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愛和物質哪一個更重要?
今天給大家帶來一部催淚而又治癒的電影——《我是山姆》。這部電影在中國大陸上映的時間是2001年,年代雖已久遠,但愛卻永恆著。
你相信一個智力只有7歲的父親能夠養育好一個孩子嗎?有人會說,絕對不可能,也有人說不一定。
今天給大家帶來的這部影片——《我是山姆》,就是這樣一個有著爭議的存在。山姆能養育好露西又或者山姆沒有能力養育好露西。
01 因善而生
在星巴克工作的山姆,智力只有7歲。但影片的開頭給觀眾們所展示的鏡頭並不是常規的套路,從大部分觀影經驗來推測,如果影片的主角設定為一個智力障礙的角色,那麼劇情走向應該就會是主角飽受歧視和鄙棄。但在這部電影中的劇情卻是一個暖心給反轉。
我們看到山姆的工作環境,溫馨有序。他有一群照顧著他的同事,還有一群理解他的老顧客。相信影片給出這樣的劇情一定是在給觀眾們傳達某種涵義——你看,這個世界是有溫暖的。
工作環境是溫馨的,顧客們是善解人意的,而山姆本身就是善良的存在。因為山姆收留了一個流浪女,因此,他有了做父親的機會。就這樣,露西出生了。
02 愛是互相的
流浪女出院那天就走了,留下露西和山姆。當然,影片到這裡,觀眾們的下意識一定是山姆根本不可能照顧好一個新生兒。對,山姆確實是照顧不了小露西,帶著露西回家後的山姆,手忙腳亂,畢竟他的智力僅僅7歲。一個不成熟的孩子又怎麼有能力照顧好另外一個孩子呢?
影片進行到這裡,另一群人出現了,他們是山姆的朋友,和山姆一樣有智力障礙。但這樣一群人,和山姆一樣,愛著這個小露西。另外一個人物是山姆的鄰居,安娜。幸得一群善良的朋友們,小露西在充滿愛的環境長大了,年齡剛好七歲。
山姆每天晚上都會在露西的床頭讀者故事書和露西一起進入夢鄉。但隨著年齡的增長,露西的書本開始變得複雜,這讓只有7歲智力的山姆讀起來變得很吃力,而露西也察覺到了。於是露西開始裝作不喜歡山姆讀不出來的故事書,這樣山姆就不會變得焦慮不安。露西表現得像一個懂事的大人,在照顧著山姆的情緒。
03 當愛被阻擋時
影片開始了白熱化的階段,片中各種矛盾都在考驗著露西和山姆。同學的嘲笑讓路西開始受到考驗,當情親成為被嘲笑的理由時,她開始躲避山姆。這往往是人們不願承認和觸及的,而又折磨著人的最真實的「心病」。
當山姆這個特殊的家庭受到社會的關注,社會的關愛就成為了另一個考驗。兒童保護署判定山姆不具有撫養能力,應該放棄撫養權。
那麼問題來了了,兒童保護署的做法到底仁不仁道?
04 真愛治癒了所有人
影片的後半段,麗塔出場了,她的出現將山姆和露西之間的真摯感情得到了升華。
麗塔是個律師,自大又自利。她能接手山姆的案子,完全是出於她的虛榮心。但同時,她的沒有一個充滿愛的家庭,丈夫不愛她,兒子也不願意搭理她。可當她見證了山姆和露西的感情時,她被治癒了,她開始明白家人之間的愛是什麼,她不再一心撲在工作上,而是將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家人身上。
露西被寄養的家庭同樣也被山姆對露西的愛所感動,讓露西回到了山姆身邊。兒童保護署也恢復了山姆的對露西的撫養權。山姆用真愛換回了露西的撫養權,事實證明,山姆能夠養育好露西,儘管沒有物質上的滿足,但愛從來不會缺少。
影片的結局是皆大歡喜。同時,影片也用這樣一個結局來告訴人們,親情的愛、朋友的愛、社會的愛、世界的愛。都將存在並永遠陪伴在人們的身邊,愛能治癒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