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首探引力波 霍金:很有可能引發天文學革命

2020-12-03 驅動之家

直接探測到引力波有多重要?包括中國科學家在內的多國家科學家認為,新發現不僅填補了廣義相對論實驗驗證中最後一塊缺失的拼圖,讓現代物理學的根基更加堅實,也意味著科學家抓住了揭開宇宙奧秘的「鑰匙」,有助於了解宇宙的起源和運行機制。

英國著名理論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表示:「引力波提供了一種人們看待宇宙的全新方式。(人類)探測到引力波的這種能力,很有可能引發天文學革命。」

全球近千名科學家參與了搜尋引力波的項目,其中有來自中國清華大學的科研團隊,包括該校信息技術研究院研究員、天體物理中心兼職研究員曹軍威,以及計算機系副教授都志輝和王小鴿等。參與研究的幾位科學家對記者說,他們著重採用先進計算技術提高引力波數據分析的速度和效率。如果說引力波發現有重大意義,那麼探測和數據分析技術水平的提高意義也同樣重要。

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物理學家勞倫斯·克勞斯告訴記者,發現引力波開啟了觀測宇宙的一個新窗口,就像望遠鏡的發明或太空無線電波的發現一樣。引力波天文學將成為21世紀的天文學。不僅如此,它可能還揭示了有關引力、黑洞及基本物理問題的性質的重要信息。

南非誇祖魯-納塔爾大學的引力波研究專家馬寅哲說,天文學的發現幾百年以來主要靠電磁光譜的測量,射電、光學、紅外、X射線等天文觀測手段均是在收集光,靠「看」觀測宇宙。引力波的發現則將從「聽」這一完全不同的角度進行天文觀測,引力波天文學這一學科的大門徹底被打開。引力波將成為檢驗愛因斯坦相對論、探測黑洞質量、測量宇宙距離等基本問題的新窗口。

此次主導發現引力波的是「雷射幹涉引力波天文臺」項目(LIGO)。參與該項目的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科學家查德·漢娜說,我們無法預測引力波天文學將如何改變對宇宙的基本認知,就像伽利略用他的小望遠鏡預測不了哈勃太空望遠鏡展現給我們的宇宙那樣,「我們可以預期的是,100年後我們的後輩所知道的將與我們所知道的有天壤之別」。

LIGO原型機實驗室科學家埃裡克·金特羅對記者回憶自己得知引力波可能被探測到的經歷說,「我們被告知不得聲張,我甚至沒有告訴家人,其實直到今天,我們還沒有好好慶祝,我只是在當時偷偷攥了下拳頭,對自己說『YES』」。

另一名LIGO項目共同創始人、加州理工學院教授基普·託爾內說:「有了這一發現,我們人類將會開始不可思議的新探索:探尋宇宙扭曲的一面——由扭曲時空生成的天體與現象。」

託爾內也是好萊塢科幻大片《星際穿越》的科學顧問。有人在記者會上問這一發現對時間旅行有什麼意義,他回答說:「這大大加深了我們對在極端扭曲情況下的時空行為的了解,但我不認為它使我們距時間旅行更近一步。我倒是希望如此,但那是兩個不同的方向。」

100年前,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預言了引力波的存在。但愛因斯坦也曾認為,由於引力波太過微弱,它無法被探測到。參與LIGO項目的墨爾本大學研究人員孫翎告訴記者,這次「我們既證明了他的正確,另一方面他也說錯了,我們真的探測到了」。

相關焦點

  • 人類首探引力波 圖解雙黑洞如何產生引力波
    人類首探引力波 圖解雙黑洞如何產生引力波發布時間: 2016-02-15 14:30:48  |  來源: 北京晨報  |  作者:  |  責任編輯: 王振紅關鍵詞: 引力波探測,雷射幹涉,雙星系統,探測引力波,基本相互作用,宇宙背景微波輻射,射電源,超新星遺蹟人類首探引力波
  • 科學革命能夠引發人類生活觀念深刻變化的科學巨變
    科技革命在現代人類文明發展歷程中佔據著特殊位置,它能夠塑造人類的思想觀念、生活方式與生產方式,改變科學技術的結構體系,牽動全球科技中心轉移,推動世界現代化發展進程。更重要的是,它直接影響著國家的興衰以及國家地位在全球競爭格局中的升降。  科技革命的歷史意義  科學革命是能夠引發人類生活觀念深刻變化的科學巨變。
  • 天文學革命引導者哥白尼
    後來當時高度發展的阿拉伯帝國,融合吸收了託勒密的學說,天文學得以研究和發展。公元1100年,基督教國家發動了十字軍東徵戰爭,這樣古希臘的文明著作又阿拉伯回到了歐洲,天文學演變成了基督教的教義不可挑戰,直到哥白尼的橫空出世。
  • 霍金「突破聆聽」項目公布首組尋找外星人數據
    ­  上個月月底,由英國著名物理學家史蒂芬 · 霍金推出的"突破聆聽 ( The Breakthrough Listen ) "項目公開了首組來自綠岸望遠鏡等巨型監聽設備的尋找外星人數據。­  通過先進軟體對這些無線電頻道的掃描,科學家們將可能從中找到來自遙遠外星文明世界的信號。雖然目前還未出現明顯的 E.T.
  • 人類首張黑洞照片面世!
    圖片來源:事件視界望遠鏡合作組織天文學家捕獲首張黑洞照片!
  • 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基普·索恩:人類能否時光穿梭?
    引力波將開啟新時代400多年前,伽利略用他發明的小型光學望遠鏡第一次望向星空,人類終於第一次「看到」了宇宙的「樣貌」,並由此開創了「電磁波天文學」的時代。3年前,索恩和他的同事們用引力波觀測到黑洞碰撞,就此開創了一個「引力波天文學」的新時代。
  • 霍金警告別和外星人接觸,後來又為什麼贊成探測外星文明?
    2010年,霍金在紀錄片《與霍金探索宇宙》裡介紹說:宇宙中有超過1000億個星系,從這個數量中就可以看出,地球不是唯一有生命的星球。霍金在節目裡鄭重警告人類:外星人很有可能不懷好意,我們地球人不應該繼續發射信息到宇宙中去,以免被外星人得知地球消息。
  • 為何霍金生前要讓人類儘快離開地球,他發現了什麼?真相細思恐極
    這首古詩在現代人眼中看來就是一首預言詩,因為李白這首詩中的全篇的第1個字連在一起就是:二零一五六月一日東方之星沉沒長江。事實也的確如此,所以現在有很多人給李白又增加了一個新的標籤,叫做預言帝。說到預言,在現代生活中大家會發現有一些科學力量支持的學者們,可能說話的時候相對而言更有底氣。因為他們背後就有強大的科學數據做驗證,比如說霍金,直到現在依舊是在國際上享有盛譽的一位偉人。
  • 首張黑洞照片的意義以及與霍金、愛因斯坦、史瓦西等科學家的關係
    網絡上一直有人認為,2019年4月份科學家們公布的首張黑洞照片,與霍金有很大的關係,甚至有人認為是發現了霍金提出的黑洞輻射,因此霍金可以追授諾貝爾獎。這是一個誤解。霍金雖然在黑洞研究上做了許多探索,也取得不少科學界公認的成就,但第一張黑洞照片真得與霍金關係不大。
  • 霍金老搭檔彭羅斯89歲獲諾獎,霍金如果沒去世,有可能獲得嗎
    的朋友肯定不會陌生,他既是霍金的對手,曾因一場與霍金的精彩爭辯而被媒體強烈曝光,也是霍金的老搭檔,霍金的許多成就都是和彭羅斯共同完成的。這個解可以說震驚了全世界,因為它讓人類知道在茫茫宇宙之中存在著,有可能得獎嗎?
  • 霍金老搭檔彭羅斯89歲獲諾獎,霍金如果沒去世,有可能獲得嗎
    ,也是霍金的老搭檔,霍金的許多成就都是和彭羅斯共同完成的。 這個解可以說震驚了全世界,因為它讓人類知道在茫茫宇宙之中存在著「黑洞」這種特殊的天體,除此之外,這個解給出了一個驚人的結果
  • 霍金預言不能運行天眼,「天眼計劃」到底發現了什麼?答案驚人
    這個望遠鏡的正式啟用可以說是我國在天文學上的一大跨步,但是著名的科學家霍金卻對天眼計劃發出警告,建議我們立刻停止如此大規模的宇宙探索,霍金認為這樣會導致地球被外星人發現
  • 7個天文學冷知識:我們人類還沒有解開,宇宙中存在的秘密
    學習知識總是很枯燥的,但是有的知識還是比較有趣的,像天文學方面的內容,就讓很多人特別的喜歡,畢竟我們人類都存在好奇心,而在浩瀚的宇宙裡,也可以滿足這方面的需求,例如,宇宙大爆炸之前發生些什麼呢?我們的宇宙有沒有邊界?這些有趣的問題,我們是否可以找到準確的答案?今天小編來聊聊,7個天文學冷知識:我們人類還沒有解開,宇宙中存在的秘密!
  • 霍金曾極力反對中國天眼計劃,原因令人震驚
    然而,這樣一個屬於人類的偉大工程,在建設之初卻遭到了著名天文學家霍金的質疑和反對。那麼,霍金究竟為什麼會反對我國的天眼計劃呢?宇宙浩瀚無比,外星文明的存在是肯定的,只不過以地球人目前的科學技術水平還無法探測到地外生命信號而已。我國的天眼自2016年啟動以來,已經發現了一百三十顆脈衝星,其中屬於新發現的就有九十多顆。
  • 霍金:人工智慧或終結人類文明,但讓人類滅絕的,遠不止它
    4月27日,GMIC 2017北京大會拉開帷幕,英國劍橋大學著名物理學家史蒂芬·威廉·霍金遠程發表了主題演講。演講中,霍金仍保持了其對人工智慧一貫的謹慎性,提醒AI科研者們在利用AI造福人類的同時,還需注意消除可能的威脅。
  • 霍金去世前給人類四個忠告,人類如果犯錯,極有可能自取滅亡
    霍金給人類的四個忠告:1.上帝粒子可能毀滅宇宙上帝粒子也叫希格斯玻色子,是粒子物理學標準模型預言的一種自旋為零的玻色子,不帶電荷、色荷,極不穩定,生成後會立刻衰變。一九六四年,英國科學家皮特·希格斯提出了希格斯玻色子的存在。
  • 哥白尼的天文學革命,如何拉開了現代科學發展的序幕?
    羅伯特·韋斯特曼(Robert S.Westman)庫恩的《哥白尼革命:西方思想發展中的行星天文學》是一部科學思想史名著,2003年北大出版社中文版的內容簡介云:「此書與柯瓦雷的《伽利略研究》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 哥白尼的天文學革命,如何拉開現代科學發展的序幕?
    羅伯特·韋斯特曼(Robert S.Westman)庫恩的《哥白尼革命:西方思想發展中的行星天文學》是一部科學思想史名著,2003年北大出版社中文版的內容簡介云:「此書與柯瓦雷的《伽利略研究》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 霍金在伽利略逝世300年後出生,他們分別做出了什麼貢獻?
    在望遠鏡中,他發現了月球上的環形山、繞著木星轉動的四顆衛星、土星環還有太陽黑子,每一項都稱得上是天文學的重大突破,這也讓伽利略被後人稱為「觀測天文學之父」。時間來到霍金所處的20世紀,伽利略發現的月球環形山上已經留下了人類的足跡。天文學觀測宇宙的工具從可見光拓展到了紅/紫外線、X射線等整個電磁波譜,天文學家以此來研究宇宙中數千億顆恆星的光譜與構成,發現了脈衝星、類星體等特殊的天體。廣義相對論甚至預測了一種全新的天體:黑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