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只有面對死亡的威脅,內心時刻有恐懼感,才能成功:朱元璋

2021-01-08 靜說風塵

每一次說起朱元璋,總有一部分人嘲笑他的出身。古代帝王,大部分出身或帝王世家,或祖輩有過封號,有過豐功偉業。

而朱元璋卻獨樹一幟,確實就是個窮屌絲。上溯五代都是貧民,根紅苗正的"貧N代"。他的父親叫朱五四,他的祖父叫朱初一,他的曾祖父叫朱四九,高祖叫朱百六……那個時代,平常人家嫌給孩子起名字麻煩,就以夫妻歲數加一起,或者孩子出身日為名,以後有了出息再改名。

朱元璋最初叫朱重八,因為排行第八。他的父親,祖父在江蘇,安徽一片進行躲債活動,他們的最大理想就是做一戶佃戶,吃得飽穿的暖,養活幾個孩子就是本事。

朱元璋是家裡最小的那個,家裡窮的揭不開鍋,哪還有條件讀書,從小給地主放牛度日。

這樣的日子也沒長久,全國發生發生了災荒,朱元璋的父母都餓死了,大哥也餓死了,別說像以後當了皇上建個陵,就是墳地也是人家施捨的,找了幾件破衣服把父母埋了,然後他和家裡僅沒有餓死的二哥分手了,災荒年各自逃命唄。

朱元璋當了幾天和尚,也當不下去了,因為寺廟裡糧食也不夠,只得出去流浪,史書上美化他說他流浪,體驗生活,體察民情,實際上就是當了叫花子,要飯的。

沒想到這個要飯的,以後回做皇帝,所以了解他前期歷史的,都會看不起他,覺得他出身不名貴,沒有文化,就是個混混。

可是就是混混,在人世間中混了三年後,積累了生活經驗,看遍了世態人情,他不同於那些生活優渥裡的將相,他是一個為了生存,就得拼命,付出努力的實幹家。

所以在他加入了郭子興的起義軍後,不僅作戰英勇,敢打敢拼,也很有計謀,一次深入敵營,把郭子興從敵營裡救出來。

有人說,朱元璋的起事靠的是郭子興,其實不然,朱元璋是靠自己一步一步走上了皇位。當年朱元璋看到郭子興一直稱元帥,沒有很大的發展,而趙均和彭旱都立地為王。朱元璋一合計,這樣不行,遲早會被滅掉,於是便自己出去招募軍隊,來救濟郭子興。

憑著頭腦靈活,朱元璋招募了幾千民兵,招降了八百多土匪,用這些人又打敗了元朝元帥繆大亨,收編二萬多精壯部隊。

郭子興死後,朱元璋受到小明王(郭子興跟隨的韓林兒)重用,朱元璋為了解決糧食問題,決定收復元軍佔領的太平、蕪湖等地產豐富的地區。在軍士們搶到部分糧食,準備運回去享用的時候,朱元璋做出了一個選擇,割斷了船纜,讓糧食隨水流而下,將士們背水一戰,士氣大振,很快佔領了太平。

此後朱元璋嚴肅整紀,優待百姓,不強徵糧食,而是讓軍隊種田屯糧,同時網羅人才,自己命名為元帥,這些都展示了朱元璋有了做皇帝的籌備。早年的苦難經歷,流浪生活,吃不飽飯的日子,讓朱元璋更務實,更有斬釘截鐵的果斷,更懂得體恤士兵,體諒百姓。

因為經歷過苦難,經歷過餓死人的災荒童年和少年,他會不惜一切成功,會更比別人懂得成功對他的重要意義。不成功就是死路一條,為了嚴明紀律,他不會心慈面軟,有士兵犯禁,他會立即處死,所以他的軍隊嚴齊肅整,所到之處,都能反敗為勝。

一個對自己狠的人,他的軍隊也差不到哪去。此後憑著驍勇的作戰,朱元璋打敗了另兩支義軍陳友諒和張士誠,暗殺了小明王韓林兒(死因有爭議),1368年建立了明朝,建都南京,帶領軍隊直逼北元朝的都城北京,元朝皇帝逃跑,朱元璋統一全國。

可以說,朱元璋的歷史是一部屌絲的奮鬥史,苦難出人才嘛!雖然沒有文化,當過叫花子,可是朱元璋靠著自己的奮鬥,坐上了龍椅。

一個人只有面對死亡的威脅,內心時刻有恐懼感,才能成功。朱元璋是一例。

有人說,放在現在,朱元璋只能收破爛,我看絕不可能,他那種置之死地而後生的氣質,不僅會成為一個實幹家,還具有冒險派的個性。放到改革開放階段,會下海經商,會成為大款,放在今天,他會成為地產商,企業主,大經銷商,會有別墅,豪宅。他沒有文化,估計不能考上大學,成不了公務員,不會犯下貪汙罪行,但是他聰明嘛,會無限擴大資本,做一個超級土豪。

相關焦點

  • 一個人只有勇於面對生命,才有可能智慧面對死亡
    人生最大的恐懼對許多人來說,最令人恐懼的不是死亡,而是從未真正地活著。如果直到生命的最後時刻,才明白自己為什麼活著,將是人生最大的遺憾。在人們的印象中,也許死亡是人生最大的恐懼,實際上並非如此。對許多人來說,最令人恐懼的不是死亡,而是從未真正地活著。約翰。
  • 如何面對親人的死亡?
    死亡,自古以來是一個沉重的話題。而若是親人的意外死亡,更是雪上加霜,很多人一時無法從中走出來。面對至愛的親人,我們渴望和他永遠在一起,渴望與他同甘共苦。但是,如果這個人突然去世或即將離開,我們怎麼辦?要如何面對親人的死亡?
  • 朱元璋兇狠殘暴,但他的柔情全部給予一個人
    在歷史中,皇帝這個名字聽起來就很有威懾力,因為他掌控一個國家和千萬人命的一個人,他也是最尊貴的,往往能走到這個位置,都是非常殘暴的,久經殺場,殺人無數的一個人,在他們的眼中沒有感情只有地位。今天小編想說的這個人,雖然非常的暴躁,但是他是一個有感情的人。他就是朱元璋。
  • 只有內心平和,才能感知幸福
    信仰為我們揭示塵世的真相,目的不是讓我們消極厭世,而是教我們內心平和,因為人只有內心平和,才能感知幸福。當一個人內心平和時,便看得開、放得下、拿得住、日子過得踏實。所以凡是信仰虔誠的人,都能容、能忍、能讓,遇事平心靜氣,言行端正。有欲而不執著於欲,有求而不拘泥於求,活得灑脫自在。
  • 為什麼人類對「屍體」天生就有恐懼感?科學家說出真相
    現實雖然很殘酷,但是死亡 確實是每個人最終的歸宿。但是在面對生活的時候,大家都需要保持一個樂觀積極的態度,這樣才能使我們的生活更加有質量。 對於很多人來說,在面對死亡的時候都是恐懼的,所以在我國的古代,有很多的帝王都希望能夠延長自己的壽命。 對於帝王來說,他們見證過太多人的死亡,但是通過一些不科學的方式想要延長自己的生命勢必會適得其反。那麼為什麼大家在面對死亡的時候都會有一種恐懼的感覺呢?不論是看到他人的屍體,還是看到自己親人的屍體,很多人都會在接觸屍體的那一瞬間,感受到濃重的恐懼。
  • 地球人類的一萬種「死」法:只有預見死亡,才能更好地生存!
    是遙遠的太空,或者虛擬的網絡,或者沉寂的虛無……一直以來,人類都有一個毛病,那就是被迫害妄想,很多人在構想人類可能的滅亡,在一種極端條件下走向死神的懷抱。《2012》《後天》《殭屍世界大戰》《三體·死神永生》……人類在科幻作品中已經經歷了無數次「死亡」,有自然災難,也有病毒變異,還有外星人毀滅打擊,這麼多的腦洞組合起來,真的可以算得上是地球人類的一萬種「死」法了!
  • 「生活很苦,要做一個強大的人」:才能戰勝困苦,擁抱成功
    只能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過;有些路,也只能一個人走。是啊,人在生活中不就是如此嗎,一個孤獨的行者,冷暖自知。生活雖說很艱難,充滿了各種困難與挑戰,但人活著,一定要努力使自己變強,特別是自己的內心,因為人全憑一顆心,只有內心足夠強大,才能面對生活中的種種困難。
  • 晉王鞭笞廚子,朱元璋寫信責備道:我都不敢打廚子,你竟然敢
    朱元璋將其封於此處,足以說明對朱棡的信任和對其能力的肯定。但就在朱元璋滿懷希望朱棡就藩能夠有一番作為時,彈劾奏疏卻從朱棡所經歷州縣傳到了南京。朱元璋看到奏疏後勃然大怒。沿途州縣向朱元璋反應道,朱棡經過州縣時,對地方所供應的飯食不滿意,對「膳夫」進行了好一頓鞭打,在其他方面也是飛揚跋扈。「膳夫」即現在的廚師,俗稱的廚子。朱元璋對此事出奇地惱怒。
  • 一個人內心強大的五種表現
    我們如何才能過好這漫長的一生,如何擁有一個美好的、有意義的、有質感的人生呢?這是一個被很多人反覆探討的話題。前幾天,我在某本雜誌上看到一段熟悉的話:有兩個人從鐵窗朝外望去,一個人看到的是滿地泥濘,另一個人看到的是滿天繁星。看到這段話時,我突然意識到這其實就是我們過好這一生的精髓所在,這個精髓就是:強大的內心。
  • 面對死亡,用愛告別,才能不留遺憾
    不,面對死亡,哀傷再正常不過。不哀傷,才不正常。哀傷不是軟弱的表現,哀傷是因為我們有感情。 無論是寫信詢問我的年輕母親,還是那位發明了捉迷藏遊戲的絕症父親,都無法真的改寫死亡帶給人生的悲傷,我們要承認這悲傷,而不是否認它。
  • 從《一個人的朝聖》到《朝聖之路》:我們該如何正確看待死亡
    兩者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在發生了重大的事件之後,都不約而同的選擇了看似苦行僧般的徒步形式。而最後同樣的在看似無法完成的旅途中,不僅讓自己深藏已久的問題逐步解決尋找到答案,同時也在朝聖的過程之中幫助以及拯救了更多的人。在盛產心靈雞湯成功學的今天,我們都寄希望於在這些當中汲取經驗,以他人的錯誤教訓或者成功經驗來轉化給自己。 所以,每個人都缺少了對於自己的自省。
  • 如何修煉面對死亡的態度,形成恰當的生死觀
    因為害怕死亡這種終極的喪失和未知,所以不停地努力、想要擁有更多來獲取存在感;另一方面,因為將死亡看作一個負面和悲哀的事件,所以又對生命產生了虛無感,不知道自己活著和忙碌的意義究竟是什麼,整個人被存在焦慮牢牢籠罩著。存在焦慮由「美國存在心理學之父」、人本主義心理學代表羅洛梅提出,意思是:一個人察覺到自己的生存狀態和生存價值面臨威脅時產生的一種痛苦的情感體驗。
  • 歷史上真實的馬皇后是怎樣一個人?對朱元璋的幫助有多大?
    朱元璋本人的歷史評價爭議很多,對國家對人民那是憐憫眾生、治國有方。對人性則是殘暴忠良,猜忌多疑。在他身邊的人中,可以說是忠臣無數,但這些人的一生能夠被朱元璋所認可的確實不多。而馬皇后卻是朱元璋一輩子都會依賴和信任的人。馬皇后是安徽宿州人,由於父親早年犯事,將她託付給了好友郭子興撫養。
  • 你敢面對失敗嗎?痛苦還是逃避
    前幾天接待一個來訪者,他是做快消品的,現在天天被人追債,根本就無心工作,想死的心都有了,問我怎麼辦?我問他敢面對嗎?他說連死都不怕還怕面對!真心不想做老賴。既然他有想改變的心態,我就幫他分析,先跟所有的債主溝通,分期還款。
  • 朱元璋把徐達灌醉後抬上龍床,徐達酒醒後做了一事,朱元璋放心了
    這句話形容一個人一旦失去利用價值,那麼就會落得個無比悽慘的下場。 當年漢太祖劉邦成功上位後,挨個殺掉當年與他共患難同進退的「兄弟」,即使是幫他最多的韓信,最後也難逃一死
  • 用大氣來面對小人,強大自己的內心,沒有什麼東西可以傷害你
    15、想幹出一番事業,學習有所建樹,就要做好進階挑戰甚至面對失敗的準備,堅持不解地執行預定的計劃,不斷向著自己的目標前進。這樣才有成功的希望,才能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向著自己的夢想的比彼岸勇往直前。16、人生,最寶貴的莫過於光陰。人生,最璀璨的莫過於事業。人生,最快樂的莫過於奮鬥。17、失去金錢並不可怕,就怕喪失信仰。
  • 錢就像一個金字塔,只有站在巔峰才是衡量一個人成功的標準
    現在的我們聽得最多的就是,誰誰今年賺了幾百萬,誰誰又買了幾套房子,難道只有錢才是衡量一個人成功的標準嗎?在我小時候,我就聽身邊的長輩經常說,你們要像隔壁家老王的孩子學習,長大了一定要考上一個好大學,那樣才能出人頭地。
  • 女人,只有內心強大,才能遇見閃閃發光的自己
    Catheriki在《做一個內心強大的女人》一書中寫到:「一個內心強大的人,可以做到真正的無畏。亦唯有內心的堅強,我們才會在生活中處之泰然,風華正茂,不管外界有多少誘惑,多少挫折,都心無旁騖。堅持不懈地保持那份內心的堅定,尤其是女人,更需要內心的堅強。
  • 105歲老人的生命智慧:預知死亡,才能感悟活著的意義
    被問到是不是怕死的時候,老人坦然說道:「這個年紀肯定是怕死的,所以每天早上睜開眼睛發現又是新的一天時候,內心的感恩就會多一分。」正因為活著,才能開始新的一天;正因為活著,才能有不期而至的邂逅。即使活到了105歲,對他來說,依然存在許多未知的自己,所以會無比興奮地期待與未知的自己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