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早期人類可能會冬眠

2020-12-23 參考消息

據英國《衛報》網站12月20日報導,化石專家們認為,早期人類會冬眠。

熊這樣做,蝙蝠這樣做,甚至連西歐刺蝟也這樣做。而現在事實證明,早期人類可能也曾經這樣做過。

報導稱,來自從世界最重要的一處化石遺址挖掘到的骨骼證據表明,我們的人類祖先可能通過在整個冬天一直睡覺來應對數十萬年前極端寒冷的冬天。

科學家認為,早期人類骨骼化石上的損傷和其他破壞痕跡與其他冬眠動物骨骼上留下的痕跡相同。這些情況暗示,我們的祖先通過減緩他們新陳代謝的速度和連續睡眠數月來應對當時的寒冬。

這一結論是根據西班牙北部布爾戈斯附近阿塔普埃爾卡山區一個名為「骨頭坑」的洞穴考古挖掘得出的。

過去30年,在作為阿塔普埃爾卡「骨頭坑」中心部分的深達50英尺(約合15米)豎坑的沉積物中,科學家分離出了數十個人類個體遺骸化石。研究人員說,這個洞穴實際上是一處集體墓地,他們發現了似乎是被故意傾倒在那裡的數以千計的牙齒和骨骼塊。這些化石的歷史可追溯到40多萬年前,很可能來自早期尼安德特人或他們的先人。

報導指出,這處化石遺址是地球上最重要的古生物學寶藏之一,並且曾提供了有關歐洲地區人類進化方式的重要線索。但是現在,研究人員給這個故事增加了意想不到的曲折。

在發表於法國《人類學》雜誌的論文中,希臘色雷斯德謨克利特大學的胡安-路易斯·阿蘇瓦加(他是最早在該遺址挖掘化石的考古隊負責人)和安東尼斯·巴爾齊奧卡斯認為,在那裡發現的化石顯示了表明骨骼生長在每年幾個月裡出現中斷的季節性差異。

他們認為,這些早期人類「所處的代謝狀態有助於他們利用有限的食物供應和足夠的體脂儲備挨過漫長的寒冷時期」。早期人類會冬眠,而這一情況被以骨骼發育中斷的形式記錄了下來。

研究人員承認,這個觀點「也許聽起來像是科幻小說」,但他們指出,包括嬰猴和狐猴等靈長目動物在內的許多哺乳動物都會冬眠。阿蘇瓦加和巴爾齊奧卡斯在論文中說:「這表明,在包括人類在內的許多哺乳動物物種身上,可能保留有支持這樣一種代謝減退活動的遺傳基礎和生理學機理。」

來源:參考消息網

相關焦點

  • 英媒:早期人類可能會冬眠
    參考消息網12月23日報導 據英國《衛報》網站12月20日報導,化石專家們認為,早期人類會冬眠。熊這樣做,蝙蝠這樣做,甚至連西歐刺蝟也這樣做。而現在事實證明,早期人類可能也曾經這樣做過。報導稱,來自從世界最重要的一處化石遺址挖掘到的骨骼證據表明,我們的人類祖先可能通過在整個冬天一直睡覺來應對數十萬年前極端寒冷的冬天。科學家認為,早期人類骨骼化石上的損傷和其他破壞痕跡與其他冬眠動物骨骼上留下的痕跡相同。這些情況暗示,我們的祖先通過減緩他們新陳代謝的速度和連續睡眠數月來應對當時的寒冬。
  • 人類或會以冬眠度過嚴寒天氣 科學研究早期人類骨骼化石有新發現
    很多動物會以冬眠方式控制自己的體溫,以度過嚴寒的冬天。而人類就會以其他不同方法取暖保溫,在寒冷天氣下繼續進行各種活動。英國《衛報》報導,有科學家在西班牙北部一個古老的洞穴內,挖掘到有四十萬年歷史的人類骨骼化石
  • 化石研究發現:早期人類通過冬眠抵禦寒冷
    早期的人類可能是通過冬眠來度過寒冬的。研究顯示,尼安德特人和他們祖先的骨骼化石有季節性損壞,這表明早期的人類可能是通過冬眠來度過寒冬的。據《衛報》20日報導,發表在《人類學》(L『Anthropologie)雜誌的一篇論文中指出,從西班牙北部一個古老的萬人坑裡挖出的化石顯示,人類骨骼生長中斷了數月。科學家們認為,早期人類骨骼化石中的損傷和其他損傷跡象與其他冬眠動物骨骼中的損傷和其他損傷跡象相同。
  • 早期人類也會冬眠?化石上有了新發現
    作者 | 李曉航近日,西班牙的一項人類化石研究顯示,尼安德特人和他們祖先的骨骼化石有季節性損壞,這表明早期的人類可能是通過冬眠來度過寒冬的。據《衛報》20 日報導,發表在《人類學》(L"Anthropologie)雜誌的一篇論文中指出,從西班牙北部一個古老的萬人坑裡挖出的化石顯示,人類骨骼生長中斷了數月。科學家們認為,早期人類骨骼化石中的損傷和其他損傷跡象與其他冬眠動物骨骼中的損傷和其他損傷跡象相同。這表明,人類的祖先們通過減緩新陳代謝和數月的睡眠來"應對寒冷的環境和食物的匱乏"。
  • 早期人類也會冬眠?化石研究:骨骼生長中斷數月
    【早期人類也會冬眠?化石研究:骨骼生長中斷數月】近日,西班牙的一項人類化石研究顯示,尼安德特人和他們祖先的骨骼化石有季節性損壞,這表明早期的人類可能是通過冬眠來度過寒冬的。據《衛報》20日報導,發表在《人類學》(L'Anthropologie)雜誌的一篇論文中指出,從西班牙北部一個古老的萬人坑裡挖出的化石顯示,人類骨骼生長中斷了數月。科學家們認為,早期人類骨骼化石中的損傷和其他損傷跡象與其他冬眠動物骨骼中的損傷和其他損傷跡象相同。這表明,人類的祖先們通過減緩新陳代謝和數月的睡眠來「應對寒冷的環境和食物的匱乏」。
  • 考古發現:早期人類或已學會冬眠
    前段時間,科學家們通過一處原始人類骨骼研究發現,早期人類可能也曾經是「冬眠人」,而且在數十萬年前,原始人類或許一直都是採用睡覺的方式,來讓自己渡過寒冷的冬天。早期人類可能也會冬眠在西班牙的背部,科學家們發現了一個「骨頭坑」,這裡有很多來自於40多萬年前的古人類化石碎片,通過研究認為,這些化石的主人,或許是尼安德特人,或者是尼安德特人的祖先。
  • 英媒:「走出非洲」的人類祖先又瘦又小
    英媒稱,據一項新的研究結果說,最先離開非洲的早期人類祖先又瘦又小,行走姿勢更像類人猿。這項研究結果向我們人類起源的現有理論發出挑戰。英國《每日郵報》網站7月30日報導,多年來,科學家一直認為,最先走出非洲並前往亞洲和歐洲的早期人類是高大強壯的直立人。但對早期人類化石的最新分析結果顯示,最先開始這一旅程的實際上可能是遠為瘦小的人類——能人。
  • 早期人類也會冬眠?化石研究:骨骼生長中斷數月
    資料圖(Getty) 海外網12月21日電 近日,西班牙的一項人類化石研究顯示,尼安德特人和他們祖先的骨骼化石有季節性損壞,這表明早期的人類可能是通過冬眠來度過寒冬的據《衛報》20日報導,發表在《人類學》(L'Anthropologie)雜誌的一篇論文中指出,從西班牙北部一個古老的萬人坑裡挖出的化石顯示,人類骨骼生長中斷了數月。科學家們認為,早期人類骨骼化石中的損傷和其他損傷跡象與其他冬眠動物骨骼中的損傷和其他損傷跡象相同。這表明,人類的祖先們通過減緩新陳代謝和數月的睡眠來「應對寒冷的環境和食物的匱乏」。
  • 英媒:冬眠時間減少衰老更快
    參考消息網3月17日報導英媒稱,研究人員發現,30隻雌性黑熊從人類處覓到的含糖深加工食物越多,這些黑熊冬眠的時間可能就越短。野生動植物生態學者麗貝卡·柯比和她的同事2月21日在英國《科學報告》雜誌中認定,冬眠時間短的熊往往在細胞衰老測試中得分也差。
  • 英媒:地球若沒有人類 北歐將是哺乳動物的天堂
    參考消息網8月24日報導 英媒稱,如果地球上沒有人類,現在北歐大部分地區也許是狼、駝鹿、熊和大象等生物的家園。英國《每日郵報》網站8月21日報導,根據一項新研究,如果沒有人類破壞生態系統,地球上大部分地區應該類似於非洲塞倫蓋蒂平原。
  • 英媒:全球變暖或致秋天提前落葉
    原標題:英媒:全球變暖或致秋天提前落葉參考消息網11月28日報導英媒稱,由於氣候變化,樹葉在秋天可能會更早掉落,而不是像人們之前認為的那樣會更晚。據措納估計,落葉期從推遲到提前的轉變相當於全球溫帶森林每年減少大約10億噸碳存儲,約佔人類每年碳排放的十分之一。他說:「這是一個相當龐大的數字。」
  • 日媒:只要進入某種模式,人類也可以冬眠
    新華社北京8月14日新媒體專電 《日本經濟新聞》8月9日刊載題為《人類能實現冬眠嗎?》的報導,文章分析了「人工冬眠」的可能性及其對現實的意義。文章編譯如下:2006年10月,一名男子在日本神戶市六甲山被困。24天後被救援人員發現時,他的體溫僅有22度。
  • 研究發現:幾十萬年前,原始人類已學會冬眠,為何現在不行了?
    40萬年前的冬眠原始人在西班牙,古生物學家們發現了一個堆滿了古人類遺骸化石的「骨頭洞穴」,經過研究發現,這些古人類距今已經有40多萬年的歷史,他們應該是早期的尼安德特人,或者是尼安德特人的祖先。當然,問題的關鍵在於:這些原始人類可能會冬眠。
  • 冬天不想努力,想冬眠?為什麼人類不能冬眠,為你科普冬眠小知識
    春天會犯困,夏天、秋天精神疲乏,相比這三個季節,冬天仿佛是人類最不想起起床的季節,面對工作、學習、生活,許多「懶人」發出了為什麼人類不能冬眠的疑問。要是人類能夠冬眠該有多好,再也不用受到工作與學習的早起支配。
  • 我們都有冬眠基因?人類的祖先或許真的會冬眠!|衛報
    最近,有考古學家研究發現,40 多萬年的早期人類似乎真的冬眠過——他們在黑暗的洞穴裡躲避嚴寒,並靠冬眠來度過漫漫長夜。這項研究有沒有科學依據?為什麼現在的人類又不需要冬眠了呢?文中的 counter-argument 是什麼意思?建議大家先一邊聽音頻,一邊獨立閱讀原文,再學習後面的講解與分析。
  • 英媒:黑猩猩的「床」比人類的乾淨多了!
    參考消息網5月17日報導英媒稱,科學家發現黑猩猩的床比人類乾淨得多。據英國《獨立報》網站5月16日報導,一項對比黑猩猩窩巢與人類床鋪標本的研究發現:人類的床單和床墊藏匿的來自身體本身的細菌遠遠多於黑猩猩。
  • 人類有可能在冬眠艙中實現冬眠嗎?
    電影《星際穿越》中馬特·達蒙使用的冬眠艙情感為何物?他只知道機器讓他知道的東西,除了外形和人類一樣,還有什麼意義?人類身體特點冬眠期間要保持生命體徵,呼吸、心跳都繼續,但是將新陳代謝降到最低。人類經過早期智人20萬年、甚至更遠時期靈長目動物的進化,註定了今天是一種哺乳綱、溫血、高智商的高級動物。
  • 人類祖先是靠冬眠過冬的,你呢?
    熊會冬眠,蝙蝠會冬眠,甚至歐洲刺蝟也需要冬眠。而現在看來,人類祖先可能也有冬眠過。化石專家表示的確如此。在世界上最重要一處化石遺址發現的骨骼化石證據表明,在數十萬年前,人類的祖先可能就是靠冬眠捱過漫漫寒冬。 hominid /'hɒmɪnɪd/ adj.
  • 人類也可以「冬眠」了
    說起冬眠,你一定想到了蛇、青蛙、熊等動物,那你想過有一天人類也會冬眠嗎?這不是科幻小說的情節,而是正在一步步向我們走來的現實:日前,美國探究動物冬眠基因的科學家認為,在人類體內或許也存在冬眠基因,如果該基因被激活,那麼人類也能進入冬眠狀態,這將對幫助太空人在睡眠中前往太空目的地和幫助患者保護大腦有重要意義。
  • 英媒:太陽也有聲音 但波長遠遠超出人類聽力範圍
    參考消息網1月11日報導 英媒稱,太陽的確會發出聲響,其形式是壓力波。據英國《焦點》月刊文章稱,壓力波從太陽內部深處升起的大團大團熱氣產生的,它們以每小時幾十萬千米甚至更高的速度飄行,最終突破太陽表面。於是,太陽的大氣就像一鍋沸水那樣翻滾。聲波的特點(如速度和振幅)取決於它們所穿越物質的材料,因此它們可用於研究太陽的深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