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宇宙比作一片汪洋大海的話,那麼人類便是困在大海中的土著居民。這樣的比喻也得到了許多科學家的認可,甚至有人認為這其實就是現實世界的真實寫照,從宏觀角度來看,地球與海中的孤島並沒有太大差別。雖然人類也成功進入到了宇宙,但是與宇宙中的其他星球相比,地球距離它們是在太過遙遠了。
雖然我們時常為創造出了科學文明而自豪,但是面對廣袤的宇宙,人類的科技水平實在太過局限了,我們所能做的也就是在島上高聲呼救,希望可以得到其他文明的回應。這麼多年來科學家也一直嘗試向宇宙發送信號和探測器,但是即使我們使出了渾身解數,對於宇宙的吶喊也石沉大海,沒有得到任何回應,如果外星生命真的存在的話,那麼他們會在何處呢?這個問題始終困擾著科學界。
動物園假說
有人認為,外星生命是存在的,他們正在人類未知的角落中注視著地球的一切活動,他們認為人類不過是外星人所圈養的寵物,這就是動物園假說。人類在地球上所經歷的一切其實都是程序設定好的,如果人類文明遭到了嚴重巨變,那麼外星人就會幹涉,伸出援助之手。因此許多人認為,人類就算賭上了畢生能力,也沒有辦法徵服宇宙,這個觀點看起來實在太過悲觀了,但是也讓人不得不相信,這極有可能是命中注定的結局。
如果宇宙中真的存在其他智慧文明,那麼兩個文明之間的距離實在太過遙遠了,就好像是海洋中的生物與陸地上的昆蟲,人類沒有辦法突破光速,在地球上來看,光速其實就是螞蟻的速度,因此兩個智慧文明很有可能一輩子也不會相遇。但如果人類能夠找到傳說中的蟲洞,是否意味著可以跨越距離,在很短的時間內就能相遇呢?
科學家卻認為,雖然這樣的想法是非常美好的,但是實施起來卻仍有許多的困難,以人類的水平來說是沒有辦法實現完全控制的,這樣的想法也並不現實。人類花費了幾百年的時間,就已經成功進入到了太空,去到了其他星球,目前旅行者1號也已經飛出了太陽系,許多人認為我們不能用現在的科技水平去衡量未來所發生的事情。到了未來,人類是能夠跨越太陽系,實現徵服宇宙的夢想的。
人類的渺小
雖然這樣的想法並沒有漏洞,但是並非所有的事物都能夠隨著科學的發展而改變。無論人類創造出了怎樣先進的科技文明,在面對宇宙鐵律的時候仍然有些力不從心。就像光速人類是沒有辦法突破光速的,而科學家所認為的蟲洞,直到現在我們也沒有發現它的痕跡,或許蟲洞距離人類太過遙遠了。
所以說在整個宇宙層面來看,即使我們能夠創造出接近光速的宇宙飛船,能夠獲得更多的宇宙能量,但是花費數萬年所走過的地方,其實也不過宇宙中的滄海一粟,這些地方或許只是宇宙中一個渺小的點罷了。旅行者1號就曾經拍過這樣一張照片,在偌大的宇宙中,地球不過一個渺小的藍點,所以按照人類的科技水平來說,想要徵服宇宙確實是非常困難的。
不論人類的科技文明如何發展,人性卻是不會改變的,文明的進步只能提高道德約束性和法律的完善性,但是人類的劣根性是沒有辦法改變的。
在數千年的人類發展過程中,大大小小的戰爭不斷,到了未來,或許會因為資源的爭奪而再次爆發戰爭,所以人類在宇宙中是平凡的,根本沒有能力能夠突破宇宙鐵律,更別說徵服宇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