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鼠的大腦被動手腳後,「冬眠」了一周,該技術能否讓人類冬眠?

2020-12-05 三體使者

老鼠的大腦被動手腳後,「冬眠」了一周,該技術能否讓人類冬眠?

自然動物在生存方面的選擇權並不多,季節變化時它們必須做出應對措施,否則可能因不適應變化而喪命。例如冬天來臨之前,許多動物會提前儲備好食物,或者狠狠地吃一頓,然後回到自己的窩裡安靜地沉睡以度過嚴酷的冬天。很早之前就有科學家發現動物冬眠的特點,體溫降低、代謝速率降低,這些意味著動物的衰老在冬天會變慢。

如果人類也能冬眠的話,那麼太空人徵服更遠宇宙的可能性會更大。根據環球科學網的報導,國外一研究團隊發布了最新研究成果,該成果指出可以通過調節老鼠大腦中某個特殊部位,使其進入類似冬眠的狀態並能維持一個星期。該研究成果發表之後立即得到了太空領域的關注,因為它為人類實現長途太空旅行提供了可能性。

老鼠是如何進入冬眠狀態的?

實際上,在這項最新研究出來之前,就已經有日本的科研團隊在老鼠身上發現了可以控制其睡眠狀態的部位,那就是下丘腦的一個神經迴路。而這次研究則更加準確地將調節老鼠睡眠狀態的部位定位在Q神經元上。

實驗數據表明,當研究人員通過化學手段觸發老鼠大腦中的Q神經元後,它的體溫出現逐漸降低的現象,而且體內代謝速率也不斷下降,最終這兩個參數都維持在一個比較低的水平,老鼠似乎進入了冬眠狀態。

在老鼠身上得到的發現,是否能應用在人類身上?

對於這項研究,太空領域的科學家們最關心的是:從老鼠身上得到的發現是否也可以應用在人類身上。參與該研究的科學家表示,目前尚未在人類大腦中發現與老鼠Q神經元一樣或相似的神經元,因此還不能證明人類也可以進入冬眠狀態。

根據研究人員的介紹,在實驗過程中老鼠先是進入了「麻木狀態」,然後再進入「冬眠狀態」。處於麻木狀態時,老鼠的心率和體溫明顯降低,這樣的現象如果發生在人類身上,會引起一系列的健康問題,因此如何讓人類效仿老鼠那樣進入冬眠狀態,是一個充滿挑戰的課題。

要實現長途太空旅行,人類需要解決什麼?

長途太空旅行是人類要去到系外類地行星必須面對的問題,但以人類目前的科技水平、身體狀況,幾乎實現不了長途太空旅行。但現在實現不了,不代表未來實現不了,更何況人類文明在不斷地向前發展,人類科技水平也在不斷提高。

筆者認為,如果想要實現長途太空旅行,必須延緩太空人的老化速度、提高飛船的飛行速度以及減少宇宙輻射的影響。上文講到的研究可能有助於對延緩太空人老化的研究,而提高飛行器的速度則需要人類突破技術瓶頸,發展新的功能和推進方式。

參考資料:

環球科學網文章《實驗老鼠能長時間冬眠,人類太空冬眠旅行指日可待?》

相關焦點

  • 實驗老鼠能長時間冬眠 人類太空冬眠旅行指日可待
    在一項最新研究中,科學家對老鼠大腦進行了一些調整,使它們進入一種類似冬眠的深度睡眠狀態,可持續一周時間,該發現在太空探索領域引起很大的轟動。幾十年以來,專家們一直認為,冬眠是人類實現太空長途旅行的唯一方式。人類會是下一個太空冬眠者嗎?
  • 實驗老鼠能長時間冬眠,人類太空冬眠旅行指日可待?
    來源:新浪科技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6月18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在一項最新研究中,科學家對老鼠大腦進行了一些調整,使它們進入一種類似冬眠的深度睡眠狀態,可持續一周時間,該發現在太空探索領域引起很大的轟動。
  • 「只要進入某種模式,人類也可以冬眠」
    在這種情況下,即便是不幸遇難也不奇怪,但這名男子一息尚存,最終撿回一條命,他當時「仿佛進入了冬眠狀態」。10多年後的今天,一則新聞開始讓人聯想到,「只要進入某種模式,人類也是可以冬眠的」,因為研究人員在老鼠身上發現了「冬眠開關」。一旦「人工冬眠」成真,既可以為病人贏得救治時間,也能夠助力實現載人火星探測。
  • 只要進入某種模式,人類也可以冬眠
    在這種情況下,即便是不幸遇難也不奇怪,但這名男子一息尚存,最終撿回一條命,他當時「仿佛進入了冬眠狀態」。10多年後的今天,一則新聞開始讓人聯想到,「只要進入某種模式,人類也是可以冬眠的」,因為研究人員在老鼠身上發現了「冬眠開關」。一旦「人工冬眠」成真,既可以為病人贏得救治時間,也能夠助力實現載人火星探測。
  • 日媒:只要進入某種模式,人類也可以冬眠
    在這種情況下,即便是不幸遇難也不奇怪,但這名男子一息尚存,最終撿回一條命,他當時「仿佛進入了冬眠狀態」。10多年後的今天,一則新聞開始讓人聯想到,「只要進入某種模式,人類也是可以冬眠的」,因為研究人員在老鼠身上發現了「冬眠開關」。一旦「人工冬眠」成真,既可以為病人贏得救治時間,也能夠助力實現載人火星探測。
  • 只要進入某種模式,人類也可以冬眠
    在這種情況下,即便是不幸遇難也不奇怪,但這名男子一息尚存,最終撿回一條命,他當時「仿佛進入了冬眠狀態」。10多年後的今天,一則新聞開始讓人聯想到,「只要進入某種模式,人類也是可以冬眠的」,因為研究人員在老鼠身上發現了「冬眠開關」。一旦「人工冬眠」成真,既可以為病人贏得救治時間,也能夠助力實現載人火星探測。
  • 人類也可以「冬眠」嗎?是的
    雖然實驗對象還是只老鼠,但是出於對這位「志願者」足夠的尊重,他還是為其量身訂造了一個「休眠倉」。最終,實驗團隊還是實現了讓這位「志願者」老鼠在「休眠倉」中進入類冬眠的假死狀態,而後再回復活力。但可惜的是,隨著太空競賽的結束,NASA 對於人體冬眠的興趣也逐漸降低了,資金的投入自然也就暫停了,團隊研究的步伐也被迫暫停與此。不過,人類對於「冬眠」的探索卻並沒有止步。
  • 人類有可能在冬眠艙中實現冬眠嗎?
    而懷孕的母熊也會靠冬眠度過寒冬,這個節省體能的效率算是非常高了。但儘管如此,一隻母熊也會在一個季度左右的冬眠期間損失30%左右的體重。人類100%做不到這一點。假設人類發明了某種特殊冬眠環境,能讓人在保持生命體徵和如此誇張的大腦能力的情況下,冬眠一年才損失20%的體重。假設你想通過冬眠的方式從地球完成一次太陽系內的旅行,以冥王星為目標,目前最快的飛行紀錄是新視野號的十年時間。
  • 冬天不想努力,想冬眠?為什麼人類不能冬眠,為你科普冬眠小知識
    春天會犯困,夏天、秋天精神疲乏,相比這三個季節,冬天仿佛是人類最不想起起床的季節,面對工作、學習、生活,許多「懶人」發出了為什麼人類不能冬眠的疑問。要是人類能夠冬眠該有多好,再也不用受到工作與學習的早起支配。
  • 人類也能冬眠?科學家發現能夠觸發「假死」狀態的腦細胞
    像老鼠和鳥類的一些動物,能夠通過降低體溫和新陳代謝以保存能量,進入一種類似於「冬眠」的狀態。現在,研究人員已經確定了觸發這種狀態的腦細胞。科學家們一直研究如何通過誘導人類進入這種「冬眠」狀態以減少太空活動中所需的資源和空間,現在哈佛大學和日本筑波大學的研究人員已經在這方面取得了進展。他們通過在小鼠試驗,使老鼠即使不在惡劣的環境中也能進入「冬眠」狀態。該團隊先從研究老鼠在在此過程中如何調節體溫開始。
  • 冬天這麼冷,人類能冬眠呢?
    是否有朋友會想過:既然冬天這麼冷,人類能否冬眠來度過呢?像冷血動物一樣,睡一覺,就來到了春天。現在即便不能冬眠,未來有可能嗎?人類其實有冬眠的潛能!人類能不能冬眠?這好像是個小學生都能回答的問題:因為人類是恆溫動物,無法做到像冬眠動物那樣在冬天使機體的呼吸、代謝、心率都大大下降,也無法做到在秋季往身體裡儲存大量的能量,更無法使得心臟在身體低溫下還能跳動。
  • 人類也可以「冬眠」了
    說起冬眠,你一定想到了蛇、青蛙、熊等動物,那你想過有一天人類也會冬眠嗎?這不是科幻小說的情節,而是正在一步步向我們走來的現實:日前,美國探究動物冬眠基因的科學家認為,在人類體內或許也存在冬眠基因,如果該基因被激活,那麼人類也能進入冬眠狀態,這將對幫助太空人在睡眠中前往太空目的地和幫助患者保護大腦有重要意義。
  • 科學家發現「睡眠開關」人類冬眠可能成真
    >日本科學家在老鼠身上發現被稱為Q神經的睡眠開關,只要經過強烈刺激,老鼠身體就會變冷進入類似冬眠狀態,未來如果能讓人類成功冬眠,有機會廣泛應用在醫學及太空旅行方面。這種情況跟「冬眠」極為雷同,但在這個引發騷動事件的10多年後,讓人聯想到「人類只要開啟某個模式也有可能冬眠」的新聞出現,那就是從老鼠身上找到了「睡眠開關」。如果未來「人工冬眠」可以成真,將可望用在醫療方面爭取治療時間,或是用在太空旅行,實現太空人前往火星探險的想法。
  • 不知你養的烏龜能否冬眠及怎樣冬眠?詳解各種烏龜冬眠方法優缺點
    到了金秋十月,也基本到了一年中烏龜冬眠的季節了。很多朋友都會問,我養的小烏龜,究竟能不能冬眠呢?它們又要怎麼冬眠呢?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如何判斷一隻烏龜能否冬眠,以及烏龜冬眠方法的問題。注意文中所提烏龜,均為需要冬眠的烏龜,非熱帶龜。一、 烏龜冬眠真的很困難嗎?
  • 人類或許有一天可以像動物一樣冬眠
    事實上,科學家們正在設想,人類能否像冬眠的動物一樣,通過事先儲備能量、降低體溫、減少代謝等方式進入低能耗狀態,為一些疾病的治療乃至太空的探索帶來新的可能。  探索人類體溫調節奧秘  腦認知科學和腦疾病研究所,於2014年11月16日由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與美國麻省理工學院麥戈文腦科學研究所聯合建立。
  • 人類不需要冬眠?看看人類用技術進行冬眠的後果,原因一目了然!
    所以說,人類進入冬眠的科研顯得很有科研的意義。那科學實驗究竟在動物冬眠中找到了什麼呢?將來的人類是否也能進行冬眠呢?在嚴寒的冬天到來前,動物會儲存足夠食物,入睡,等到春天來臨時,體溫上升慢慢進入活躍狀態,而人類抵禦寒冬,需要藉助衣物,設備等。
  • 三體羅輯傳:人體冬眠可能原理,現實中有哪些人體冬眠可能技術?
    在三體中冬眠是非常重要的技術,如果沒有冬眠技術,那劇情就沒有辦法發展,因為主角的壽命都是有限的,即使達到最高的醫療水平,人類的壽命也就在150年左右。所以主角要通過冬眠前往未來,才能繼續主角的故事。而冬眠技術就要滿足以下要求,第一:不能對人體有傷害,或者是不致命和永久的傷害;第二:冬眠技術不能對人的大腦有損傷。尤其是記憶,在羅輯傳中,羅輯清醒以後還是有點恍惚和不協調,但是記憶還是在的。要想滿足以上要求,就有很多難點。想要人冬眠,顧名思義,就是讓人的新陳代謝降低,就像冬眠的青蛙一樣。
  • 三體羅輯傳:人體冬眠可能原理,現實中有哪些人體冬眠可能技術?
    在三體中冬眠是非常重要的技術,如果沒有冬眠技術,那劇情就沒有辦法發展,因為主角的壽命都是有限的,即使達到最高的醫療水平,人類的壽命也就在150年左右。所以主角要通過冬眠前往未來,才能繼續主角的故事。而冬眠技術就要滿足以下要求,第一:不能對人體有傷害,或者是不致命和永久的傷害;第二:冬眠技術不能對人的大腦有損傷。
  • 現有技術下,人類能否使用冰凍技術在冬眠艙中持續很長時間的冬眠...
    看過科幻電影的人都知道,當人類在進入星際空間的時候,跨星域的遙遠航行中,會把太空旅客都放在冬眠倉中度過哪些遙遠的距離,然後到達目的地後再重新甦醒!《星際穿越》中就有類似的情節!如果這個如冬眠一樣的「冰凍技術」在現實中真的能實現麼?要是可以的話會對人體機能有什麼樣的影響?
  • 為什麼很多動物需要冬眠,原來人類不需要冬眠是有原因的?
    人類作為地球上擁有高智慧的生物,站在地球食物連結最頂端,然而很多動物具有的功能我們人類且沒有。比如說:冬眠,季節性的遷徙,還有就是自然災害的提前感應—地震。很多人想不明白了為什麼很多動物都可以冬眠,比如:刺蝟,蛇,蝙蝠,青蛙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