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世界五大地形之一的平原在各個大洲都有廣泛的分布,一般來講氣候條件較好的平原是經濟發達、農業機械化和人口比較密集的地區。而世界上很多平原和三角洲都位於低海拔的沿海地帶,有可能受到海平面上升的威脅。那假如這些平原都被淹沒後,世界地理將變成什麼模樣呢?
亞洲各人口密集區消失
先看我國的變化,三大平原全沒了,東北平原、華北平原、江漢平原、鄱陽湖平原、長江三角洲以及珠江三角洲、臺灣西部平原等全部被淹沒。基本上都是我國人口較多的地區。北冰洋直達中亞,西北地區不再遠離海洋。
再看其他國家,有日本的關東平原、泰國的湄公河平原、越南的兩大河口三角洲、俄羅斯的西西伯利亞平原、中亞的圖蘭平原、中東的兩河平原以及南亞的恆河平原、恆河三角洲、印度河平原統統將不存在。亞洲面積大幅縮水,主體基本上由中國承擔。印度洋到達喜馬拉雅山腳,印度變成了島國。
歐洲小得不叫一個洲
歐洲的平原被淹沒之後,整個大陸變得支離破碎。東歐平原、波德平原、西歐平原、波瑙河中遊和下遊平原、波河平原淹沒,中東歐徹底不在。整個歐洲只剩下伊比利亞高原、巴爾幹半島、阿爾卑斯山、斯堪地納維納山等海拔較高地帶。面積小而又分離,想必歐洲也難以撐起一個大洲的含義。
非洲變化最小
非洲被稱為高原大陸,所以低海拔的平原較少,埃及、利比亞、突尼西亞、西非的奈及利亞和幾內亞等國有變化。這些地區的人口也比較密集,尤其是尼羅河三角洲地帶。
失去超大平原的南北美洲
作為世界面積前三的北美大平原也將被海水淹沒,美國和加拿大的大批城市將不復存在。北美大陸的東西部分只能依靠一條狹長的陸地連接。
而南美洲基本被掏空了,亞馬孫平原和拉普拉塔平原的消失使南美大陸分割成安第斯山脈和巴西高原兩大部分。
所以世界平原的淹沒將使地球的版圖變得面目全非,而適合人類居住的地區面積想必也變得極其緊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