一個也沒有出現,這就是實實在在的成就和變化。」

開花在君山,美譽滿神州。20年來,君山血防工作18次獲得了全國和省、市血防工作先進集體稱號,2004年和2010年兩次作為全國血防工作會議的參觀現場,4次作為全省血防會議的參觀現場,多位國務院領導考察血防工作,有11批、100名省部級以上領導和國內外知名專家到君山考察,省內外10多家新聞媒體先後報導君山血防工作成效和作法,君山全面推進防治工作以及涵閘改造、垸內滅螺、淘汰牛羊等做法先後在省內外推介和推廣,君山血防在全省乃至全國樹起了一面旗幟。

君山血防,是一場責任和情感的持久接力!辦點幹部換了一批又一批,省財政廳對君山的感情卻從沒有淡化過,而是越來越濃、越來越深。他們的幫助已不局限於血防。近年來,省財政廳為了幫助君山區解決農場體制改革歷史遺留問題,先後多次向省委省政府、國家財政部匯報調研情況,爭取政策支持,幫助君山區爭取財政基數、解決了教師工資欠發、農牧職工養老保險、區綜合醫院建設等一系列發展難題。

如今,君山區不僅成為人們觀光旅遊、度假休閒的好處所,同時優良的環境和優越的區位已成為有識之士投資創業的風水寶地。近年來,先後有上海南田、深圳凱奇、廣州有利發、長沙金聯星、四川「李記」集團、浙江國泰食品等知名企業落戶君山,投資總額達9億多元。在「龍頭」牽引下,全區初步形成了大板塊、區域化、專業化、規模化的特色產業。

如今的君山,星級農家樂、花卉博覽園等生態休閒設施完備,湖鄉傳統農耕文明與現代化生產方式相得益彰。春季踏青,夏季賞荷,秋季看葦,冬季觀鳥,湖鄉特色鮮明的生態休閒旅遊資源極為豐富,是嶽陽城區的「綠肺」和「花園」。君山區現已開發棉、糧、菜、油、林、水果、蘆葦、養殖等八大主導產品,農業產業結構已形成十大農產品板塊基地,優質水果示範區、綠色蔬菜示範區、高效養殖示範區、現代物流區、休閒觀光區等五大功能區初具規模,新農村建設如火如荼,農村產業增收明顯;工業經濟日益向規模型、科技型、外向型方向發展。君山區先後被列為國際重要溼地、國家級生態建設示範區、國家級濱湖城市生態網絡示範區、東方伊甸園、中國野生荷花之鄉、中國觀鳥之都、海峽兩岸現代農業合作核心試驗區、全國農產品加工示範基地。

「八百裡洞庭憑嶽陽壯闊,萬千般氣象數君山雄奇」。看著眼前這方秀美壯觀的洞庭綠洲,回望她20年翻天覆地的巨變,我們堅信:有省委、省政府的真心關愛,有省財政廳、國土資源廳、衛生廳、藥品食品監督局的真情幫扶,這個環境優美、產業興旺、百姓富裕、社會和諧的「洞庭明珠」的明天將會更加光彩奪目!

相關焦點

  • 湖北省血吸蟲病防治條例
    第四條血防地區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含血防,下同)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血防綜合監督管理和指導工作,履行下列職責:(一)擬訂本地區血防工作的具體政策、措施和防治規劃(二)組織協調各有關部門開展對血吸蟲病的綜合防治工作;(三)督促指導本地區血吸蟲病的綜合治理和科學防治工作;(四)監督檢查本地區血吸蟲病的預防、治療、監測、控制和疫情管理;(五)組織查螺和高危易感地帶藥物滅螺工作;(六)
  • 如何防治血吸蟲病?
    血吸蟲病是一種慢性寄生蟲病,主要流行於亞、非、拉美的73個國家,患病人數約2億。血吸蟲病主要分兩種類型,一種是腸血吸蟲病,主要由曼氏血吸蟲和日本血吸蟲引起;另一種是尿路血吸蟲病,由埃及血吸蟲引起。我國主要流行的是日本血吸蟲病。血吸蟲病在中國流行數千年,就像瘟神一樣威脅著廣大人民的生存。
  • 血吸蟲病防治
    【概況】 2017年,嶽陽市完成查螺面積36928.7萬平方米,滅螺面積8160.07萬平方米,人群查病400143人次,人群化療229272人次,治療慢性血吸蟲病人8661名,救治晚期血吸蟲病人1445名。年末,人群、家畜血吸蟲病感染率均為零,連續6年沒有急性血吸蟲病報告病例。
  • 血吸蟲病的防治
    血吸蟲病是什麼? 血吸蟲病俗稱「大肚子病」,是由血吸蟲寄生於人體引起的地方性寄生蟲病。寄生於人體的血吸蟲主要有3種:流行於北非的埃及血吸蟲、流行於拉美及中非的曼氏血吸蟲以及流行於亞洲的日本血吸蟲。日本血吸蟲學名Schistosoma japonicum Katsurada,因日本人首先發現而得名。我國只有日本血吸蟲病流行,故通常簡稱它為血吸蟲病。
  • 【血吸蟲病】南昌市多措並舉綜合防治血吸蟲病
    中國江西網訊:近日,由國家首席獸醫師于康震帶隊,國家發改委、衛生部、水利部、農業部和林業部等5部(委)領導和專家聯合組成的血吸蟲病春查組來我市檢查血防工作和血防項目執行情況。  春查組現場查看了進賢縣三裡鄉,詳細了解了當地「以機代牛」、封洲禁牧、農田改造、改水改廁教等綜合防治血吸蟲病工作,查閱了相關部門血吸蟲病防治工作資料,聽取了省、市、縣工作匯報。
  • 安徽省血吸蟲病防治條例
    (2002年7月28日安徽省第九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一次會議通過)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預防、控制和消滅血吸蟲病,保護人體健康,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等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
  • 預防血吸蟲病,我們共同參與——清河中心學校開展血吸蟲病防治知識...
    預防血吸蟲病,我們共同參與——清河中心學校開展血吸蟲病防治知識宣傳教育 2020-09-16 15:23:05   來源
  • 依法防治血吸蟲病 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宇明 之曜 文敏 新修訂的《湖南省血吸蟲病防治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於去年11月30日經湖南省第十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次會議通過,現正在實施。社會各界特別是疫區對認真抓好這部重要法規的學習宣傳和貫徹落實,做到依法防治血吸蟲病,進一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普遍關注。
  • 張家界市開展血吸蟲病防治春季查螺工作
    紅網4月17日訊(通訊員 徐川果)為鞏固張家界市消除血吸蟲病成果,科學、規範地實施消除血吸蟲病後的監測鞏固工作,根據《血吸蟲病消除工作規範》和《全國血吸蟲病監測方案(2014年版)》,4月14日,張家界市疾控中心,慈利縣衛健局,慈利縣疾控中心血防專家,聯合廣福橋衛生院工作人員一行11人組成聯合指導組在廣福橋鎮桃溪村開展了2020年第一次現場查螺及血吸蟲病監測相關工作。
  • 夜讀黨史233丨金華地區血吸蟲病的防治
    血吸蟲病防治動員大會二、全面開展防治工作但是,由於受到醫療條件和技術水平的限制,金華防治血吸蟲病面臨的形勢依然相當嚴峻。1957年初,專區各醫療機構對全專區154萬人進行抗原皮內試驗,27萬餘人呈陽性,其中,金華等縣平均陽性率在20%到30%。
  • 血吸蟲病防治常見問題
    解放前,許多人慘遭血吸蟲病的危害而喪生,有的村舍也因血吸蟲病而被毀滅。   釘螺是血吸蟲唯一的中間宿主。它是雌雄異體,水陸兩棲的螺螄。形狀呈圓錐形,長度一般不超過1cm,寬度不超過4mm,螺殼表面有縱肋,螺旋一般為6~9個,主要分布在洲灘、溝渠(農毛小溝渠為主)水線上下1m的範圍內。稻田中釘螺主要分布在進水口和田埂附近。   九、怎樣防治血吸蟲病?
  • 我市2009年血吸蟲病防治工作紀實
    翻開歷史,我們可以看到,我市曾是血吸蟲病重流行區,沿江的黃州、團風、浠水、蘄春、武穴、黃梅、龍感湖等7個縣市區血吸蟲病橫行肆虐,流行鄉鎮達50個,流行村444個,波及244萬人。可喜的是,在歷屆黨委、政府高度重視下,我市血吸蟲病防治成果顯著。
  • 宣傳血吸蟲病防治知識提高居民血防意識
    宣傳血吸蟲病防治知識提高居民血防意識 大字 日期:2019-04-24 來源:南昌新聞網    南昌新聞網訊  為了讓轄區居民進一步了解血吸蟲病的危害,提高轄區居民的血防意識和能力,控制血吸蟲病的傳播
  • 血吸蟲病肆虐洞庭湖 資金不足防治工作逐步萎縮
    由此詩起,「瘟神」成了血吸蟲病的代名詞。而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成功防治血吸蟲病被認為是我們國家建立農村公共衛生體系的重要標誌。  時光荏苒,在國人的印象中,被稱為「大肚子病」的血吸蟲病已經成為遙不可及的往事。然而事實上,這個「瘟神」一直沒有停止肆虐。近年來,血吸蟲病在我國許多地區呈上升趨勢,在湖南省北部的洞庭湖一帶,蟲患尤烈。
  • 中共中央批轉中央防治血吸蟲病九人小組《關於第九次全國防治...
    (一九六四年三月二十五日) 各中央局,各省、市、自治區黨委,中央各部委、國家機關和人民團體各黨組,軍委總政治部,新華社、人民日報:     中央同意中央防治血吸蟲病九人小組《關於第九次全國防治血吸蟲病工作會議的報告》和《中共中央防治血吸蟲病領導小組名單》。現將這個報告發給你們,望認真研究,貫徹執行。
  • 應城多措並舉開展汛期血吸蟲病防治
    農村新報訊(通訊員曾紅平)進入汛期以來,應城市血防所多措並舉,紮實開展血吸蟲病宣傳、防治等工作,保障群眾及防汛人員身體健康。7月初至今,在漢北河義和段、天鵝段、陳河富水河段,應城市血防所工作人員穿梭在河堤兩岸,對駐守在河堤上的各單位防汛人員進行血吸蟲知識健康教育宣傳,發放血吸蟲病防治常識宣傳單3000多份,發放各類防護藥品逾萬元,極大地增強了疫區防汛人員血吸蟲病防治能力。市血防所迅速行動,組織全員上堤,在每個防汛哨棚進行健康義診指導;對接觸疫水人員進行登記;在衛生室對發熱病人進行排查。
  • 2020年四川省血吸蟲病防治工作培訓會在成都召開
    2020年12月15日,省重傳辦在成都召開2020年四川省血吸蟲病防治工作培訓會,總結「十三五」全省血吸蟲病防治工作,分析面臨的形勢,研究部署下一步重點工作任務。省衛生健康委二級巡視員劉捷出席會議並講話。
  •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成立國務院血吸蟲病防治工作領導小組的通知
    為進一步加強對全國血吸蟲病防治工作(以下簡稱血防工作)的領導,切實遏制血吸蟲病疫情回升的勢頭,有效控制血吸蟲病的流行,保護人民群眾身體健康,經國務院同意,成立國務院血吸蟲病防治工作領導小組(以下簡稱血防工作領導小組)。
  • 九江雙語實驗學校開展血吸蟲病防治知識講座
    九江新聞網訊(吳震宇)為讓師生更多了解血吸蟲病的危害及防治方法,提高師生的血防意識和能力。4月1日,九江雙語實驗學校聘請的校醫——九江經濟技術開發區七裡湖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樊其柱為雙語師生作關於血吸蟲病防治知識的講座。
  • 吳儀在全國血吸蟲病防治工作會議上的講話(全文)
    《全國預防控制血吸蟲病中長期規劃綱要(2004—2015年)》,努力實現血吸蟲病防治(以下簡稱血防)工作近期目標的關鍵時期召開的。這次會議要認真總結2004年全國血防工作會議後血防工作的經驗,學習貫徹《血吸蟲病防治條例》,落實各項防治任務和措施,部署下一階段血防重點工作,確保到2008年如期實現血防工作近期目標。下面我講兩點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