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山姆》:並不是只有很成功很聰明的人,才能成為好父母

2021-01-09 深夜書桌李小墨

原創 | 李小墨

昨天晚上,看了電影《我是山姆》。

這部電影太好哭了,哭得我枕頭都溼了,很久沒有看什麼電影哭得這麼稀裡譁啦了,但是心裡像裝了一個春天那麼溫暖。因為山姆和他的朋友們太溫暖太美好了。

我就在想,這樣的電影存在的意義,就是讓忙碌、麻木、焦慮的我們回想起生命本真的那些東西,重新去思考什麼才是生命裡真正重要和有意義的東西。

01

一個叫山姆的爸爸

和一個叫露西的女孩

山姆是一個智力障礙者,他只有相當於7歲小孩的智商水平。

他只會非常慢地說出一些簡單的句子來表達自己,為了提醒自己將要做的事或者重要的信息,他需要不斷自我複述。

他在星巴克打工,負責點單送單和收拾桌子,只領8美元的時薪,因為他勝任不了更複雜的工作。

會加法,但是算的非常慢,不會乘法。

只會念一本叫做《綠蛋加火腿》的繪本,因為他認識的字有限,念不出太複雜的單詞。

一個流浪的女人,為了能有張床睡,和他短暫在一起。生完女兒馬上就頭也不回地離開了他的生活,她對山姆以及孩子都沒有任何感情。

山姆就這樣有了一個女兒,他用最喜歡的歌給她取名叫「露西」,是視她如珍寶,如鑽石的意思。

只有7歲智商的他,比普通的新手爸爸還要手足無措。

他不知道嬰兒每兩個小時就要餵一次,露西整夜整夜的哭,他頂著兩個黑眼圈不停地起來抱著哄,他很著急卻不知道自己哪裡做得不對。最後是鄰居安妮被吵得睡不著覺,打電話來抱怨和溝通,結果山姆反而向她求助,他害怕露西生病了他卻不知道。

得知山姆有智力障礙、小露西沒有媽媽,安妮教了他怎麼餵養露西。安妮怕山姆算不準時間,就教他打開電視,根據動畫片和電視節目的播出時間來餵養露西。

山姆是一個非常非常盡職盡責、非常非常愛女兒的父親。

他會耐心地回答露西的每一個問題,雖然他回答得並不好;他會給露西準備生日驚喜派對,非常認真地買東西布置現場和提前排練;他清楚地記著露西喜歡的冰淇淋口味;每年露西生日他都帶她去照相;他花很多很多時間陪露西玩,聽露西說話……

他還有一群和他一樣有智力障礙的朋友,他們的友誼特別簡單也特別牢固,有很多固定活動,比如他們每個月的第一個周四都約在山姆家看錄像帶,一直看了8年。這群低智朋友通常充當著他的智囊團的角色。

我第一次淚崩就是在他們一起去給露西買鞋那裡。

他們在店裡挑選了很久,一群只有孩子智商的大老爺們,每個人都提出自己的建議,有的建議買粉紅色的,有的建議買鞋底會亮的,其中一個拿了一雙成年女人穿的豹紋拖鞋,說露西會喜歡,聽起來很誇張對吧,可是他的依據是我們上次去動物園的時候,露西很喜歡動物紋路。

他們沒有智力去判斷這是不是對的鞋,但是他們懂得怎麼愛別人。

最後,露西挑了一雙自己喜歡的,山姆一向最尊重露西自己的想法和意思。可是付錢的時候卻不夠了,他一共只有6.25美元,可是鞋子需要18.19美元,他為難地說,因為我要參加家長會,所以這周我拿不到全薪。幾個老爺們拿出他們僅有的零錢湊起來給他們最愛的小女孩買鞋,最後其實還是不夠,是售貨員偷偷貼的錢。

然後非常可愛的是,其中一個還問送不送氣球,售貨員不忍心,點頭說送,結果另一個又補充問,是只送一個呢,還是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售貨員說,每個人都有一個。他們一人牽著一隻氣球,開開心心地回家了。

露西被一群叔叔疼著,她仿佛是他們所有人的女兒,他們自己不聰明,所以看到露西長得很聰明特別開心。

他們不聰明,但是他們很簡單、很單純。我們去店裡買東西,要是買不起,會非常擔心被賣家看不起,可是他們沒有這樣的顧慮,他們就是簡簡單單地想給他們最愛的、即將要去上小學的小女孩買一雙好看又耐穿的鞋。而一個氣球就可以讓他們覺得非常開心。

可是很快,學校發現,露西出現了不願意學習、害怕學習的現象,在她的畫裡,她是個成人,爸爸反而是個小孩。同學們的嘲笑也讓她非常不舒服,她為了挽回面子,甚至和同學說山姆不是她親生爸爸,她是領養的。兒童福利機構也注意到這對父女,認為只有7歲智商的山姆無法勝任父親這個角色。

他們強行帶走了露西,準備通過法律程序,剝奪山姆的撫養權和監護權,把露西給有能力的家庭領養。

接下來的故事就是山姆找了律師,奪回撫養權的故事。

豆瓣有條短評說:「把孩子交給一個智障撫養,才是真正的不負責任」,估計這也是兒童福利機構的想法。

說實話,這其實是一個初心是善的制度,我們也見過一些國內的新聞,一些不具有完全民事能力的父母帶孩子,孩子衣不蔽體 ,食不果腹,無法得到妥善的照顧,也無法得到適當的教育。有一個制度願意管這樣的孩子,初心一定是好的。

所以這並不是正義對待邪惡的故事,而是在探討到底怎麼樣對孩子才是好的。好的制度,在一些特殊的情況裡,是不是也會辦壞事呢?

電影的結局是比較折中的方案,山姆應該是和那個收養家庭共同撫養露西。

山姆並不是自私地想要佔有孩子,他也想過要給孩子最好的。他其實一度放棄過,因為他看到露西有了一個新的家,他覺得露西可以得到更好的照顧,露西已經不再需要他了。

可是後來他意識到,露西非常依戀她,露西非常需要他,把他們兩個人分開,對露西是一種傷害。但是他也知道自己的局限性,所以最後他對那位養母說:

「如果我告訴你一個秘密,說我一個人沒辦法照顧露西,你會告訴法官嗎?」

「我一直希望露西能有個媽媽,我希望有人能幫我,不是任何人都可以,我知道你就是她畫裡的紅色。」

最後那位養母出現在了露西足球比賽的觀眾席上。

02

並不是只有很成功很聰明的人

才會成為很好的父母

社會上一直有一種論調,年收入達到多少,有多大的房子才有資格為人父母,意思是如果你沒辦法給孩子提供很好的物質條件和成長資源,你就不要生,生了也是害了孩子。

這部電影裡的山姆很窮,時薪8美元,一雙鞋子都買不起,女兒被帶到兒童福利機構後,想買答錄機讓女兒給自己留言,也只買得起二手的。他也不聰明,只有7歲孩子的智商。可是他傾盡所有地對女兒好,他教會女兒有同理心,教女兒要誠實,不可以撒謊。露西遇到困難的時候,鼓勵她。女兒從他那裡得到很多很多的愛,也學到很多美好的品質。她大部分時候都是開心和幸福的。

雖然因為爸爸的特殊,她面對同學嘲笑的時候,也曾經覺得爸爸讓自己丟人。但是她還是很愛爸爸,山姆因為自己和別的爸爸不一樣和露西道歉,露西說:「沒關係,真的,我很幸運,別人的爸爸不會陪他們去公園。」後來為了回到爸爸身邊,她還說:「All I need is love」.

而女律師,高智商高學歷,在大律所工作,生活光鮮。她是真正的時間就是金錢,秒針滴噠響就是金錢的聲音。她住豪宅、開跑車,習慣多線程處理事務,極度忙碌,忙到接兒子電話的時間都沒有。她的人生就像是一首快節奏得讓人喘不過氣來的《野蜂飛舞》。

她的人生就是要贏,贏,贏,丈夫出軌,山姆說你應該離開她,她的反應卻是我從來沒有輸過。她不是想要和丈夫繼續一起下去,而是不想要人生裡出現失敗兩個字。

在高壓下工作,她情緒時時在崩潰的邊緣,對兒子大吼大叫,對女助理大吼大叫,兒子看她的眼神充滿憤怒,女助理被她罵哭。兒子缺少陪伴,和她並不親近。

他的兒子,和露西一般大,可是很少笑,他的心裡充滿了憤怒和失望,只好用冷漠來保護自己。

是的,精英父母有更多的能力和資源,幫助孩子成功。可是成功就一定能得到幸福和快樂嗎?

電影裡,露西的同學,爸爸是一副精英的樣子。他們班要求每個人向全班同學介紹昆蟲,露西忘詞了,山姆說「這個很難背,因為有很多個階段」,那位同學忘詞了,爸爸提醒催促、咬牙切齒又壓低聲音地說「你明明會的」,他想要孩子有最佳表現,不惜親自上手給孩子寫詞。可是孩子卻非常不開心,因為他想介紹的壓根不是這個昆蟲。

所以,並不是只有很成功很聰明的人才有資格做父母,也並不是只有很成功很聰明的人,才有能力做好父母。

有能力去愛的人,就有資格做父母,就算他買不起頂級學區房,就算他沒辦法給孩子做奧數輔導,就算他報不起好幾萬塊的國外遊學營,就算他面朝黃土背朝天,大字不識幾個,只要他們有能力去愛,有責任地養育孩子,他們就是很好的父母。

山姆那樣特殊的情況很少,但是這個世界上平凡普通,卻傾其所有地愛孩子的父母很多。他們中有很多都是很好很好的父母。

這是我看這部電影的第一個收穫:並不是只有很成功很聰明的人才有資格做父母,也並不是只有很成功很聰明的人,才會成為好父母。為人父母最重要的條件是愛的能力。

03

到底什麼是人生中最重要和有意義的事情?

我是一個2歲女孩的媽媽,自從有了女兒小房子之後,我開始重新思考我的人生排序。

以前,我覺得對我來說,自我實現是最重要的,我的夢想和目標是最重要的,我的個人成功是最重要的,把時間花在其他事情上是浪費時間。

意外懷了孩子,我最初的想法是,我只想把生育孩子這件事當做一條人生副線來看待,我會盡職盡責,但是我不想耽誤我的夢想和目標。

可是養著養著,和她之間的羈絆越來越深,她帶給我的美好越來越多,也實在是心裡太多破碎的角落被她治癒,我的精力和時間慢慢地偏向她。

以前,和她在一起一會兒,我就焦躁地想快點回到工作上。現在我會抽出一部分時間,陪她玩扔球接球的遊戲,和她 一起唱兒歌,陪她去小區樓下用沙子做一個蛋糕,用樹葉裝飾,假裝樹枝是蠟燭。

對女律師來說,到底什麼是最重要的呢?

事業的成功嗎?她已經很成功了,可是她並不幸福,她是一個工作狂,她需要大量吃糖來緩解自己的焦慮,她的孩子不親近她,她和山姆說我覺得自己渺小而醜陋。

這是一種非常不平衡的生活。

工作、家庭、交友、興趣等各個方面,任何一方面非常突出或者缺失,都不是和諧的生活方式,我們會在失調裡痛苦掙扎,我們都需要去找到一種平衡。

這是我看這部電影的第二個收穫:並不是說孩子更重要,我們要放棄事業來陪孩子,而是無論我們採取什麼樣的生活方式,都要時不時停下來重新思考自己的人生排序,我們是不是不知不覺忽略了一些重要的東西呢?

工作狂需要重新思考家庭的意義,為了家庭過度付出的人也同樣需要思考,是不是應該留點時間給自己,就像那個伺候了一家老小一輩子,只有丈夫離開客廳才有資格看電視,沒有一天真正屬於自己,於是56歲學車離家出走,獨自開車自駕遊,打算穿越中國大山大河的那個阿姨一樣。

最後,如果你也是一個內心柔軟的人,不要錯過這部電影。

- The End-

相關焦點

  • 《我是山姆》:陪伴孩子成長,再聰明的父母都比不上7歲智商的他
    父母對孩子的愛我們不會質疑,極少部分父母的暴力行為無法改變父母愛孩子的事實。而且這種愛是超越一切的,他們可以為孩子放棄所有,不僅僅是自己的時間,自己的金錢,甚至是自己的生命。但是如此偉大的父愛母愛,卻往往夾雜著很多附加條件。他們希望孩子能夠聰明,能夠優秀,甚至會因此決定自己是否願意繼續愛他們。
  • 《我是山姆》,一個智力7歲的單親爸爸
    《我是山姆》 | 2001年 | 美國 | 家庭///一直覺得沒有能力給孩子正常的成長環境還要生孩子的人是不負責任的,孩子的成長是不快樂的。而《我是山姆》讓我的態度柔軟了不少,有缺陷的父親卻把自己的全部都給予了女兒,愛與歡笑,一樣不少,為了女兒能夠得到更好的成長,他願意成全,但卻不缺席。
  • 《我是山姆》:我只需要愛
    昨天看到有句話覺得很有意思,父愛是沉默,如果你感覺到了那就不是父愛了。這句話說得很貼切,因為我們往往最怕的就是表達愛。有一部電影是能讓我們有信心把那句遲來的「我愛你」說出口的,這部電影就是《我是山姆》。正如電影名一樣山姆是電影的主人公。也是一個只有七歲智力的父親,他的愛就表現得非常直接,甚至還帶有一些孩子氣。
  • 《我是山姆》:父女此生,共赴此生
    2001年上映的電影《我是山姆》曾奧斯卡等多項獎項提名,它講述的是在星巴克工作的山姆,雖已成人,但智力水平只有七歲。偶然之下收留了一位流浪女,並與其生下一個女兒,山姆給女兒取名露西。流浪女跑後,山姆獨自撫養露西到七歲。七歲時的露西十分聰明,智力水平已經超過了山姆。這對特殊的父女引起了兒童保護署的注意,他們認為山姆不具備撫養露西的資格,給露西安排了寄養家庭。
  • 《我是山姆》生命永恆的話題——愛
    甚至後來露西被兒童福利局帶走時,山姆去最好的律師事務所找律師,重新開始新的工作,好離露西近一點,『我每天都花了很多時間在公交上,看露西的時間就少了一分,我只想看看她』露西對山姆同樣離不開。露西拒絕長大,她發現父親山姆只會念一本書時,她故意裝作不會念的樣子來隱藏自己的長大,只是為了讓山姆作為父親久一點。露西為了山姆開始了自己的反抗,反抗法庭,逃離看守所,漠視新的撫養家庭。
  • 我是山姆,一點兒也不完美,感謝你給了我最完美的世界
    對於父親來說,看到自己的孩子越來越聰明可能是這輩子最快樂的事情之一了。但是,對於一個只有七歲智商的父親,無論孩子是越來越聰明還是越來越笨,他的生活都會發生巨大改變。在電影《我是山姆》中就講述了這麼一位弱智父親山姆和他天才女兒的故事。
  • 《我是山姆》裡用智力障礙的人,治癒了許多正常人
    今天給大家帶來一部催淚而又治癒的電影——《我是山姆》。這部電影在中國大陸上映的時間是2001年,年代雖已久遠,但愛卻永恆著。你相信一個智力只有7歲的父親能夠養育好一個孩子嗎?有人會說,絕對不可能,也有人說不一定。今天給大家帶來的這部影片——《我是山姆》,就是這樣一個有著爭議的存在。山姆能養育好露西又或者山姆沒有能力養育好露西。
  • 《我是山姆》——愛,拒絕被定義
    《我是山姆》這部電影講述是一個智商只有七歲的爸爸,在一次意外情況下失去了自己女兒的撫養權,在世人的偏見下靠著朋友和律師的支持爭奪回女孩撫養權的故事。也許是因為自身沒有經歷過這種直白的父愛,所以很多幕場景都牽動著我的心。
  • 《我是山姆》:擁有了你,就像擁有了全世界
    很多人應該都看過《我是山姆》這部影片。時隔很久很久,山姆這個人物的形象依然久久不能揮去。這部電影對山姆這個人物的形象塑造的可以說是十分生動具體了。每一個放好的茶杯、每一片整齊的砂糖,他的每一個眼神、動作都描寫得栩栩如生。他不僅是一個真誠對待世界的好人,一個做事笨拙單詞都念不出的傻子,更是一個用盡全部精力去愛自己女兒的爸爸。
  • 《我是山姆》:不一樣的爸爸,一樣的愛
    《我是山姆》這部電影上映於2001年,可謂是一部「老片子」了,這是一部由傑茜·尼爾森執導的劇情片,由西恩·潘、達科塔·法寧、米歇爾·菲佛等主演。故事講述了一個智商只有相當於七歲孩童的父親,與有關當局爭奪女兒撫養權期間發生的故事。
  • 《我是山姆》——推薦2001年經典劇情片 豆瓣8.9分
    《我是山姆(I am Sam)》是由傑茜·尼爾森執導的劇情片,由西恩·潘、達科塔·法寧、米歇爾·菲佛等主演,講述了一個智商只有相當於七歲孩童的父親,與有關當局爭奪女兒撫養權期間發生的故事。》》一個患有智障的單親父親與女兒間關乎愛的故事,《我是山姆》中借這樣一對父女曲折的親情呈現著暖心的溫度,西恩潘飾演的父親山姆在電影中並非讓人感覺到父愛有多麼的偉岸,而是以最為淳樸的點滴令觀眾深深愛上了這位父親,親情的動容全然無法讓人擁有一絲的抵禦。》》好幾次的眼淚泛濫,雖沒流出來,實已經感動不已。
  • 山姆,把禮嘉價值爆發,激活了!
    評價,有好有壞,有的說他會員卡貴,還不促銷; 有人說他也就那樣,不如盒馬,對區域估計沒太大價值。 好,問題來了:山姆,究竟是什麼? 不是盒馬、新世紀的目標客戶,也不是麥德龍。 不是照母山,也不是蔡家、悅來,也不是中央公園。 都不同。 從我的觀察,大概應該是這樣一個群體。 工作和家庭條件,普遍不錯,城市新中產。
  • 深度好文:不是我優秀,因為我專一!
    無論做什麼事情,只有堅持不懈,才能夠取得成功。古柱今來,所有的成功者都是由於不斷地豎持,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即使是一個沒有成功所需要的優勢的人,也會取得根好的成就堅持是專一的另一種形式。難也專一,成也專一。在緊雜的世事中靜下心來,專一於一項事業,不受其他欲望誘感的擺布,這是一件非常艱難的事。意味著有可能放棄很多機會,意味著遭遇圖難不能退縮,但是只有這樣才能成就於某一天。
  • 你覺得《我是山姆(I am Sam)》這部電影在講什麼?
    【我是山姆】電影講述人世間最重要的一種情:親情。一個「傻子」父親和一個聰明伶俐的女兒之間的感人故事。Sam,一個喜歡Beatles、智力只相當於7月孩子的成年男人。我認為所有家裡有小孩子的父母,都應該陪同孩子一起看一遍這部電影。很多父母都會把「愛」這個字掛在嘴邊,口口聲聲地說愛他們的孩子,他們努力地在外面拼命地工作賺錢,理由是給孩子創造好的條件,而他們卻不願意或者稱沒有時間陪同孩子逛一下公園。當Sam不停地給Lucy說對不起的時候,Lucy說了一句話:「我很幸運,你和別人的爸爸不一樣,沒有任何人的爸爸能夠總是去公園。」
  • 一個人只有面對死亡的威脅,內心時刻有恐懼感,才能成功:朱元璋
    這樣的日子也沒長久,全國發生發生了災荒,朱元璋的父母都餓死了,大哥也餓死了,別說像以後當了皇上建個陵,就是墳地也是人家施捨的,找了幾件破衣服把父母埋了,然後他和家裡僅沒有餓死的二哥分手了,災荒年各自逃命唄。朱元璋當了幾天和尚,也當不下去了,因為寺廟裡糧食也不夠,只得出去流浪,史書上美化他說他流浪,體驗生活,體察民情,實際上就是當了叫花子,要飯的。
  • 五一過後嘗鮮潮不斷,山姆獨家褐虎蝦持續走俏
    褐虎蝦走俏,差異化新品引領生活方式近幾年在消費升級的推動下,國人不再受限於如何吃飽和吃好,而是開始思考如何均衡膳食,對健康飲食的關注度更呈現爆發式增長。低熱量、低脂肪的海鮮逐漸佔據更多人的餐桌,其中,鮮蝦因烹飪方便、老幼均宜而受到消費者的青睞。在山姆會員店裡,泰國黑虎蝦和南美白對蝦就是會員購物車內的常客。
  • 只有兩種人才能看到世界真相,第一:足夠聰明,第二:足夠善良
    舉一個例子,有一個詞叫「以少勝多」,很多人認為「以少勝多」就是「以小博大」,是靠一個妙招出奇制勝,四兩撥千斤。絕大部分人是這樣認為:人生要想成功,一定要有傳奇的經歷,一定要掌握了某個秘訣。我經常說的一句話是:絕大部分人都活在假象裡,這就是假象之一。
  • 孩子聰明取決於「智力」?並不全是,「成功智力」才是起關鍵作用
    孩子們是否聰明真的是取決於他們的智力嗎?答案是否定的,智力並不是決定孩子們是否聰明的唯一條件,他們是否聰明起關鍵作用的是"成功智力"。有的孩子高考的時候考了很高的分數,但是他們畢業之後的工資卻比那些沒有上過大學的孩子們低。有的孩子的成績雖然不足以讓他們升學,但是他們卻憑藉自己的聰明才智抓住了時代的機遇獲得了成功。難道我們可以說他們不聰明嗎?
  • 「你根本不是那塊料!」由於一句話,聰明的孩子被父母逼成抑鬱症
    孩子本是蛟龍鸞鳳,但在父母眼裡卻只是遊蛇山雞,還有什麼比這更可悲?二、每位孩子都是天才泰勒·威爾森被大家稱為「神童」。14歲時,他建造了核反應堆,成為當時世界上完成核聚變壯舉的最年輕個人。泰勒5歲生日時,他許願要一輛吊車作為生日禮物,當家長們以為是玩具時,他表示:「不,我要的不是這個,我要的是真的!」
  • 為什麼成功都是傻一點的人,而不是聰明人
    一般都喜歡聰明的人,而不喜歡傻一點的人。聰明的人一般都會說,會討人喜歡。而傻一點的人一般比較真誠實幹,不會說漂亮話。那麼為什麼他們會成功呢?因為越真誠,越賺錢,大家都願意跟真誠的人交朋友。初看起來,真誠的人有點傻乎乎的,時間長了,你就會覺得真誠人很可靠,一點也不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