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記憶力不差,你可能是在「逃避」痛苦!

2021-01-11 修謙大腦觀

文 | 修謙

很多人都會自我懷疑,認為自己天生記憶力很差。在接觸很多這樣的人後,我發現事實並非這樣,每個人的記憶力都好,只是在潛意識裡,大腦在逃避。

為什麼說「大腦在逃避」?

在我們經歷一些不好的事情後,人是會條件反射般的「退縮」;而控制我們行為的大腦,就會潛意識幫助我們遺忘,因為遺忘才能避免痛苦。

比如,在你剛入社會時,是不是感覺特別痛苦?

因為學校跟社會是兩個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你曾經引以為傲的榮譽證書、獎狀等等,在你踏入社會的那一刻,完全沒有了任何作用;這時候你會特別痛苦與迷茫,而我們的大腦會下意識「逃避」。

更嚴重的,可能還會藉助酗酒來麻痺大腦,讓自己忘記痛苦。這種情況的發生,可能我們本身也沒有意識到,但它的的確確存在,大腦逃避,在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未嘗不好。還有一種「快樂」的逃避,它跟消極不一樣。

你還記得「戀愛時期」嗎?

在你戀愛的時候,大腦也是會遺忘一事情的;不過它不是因為要避免痛苦才遺忘的,而是「依賴」感覺才忘記一些事物的。

談過戀愛的人知道,在你與對方親密時,你的內心會特別寧靜,但大腦可能會一片空白,為什麼會這樣?

因為在親密時,人的大腦會受到知覺的影響,但大腦又特別依賴這種「感覺」;一旦依賴上,大腦會失去正常的邏輯思考能力,大腦之前的信息會瞬間消失在腦後。這也是為什麼在親密瞬間,大腦會一片空白。

有人問:我經常會忘事情,是記憶力衰退嗎?

其實,並不是你記憶力衰退,而是你的大腦「累了」。它不願意再去思考其他事情,因為它每天要幫你分析很多信息,但你又沒有養成歸納習慣,大腦只是憑著潛意識是幫你歸納。比如:

你今天上街要買籃球,但是走到街上,你會看到好看的衣服,好玩的玩具。這時大腦會把你看到的信息進行分析,你會想要不要買,使用後的情景。光處理這些信息,大腦就需要一番時間,更別說處理完後還要記住去買籃球。

這時候大腦又怎麼時刻記得住呢?在這個過程中,其實你的大腦已經把精力花光了,而重要的事情卻忘記了,這也是為什麼要有主次之分了。

所以,你別再「自我暗示」了,你的記憶力並不差,只是你沒有抓住重點和「逃避」,這才使得你有記憶力差的錯覺。

我們只有擺正心態,注意潛意識的改變,才能真正意義上輔助我們做正確的決策;這也是我分享給大家的知識,希望對你有幫助。

只有學會梳理大腦,才能讓你學習事半功倍

相關焦點

  • 你敢面對失敗嗎?痛苦還是逃避
    你敢面對失敗嗎?痛苦還是逃避有的時候,我們會認為貧窮是父母造成的,小時候父母沒有教會我們怎麼賺錢,因為他們也不會賺錢。面對種種的失敗,我們不知道該如何抉擇,是痛苦的煎熬還是選擇逃避呢?失敗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敢面對,從而讓失敗變成恐懼。當你的恐懼感不斷增加,你的自信心就會越來越弱,做什麼事情都難成功,這也叫惡性循環。
  • 擁抱痛快:成長一定是痛苦的,否則你就沒有在成長
    比如,此時此刻,只要從上往下,快速的把所有文字滑完就好了;千萬不要讓我去思考,我的人生中那些常常讓我感到痛苦的事是哪些,為什麼我會逃避做痛苦的事,這給我什麼啟發?看到了嗎?只要不思考,再痛苦的事,其實還OK啦;而一旦要你深度思考,即使是想打遊戲這種非常快樂的事也會變得痛苦。
  • 所有的上癮,可能只是迴避痛苦
    和常識相反,你可能會驚訝地得知許多吸食海洛因的人其實從沒有對這種毒品上癮。約翰·哈裡(Johann Hari)在《赫芬頓郵報》上的一篇文章中指出: 如果你今天不幸被車撞斷了髖骨,醫生很可能給你開二乙醯嗎啡——這是海洛因的學名。在你附近的醫院裡,每家都有很多病人因為需要緩解疼痛而長期使用海洛因。
  • 幾種可能成功逃避的方法
    針對現在各種考核和競爭兵臨城下的情況,我想出了幾點可以成功逃避當下,安心度日的方法,不論你是考生還是搬磚工,都可能有所收穫。所有的方法中,首推主動美好想像拖延法。在現狀已經無力挽回的時候,要主動說,下次我會做得更好。
  • 你的孩子在遇到挫折時會刻意逃避還是勇敢面對?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趙世峰 童年時光太短,帶你直奔經典。歡迎來到索菲爸爸親悅讀。 據新京報6月8日報導,5月6日晚,葫蘆島市實驗中學的初三學生劉歌從家中陽臺墜樓身亡。
  • 《習慣逃避》:如何拯救你的迴避型人格?
    ,習慣用「逃避」的方式處理問題,但麻煩不會因為我們暫時的逃避而憑空消失。她在《習慣逃避》一書中帶領我們從「習慣逃避」走向「刻意面對」,給我們呈現了一個重新打開世界的過程。這樣一來,孩子就會把「表達不同的意見」和「自己不夠好」「喪失愛」「被懲罰」等信息進行關聯,所以等孩子長大後,一旦遇到自己與別人的意見不一致、可能產生人際衝突的情況時,就會極力選擇逃避衝突。3.害怕與別人發生衝突的人,本質上是害怕面對自己,以及害怕別人對自己有不好的評價。
  • 生活的本質——論痛苦
    (一)逃避痛苦生活沒有什麼本質。有的僅僅是生存,以及生存的姿態。而痛苦,痛苦就像盤旋在低空的禿鷲,仿佛隨時要啄食我們苟延殘喘的軀體。如果痛苦離我們這麼近,痛苦使我們如此懼怕,那麼我們要如何逃避痛苦呢?要多麼堅強,多麼理智,多麼幸運,才能讓脆弱的、愚鈍的、普通的我們,讓眾生全都逃避痛苦?究竟,當一個年輕的充滿活力的生命初來乍到,就面對一個教他遏制欲望,逃避痛苦的理論時,真的能,真的能,真的就能,感到發自內心的幸福了嗎?
  • 使你痛苦的也終究使你強大
    有人不喜歡被人指指點點,可社會上自以為是的人多了去了,他們偏偏就喜歡佔著有點資質跑到你面前給你當人生導師。「這條路不適合你,我勸你趁早換了吧」「這麼點兒小事都能做錯,我看你是真沒什麼能力」「異想天開啊?
  • 鼓勵孩子克服困難,遇到挫折一起解決,而不是讓他們逃避
    孩子天生喜歡讓他們感到快樂的事物,他們內心總是在逃避挫折、困難,也選擇性地逃避所有讓他們感到痛苦的事物。他們習慣性地將眼光投向未來,憧憬未來的美好生活和快樂感受,因為這樣可以幫助他們逃避當下的痛苦,去尋求刺激、新奇的事物。
  • 你在分手以後會痛苦嗎?如果你特別喜歡一個人不會痛苦只是不甘心
    分手很多人必須經歷過的,也許是因為你對他不好,或者是因為一些瑣事然後離開,或者是一些大事這類的,但是分手這個東西,也是感情中正常的情感,你沒有機會可以改變它,也沒有機會去逆了他你也只能順著他,現在出現一個問題,就是你再分手以後你會痛苦嗎
  • 「忘掉一個讓你痛苦的人,你用了多久?」
    身在凡世,融在社會每日交際,每一個人難免會遇到讓你痛苦的人和事,之所以會痛苦,比較我們都是有情感血肉的人!比如:失戀的痛苦,朋友的算計,親人的背叛,各種各樣的痛相信每個人多多少少都遇到過!但是當你正在痛苦中的時候,這些話是根本不起作用的!就像小編曾經在醫院工作過一樣、那些心理和精神方面的病人來醫院求醫:他們說的病症和問題,醫生早就重複聽過無數遍,對於病人的遭遇,他們也根本無法切身去關注。
  • 心理學:你痛苦是因為你沒看透愛的兩個真相
    痛苦是為了讓你醒來有一句哲言非常好:生命會用痛苦喚醒你,如果痛苦喚不醒,會用更大的痛苦喚醒你;如果更大的痛苦喚不醒你,生命會用失去喚醒你;如果失去喚不醒你,生命會用更大的失去喚醒你,包括生命本身。這話說得夠分量吧,如果你不醒來,就會痛苦和失去,甚至在自己的痛苦中死去。現在的痛苦都是提醒自己從幻想中清醒過來,好好看清自己和對方。兩情相悅最難得失去了愛情為什麼會痛苦?
  • 我見過所有的不可能,唯獨沒有遇見可能的你
    詩歌順延著「你」的出場,寫道「你」現在所處的情景——「一樣是月明/一樣是隔山燈火/滿天的星/只使人不見/夢似的掛起」。這樣的場景,能夠使人失望卻不至於絕望的。「你」頭上有一輪明月,隔山有絢爛的燈火,即便明月和燈火與此刻的「你」有著一定的空間距離,但至少此刻的「你」還是擁有夢想成真的可能。
  • 《手可摘星辰》,當面對挫折時,你會選擇逃避,還是直面?
    這部劇也讓我們對於這個問題進行思考——「當你面對各種各樣的挫折時,你會選擇逃避還是直面?」整部劇的主線雖然是圍繞著遊戲內測進行的,但是最主要的還是講述了這個情感問題。你的人生究竟是困難還是簡單,全看你的內心的選擇。在現實中,歷夏遇到了不想面對的情感問題,他與選擇逃進遊戲;但是在遊戲中,她又遇到了各種各樣的問題,沒得吃,遭打罵,還要嫁給殘暴不仁的陰公公,她又選擇了逃避,希望退出遊戲。
  • 遇事逃避原來是鴕鳥效應,教你如何改掉鴕鳥心態
    鴕鳥效應:遇到難題就逃避(私信我【諮詢】 你可以跟我傾訴,我願意幫助你。這就是典型的鴕鳥心態,美國心理學家將這種遭遇危險或挫折時,像鴕鳥一樣把頭埋入沙坑蒙蔽視線自以為安全的逃避現象稱為鴕鳥效應。檸檬給大家兩個參考建議:第一,你可以給自己設定一個短暫的逃避時間。遇到難題會恐慌會害怕,這是人的正常反應,雖然我們理智上知道自己應該要採取行動,但情感上卻會控制不住的想要逃跑。你可以允許自己害怕,但是你要注意逃避的時間以及方式。
  • 那些在痛苦中學會的,必將使你更強大
    如果真稱得上能力的話,就是那段痛苦的日子,教會了他吃苦耐勞,教會了他抓住機會,他在痛苦中學到的,讓他走出了痛苦,過上了好日子。如果沒有當初那段煎熬的日子,他可能在這個城市仍無立錐之地。但他在痛苦中走過一遭,明白了要麼被痛苦擊倒,要麼把痛苦踩在腳下。
  • 《關於痛苦的七堂哲學課》:無意義痛苦指向痛苦的終極意義
    而關於那些無盡的痛苦,我能說些什麼呢?一、現代西方功利主義的根除痛苦的悖論我們習慣說,祝你永遠快樂,但錢鍾書說,你說永遠快樂,就像說方形的圓、靜止的動作一樣,不僅渺茫得不能實現,而且荒謬得不能成立,你要永恆,當去痛苦裡去尋找,一個失眠的晚上,或者一個有約不來的下午,都會讓你體驗到一種「永生」的滋味。
  • 如何挽回那些喜歡逃避的男人?
    戀愛中我們可能遇到的另一半是頂級逃避型的男生,遇到這種性格的人我們可能會抓狂束手無策,我們要了解一下他們的相關心理和應對方式。遇到對方逃避的時候,我們該怎麼辦?
  • 為了避免傷害,你拒絕了所有開始
    為什麼我們總是逃避機會機會來了你不中用呀,為什麼當你的機會來臨的時候,比如領導分配給你一個十分重要的任務,這可是你出眾的機會,可你卻百般推脫,哪怕這件事情其實很好處理,並不是那麼難以抉擇:接下來,很好地完成它,將你的能力展示在他人面前
  • 厭學孩子到底在逃避什麼?父母苦心勸導卻被當耳邊風,試試這樣做
    今天這節課,我們主要講解並剖析孩子到底在逃避什麼?父母如何才能夠「透過現象看本質」,發自內心且無條件地接納孩子,並且耐心陪伴及等待孩子從「逃避」的洞穴中走出來——1.逃避壓力有一個在國企上班的媽媽很鬱悶一件事,什麼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