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建系房68班畢業50周年聚會

2021-01-09 清華大學新聞網
土建系房68班畢業50周年聚會

清華新聞網4月29日電(通訊員 陳銘)4月28日上午,適逢清華大學土木建設系房68班校友畢業50周年之際,十幾位年逾七旬的老校友歡聚在土木系何善衡樓,共同慶祝母校107歲生日。土建系房68班班主任朱金銓老師與過鎮海老師與大家一起座談交流。 

50載後師生再聚首 塗途

老友重逢,大家仿佛瞬間又被拉回到50年前的歲月。校友們紛紛表示,50年時光荏苒、滄海桑田,雖然時光可以帶走青春韶華,卻帶不走深厚的同窗情誼。見到昔日的師長,校友們激動地起身與老師們握手,濃濃師生情在胸中澎湃激蕩。老師與同學們談笑風生,現場氣氛溫暖歡樂。 

土建系房68班的老師過鎮海、朱金銓和校友們暢談 塗途

老師們分享了當年科研工作中的種種艱苦而有趣的經歷。據過鎮海老師介紹,當年他籌辦的結構實驗室經過半個世紀的發展,現在已經進入世界排名前五。老校友們興奮之餘,紛紛提出要參觀實驗室。在過老師的帶領下,校友們饒有興致地參觀了土木工程安全與耐久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聽著過老師的講解,大家仿佛又回到當年青春歲月,在老師帶領下一起探索科研的情形。老校友們感慨地說:「看到母校科研事業取得這樣的發展成就,我們感到無比的驕傲和欣慰!」 

校友們參觀實驗室 塗途

在會議室,校友們又談起了過去與現在的科研、教育形式,對國家的未來充滿期望。雖自己這一代人已完成「為祖國健康工作五十年」的使命,離開了一線科研崗位,但老一輩科學家們那顆赤誠的的心卻永遠與祖國和母校一起跳動。老學長們深厚的家國情懷令人肅然起敬。

朱金銓老師還保存著當年同學們的通訊錄,老校友們傳看之餘,感慨歲月不居,歡聚時少。朱老師勸勉大家:「人生雖然短暫,過好每一天才是最重要的。」大家約好十年後畢業六十周年再來母校相聚。 

院系負責人傾聽老校友們的建議 塗途

土水學院黨委書記方東平、土水學院副院長李克非、土木系主任潘鵬、建設管理系主任吳璟一起看望畢業50周年的老校友。 

68班畢業50周年聚會合影 塗途

供稿:土水學院 編輯:華山 審核:襄楠

相關焦點

  • 清華大學土建系材64班畢業50周年聚會舉行
    清華大學土建系材64班畢業50周年聚會舉行  清華新聞網4月26日電 (通訊員 孫 哲)4月25日上午,清華大學土建系材64班(該專業現已併入材料學院)畢業50周年聚會在甲所會議室舉行,30多名校友出席聚會。
  • 1959屆土木系房9班畢業60年校友座談會舉行
    1959屆土木系房9班畢業60年校友座談會舉行清華新聞網5月1日電 4月28日,1959屆土木系房9班畢業60年校友座談會在土木館舉行,校黨委書記陳旭,土水學院黨委書記方東平,副書記楊軍,副院長李克非、韓林海,土木系主任潘鵬以及1959級返校的50餘名老校友參加了座談會。
  • 工程力學數學系1957級力302班同學畢業50周年返校歡聚
    工程力學數學系1957級力302班同學畢業50周年返校歡聚  清華新聞網4月29日電 4月27日上午,原工程力學數學系固體力學專業力302班的23位校友從祖國各地重聚清華,在航天航空學院館與辛勤培育過他們的老師歡聚一堂,感謝師恩,共敘別後情懷。
  • 清華土木系1977屆校友畢業四十周年座談會
    亨嘉之會,後會有期清華土木系1977屆校友畢業四十周年座談會----「郝老師,好久不見啦,您今年有八十了?」----「八十一啦。」----「那您的身體可真硬朗!」…… 清華新聞網4月30日電 (通訊員 吳志軒) 4月30日上午,土木系1977屆校友(73級)慶祝母校106周年華誕、紀念畢業40周年紀念會在土木系系館多功能廳舉行。多功能廳裡,歡聲笑語,白髮蒼蒼的老師們和雙鬢斑白的學生們坐在一起,一起回憶當年的點點滴滴,絲毫沒有許久未見的疏離感。
  • 中戲表演系87班同學齊聚,原來胡軍和徐帆、江珊都是同班同學
    畢業30周年再見到昔日的同學們是什麼感覺?近日,中戲表演系87班同學舉行30周年班會,胡軍、陳小藝、徐帆、江珊、何冰、王斑、韓青等老同學再聚首。看到網上流露的照片,大家老同學見面感覺格外親切啊,大家一起坐著聊天,懷念當初念書時的場景,想想都讓人淚目啊。
  • 計算機系、體育系同學聚會文化衫 同學會文化衫圖案素材
    同學聚會除了敘說思念,維繫情感的功能,還可能變成攀比的工具。攀比盛行的同學聚會,往往最後的結果是不歡而散。為了同學聚會的圓滿舉辦,首先要從服飾方面規整。統一的文化衫有著如同校服的效果,定製統一的同學聚會衫已經成為了一種普遍的現象。計算機系和體育系的同學聚會更適合印製什麼樣的圖案呢?
  • 土木系1957屆校友畢業六十周年座談會
    土木系1957屆校友畢業六十周年座談會清華新聞網4月30日電 (通訊員 龍彥江)4月30日上午,清華大學土木工程系1957屆畢業六十周年座談會在清華大學近春園第二會議室舉行。土木工程系57級是1952年入學1957年畢業,從4學年制改為5學年制的第一屆畢業生,畢業至今已滿六十年,如今,他們已經是80歲以上高齡了,在母校106周年校慶之際,57級的老學長學姐們相約母校,共話當年。
  • 【計算機系50年】我做學生輔導員
    我做學生輔導員■謝樹煜  今年是計算機系建系50周年,也是自己走上工作崗位50年,寫下一些文字以作紀念。  1956年秋,我考入清華動力系學習,1957年夏轉入計算機專業讀三年級,1958年7月成立自動控制系,1958年10月提前畢業參加建系工作。當時具體工作是籌建脈衝技術實驗室。
  • 清華大學1978級校友慶祝畢業30年
    畢業30年來,我們互幫互助,共同尋夢、追夢、圓夢,從來都沒有停下為『中國夢』而奮鬥的腳步。今天,我們回來了!我們要回來告訴母校:未來的奮鬥不止,我們的情誼永存!」4月28日上午在蒙民偉音樂廳,水利部副部長、1978級水利系校友劉寧滿懷深情地回憶起自己在母校清華的學習生活經歷。
  • 復旦大學留日校友在東京聚會慶祝母校107周年華誕
    復旦大學留日校友在東京聚會慶祝母校107周年華誕   中新網5月7日電 據日本《中文導報》報導,春意盎然的五月,由復旦大學日本校友會組織的「3F 復旦校友聚會」在日本東京舉行。
  • 同學聚會有人歡喜有人愁 專家:從感情出發,不必想太多
    近日,有知名演員在微博上曬出了北京電影學院05級表演系同學十周年聚會的合影,這些人中有大家熟知的楊冪、張小斐等人,成為大家討論的熱點。而春節將至,平日裡天南海北的小夥伴們,不少也想趁著回老家過年的時間,和多年不見的老同學們聚一聚把酒言歡。其中,有些人期待重逢,有些人卻畏懼重逢,畏懼的原因多是覺得自己混的不好,看到比自己成功的同學會自卑,有壓力,所以寧願選擇不去。
  • 慶祝清華大學建校104周年開放實驗室名單
    慶祝清華大學建校104周年開放實驗室名單(2015年4月25~26日  8:30~16:00)一、建築學院1.超低能耗示範樓建築館東側建築節能樓二、土木系2.工程結構實驗室土建基地(何善衡樓北側)3.建築材料實驗室土建基地北側三、水利系4.高壩大型結構國家專業實驗室新水利館1055.水力學實驗室舊水利館6、土力學實驗室新水利館西1樓四、環境學院7.環境公共研究平臺
  • 安農大中文系建系10周年 6屆畢業生代表回校交流
    中安在線訊  2015年是安徽農業大學人文社科學院中文系建系10周年。12月13日,在安農大人文樓202教室隆重舉行了中文系建系十周年畢業生報告會。報告會邀請了已經畢業的6屆畢業生代表為在校的中文學子做了多場精彩的報告。報告會持續一天。
  • 清華姚班和智班,堪稱國內大學「最強的」班級,學生畢業去了哪?
    清華姚班和智班,堪稱國內大學「最強的」班級,學生畢業去了哪? 清華大學在國內高校中的地位大家都很清楚,唯一能和清華大學叫板的就是北京大學了,清華大學作為國內的頂尖高校,無論是綜合實力還是單個學科實力,那都是排在了國內大學的前列。
  • 「少年班神童」莊小威,博士畢業才學生物卻與諾獎擦肩而過
    15歲,她又憑高考600多分的狀元成績考入中國科技大學少年班。 在天才雲集的少年班,莊小威也完全不露怯。憑著對物理的熱愛,她對物理的每一個細節都不放過。在少年班的同學回憶,「小威得天獨厚,還有一心兩用的本領,能一邊聽《三國演義》,一邊做原子物理作業,讓我們好生佩服。」中科大少年班畢業後,莊小威便赴美開始博士生涯,那年她僅僅19歲。
  • 中科院研究生遭同學刺殺 兩人聚會上曾發生衝突
    大三時,因專業課不及格,周凱旋從錢學森班被分流至普通班,失去了保研的權利。畢業一年後,他參加公務員考試,以失敗告終,還辭去了5000塊一個月的工作,種種境遇皆不如意,與他想去清華北大成大業的志向相去甚遠。
  • 兩岸高校首辦EMBA班在臺畢業
    從李嗣涔手中接過畢業證書的蓋方說,自己今天才知道無意中創造了歷史。  海峽兩岸高等學府首度合作開辦的EMBA(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碩士)班——「復旦—臺大EMBA項目」2010年在上海復旦大學正式開學。蓋方是當時被錄取的60名兩岸企業高管之一,也是首位獲頒兩岸合辦EMBA證書的大陸學生。
  • 臺灣高校陸生碩博士班報名截止 臺大最受歡迎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灣地區「大學校院招收大陸地區學生聯合招生委員會」5月7日表示,陸生碩博士班目前已有785人完成報名手續,共填2186個志願,報考科系以商管
  • 何兆邦先生在臺灣大學物理治療系成立50周年的訪談
    2017年6月初,我們回到臺大和物理治療學系一年級的同學們討論,選擇四年學士班或是六年博士學位的正反論調。六十八歲的我們,站在一群十八歲的大學生面前,想想五十年前自己也是十八歲的新鮮人,進入臺大第一屆的物理治療組。那時還真的不懂物理治療師究竟是個什麼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