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熱搜榜上,看到好幾次電視劇《想見你》的名字。該劇口碑和收視都非常高,豆瓣評分高達9.2分。
堂妹說,連她的直男老公都和她一起追這部劇。她還說,從劇情到演技到背景音樂,都讓人沉迷其中無法自拔。堂妹如此強烈地給我安利一部劇,還是頭一次。
我花兩天看完了全劇,覺得堂妹所言不虛,確實是一部不錯的劇。尤其伍佰那首《Last Dance》,餘音繞梁三日,不絕於耳。
該劇講述了,女主黃雨萱因為無法接受,男友王詮勝的死,穿越到1998年見到和男友長得一模一樣的李子維,從而改變了未來的故事。
(前方高能預警:沒有看過該劇的人,不建議往下看,因為比較難懂)
1
(前方高能預警:沒有看過該劇的人,不建議往下看,因為比較難懂)
大家都說這部劇很燒腦,因為黃雨萱多次在2019年和1998年穿越,而李子維也從2003年越到了2010年,因此劇情中很多疑點,讓人琢磨不透。而這正是,這部劇吸引人的地方。
但是,在看劇過程中,我始終覺得有一個邏輯問題,縈繞著我。按照劇情,黃雨萱因為放不下男友王詮勝所以穿越到了1998年。
然後1998年的李子維愛上了黃雨萱,於是在2003年穿越到2010年的王詮勝身上。但真正的王詮勝其實死了,所以後來和黃雨萱談戀愛的王詮勝,其實是李子維。
看,這就是一個邏輯問題(如上圖)。如果我們把王詮勝和黃雨萱談戀愛稱為A,把黃雨萱穿越回1998年稱為B。
那麼是因為先有A——王詮勝和黃雨萱談戀愛,所以才有B——黃雨萱穿越回1998年;還是因為先有B——黃雨萱穿越回1998年,才有A——王詮勝和黃雨萱談戀愛呢?
發現沒有,A和B互為因果,這就是一個悖論啊!因為沒有A自然沒有B,而沒有B也不會有A啊?就像「先有雞還是先有蛋」,沒法用普通邏輯解釋通,也是一個悖論。
什麼是悖論?悖論是表面上同一命題或推理中隱含著兩個對立的結論,而這兩個結論都能自圓其說。悖論的抽象公式就是:如果事件A發生,則推導出非A,非A發生則推導出A。
所有悖論都是因形式邏輯思維方式產生,形式邏輯思維方式發現不了、解釋不了、解決不了的邏輯錯誤。所謂解悖,就是運用對稱邏輯思維方式發現、糾正悖論中的邏輯錯誤。
2
所以要解決《想見你》中的悖論,就要加入平行空間理論。
其實在該劇開頭就說過,宇宙中存在個很多平行空間,在不同的平行空間有和我們一模一樣的人存在,但卻有不同的人生。
用平行空間理論再來解釋黃雨萱穿越的問題(如下圖),就非常好理解了。
我們把黃雨萱所在的2019年看成第一世界,而黃雨萱穿越到的1998年,是和第一世界平行的第二世界。在第二世界,同樣有黃雨萱、王詮勝、李子維、陳韻如。
在第一世界的王詮勝,不是李子維穿越過去的,而是真的王詮勝。他和黃雨萱相戀5年後去世。黃雨萱太過思戀男友,總想改變這樣的結局。
在自己極強的意願下,黃雨萱穿越到了第二世界的1998年,遇見了和王詮勝長相一樣的李子維。
第二世界的李子維愛上了黃雨萱,不想失去她,所以也用自己極強的意願,穿越到第二世界2010年的王詮勝身上。
第二世界的王詮勝,和第一世界的王詮勝不一樣,他在2010年死去了。所以後來第二世界的王詮勝就是李子維。穿越後的李子維重複了一遍,第一世界的王詮勝和黃雨萱的戀愛過程。
為了拯救第二世界的陳韻如,黃雨萱多次反覆穿越回到第二世界的1998年,最終改變了第二世界的陳韻如的結局。然後她便消失在第二世界。
3
她去了哪裡?確切地說,她回到了第一世界。我們看到的最後一集中,2008年16歲的黃雨萱見到27歲的李子維,是被改變的第二世界,不是第一世界。
而第一世界的黃雨萱和王詮勝的結局,並沒有發生任何改變。我之所以這樣解釋這個穿越故事,是因為李子維曾說過「黃雨萱愛的是王詮勝」這句話。
他所說的王詮勝,不是他穿越後的王詮勝,而是最初那個第一世界真的王詮勝。而這個解釋也能解答另一個疑問,就是為什麼在飛機場李子維可以和王詮勝(穿越後的自己)見面?
因為這是第二世界的李子維,和第一世界的王詮勝見面,而不是自己和穿越後的自己見面。
當時,李子維知道了第一世界的王詮勝會死,他想救王詮勝,所以才去了第一世界的機場阻止王詮勝上飛機。
而王詮勝堅持上了飛機,是為了成全第二世界的李子維和黃雨萱的相戀。
也許大家又要奇怪了,第一世界的王詮勝,為什麼要成全第二世界的李子維?因為第一世界的王詮勝,想讓第一世界的黃雨萱通過穿越,解開心結,好好生活下去。
而第一世界和第二世界,之所以能有交匯,是因為他們對愛情的執念所致,這也應了這部劇的名字,一切源於「想見你」。
既然第一世界的悲劇並沒有改變,那麼《想見你》這部劇的意義是什麼呢?
它想要提醒我們:珍惜身邊人,因為在現實中,我們幾乎不可能穿越到過去,改變已經發生的事情。
在我們生活的三維空間,時間是不可逆的。如果時間可以倒流,那麼世上的一切都將不再珍貴。
(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