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們是紅太陽健康科普,今天跟大家討論一下,生活中常見的帶狀皰疹,不同的地區叫法也不一樣,比如有的地方稱:蛇盤瘡、纏腰龍、蛇串瘡、纏腰火丹等不同的名稱。現代醫學的規範化叫法是帶狀皰疹,近年來的發病率有上升趨勢,疼痛症狀重,影響病人的工作、生活和睡眠,女性患者比男性多,病因有哪些呢?
常見病因:免疫力下降
這是很多人以為的帶狀皰疹發病原因,確實免疫力下降時很多人發病的誘發因素,一旦患者產生細胞免疫力降低,例如在發熱、感冒、腫瘤或者紅斑狼瘡等情況下,病毒會受到快速的激發,從而導致神經節的發炎與壞死,同時還會促使病毒順沿周圍神經擴散到皮膚而導致皰疹。
第一位病因:
感染水痘-皰疹病毒,初次感染後,在臨床上表現為水痘或隱性感染。該病毒可以經由人體呼吸系統黏膜組織而到達人體中,而後再通過血液循環進行擴散傳播,進而在皮膚上表現為感染後的水痘症狀。也有大部分人群在病毒感染後並不會產生水痘等顯著症狀,這類群體屬於隱性感染,因此會成為病毒攜帶人群。隱性感染也就是不表現出來,需要在免疫力低下的時候誘導。
帶狀皰疹的特點
1、痊癒後極少復發
帶狀皰疹是水痘-皰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皰疹性皮膚病,第一次發病痊癒後極少復發,一般從發病到至於需要2~4周,如果治療及時,愈後多數能獲得持久的免疫力,很少會再發。
2、疼痛輕重與皮疹的嚴重程度不相關
疼痛輕重與皮疹的嚴重程度也無相關性,並不是皮疹越重疼痛也越重。疼痛可以發生在皮損之前或者伴隨著皮疹同時出現,也有的患者皮損消退後疼痛仍持續數周之久。疼痛程度個體差異較大,兒童、青年人疼痛較輕,年老體弱者疼痛劇烈;
3、有的會留瘢痕
患處先出現大小不等的鮮紅或暗紅斑,其上有粟粒至黃豆大小的丘疹、水泡,呈簇狀分布,水皰不融合,水皰破裂形成糜爛面,最後乾燥結痂,痂脫落後留下淡紅斑片或色素沉著;病程中也可出現大皰、血皰,若皮損炎症較重出現壞死潰瘍,則會留下瘢痕。
4、多發於春秋變季時節
發病之前2~4天可先有低熱、乏力、食欲不振、全身不適。好發部位胸背部、頸部、頭面部三叉神經分布區、骶臀部、四肢;因本病是沿著周圍神經的單側分布,皮疹呈束帶狀,帶的寬度有1~2個神經節的範圍(大約5~15釐米)。一般由神經近端向遠端陸續出現,在軀幹不超過前後正中線,皮疹簇間可以有正常皮膚,近衛淋巴結腫大壓痛。
如何預防帶狀皰疹
1、遠離感染源
帶狀皰疹發病的病因主要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感染所致。因此儘量遠離已經感染的患者,感染的朋友儘量單獨用自己的洗漱穿戴用品,避免交叉感染。
2、勞逸結合
注意勞逸結合,避免過勞,勞累過度可使抵抗力下降導致發病。要增減衣服注意保暖。天氣的無常很容易讓人體容易感染水痘-帶狀皰疹病毒。
3、加強營養
多喝水、多吃新鮮蔬菜水果,飲食宜清淡而富有營養,鼓勵患者進食高蛋白、高維生素飲食,多食新鮮水果蔬菜,忌飲酒、辛辣等刺激食物,不飲濃茶、咖啡等刺激性飲料,平時多做運動,多鍛鍊身體,提高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