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為什麼不冬眠—新聞—科學網

2020-12-05 科學網

 

寒冷的冬季,不少動物都會選擇冬眠,不論是簡單的低等動物,還是高等的哺乳類動物。這種人們熟知的生命現象——冬眠,至今依然是不少科學家探索的內容。這其中的原因自然離不開動物在冬眠中出現的一些奇特的生理和活動特徵。

哺乳動物和鳥類的冬眠

選擇在冬天進行冬眠的動物,變溫動物即冷血動物首當其衝,因為這些動物自身調節體溫的機制較弱,主要靠自身行為來調節體熱,從外界環境中吸收熱量來提高自身的體溫。

也就是說,當外界環境的溫度升高時,變溫動物的體溫和代謝率也隨之升高;當外界環境的溫度降低時,動物的體溫和代謝率也隨之降低。所以,當北方嚴冬來臨時,它們就進入冬眠狀態。比如,溫帶地區的蛇、蛙、龜等變溫動物在嚴寒季節是要冬眠的。

「一般來說,哺乳動物冬眠是對不利環境的保護性行動,特別是當環境溫度降低以及食物缺乏時。因此,冬眠在北半球生存的動物中常見,而南半球的大部分土地因為靠近赤道的關係,冬天是溫和的,動物冬眠比較少。」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動物生理生態學研究組組長、研究員王德華告訴《中國科學報》記者。

但也有例外,有些生活在溫暖區域的物種也會冬眠,比如馬達加斯加的侏儒狐猴群,安哥拉、辛巴威和其他非洲國家裡的南部非洲刺蝟等。

不過,如果將動物冬眠的原因簡單地歸結為環境並不全面,比如睡鼠會在寒冬之後繼續冬眠。有些動物甚至會在地下冬眠長達11個月左右。

「動物冬眠的原因比較複雜,有很多理論和學說,黃鼠等動物可以依靠儲存自身脂肪含量而進入冬眠。」王德華解釋道。

冬眠也分類

在哺乳動物中,冬眠的動物被稱為冬眠型動物,包括單孔目、有袋目、食蟲目、翼手目、齧齒目及靈長目中的個別種類,鳥類中的褐雨燕及蜂鳥等一般是日蟄眠。

因為動物的冬眠行為多樣,所以冬眠本身也有分類。比如,冬眠時間的長短就有區別。「冬眠分為兩種,一種是短時間之內動物讓體溫下降進行幾小時到幾十小時的睡眠,稱為日蟄眠,另外一種就是我們傳統理解中的長達幾個月的睡眠狀態。」王德華介紹道。比如西伯利亞東北部的東方旱獺和我國的刺蝟,一次冬眠能睡上200多天,而生活在俄羅斯的黑貂每年卻只有20天的冬眠。

不僅如此,動物在進入冬眠後,其睡眠的深淺也不盡相同。以刺蝟舉例,它進入冬眠後,不僅體溫下降十幾攝氏度,而且喉管的一塊軟骨還會將氣管的入口遮住,幾乎連呼吸都停止了。但一些冬眠的熊體溫下降並不明顯,而且不會長時間入眠。「熊的冬眠不是真正的冬眠,雖然體溫和代謝率也降低,但體溫和代謝率的下降幅度很小。」王德華介紹說。

學習冬眠的本領

「冬眠對於現代人類來說並不需要,人類完全可以通過其他渠道適應惡劣的環境,所以人類不需要冬眠,但是通過對其他靈長類動物的研究發現,人類似乎也具有冬眠的潛力。」王德華表示。

此外,科學家們還發現,動物冬眠不僅不會引起生理機能的下降和身體損傷,還會有益於身體健康。因為冬眠會引起甲狀腺和腎上腺作用降低,與此同時,生殖腺卻發育正常。冬眠後的動物抗菌抗病能力反而比平時有所增加,使它們第二年春天甦醒後動作更加靈敏,食慾更加旺盛,而身體內的一切器官更會顯出返老還童現象。

「冬眠動物長時間的睡眠,它們的肌肉也不會出現萎縮和功能退化,而病人臥床,一旦時間久了,如果不活動,肌肉就會出現萎縮、功能退化等症狀。」王德華說,目前,人類對於動物冬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動物如何在冬眠時期神經系統的肌肉仍然保持充分的活力,並試圖將此項研究應用到未來可能出現的、長時間的星際旅途以及醫學的低溫治療中。

相關焦點

  • 人類為什麼不冬眠?
    北京時間12月7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在寒冷的冬季,許多動物都有冬眠的習慣,包括昆蟲類、兩棲類、鳥類和靈長類等,比如冬眠鼠、熊、蝙蝠、大黃蜂、刺蝟等等。對於所有種類的冬眠動物來說,冬眠似乎是必須而且是有益的。人類在冬季也喜歡躲進溫暖的被窩呼呼大睡,既然冬眠有益,可是人類為什麼就不會冬眠呢?
  • 人類為什麼不需要冬眠?看看人類冬眠的後果,原因一目了然!
    人類為什麼不需要冬眠?看看人類冬眠的後果,原因一目了然!為了適應多變的地球環境,動物們都在不斷的進化,不同的生物鐘已經進化出了不同的能力,人類可以利用自己的雙手和智慧不斷創造生活,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的精彩。
  • 人類為什麼不能冬眠?
    早上也越來越難以離開溫暖柔軟的被窩每到這時肯定不少人都想要仰天長嘯:「人類為什麼不能冬眠要想了解人類為什麼不能冬眠首先要了解一下動物為什麼需要冬眠動物冬眠的一個最明顯的原因就是為了避免寒冷。那為什麼人類不能冬眠呢?
  • 老鼠的大腦被動手腳後,「冬眠」了一周,該技術能否讓人類冬眠?
    老鼠的大腦被動手腳後,「冬眠」了一周,該技術能否讓人類冬眠?自然動物在生存方面的選擇權並不多,季節變化時它們必須做出應對措施,否則可能因不適應變化而喪命。很早之前就有科學家發現動物冬眠的特點,體溫降低、代謝速率降低,這些意味著動物的衰老在冬天會變慢。如果人類也能冬眠的話,那麼太空人徵服更遠宇宙的可能性會更大。根據環球科學網的報導,國外一研究團隊發布了最新研究成果,該成果指出可以通過調節老鼠大腦中某個特殊部位,使其進入類似冬眠的狀態並能維持一個星期。
  • 為什麼很多動物需要冬眠,原來人類不需要冬眠是有原因的?
    人類作為地球上擁有高智慧的生物,站在地球食物連結最頂端,然而很多動物具有的功能我們人類且沒有。比如說:冬眠,季節性的遷徙,還有就是自然災害的提前感應—地震。很多人想不明白了為什麼很多動物都可以冬眠,比如:刺蝟,蛇,蝙蝠,青蛙等等。
  • 終於知道人類為什麼不能冬眠了!
    原標題:終於知道人類為什麼不能冬眠了!而人類偶爾可以選擇睡上一天,卻沒有辦法一直睡。這似乎有點不太公平,到底為什麼呢?如果冬眠是有益的,為什麼人類不能冬眠?要想找出人類無法冬眠的原因,我們首先需要了解的是,動物為什麼要冬眠…… 動物為何要進入冬眠模式 1.
  • 冬天不想努力,想冬眠?為什麼人類不能冬眠,為你科普冬眠小知識
    春天會犯困,夏天、秋天精神疲乏,相比這三個季節,冬天仿佛是人類最不想起起床的季節,面對工作、學習、生活,許多「懶人」發出了為什麼人類不能冬眠的疑問。要是人類能夠冬眠該有多好,再也不用受到工作與學習的早起支配。
  • 冬眠的原因,幸好人類不需要冬眠,不然後果太嚴重了
    不知道各位小夥伴們有沒有聽說過一句諺語:天氣就像孫猴子的臉--說變就變。小分本以為快要迎接炎熱的夏天了,誰知道最近天氣突然間又變冷了,不得不把收拾好的衣服又拿了出來,不知道各位小夥伴們有沒有注意禦寒呢?寒冷的天氣最適合睡覺的了。小分也有疑惑為什麼人類不需要冬眠呢?小分接下來就和各位小夥伴們就這冬眠這個話題探討一下為什麼人類不需要冬眠。
  • 熊貓為什麼不冬眠?正在冬眠的熊戰鬥力究竟怎麼樣?
    我們知道,地球上的熊類動物大部分都會冬眠,但有一種比較特殊,那就是熊貓,熊貓到了冬天是不冬眠的。冬眠對於熊來說,意味著什麼?為什麼熊貓不冬眠呢?首先,熊貓和北極熊簡直是兩個極端,熊貓的歷史可以追溯到400萬年前,是一種非常原始的熊類動物,所以也被叫做活化石,野生熊貓主要生活在四川,以竹子為食,而竹子一年四季都是翠綠的,所以就算在寒冷的冬天,熊貓也能夠找到食物,所以熊貓不會冬眠。不冬眠的熊貓,似乎還沒有其他熊類動物快樂。對於其他熊類來說,一到冬天熊就會鑽到溫暖的窩裡,美美地睡上一覺,睜開眼睛就是春暖花開。
  • 人類不需要冬眠?看看人類用技術進行冬眠的後果,原因一目了然!
    動物們在寒冷的冬天由於食物匱乏,為了延續種族生存,會通過冬眠降低自己的代謝,來過冬。這也導致了科學家對動物冬眠感興趣,他們希望通過研究動物冬眠的機制,找到更多的線索,以便將來用在人類身上,解決一些醫學和地球出現冰河紀這類極端情況的問題。
  • 動物大多會在冬天選擇冬眠 人為什麼不呢?
    對於它們來說,冬眠似乎是一件好事。而人類偶爾可以選擇睡上一天,卻沒有辦法一直睡。這一點似乎有點不太公平,到底為什麼呢?  如果冬眠是有益的,為什麼人類不能冬眠?要想找出人類無法冬眠的原因,我們首先需要了解的是,動物為什麼要冬眠。  動物為什麼要冬眠?  動物冬眠的一個最明顯的原因就是避免寒冷。
  • 「只要進入某種模式,人類也可以冬眠」
    參考消息網8月10日報導《日本經濟新聞》8月9日刊載題為《人類能實現冬眠嗎?》的報導,文章分析了「人工冬眠」的可能性及其對現實的意義。文章編譯如下:2006年10月,一名男子在日本神戶市六甲山被困。在這種情況下,即便是不幸遇難也不奇怪,但這名男子一息尚存,最終撿回一條命,他當時「仿佛進入了冬眠狀態」。10多年後的今天,一則新聞開始讓人聯想到,「只要進入某種模式,人類也是可以冬眠的」,因為研究人員在老鼠身上發現了「冬眠開關」。一旦「人工冬眠」成真,既可以為病人贏得救治時間,也能夠助力實現載人火星探測。
  • 只要進入某種模式,人類也可以冬眠
    《日本經濟新聞》8月9日刊載題為《人類能實現冬眠嗎?》的報導,文章分析了「人工冬眠」的可能性及其對現實的意義。文章編譯如下:2006年10月,一名男子在日本神戶市六甲山被困。24天後被救援人員發現時,他的體溫僅有22度。
  • 科學家發現「睡眠開關」人類冬眠可能成真
    日本經濟新聞報導,2006年10月,一名男子在日本神戶市六甲山遇難,24天後獲救時體溫僅有攝氏22度,就算不幸罹難也並不奇怪,但這名男子居然仍有微弱呼吸,最後保住一命。這種情況跟「冬眠」極為雷同,但在這個引發騷動事件的10多年後,讓人聯想到「人類只要開啟某個模式也有可能冬眠」的新聞出現,那就是從老鼠身上找到了「睡眠開關」。如果未來「人工冬眠」可以成真,將可望用在醫療方面爭取治療時間,或是用在太空旅行,實現太空人前往火星探險的想法。
  • 日本科學家發現動物的睡眠開關,人類會不會進入可以冬眠的時代?
    生物仿生學的課題應該包括探索某些動物為什麼會冬眠?為什麼能冬眠?冬眠中的動物生理變化?冬眠類動物進入冬眠的環境條件?是環境因素觸動冬眠閥門?還是環境因素促使產生某一生物化合物而觸動閥門?自身因素?化學物質是否影響動物的冬眠?化學物質如何影響動物的冬眠?人類是否可以找出動物的冬眠閥門?人類刺激動物的冬眠閥門是否可以使它冬眠起來?
  • 北極熊冬眠嗎 北極熊需不需要冬眠
    導語:我們知道,有些動物在冬天因為天氣冷會需要冬眠,而有些動物比較耐寒,就沒有冬眠的習慣。那麼,在北極極寒之地生活的北極熊冬眠嗎?到底北極熊需不需要冬眠?下面我們一起裡啊了解。北極熊冬眠嗎 北極熊需不需要冬眠北極熊冬眠北極熊會冬眠。
  • 很多動物都需要冬眠,為何人類就不需要?看看冬眠後果就知道了
    人類和動物還有各種植物和生物,為了適應地球的壞境而不斷進化,不同的物種進化不同的能力,比喻人類,人類可以利用自己的智慧和雙手而去改變生活,讓我們的生活過得更加舒適、更加安全。像冬天的話,很多動物都是需要冬眠來過冬的,而我們人類就不一樣了!人類過冬天可以穿更多衣服來抵擋寒冷。
  • 自然動物為什麼要冬眠?
    這種沉睡的狀態叫冬眠。你知道動物為什麼要冬眠嗎?今天,象媽就和大家說說冬眠的知識。我們先來看看熊是如何冬眠的。nomadicnarrator.com幾乎所有的熊在冬天都會冬眠,不吃不喝。或許你會好奇,它會餓嗎?當然不會。熊在入冬前會吃很多高熱量的食物,比如橡(xiàng)子。
  • 只要進入某種模式,人類也可以冬眠
    《日本經濟新聞》8月9日刊載題為《人類能實現冬眠嗎?》的報導,文章分析了「人工冬眠」的可能性及其對現實的意義。文章編譯如下:2006年10月,一名男子在日本神戶市六甲山被困。24天後被救援人員發現時,他的體溫僅有22度。
  • 日媒:只要進入某種模式,人類也可以冬眠
    新華社北京8月14日新媒體專電 《日本經濟新聞》8月9日刊載題為《人類能實現冬眠嗎?》的報導,文章分析了「人工冬眠」的可能性及其對現實的意義。文章編譯如下:2006年10月,一名男子在日本神戶市六甲山被困。24天後被救援人員發現時,他的體溫僅有22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