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王噲效仿聖賢禪讓王位,燕國遭受滅頂之災

2020-12-04 慕已成雙

公元前320年,燕國太子噲即位,燕王噲崇尚儒家學說,特別是對堯、舜、禹的禪讓行為非常仰慕。當時的相邦子之勤於政事,善於監督考核屬下官員,得到燕王噲的賞識和重用,「國事皆決於子之」。

燕王噲看到子之如此才能卓越,又經過鹿毛壽不斷地勸說,最終決定效仿堯舜禹,將國君之位禪讓給子之。而且為了讓子之能夠穩坐王位,燕王噲先是廢黜太子平,隨後收回俸祿在300石以上的官印,由子之重新任命,培養自己的力量,打造自己的班底。

當子之即位後的第三年,以太子平為首的貴族與將軍市被合謀,發動叛亂,準備推翻子之。激戰數月,死傷數萬人,市被決定倒戈攻打太子平。子之趁機以平息叛亂為由率兵反攻,最終市被被殺,太子平逃亡。

公元前314年,齊宣王聽聞燕國大亂,便任命匡章為將,以討伐子之竊國之罪行,匡扶正義的旗號,發兵入侵燕國。燕國自從子之即位以來,內亂不斷,臣民們飽受動亂之苦,在齊國軍隊兵臨城下時,燕國臣民沒有做絲毫抵抗,反而打開城門,夾道歡迎。在這種一路暢通無阻的情況下,齊軍很快便攻佔了燕國都城,燕王噲被殺,子之逃亡,後被擒獲,處以醢(讀海)刑(剁成肉醬)。在齊國勢如破竹的同時,中山國也趁火打劫攻打燕國,想趁機分一杯羹,燕國幾乎被滅國。

看著齊國和中山國瓜分燕國領土,一直以攻滅中山國為第一要略的趙武靈王坐不住了,便召將軍樂池來商議此事。

趙武靈王說道:「現在齊與中山欲吞燕而強,中山與我趙國乃是世仇,將軍有何良策?」

樂池說:「燕國公子職現質於韓國,如今燕國雖亂,而萬乘猶在,王上可擁立其回國即位,這樣既可以結好燕國,又可抑制齊國。

趙武靈王欣然應允,立即下令護送公子職回燕國即位,是為燕昭王,如此才讓燕國免遭亡國之憂,但是經歷了子之之亂後,燕國實力被大大削弱。

相關焦點

  • 太子丹之死:逃亡的趙嘉給燕王獻計,燕王為了燕國犧牲了太子
    荊軻刺秦後,秦王很生氣,處死了荊軻,又派將軍王翦等人去攻打燕國,十個月後佔領了燕國的首都薊城。燕王姬喜只能逃亡,逃到了遼東,和太子姬丹帶領精兵誓死保衛遼東。這時候,秦國有個叫李信的將軍,年輕壯勇,他帶兵追擊燕王,發起了猛烈的進攻。燕王姬喜又怕又急,恰好此時,代王趙嘉給他寫了一封信。代王趙嘉,是誰?
  • 蘇代為了保護燕國,付出了多少努力?
    燕國和齊國皆是周朝最重要的諸侯國之一,燕國的開國國君燕召公和齊國的開國國君姜太公都是周武王最信賴的大臣,二者曾經共同在武王身邊輔佐朝政,因此兩國關係比較融洽;春秋時期,齊桓公還曾經幫助燕國抵抗過山戎的進攻,因此雙方關係算是更上一層樓。
  • 《大秦賦》燕國弱小父王懦弱,導致燕丹一生做質子,刺秦不成被誅
    然而在呂不韋的謀劃下,秦王在不知情中背叛了燕國,導致燕國被趙軍攻打並佔領36縣。被年少的朋友背叛了,被實力強大的秦國戲耍了,無顏面對燕國子民,燕丹心中的悲憤可想而知。然而他卻無可奈何,因為實力弱,因為自己不是燕國的王。燕王得知秦趙將結盟,而燕趙世仇,擔心兩國結盟以後趙國會對燕國不利,燕丹提出意見要破壞秦趙結盟,卻被燕王一口否定,反而逼迫太子丹入秦為質顯示與秦國交好的誠意。
  • 《將夜》崇明為燕國送去唐國的質子,歷史上質子的產生最初在周朝
    唐國軍力強盛,對周邊的燕國和金帳王庭形成巨大的軍事差距。唐國和燕國曾經大戰一場,結果燕國慘敗。燕王在心中並沒有向唐國臣服,而是深深埋下仇恨的種子。燕王為了報仇雪恥,一方面將二皇子隆慶逼迫到西陵神國修行,積蓄摧毀唐國的力量;一方面將大皇子崇明送到唐國當質子,以示妥協求和。崇明來到唐國以後,唐王李仲易對他視如己出,但是他一直沒有忘記自己的使命,暗中組織「復國會」等待時機。
  • 6人竟有4人是皇帝,網友:帝王聖賢天生異相
    「雙瞳」也稱重華、重瞳,分為雙目重瞳和一目重瞳,在中國傳統文化和相術中,「雙瞳」被認為是帝王聖賢異相,如《水鏡集》卷二提到「目有重瞳之明;皆王侯將相也」等等,雖然以現今的醫療技術,認為「雙瞳」不過是瞳孔發生了粘連畸變,像是一目具有兩個以上的瞳孔,即使患有所謂的「多瞳症」,有時為先天性,有時為後天疾病造成,像是白內障等等,亦可能是瞳孔中有痣,才被誤認為有兩個瞳孔。
  • 燕國五次遷都,這兒有重要線索!雄安要建國家考古公園
    遺址對研究燕國都城變遷有重要價值 河北省文研所副研究員雷建紅向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介紹,20世紀50年代以來,南陽遺址區域先後出土了「燕王職」銅戈、「西宮」銅壺、「右徵尹」銅壺蓋和銅鼎、刀幣等一些重要文物。
  • 遁世隱居的墨家遭受滅頂之災,潛伏多年的兇手終於現身!
    但是今天要說的卻是遁世隱居的墨家遭受滅頂之災,潛伏多年的兇手終於現身!墨家機關城墨家機關城的建築也是秦時明月裡面的一個奇蹟,他和長城一樣是中國勞動人民的心血。不同的是機關城是墨家弟子心甘情願鑄件的,長城是千萬百姓在壓迫下的成果。
  • 越南700萬人流離失所,13億美元人間蒸發,滅頂之災持續上演
    自進入9月份後,西太平洋上的熱帶旋風似乎對越南格外青睞,在兩個多月的時間裡,越南連續遭受了9場熱帶風暴級別以上的颱風襲擊,使得越南遭受了滅頂之災,尤其是中部地區出現了百年難遇的洪水水位,加上連日的強降水,致使很多地區都發生了泥石流、山洪等自然災害,給不少地區帶來了重創。
  • 君子一諾,生死相許:荊軻赴死非為燕國,而是為了自己
    君子死知己,提劍出燕京荊軻原是衛國人,先祖在齊國,本來無論如何都與燕國毫無干係。但歷史的軌跡總是難以預測,在無法取得衛元君的賞識後,荊軻四處遊歷,終是來到了燕國。在燕國,荊軻結識了狗屠和高漸離,三人結伴,混跡於市井,卻吸引了一個人的注意,這個人就是後來將他送到太子丹面前的燕國處士——田光。
  • 古來聖賢皆寂寞的「聖賢」啥意思?不是指人,沒點水平真理解不了
    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其中,這四句是最能體現李白嗜酒如命性格的,為了說明飲酒的好處,不惜用「鐘鼓饌玉」、「古來聖賢」給自己打掩護。在我們普遍印象或者是語文課本的解釋中,「聖賢」的意思就是古代的聖人賢人,李白狂言道:自古以來,聖賢無不是冷落寂寞的,只有飲酒的人才能夠留下美名。
  • 連孔子都要叫他老師,還放棄父兄傳他的王位
    吳王決定將王位傳給他,可是季扎卻以出逃來躲避王位繼承,因為他認為自己還有三個哥哥,由他繼承王位不合禮制。當別人家龍子龍孫為了爭奪王位互相廝殺,血流成河時,季扎卻如一股清流繞開王位,棄天下如敝履。吳王並不死心,為了能夠讓王位傳到季扎身上,想出了兄弟順位繼承的法子,就是從季扎的大哥開始繼承皇位,然後依照伯仲叔季的次序傳給季扎。
  • 全球自然歷史旅遊景點正遭受滅頂之災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英國《每日郵報》11月9日報導,英國著名景點多佛白崖(White Cliffs Of Dover)因為人類改造活動,現正遭受著有史以來速度最快的侵蝕。研究顯示,白崖遭侵蝕的速度已經從100多年前的每年0.8英寸(約2釐米)增加到了每年12英寸(約32釐米)。除海岸線變化外,氣候變化、植被砍伐、旅遊業和工業發展都對世界上眾多的旅遊景點造成破壞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