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只要進入某種模式,人類也可以冬眠

2020-08-14 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8月14日新媒體專電 《日本經濟新聞》8月9日刊載題為《人類能實現冬眠嗎?》的報導,文章分析了「人工冬眠」的可能性及其對現實的意義。文章編譯如下:

2006年10月,一名男子在日本神戶市六甲山被困。24天後被救援人員發現時,他的體溫僅有22度。在這種情況下,即便是不幸遇難也不奇怪,但這名男子一息尚存,最終撿回一條命,他當時「仿佛進入了冬眠狀態」。10多年後的今天,一則新聞開始讓人聯想到,「只要進入某種模式,人類也是可以冬眠的」,因為研究人員在老鼠身上發現了「冬眠開關」。一旦「人工冬眠」成真,既可以為病人贏得救治時間,也能夠助力實現載人火星探測。

日本筑波大學國際綜合睡眠醫學研究機構教授櫻井武等人6月在英國科學期刊《自然》(電子版)上發表文章稱,可以通過觸發老鼠大腦中的「Q神經元」使其進入一種類似冬眠的狀態。

實驗中,研究人員通過強烈刺激老鼠大腦中的「Q神經元」,讓老鼠進入一種體溫下降、長時間靜止不動的狀態。而老鼠原本是不冬眠的動物。

冬眠期間,生物的體溫和代謝水平較低,能量消耗被控制在最低水平,可以說是一種「終極節能」狀態。對生物體來說,冬眠是一種讓時間停止的好辦法。

北海道大學教授山口良文認為,哺乳動物中有很多都需要冬眠,所以不能否認人類也存在冬眠的可能性。

甚至有人推測,在日本北海道、北歐、北美等地區,人們在冬季減少活動、進而患上季節性抑鬱症「冬季抑鬱」或許就是人類曾經有冬眠習性的證據。

專家們態度謹慎,他們必須等待確鑿的證據。即便如此,這一次的發現仍然讓人腦洞大開。

如果人類大腦內部也有能刺激「Q神經元」的化學物質,是不是就可以和老鼠一樣「冬眠」了?如果能夠降低體溫和代謝水平,心肌梗塞等疾病的發病速度就會放慢,可為轉運病人至醫院贏得時間。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支持的一家企業曾在2014年提交一份報告,據其計算,太空人如果能夠進入冬眠狀態,不僅可以減少氧氣和食物的消耗量,還能將一艘搭載6人的火星飛船壓縮到長8米、直徑為4米。而對冬眠狀態下的太空人來說,在地球和火星間往返的400天航程不過是轉瞬即逝。

報告給出的建議是,通過向人體內注射冷氣幫助太空人進入冬眠狀態,並以點滴方式維持營養攝入。這家企業的想法是,利用「低體溫療法」在維持低體溫的同時避免大腦受損。

歐洲航天局也在2019年宣布啟動研究人類冬眠的項目。雖然技術還有待進步,但《2001太空漫遊》和《異形》等影片構建的科幻世界已越來越有現實的味道了。

相關焦點

  • 「只要進入某種模式,人類也可以冬眠」
    參考消息網8月10日報導《日本經濟新聞》8月9日刊載題為《人類能實現冬眠嗎?》的報導,文章分析了「人工冬眠」的可能性及其對現實的意義。文章編譯如下:2006年10月,一名男子在日本神戶市六甲山被困。在這種情況下,即便是不幸遇難也不奇怪,但這名男子一息尚存,最終撿回一條命,他當時「仿佛進入了冬眠狀態」。10多年後的今天,一則新聞開始讓人聯想到,「只要進入某種模式,人類也是可以冬眠的」,因為研究人員在老鼠身上發現了「冬眠開關」。一旦「人工冬眠」成真,既可以為病人贏得救治時間,也能夠助力實現載人火星探測。
  • 只要進入某種模式,人類也可以冬眠
    在這種情況下,即便是不幸遇難也不奇怪,但這名男子一息尚存,最終撿回一條命,他當時「仿佛進入了冬眠狀態」。10多年後的今天,一則新聞開始讓人聯想到,「只要進入某種模式,人類也是可以冬眠的」,因為研究人員在老鼠身上發現了「冬眠開關」。一旦「人工冬眠」成真,既可以為病人贏得救治時間,也能夠助力實現載人火星探測。
  • 只要進入某種模式,人類也可以冬眠
    在這種情況下,即便是不幸遇難也不奇怪,但這名男子一息尚存,最終撿回一條命,他當時「仿佛進入了冬眠狀態」。10多年後的今天,一則新聞開始讓人聯想到,「只要進入某種模式,人類也是可以冬眠的」,因為研究人員在老鼠身上發現了「冬眠開關」。一旦「人工冬眠」成真,既可以為病人贏得救治時間,也能夠助力實現載人火星探測。
  • 日本科學家發現動物的睡眠開關,人類會不會進入可以冬眠的時代?
    日本科學家發現動物的睡眠開關,人類即將進入可以冬眠的時代2020.08.08 20:00甘雨本文,仍然是政治邏輯學專題。未來,由於科技的發達,人類可能產生一種新的生命狀態、生活方式,即冬眠。生物仿生學的課題應該包括探索某些動物為什麼會冬眠?為什麼能冬眠?冬眠中的動物生理變化?冬眠類動物進入冬眠的環境條件?是環境因素觸動冬眠閥門?還是環境因素促使產生某一生物化合物而觸動閥門?自身因素?化學物質是否影響動物的冬眠?化學物質如何影響動物的冬眠?人類是否可以找出動物的冬眠閥門?人類刺激動物的冬眠閥門是否可以使它冬眠起來?
  • 只需「睡一覺」,就可以抵達火星!科學家找到了冬眠的辦法
    那麼,為何有動物會選擇冬眠呢?研究認為,這是因為對於這些動物來說,漫長的冬天不僅氣溫極低,而且還會出現食物短缺的事情,所以,它們才會選擇冬眠的方式來讓自己進入到「超級節能」的狀態。當體溫和新陳代謝都降到最低,自然也就可以舒舒服服的通過睡眠的方式來度過冬天,不用擔心自己會餓死或者是凍死。
  • 只需「睡一覺」,就可以抵達火星!科學家找到了冬眠的辦法
    日本男子「休眠」為科學家提供新思路人類並不是冬眠動物,這一點大家都知道的,雖然對於漫長的冬天來說,睡一覺就可以度過數月是一件非常讓人期待的事情,不過,這並不符合人類的發展規律。那麼,為何有動物會選擇冬眠呢?
  • 人類也可以「冬眠」嗎?是的
    在進入「lotska」之後,他們每天只會醒來一次很短暫的時間,而且只需要吃一點點硬麵包,就能度過一整個冬天。人類不會冬眠?不,基因決定了你有冬眠的能力人們對於人類能不能冬眠這個問題的認知,更多是停留在人類並非冷血動物,不能冬眠。實際上,已經越來越多科學家相信,人類其實是具有冬眠的「潛能」。因為從基因的角度上看,我們似乎具備冬眠所需要的一切東西。
  • 人類也可以「冬眠」了
    說起冬眠,你一定想到了蛇、青蛙、熊等動物,那你想過有一天人類也會冬眠嗎?這不是科幻小說的情節,而是正在一步步向我們走來的現實:日前,美國探究動物冬眠基因的科學家認為,在人類體內或許也存在冬眠基因,如果該基因被激活,那麼人類也能進入冬眠狀態,這將對幫助太空人在睡眠中前往太空目的地和幫助患者保護大腦有重要意義。
  • 入冬仍有蛇出沒 提醒:10℃以下蛇才會進入「冬眠模式」
    入冬仍有蛇出沒,5人被咬傷 醫生提醒:10℃以下蛇才會進入「冬眠模式」 華聲在線11月15日訊 立冬以來,氣溫驟降,很多市民認為蛇類應該進入了冬眠期,而長沙市中心醫近期卻已經收治了5名被蛇咬傷的患者。
  • 科學家發現「睡眠開關」人類冬眠可能成真
    >日本科學家在老鼠身上發現被稱為Q神經的睡眠開關,只要經過強烈刺激,老鼠身體就會變冷進入類似冬眠狀態,未來如果能讓人類成功冬眠,有機會廣泛應用在醫學及太空旅行方面。這種情況跟「冬眠」極為雷同,但在這個引發騷動事件的10多年後,讓人聯想到「人類只要開啟某個模式也有可能冬眠」的新聞出現,那就是從老鼠身上找到了「睡眠開關」。如果未來「人工冬眠」可以成真,將可望用在醫療方面爭取治療時間,或是用在太空旅行,實現太空人前往火星探險的想法。
  • 實驗老鼠能長時間冬眠,人類太空冬眠旅行指日可待?
    來源:新浪科技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6月18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在一項最新研究中,科學家對老鼠大腦進行了一些調整,使它們進入一種類似冬眠的深度睡眠狀態,可持續一周時間,該發現在太空探索領域引起很大的轟動。
  • 英媒:早期人類可能會冬眠
    據英國《衛報》網站12月20日報導,化石專家們認為,早期人類會冬眠。熊這樣做,蝙蝠這樣做,甚至連西歐刺蝟也這樣做。而現在事實證明,早期人類可能也曾經這樣做過。報導稱,來自從世界最重要的一處化石遺址挖掘到的骨骼證據表明,我們的人類祖先可能通過在整個冬天一直睡覺來應對數十萬年前極端寒冷的冬天。
  • 人類或許有一天可以像動物一樣冬眠
    人類或許可以像熊一樣冬眠  在著名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的電影《星際穿越》中,太空人們可以把身體浸入一種液體內,隨後進入低溫休眠狀態,從而實現遠距離的太空旅行。這樣的腦洞並不是諾蘭的獨創,在許多科幻小說和電影中都有類似低溫休眠的情節。
  • 英媒:早期人類可能會冬眠
    參考消息網12月23日報導 據英國《衛報》網站12月20日報導,化石專家們認為,早期人類會冬眠。熊這樣做,蝙蝠這樣做,甚至連西歐刺蝟也這樣做。而現在事實證明,早期人類可能也曾經這樣做過。報導稱,來自從世界最重要的一處化石遺址挖掘到的骨骼證據表明,我們的人類祖先可能通過在整個冬天一直睡覺來應對數十萬年前極端寒冷的冬天。科學家認為,早期人類骨骼化石上的損傷和其他破壞痕跡與其他冬眠動物骨骼上留下的痕跡相同。這些情況暗示,我們的祖先通過減緩他們新陳代謝的速度和連續睡眠數月來應對當時的寒冬。
  • 冬眠並不是動物的專利,科學家:未來人類也可以冬眠
    動物冬眠我們知道,但是人類冬眠也就是在小說中才看得見,但是科學家卻在一無既往的研究小動物冬眠的遺產因素,他們認為,人類也是可以冬眠的。假如人類也可以冬眠,那麼太空人就可以在宇宙探索的途中處於冬眠狀態,直到到達目的地以後再甦醒過來,這是多麼好的事啊。
  • 太陽開啟「冬眠」模式?地球進入極小期?那全球氣溫變暖是什麼?
    文/仗劍走天涯 太陽開啟「冬眠」模式?地球進入極小期?那全球氣溫變暖是什麼? 全球氣溫變暖是目前人類所面臨最大的災難,由於人類難以利用地球上的資源,不斷的去排放溫室氣體所導致的溫度都在逐年增高,但有一些科學家卻說,太陽即將要開啟冬眠模式,而地球也即將要迎來小冰期。這就意味著全球氣溫正在不斷的變得寒冷,而不是大家所以為的不斷變暖。這究竟為什麼?這不是和常理相悖了嗎?
  • 人類有可能在冬眠艙中實現冬眠嗎?
    電影《星際穿越》中馬特·達蒙使用的冬眠艙情感為何物?他只知道機器讓他知道的東西,除了外形和人類一樣,還有什麼意義?人類身體特點冬眠期間要保持生命體徵,呼吸、心跳都繼續,但是將新陳代謝降到最低。人類經過早期智人20萬年、甚至更遠時期靈長目動物的進化,註定了今天是一種哺乳綱、溫血、高智商的高級動物。
  • 實驗老鼠能長時間冬眠 人類太空冬眠旅行指日可待
    在一項最新研究中,科學家對老鼠大腦進行了一些調整,使它們進入一種類似冬眠的深度睡眠狀態,可持續一周時間,該發現在太空探索領域引起很大的轟動。幾十年以來,專家們一直認為,冬眠是人類實現太空長途旅行的唯一方式。人類會是下一個太空冬眠者嗎?
  • 冬天這麼冷,人類能冬眠呢?
    是否有朋友會想過:既然冬天這麼冷,人類能否冬眠來度過呢?像冷血動物一樣,睡一覺,就來到了春天。現在即便不能冬眠,未來有可能嗎?人類其實有冬眠的潛能!人類能不能冬眠?這好像是個小學生都能回答的問題:因為人類是恆溫動物,無法做到像冬眠動物那樣在冬天使機體的呼吸、代謝、心率都大大下降,也無法做到在秋季往身體裡儲存大量的能量,更無法使得心臟在身體低溫下還能跳動。
  • 熊為什麼可以冬眠,遇到意外怎麼辦?人類可以和熊一樣嗎?
    拋開青蛙烏龜這些變溫動物不談,我們來討論一下和人類類似的哺乳動物是怎麼做到冬眠的,畢竟對於人類來說,是無法長時間不進食還可以保證正常的生命體徵的,現代人類在研究「人體冷凍」技術,為今後可能出現的星際旅行做準備,哺乳動物冬眠的例子,或許可以給我們很大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