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GHz頻率!軟性電子怎麼做到的?

2021-02-15 中國無線電檢測


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UW-Madison)的研究人員利用軟性矽奈米薄膜(NM)的載子遷移率高以及奈米壓印微影(NIM)技術可擴充的優點,打造出能作業於38GHz頻率的軟性薄膜RF電晶體。


根據研究人員的模擬結果,新的製造策略能以低成本與低溫在大型PET膠捲上實現100GHz性能的軟性薄膜RF電晶體。

 

研究人員在最新一期的《科學報告》期刊中發表「具有奈米溝槽結構的快速軟性電晶體」(Fast Flexible Transistors with a Nanotrench Structure)一文,詳細介紹他們如何克服傳統微影技術限制。

 

研究人員們並非選擇性地摻雜矽基板以製作電晶體圖案,而是毫無差別地摻雜整個矽奈米薄膜(由SOI晶圓製造而來),從而使矽塊材保有較典型低遷移率有機材料更優越的電荷載子遷移率。

 

接著,研究人員用電子束微影法蝕刻奈米壓印模具,使其得以透過光阻層壓印蝕刻光罩圖案,隨後再用於Si NM(寬100nm x 深250nm)蝕刻深層奈米溝槽。在沈積源極與汲極電極以及削薄埋入氧化物以釋放Si NM後,活性的奈米薄膜被翻轉並轉印至塗覆粘合劑的PET基板上。更深層的乾式蝕刻定義出活性區域的邊界,然後在100nm溝槽上沈積Al2O3閘電介質與金閘電極,以實現最終的電晶體。

 


比較元件結構(橫截面圖)與(a) 3-D奈米溝槽Si NM軟性RF TFT以及(b)傳統2-D TFT之間的製造製程。有效通道長度Lch以紅色標示(a3,b3),奈米溝槽TFT經由NIL可達到50nm的最小Lch,而傳統TFT則只能達到1.5?μm。(a1)覆蓋磷離子注入與熱退火;(a2)透過奈米壓印形成奈米溝槽;(a3) 奈米溝槽TFT的最終結構,通道長度Lch由奈米壓印定義;(b1) 光微影為離子注入定義S/D區域;(b2) 選擇性離子注入與熱退火;(b3)傳統TFT的最終結構,通道長度Lch受限於閘電極,並在離子注入與熱退火期間摻雜向外擴散
 

值得注意的是,所有的元件製造過程都必須在低於150°C的溫度下進行(除了第一次摻雜以及由SOI釋放Si NM之前以覆蓋方式重複結晶的步驟)。

 


圖2:奈米溝槽Si NM RF TFT的原理圖(左欄)、橫截面(中間)以及相應的顯微影像(右欄)。(a)以NIL在磷注入的 p? SOI基板定義奈米溝槽; (b)乾式蝕刻分離n+區域,以便從源極至汲極形成n+/p?/n+路徑;(c)在削薄埋入氧化層以釋放Si NM(形成活性區域以及源極與汲極觸點)後部份完成的TFT;(d)翻轉具源極與汲極電極的Si NM至塗覆粘合劑的PET基板上;(e)乾式蝕刻活性區域周圍;(f)沈積溝槽上方的Al2O3閘電極層與金閘電極;(g)在PET基板上彎曲的TFT陣列光學影像
 

由於採用了獨特的3D電流流動模式,高性能的電晶體得以消耗更低能量且更有效地作業。而且,相較於傳統製造製程,由於研究人員的方法使其能夠蝕刻更窄的溝槽,讓他們也能在矽奈米薄膜(由於塑料基板上暴露的光衍射以及基板的熱塑性,使其非常難以處理)上實現,此外,還可讓半導體製造商在軟性薄片上封裝更多電晶體,以卷對卷(roll-to-roll )製程重複使用模具,從而大量製造軟性電子。

 

根據研究人員表示,利用半導體奈米薄膜在塑料基板上所製造的軟性電晶體,最小通道長度約為1um,這比他們提出的設計還大了10倍。


相關焦點

  • 軟性電子產品崛起 軟性透明導電膜躍居關鍵材料
    軟性電子崛起的產業趨勢已日趨明朗,軟性顯示器、軟性照明、軟性太陽能電池、軟性傳感器等產品已經逐漸從實驗室走向市場。 在這產業趨勢之下,具有可撓性、高光穿透度、高導電度的軟性透明導電膜是許多軟性光電產品的基礎。 因此,軟性透明導電膜將會成為軟性光電產品的戰略性材料。
  • 軟性混合電子組件製造的新結構性塑料
    然而,主要透過低溫添加劑加工技術製造的軟性混合電子組件的出現,使塑料封裝材料需要具有更大的柔韌性和伸長率,且在200℃以上或最好是在150℃以上的溫度時,不需要太長的固化時間。5PuEETC-電子工程專輯塑料的基本種類聚合物材料可分為兩大類,熱塑性塑料和可固化塑料,它們具有非常不同的分子結構。
  • Pasternack推出工作頻率可達3 GHz的75歐姆測試電纜新產品
    加州IRVINE市2015年4月8日電 /美通社/ -- 業界領先的射頻、微波和毫米波產品製造商及供應商美國Pasternack公司推出了最新的工作頻率可達3GHz的75歐姆測試電纜新產品線。該電纜組件設計堅固,專用於75歐姆通信系統下測試實驗室各種嚴酷的使用及應用環境。
  • 一種新的無線收發器,將無線電頻率提升到100GHz的範圍
    打開APP 一種新的無線收發器,將無線電頻率提升到100GHz的範圍 發表於 2019-07-21 07:26:00 加利福尼亞大學歐文分校的電氣工程師發明了一種新的無線收發器,將無線電頻率提升到100GHz的範圍,使相比即將推出的5G,速度提高了四倍,預計這將成為未來6G通信標準的基礎。
  • 特性/成本優於ITO 導電膜適用軟性電子
    然而除須兼顧薄膜的透明度和電性外,軟性電子元件所需的透明導電膜還須具備可繞曲特性,若仍選擇容易因為彎曲而產生缺陷的金屬氧化物薄膜時,元件的可繞曲次數和可彎曲程度便會受到限制,進而影響到可應用範圍。除此之外,常用銦錫氧化物中的銦屬於稀有金屬,被大量使用之後,容易發生原料短缺、價格上漲的缺點,因此開發具備柔韌性的透明導電膜對軟性電子元件技術發展很重要。
  • 模擬示波器怎麼看頻率,模擬示波器頻率計算
    打開APP 模擬示波器怎麼看頻率,模擬示波器頻率計算 周碧俊 發表於 2018-08-03 10:35:35 示波器是一種用途十分廣泛的電子測量儀器。
  • 羅技和雷蛇的無線滑鼠是怎麼做到低延遲和抗幹擾的
    羅技代表:GPW雖然以上兩款滑鼠的無線技術都沒有提及2.4G無線技術,但它們都是基於2.4G無線技術的改進2.4ghz無線技術,是一種短距離無線傳輸技術,供開源使用。相同頻率設備之間的幹擾嚴重:與滑鼠共同佔用2.4G頻段的還有藍牙,WiFi等設備,因為2.4G設備的發射頻率不超過1W,信號傳輸距離也就有限,所以位置較遠的無線設備並不能互相影響,但位置靠近的設備互相之間的影響卻比較嚴重。電池電量,產品品控問題等,這個問題在現在並不能造成多大的影響,但在07,08年左右電子產品生產流水還有部分是手工車間,部分產品難免會產生差異。
  • 一文看懂軟性線路板工藝要求及流程
    什麼是軟性線路板   軟性線路板簡稱軟板也叫撓性線路板(FPC),是一種主要由CU(Copperfoil)(E.D.或R.A.銅箔)、A(Adhesive)(壓克力及環氧樹脂熱固膠)和PI(Kapton,Polyimide)(聚亞胺薄膜)構成的電路板,具有節省空間、減輕重量及靈活性高等許多優點,在生產生活中都有極為廣泛的應用
  • 如何管理GHz及更高頻率下的EMI和EMC?
    QoeEETC-電子工程專輯QoeEETC-電子工程專輯然而,儘管開關頻率增加可實現更大的功率密度和更低的能量損耗,但皮秒級的開關沿會使諧波深入到射頻領域。對於大約1MHz的開關頻率,相關諧波的幅度即使對於高達幾百MHz的頻率也會很麻煩。為確保符合EMC標準,這些問題必須得到處理。QoeEETC-電子工程專輯QoeEETC-電子工程專輯與此同時,隨著應用和使用趨勢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設備不可避免地在鄰近區域內共存,EMC法規正變得越來越嚴格。
  • 100GHz:IBM展示全球最快石墨烯電晶體
    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剛剛製成了100mm的純石墨烯晶圓,IBM的研究人員們就在《科學》雜誌上展示了迄今為止頻率最高的射頻石墨烯電晶體,速度高達100GHz(每秒1000億次循環),而此前的最好成績是40GHz。
  • 頻率是什麼意思?CPU、顯卡、內存、顯示器頻率知識詳解!
    首先讓我們來了解下頻率的定義,頻率,就是指在單位時間內所完成的周期性的變化次數,用來描述周期變化次數的單位就是HZ,次數越多也就是頻率越高越頻繁,在我們今天了解的這些頻率中所有參數都是越高越好,而且現在的一部分電腦硬體的頻率都是以千兆級計算的,就比如1000MHZ的頻率換算成G的話就是1GHZ,目前大多數的處理器主頻還都是2HZ以上,甚至一些處理器經過超頻後其運行頻率能夠達到7Ghz!
  • 是什麼決定了晶振的頻率?
    晶振普遍由石英材質或者陶瓷材質加上內部的晶片組合而成,而晶振的頻率大小取決於晶片的厚度影響。首先,在製作工藝來講,晶片大小以及晶片厚薄與晶振的頻率密切相關,一般來說,石英晶振的頻率越高,需要的石英晶片越薄。比如40MHz的石英晶體所需的晶片厚度是41.75微米,這樣的厚度還算可以做到,但100MHz的石英晶體,所需的晶片厚度則是16.7微米。
  • 矽膠可以做到90度的硬度嗎?
    因為矽膠材料的優異性能,很多電子產品上會使用到電子電器矽膠件,因為使用的部位不一樣,不同矽膠雜件需要做到的硬度也不一樣。 最近有客戶讓我們給他們做邵氏硬度90度的電子電器矽膠件,聽到這樣的要求我們也是啼笑皆非,因為矽膠最大硬度只能做到80度。
  • 如何評價無線路由器2.4GHz和5GHz兩個頻率
    細說到目前路由器的雙頻,首先我們來了解下路由器的工作頻率,實際上無線路由器同樣屬於(rf)射頻系統,工作必然是處在某個頻段範圍內進行,我們提到的2.4G和5G就是路由器的兩個工作頻段。細說雙頻段自然就要從各自的優缺點來講述了:2.4GHz頻率,作為國際共用的免費頻段,介入的技術門檻相對較低,也是目前眾多設備(無線藍牙、無線電話、微波爐、電子防盜門……)都在這個頻段下進行信號發射,相對來說大家共用一個頻段相互間會有幹擾;另一個特徵就是2.4GHz頻率屬於窄頻段,傳輸速率會收到一定的限制,且波長長、頻率低,相對衰減更小,易於穿越障礙物繼續傳播。
  • 臺灣工研院發表了多項軟性顯示及觸控新技術
    打開APP 臺灣工研院發表了多項軟性顯示及觸控新技術 OFweek顯示網 發表於 2019-10-14 15:52:20 (文章來源
  • 詳解RFID電子標籤的分類(按頻率高低劃分)
    電子標籤的工作頻率不僅決定著射頻識別系統工作原理(電感耦合還是電磁耦合)、識別距離,還決定著電子標籤及讀寫器實現的難易程度和設備的成本。RFID電子標籤按照頻率的高低可以劃分為以下6種類別:(1)低/高頻低/高頻系統一般其工作頻率《30MHz,典型的工作頻率有125kHz、225kHz、13.56MHz(非接觸式IC卡——射頻卡的工作頻率)等。
  • 柔性電子崛起 | 一文讀懂柔性透明導電膜!
    柔性電子崛起的產業趨勢已日趨明朗,柔性顯示器、柔性照明、柔性太陽能電池、柔性傳感器等產品已經逐漸從實驗室走向市場。在這產業趨勢之下,具有可撓性、高光穿透度、高導電度的軟性透明導電膜是許多柔性光電產品的基礎。 因此,柔性透明導電膜將會成為柔性光電產品的戰略性材料。
  • lc振蕩電路頻率怎麼計算_lc振蕩電路頻率計算(計算公式)
    不過這只是理想情況,實際上所有電子元件都會有損耗,能量在電容跟電感之間互相轉化的過程中要麼被損耗,要麼洩漏出外部,能量會不斷減小,所以實際上的LC振蕩電路都需要一個放大元件,要麼是三極體,要麼是集成運放等數電LC,利用這個放大元件,通過各種信號反饋方法使得這個不斷被消耗的振蕩信號被反饋放大,從而最終輸出一個幅值跟頻率比較穩定的信號。
  • Touch Taiwan 2016登場,臺工研院發表36項最新軟性顯示及觸控科技
    在臺經濟部技術處支持下,臺工研院此次發表從材料、基板、模組、設備到應用等36項軟性顯示及觸控科技成果,建構顯示器從「硬」到「軟」所需的關鍵技術,提供給業者完整的技術解決方案。臺工研院24日在Touch Taiwan 2016發表多項軟性顯示創新研發成果,以及榮獲大會「Gold Panel Awards 2016」卓越技術獎。
  • 韓國KAIST研發軟性垂直Micro LED 可用於刺激、活化腦部並控制行為
    韓國KAIST研究團隊開發出軟性垂直Micro LED量產技術韓國學術團隊研發出軟性垂直Mic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