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不需要冬眠?看看人類用技術進行冬眠的後果,原因一目了然!

2021-01-09 眼觀歷史書

動物們在寒冷的冬天由於食物匱乏,為了延續種族生存,會通過冬眠降低自己的代謝,來過冬。這也導致了科學家對動物冬眠感興趣,他們希望通過研究動物冬眠的機制,找到更多的線索,以便將來用在人類身上,解決一些醫學和地球出現冰河紀這類極端情況的問題。

這裡說一下為什麼要防止冰河紀情況出現:霍金曾提出2023年,地球將進入冰河時代,到那時全球將變冷,關於這一理論人們也不知道是不是會出現,但最近通過大量的數據慢慢證明,霍金的這一提議也許會成為現實,最近科學家們又提出,地球即將進入冰河世紀,而這一時間大約在200多年。

而且科學家們發現了一些信號,阿波斯小行星,它在2029年將會因靠近地球的引力而改變其軌道,因為它偏離任何小行星的軌道,很可能會在2032年撞擊地球。所以說,人類進入冬眠的科研顯得很有科研的意義。

那科學實驗究竟在動物冬眠中找到了什麼呢?將來的人類是否也能進行冬眠呢?

在嚴寒的冬天到來前,動物會儲存足夠食物,入睡,等到春天來臨時,體溫上升慢慢進入活躍狀態,而人類抵禦寒冬,需要藉助衣物,設備等。

科學家認為,如果我們能參悟動物的自然冬眠規律,除了可以避免過不了「冰河紀」,也許還可以把這項技術應用於未來人類的星際旅行中,我們知道,宇宙的範圍是非常寬廣的,從一個星球到另一個星球的時間更長,而且更長。

在旅行中,太空人不僅需要儲存大量的食物和水,而且還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如果人類像動物一樣能夠在星際旅行中做到冬眠,那麼一些物質的使用,例如食物和水,就會大大減少,另一方面,還能保證太空人的安全。

科學家們認為,在當前的研究中,在一些特殊的環境中,人類確實能夠在低溫中生存,在恢復後仍然能夠正常地生活,但這只是少數幾個群體,而且大部分人並不能全部做到這一點,我們也無法證明現在人類身體具有像動物一樣冬眠的能力。

由於人體是恆溫的,不能像其他動物那樣不斷地調節體溫,人體溫度的波動也不是特別大,只有生病時,身體發燒才會有較大的溫度變化,但人體的溫度一旦發生變化,就會嚴重影響我們的生命安全。

在冬眠的過程中身體也要消耗較多的能量,這些能量身體都要合理吸收,這對我們的身體新陳代謝率是個挑戰,傷害也是很大的,因此在短期內,人類就不能像動物一樣冬眠。

當然這是自然冬眠,還有一種是用科技技術手段,而且已經有了初步成果,有兩種方法:

1. 冷凍:急速冷凍人體,已經在動物身上有了成功的嘗試,不過技術上仍有難度。難點主要在冷凍與解凍過程中細胞和組織器官的破壞,不過原理上應該行得通。現在已有商業公司提供冷凍服務,目前暫不能提供解凍服務。

2. 傳統冬眠技術:類似熊一樣的冬眠,體溫扔保持在10攝氏度左右,人體新陳代謝減緩。已有技術能促使人的冬眠。

這是已知的方法,不過,如果真的進入冰河世紀,對於人類生存無法預知,可以參考科幻小說《三體》的設想:

小說《三體》中為了使人類能夠延長生命,使用了冬眠技術。在《三體》第二部小說中,地球人類文明面臨三體文明的毀滅性佔領,為了能參透宇宙叢林法則的奧秘,讓地球活下去,男主邏輯冬眠180年,延長自己的生命,直至參透。

也正是因為參透了星球間的「黑暗森林」法則,理論是宇宙中的一方文明一旦被發現,就必然遭到毀滅打擊。

原理:宇宙就是一座黑暗森林,每個文明都是帶槍的獵人,竭力不讓腳步發出一點兒聲音,連呼吸都必須小心翼翼,他必須小心,因為林中到處都有與他一樣潛行的獵人,如果他發現了別的生命,能做的只有一件事,開槍消滅另一個獵人。在這片森林中,任何暴露自己存在的生命都將很快被消滅,這就是宇宙文明的圖景。

所以說如果人類進入冰河世紀的生存模式,不亞於人類處在「三體人」的亂元紀(出現晝夜季節無規律更替的階段),只能通過「縮水」(就像卷柏或者肺魚,在嚴重乾旱季節失去90%以上的水,遇到水後又可以復活)過渡,讓自己保持最小的消耗,期待「恆元紀」(晝夜穩定,適合生存)的到來。

在這期間如果外界有新的文明發現了自己,很可能整個文明被毀滅。如用高科技的「二向箔」或者「光粒」。

對未來科幻世界,宇宙構想有興趣的朋友強烈推薦《三體》,它不僅科幻方面的概念設計做得好,人文哲學的思考也貫穿其中,小說中很多經典的話,初讀時簡直是振聾發聵:

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獸性,失去一切。

給歲月以文明,而不是給文明歲月,給時光以生命,而不是給生命以時光。

弱小和無知,不是生存的障礙,傲慢才是。

當然,目前這些都只是猜想,但不能否認的是,劉慈欣所寫的《三體》絕對是科幻界的裡程碑之作,它不僅僅是一本精彩的小說,同時也具備著很高的現實意義和參考價值。

正是這些顛覆的新概念,挑戰人類想像力極限的思想實驗,《三體》的鐵桿粉絲中不僅有雷軍,還有馬雲、馬化騰,甚至曾經的美國總統歐巴馬。

歐巴馬尤其喜歡劉慈欣的《三體》。曾在讀完第二部《三體》後,讓白宮工作人員發郵件給劉慈欣催更,喜劇的是劉慈欣以為是有人搗蛋,把郵件當作垃圾屏蔽了,直到後來白宮通過官方渠道聯繫上他,他才知道真的是白宮發來的郵件。

歐巴馬不僅催更,當他以私人名義來訪中國的時候,別人都是給單價30萬的錢求能與他合影,他卻點名要見劉慈欣。

《三體》劉慈欣在世界範圍內引起轟動,翻譯出版的第一部作品獲得了長期被歐美作家壟斷的「雨果獎」,成為首個亞洲作家獲得該獎項的作品。

此外,到2020年4月,它已被列入教育部基礎教育教材開發中心(2020年版)中小學生閱讀指南目錄中的指定中段文學閱讀書目。

有人擔心科幻中的物理概念會不會看不懂,導致影響閱讀體驗。其實完全不用擔憂這個,我是物理學外行,依然能輕鬆讀懂,我剛上初中的侄子在閱讀的時候也毫無壓力。

馬上元旦,過年了,送自己、朋友、親人禮物時,強烈建議送這套科幻盛宴。

相關焦點

  • 人類為什麼不需要冬眠?看看人類冬眠的後果,原因一目了然!
    人類為什麼不需要冬眠?看看人類冬眠的後果,原因一目了然!為了適應多變的地球環境,動物們都在不斷的進化,不同的生物鐘已經進化出了不同的能力,人類可以利用自己的雙手和智慧不斷創造生活,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的精彩。
  • 冬眠的原因,幸好人類不需要冬眠,不然後果太嚴重了
    不知道各位小夥伴們有沒有聽說過一句諺語:天氣就像孫猴子的臉--說變就變。小分本以為快要迎接炎熱的夏天了,誰知道最近天氣突然間又變冷了,不得不把收拾好的衣服又拿了出來,不知道各位小夥伴們有沒有注意禦寒呢?寒冷的天氣最適合睡覺的了。小分也有疑惑為什麼人類不需要冬眠呢?小分接下來就和各位小夥伴們就這冬眠這個話題探討一下為什麼人類不需要冬眠。
  • 很多動物都需要冬眠,為何人類就不需要?看看冬眠後果就知道了
    人類和動物還有各種植物和生物,為了適應地球的壞境而不斷進化,不同的物種進化不同的能力,比喻人類,人類可以利用自己的智慧和雙手而去改變生活,讓我們的生活過得更加舒適、更加安全。像冬天的話,很多動物都是需要冬眠來過冬的,而我們人類就不一樣了!人類過冬天可以穿更多衣服來抵擋寒冷。
  • 為什麼很多動物需要冬眠,原來人類不需要冬眠是有原因的?
    人類作為地球上擁有高智慧的生物,站在地球食物連結最頂端,然而很多動物具有的功能我們人類且沒有。比如說:冬眠,季節性的遷徙,還有就是自然災害的提前感應—地震。很多人想不明白了為什麼很多動物都可以冬眠,比如:刺蝟,蛇,蝙蝠,青蛙等等。
  • 人類為什麼不冬眠?
    科學家從研究動物冬眠的機制和原因以及人類進化歷史入手,探明了人類為什麼不會冬眠的原因。要想弄明白人類為什麼不會冬眠,首先要搞清楚動物冬眠的原因。其中,最明顯的理由就是躲避嚴寒。冬眠是一種為了節省體力和能量的超長時間睡眠。冬眠的動物活動量大幅減少,呼吸、體溫、新陳代謝、心率也都減緩放慢或下降。在冬季,動物們這麼做也是理所當然的。
  • 人類為什麼不冬眠—新聞—科學網
    這種人們熟知的生命現象——冬眠,至今依然是不少科學家探索的內容。這其中的原因自然離不開動物在冬眠中出現的一些奇特的生理和活動特徵。 哺乳動物和鳥類的冬眠 選擇在冬天進行冬眠的動物,變溫動物即冷血動物首當其衝,因為這些動物自身調節體溫的機制較弱,主要靠自身行為來調節體熱,從外界環境中吸收熱量來提高自身的體溫。
  • 人類為什麼不能冬眠?
    首先要了解一下動物為什麼需要冬眠動物冬眠的一個最明顯的原因就是為了避免寒冷。而且人身體的溫度一旦發生改變,將會嚴重影響我們的生命安全,同時在冬眠的過程當中,身體也需要耗費比較大的能量,這些能量需要身體進行合理的吸收,這對於我們的身體來說是對代謝率的一種挑戰,傷害也是非常大的,所以在短時間內,人類無法像動物一樣實現冬眠
  • 人類如果集體冬眠,會發生什麼後果?
    科學家表示,如果一旦人類也冬眠了,或許這會讓人類從此滅絕。這是怎麼回事呢?不知道大家發沒發現,地球上冬眠的動物,普遍都是變溫動物,比方說蛇。這是因為寒冷的冬天讓它們的身體變得非常寒冷,它們也就沒有辦法再繼續自由的活動。於是,為了不被凍死,很多變溫動物就會選擇在冬天躲起來保存體力,等到氣溫回暖的時候再出洞。
  • 老鼠的大腦被動手腳後,「冬眠」了一周,該技術能否讓人類冬眠?
    老鼠的大腦被動手腳後,「冬眠」了一周,該技術能否讓人類冬眠?自然動物在生存方面的選擇權並不多,季節變化時它們必須做出應對措施,否則可能因不適應變化而喪命。對於這項研究,太空領域的科學家們最關心的是:從老鼠身上得到的發現是否也可以應用在人類身上。參與該研究的科學家表示,目前尚未在人類大腦中發現與老鼠Q神經元一樣或相似的神經元,因此還不能證明人類也可以進入冬眠狀態。根據研究人員的介紹,在實驗過程中老鼠先是進入了「麻木狀態」,然後再進入「冬眠狀態」。
  • 人類有可能在冬眠艙中實現冬眠嗎?
    在溫血的大型動物界,最能保持體能的就是北極熊了,它可以數周不進食還能抵抗北極寒冷。而懷孕的母熊也會靠冬眠度過寒冬,這個節省體能的效率算是非常高了。但儘管如此,一隻母熊也會在一個季度左右的冬眠期間損失30%左右的體重。人類100%做不到這一點。假設人類發明了某種特殊冬眠環境,能讓人在保持生命體徵和如此誇張的大腦能力的情況下,冬眠一年才損失20%的體重。
  • 終於知道人類為什麼不能冬眠了!
    而人類偶爾可以選擇睡上一天,卻沒有辦法一直睡。這似乎有點不太公平,到底為什麼呢?如果冬眠是有益的,為什麼人類不能冬眠?要想找出人類無法冬眠的原因,我們首先需要了解的是,動物為什麼要冬眠…… 動物為何要進入冬眠模式 1.
  • 冬天這麼冷,人類能冬眠呢?
    同樣是靈長類動物,它可以做到,人類難道做不到?人類與猴基因相似度高達98%,也必然擁有相似的冬眠基因。自然界,很多較原始的哺乳動物和靈長類都會冬眠,這表明相關調控低溫代謝的基因就存在於這些動物體內,包括人類,只是人類後來失去了冬眠能力。有科學家認為,其實人類並不是沒有冬眠基因,而是冬眠基因被關閉了,只需要一定手段激活這些「遠古基因」,人類就能實現一覺睡到來年。
  • 冬眠並不是動物的專利,科學家:未來人類也可以冬眠
    動物冬眠我們知道,但是人類冬眠也就是在小說中才看得見,但是科學家卻在一無既往的研究小動物冬眠的遺產因素,他們認為,人類也是可以冬眠的。假如人類也可以冬眠,那麼太空人就可以在宇宙探索的途中處於冬眠狀態,直到到達目的地以後再甦醒過來,這是多麼好的事啊。
  • 如果人類需要冬眠了,這個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子?
    刺蝟屬於異溫動物,異溫動物不同於變溫動物、恆溫動物,異溫動物有個特點,在不冬眠的時候,體溫可以維持恆定,就像恆溫動物那樣,而一旦進入冬眠過程中,體溫只比環境溫度高几度,且隨著環境溫度變化而變化,這類異溫動物有刺蝟、蝙蝠、熊等。所以,冬眠並不只是變溫動物的過冬法寶,異溫動物同樣也需要這一法寶。那麼人類為什麼不可以冬眠呢?
  • 冬天不想努力,想冬眠?為什麼人類不能冬眠,為你科普冬眠小知識
    春天會犯困,夏天、秋天精神疲乏,相比這三個季節,冬天仿佛是人類最不想起起床的季節,面對工作、學習、生活,許多「懶人」發出了為什麼人類不能冬眠的疑問。要是人類能夠冬眠該有多好,再也不用受到工作與學習的早起支配。
  • 人類也可以「冬眠」嗎?是的
    人類能冬眠嗎?先別著急回答,也先不要鄙視我問出這種連小學生都能回答的問題。1900 年,《英國醫學雜誌》就曾經發表論文,稱找到了能夠冬眠的人類。根據論文,俄羅斯普斯科夫州有這麼一群農民,每到冬天,就需要面對食物短缺的困境。於是每到冬天,他們就會退回到室內,進入他們稱為「lotska」的深度睡眠。
  • 如果未來我們實現了冬眠,人類文明會等級倒退?來看看原因
    漫長而寒冷的冬季對很多生物來說都是一個巨大的考驗,為了更好的生存下去,它們不得不向更加有利的方向進化,而冬眠就是最佳選擇。這一過程註定要承受壓力,但人類的祖先並沒有選擇這一條道路。然而,進入太空時代後,人類可能需要進行長時間的太空飛行。
  • 人類或許有一天可以像動物一樣冬眠
    目前,中國科學家正在進行相關的研究,試圖在大腦中找到特定的神經元,揭開人類體溫調節機制的奧秘。  科學界已經發現,下丘腦是大腦中的「體溫調節器」,但是傳統的電極實驗方法無法精確地知道是哪些神經元在體溫調節中起到關鍵性的作用。針對這個難題,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的腦科學家王虹利用最新的遺傳生物學手段,在小鼠身上成功地標記出了負責設定和調節體溫的神經元。
  • 現有技術下,人類能否使用冰凍技術在冬眠艙中持續很長時間的冬眠...
    相反,能冬眠的動物在體溫為1°C時心臟仍然能跳動。它們有特殊的去鈣心臟,而人類不行。這就有了新的問題:為什麼人類沒有這樣的心臟?人類進化是在非洲赤道地區,熱帶地區的食品供應相當恆定。這意味著我們不需要靠冬眠來逃避惡劣的環境條件。然而,科學家越研究熱帶地區,越發現更多的冬眠物種。發現侏儒懶猴可以在12月和2月之間冬眠63個小時以上。
  • 人類也可以「冬眠」了
    說起冬眠,你一定想到了蛇、青蛙、熊等動物,那你想過有一天人類也會冬眠嗎?這不是科幻小說的情節,而是正在一步步向我們走來的現實:日前,美國探究動物冬眠基因的科學家認為,在人類體內或許也存在冬眠基因,如果該基因被激活,那麼人類也能進入冬眠狀態,這將對幫助太空人在睡眠中前往太空目的地和幫助患者保護大腦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