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粉絲提問,下面這個衛生間怎麼做乾濕分離?
我的建議是先打掃下衛生,就先別管幹溼分離了。
越來越多的業主在裝修的時候,注重衛生間的乾濕分離。這麼做好嗎?答案是肯定的,但是不要盲目,為什麼這麼說?下面告訴你。
粉絲的衛生間可以做乾濕分離嗎?
可以的!
來看乾濕分離的四個優勢:
1. 提高衛生間的利用率
衛生間的三大基本功能區:坐便區、淋浴區、洗漱區。這三個功能互相之間沒有任何聯繫,卻集中在一個空間,其中一個在使用,另外兩個功能就會閒置。乾濕分離可以讓至少兩個功能同時解放出來。
這位粉絲的衛生間比較小,做乾濕分離有些勉強,所以將使用頻率比較高的洗手池外移,保留坐便區與淋浴區,即使一家人同時使用也不會擁擠。
2. 減少清掃成本
很多家庭衛生間需要經常打掃,原因之一就是沒做乾濕分離,洗完澡後水流的到處都是。而且時間長了還容易滋生細菌,對健康造成危害。
3. 提高舒適性
洗完澡換上乾淨睡衣、敷面膜、擦護膚品,這才是精緻生活的樣子,可如果在滿是水汽的房間,就會不舒服。
4. 提高安全性
如果不做乾濕分離,洗完澡後地面溼滑會存在安全隱患。如果家中有老人行動不便,安全威脅更大。
那衛生間必須做乾濕分離嗎?
不是,世界上沒有絕對的事,乾濕分離也是。
個人認為乾濕分離十分實用,而且做起來不難。它的理念就是將衛生間淋浴區與其他區域分開,保持衛生間的乾燥衛生,提升使用體驗。
那麼你家的衛生間適用於哪種分離方式,一起來看看吧。
一、看戶型
衛生間的戶型基本分為,條形衛生間(長方形)、方形衛生間和異形衛生間(像圓形、多邊形等),由於異形衛生間各不相同,不能一概而論,要讓設計師因地制宜的給出設計方案。
1. 條形衛生間
條形衛生間適合併排式分離,也就是將洗手池、坐便、淋浴按順序排列在一側。順序按照使用頻率排列,洗手池放在最外側,馬桶在中間,最裡側淋浴。
如果洗手池與馬桶的位置方便調換,也可以放在中間,根據自己喜好來調整,沒必要千篇一律。
如果衛生間外面有進出水管和空間,還可以將洗手池外移,把坐便區、淋浴區放在一起。
2. 方形衛生間
方形衛生間由於空間限制更適合圍合式分離,但排列方式還是遵循使用頻率的動線原則。這種設計可以提高方形衛生間的使用體驗,把空間利用的更加充分。
二、根據衛生間的面積
衛生間的大小決定了做幾分離,要想各個功能區使用舒適,要滿足以下參數。
馬桶區:130*90釐米
洗漱區:90*60釐米
淋浴區:160*90釐米
衛生間在能保證三大基礎功能面積的前提下,還有空間剩餘,就可以打造四分離,即加入洗衣更衣區。你如果擁有8㎡以上的衛生間,四分離。
三分離的面積要求不高,4.5㎡以上的衛生間即可實現。
二分離,即最簡單的乾濕分離,對於衛生間面積沒有要求。
因為大家在裝修時大多數選擇二分離,就重點說說二分離的方法。
最簡單的方法。
軟隔斷:
淋浴區加上擋水石和浴簾,或者擋水條加浴簾。衛生間面積大小無所謂,都適用。
硬隔斷:
無邊框玻璃隔斷,也就是將淋浴區用玻璃全部包圍起來,水汽不會流到外面。
無邊框玻璃半隔斷,留出一道門,會有水汽溢出,空氣變潮溼。
耐髒的長虹玻璃隔斷,因為玻璃特質,可以隔絕淋浴區的視線。
衛生間面積小,洗澡都轉不開身,不建議使用硬隔斷。
做乾濕分離的門檻低,實用性也較強。那麼所有家庭都可以做嗎?並不是!
家裡有新生兒和老人的不能做硬隔斷,給行動不便的老人、孩子洗澡,會非常不方便。
衛生間做乾濕分離是種理念,並沒有固定的形式。按照喜好和實際情況設計出適用於自己的衛生間,才是最重要的。切記不可生搬硬套,毀了自己的衛生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