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敢面對失敗嗎?痛苦還是逃避
有的時候,我們會認為貧窮是父母造成的,小時候父母沒有教會我們怎麼賺錢,因為他們也不會賺錢。面對種種的失敗,我們不知道該如何抉擇,是痛苦的煎熬還是選擇逃避呢?
前幾天接待一個來訪者,他是做快消品的,現在天天被人追債,根本就無心工作,想死的心都有了,問我怎麼辦?我問他敢面對嗎?他說連死都不怕還怕面對!真心不想做老賴。既然他有想改變的心態,我就幫他分析,先跟所有的債主溝通,分期還款。接著重整銷售思路,把不賺錢的店鋪關掉,把員工變成合伙人,集中一個賺錢的產品,找到突破口,努力幹下去,會殺出一條血路來的。
失敗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敢面對,從而讓失敗變成恐懼。當你的恐懼感不斷增加,你的自信心就會越來越弱,做什麼事情都難成功,這也叫惡性循環。其實,失敗是一種心理暗示,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一、失敗就是自我設限
見過跳蚤的人都知道,它的後腿非常強勁,輕輕一跳就能跳起一米多高。有人做過實驗,把跳蚤放到一個不到一米高的罐子裡,並蓋上一個蓋子。一開始,每次跳蚤只要跳起來,就會撞到透明的玻璃蓋子。過了一段時間後,把蓋子拿開,發現裡面的跳蚤再也沒有跳到一米以上的高度。這就是「跳蚤效應」。
那麼人是否也有「跳蚤效應」?在我們身邊留心觀察,你會發現有的人對未來早就定好清晰並長遠的目標,而有人卻依舊把日子過得昏昏沉沉,沒有長進。目標清晰的人最後一定會獲得成功,沒有目標的人永遠活得窩囊頹廢。
在這世上,沒有什麼能比一個人下定決心要改善自己的生活更令人振奮!如果一個人能為自己的理想去打拼,為之付出畢生的精力,總有一天會獲得你想要的。
每個人的內心都有一股強大的能量,想要激發並調動這股能量,就必須不斷的突破、不斷的提升自我。很多人一生碌碌無為,並不是能力不夠,而是定的目標不足以激發潛藏在內心的能量。如果你要就一定有!
二、害怕失敗,也害怕成功
害怕失敗和挫折可以理解,可是面對即將到來的成功與榮耀,難道不應該歡喜嗎?為什麼會產生恐懼,甚至逃避呢?
關鍵點在於你不夠自信,認為自己沒有足夠的能力和資格去承擔那份榮譽,寧願放棄成功的機會,把自己縮到舒適區,都不會去爭取。同時也害怕別人的眼光聚集在自己身上,因為你覺得別人除了讚賞,更多的是嫉妒你,甚至攻擊你,所以你選擇跟他們一樣,做一個普通人。
在生活中,如果我們害怕面對壓力,害怕承擔責任,就會連榮譽和成功也一同放棄。怎麼辦呢?
成長是人的一種本性,每個人都會成長,要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緒,克服恐懼和害怕的心理。無論成長還是成功,都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要著急不要焦慮,只要盡力而為,哪怕失敗了,也是一種經歷。就算賺不到錢,也賺到了經驗。想要發揮自己的才能,就要有敢於到前方拼搏的勇氣。
失敗是一種常態,它不是猛老虎,用心的接納它、突破它、超越自我,才能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路。
面對需要勇氣,改變更需要勇氣,兩軍相遇勇者勝。【乙木心理學】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