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事逃避原來是鴕鳥效應,教你如何改掉鴕鳥心態

2020-12-04 檸檬心理課堂

鴕鳥效應:遇到難題就逃避(私信我【諮詢】 你可以跟我傾訴,我願意幫助你。~)

鴕鳥效應:遇到難題就逃避

05:00來自檸檬心理課堂

如果電視或電影中出現「人橫穿馬路,眼看著要被車撞,卻不躲不閃,直到被車撞飛」這樣的場景,往往會有很多人吐槽,覺得這個人怎麼這麼傻,這一點也不合理。

但是在現實生活中,有一些人卻會做出比這更不能理解的反應,他們遇到危機或困難時會把自己埋藏起來,當這件事沒發生。

有一位檸友就是這樣:

他畢業論文從寫開題報告到後面正式寫論文,都是導師催著逼著他寫,他看到導師反饋他說寫得不行要重寫,心裡急得要命也害怕得要命。可他做了什麼事呢,他居然關了手機,然後沒日沒夜地在宿舍打遊戲,最後他因為畢業論文不合格延期畢業了。

這就是典型的鴕鳥心態,美國心理學家將這種遭遇危險或挫折時,像鴕鳥一樣把頭埋入沙坑蒙蔽視線自以為安全的逃避現象稱為鴕鳥效應。

這種現象真的很常見,就拿這次新冠肺炎疫情來說:

很多國家明明已經知道這個病毒的傳染性有多強,但是他們卻採取「我不檢測就沒有」的態度來應對,有的國家甚至一開始每天就測幾百個人。而最後導致的結果就是疫情快速蔓延,情況愈發難以控制,無數人的生命因為這樣的鴕鳥心態而逝去,他們本有機會可以「早發現早治療」的。

以上舉得兩個例子,都可以看出來,鴕鳥心態只是一種掩耳盜鈴,它不會讓你的處境變得更好,相反如果明知問題即將發生也不去想對策來應對,那只會使問題更複雜、更難處理。

那我們該如何改掉鴕鳥心態呢?

檸檬給大家兩個參考建議:

第一,你可以給自己設定一個短暫的逃避時間。

遇到難題會恐慌會害怕,這是人的正常反應,雖然我們理智上知道自己應該要採取行動,但情感上卻會控制不住的想要逃跑。

你可以允許自己害怕,但是你要注意逃避的時間以及方式。

首先你不能逃避太長時間,尤其當情況緊急的時候,你可以根據問題的嚴重性或者緊迫性給自己設置一個合適的「鴕鳥時間」,比如:

那位檸友看到導師反饋,知道自己要重寫,但是現在提不起勁,那可以允許自己休息一晚上,跟自己說「我今晚就好好休息,什麼都不想,明天打起精神重新再寫」。

其次,逃避的方式也要注意,不能讓自己一味的沉浸在放縱玩樂之中,如果可以的話可以跟身邊的人,尤其是能理解你、能幫助你的人聊一聊,這樣你不僅可以緩解那些焦慮和害怕的情緒,還能收穫有效建議。

第二,勇敢面對問題,並把問題細化。

當我們陷入恐慌時,很容易把難題擴大化,也就是我們自己會被自己的想像嚇到。

比如之前我表妹畢業找工作,她就很害怕,害怕得連簡歷都不敢投,她總是想像自己會被刷掉或者會被為難。我就讓她把自己的任務一步步細化,她要找個好工作,那就要做好簡歷,然後選擇合適的公司投簡歷,接著是準備筆試和面試,當她明確自己接下來該怎麼做,並且一步步去實施時,就會發現事情沒她想的那麼難。

有句話叫做「萬事開頭難」,但是一旦你敢於開頭了,那接下來你的行動就會像滾車輪一樣,越來越快,越來越順。

本文由檸檬心理課堂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相關焦點

  • 幹部要不得「鴕鳥心態」
    有的領導幹部不敢抓不敢管,抱著「鴕鳥心態」,唯恐得罪人、丟選票。各級黨委要加強幹部日常管理,及時了解所管幹部的思想、工作、生活狀況,抓早抓小,敦促領導幹部按本色做人、按角色辦事。(選自《習近平關於嚴明黨的紀律和規矩論述摘編》) 何為「鴕鳥心態」?
  • 無法正確面對問題 鴕鳥心態會毀掉你
    遇到危險時,鴕鳥會將頭埋在草堆裡,這樣它會認為自己眼睛看不見就會躲避危險。後來,心理學家將這種消極的心態稱之為「鴕鳥心態」。鴕鳥的上半身始終與地面保持水平位置,加速時頭部會向前傾,儼然一副軍人的標準奔跑姿勢,這種方式不僅可以使重心遷移,還能以此獲取更大的奔跑速度。但是就是這種跑的很快的動物,卻有一個異常的舉動,會將自己的頭部埋在土堆或者是草叢中以此方式來躲避危險。(雖然有些說法認為這是一種誤解),但是我們仍然可以通過這種行為判定這是一種逃避現實的心理。
  • 鴕鳥心態
    「鴕鳥心態」是一種逃避現實的心理,也是一種不敢面對問題的懦弱行為。
  • 怎樣克服鴕鳥心態?
    什麼是「鴕鳥心態」?遇到危險時,鴕鳥會把頭埋入草堆裡,以為自己眼睛看不見就是安全(不過有說法認為這其實是種誤解)。後來,心理學家將這種消極的心態稱之為「鴕鳥心態」。事實上鴕鳥的兩條腿很長,奔跑得很快,遇到危險的時候,其奔跑速度足以擺脫敵人的攻擊,如果不是把頭埋藏在草堆裡坐以待斃的話,是足以躲避猛獸攻擊的。「鴕鳥心態」是一種逃避現實的心理,是不敢面對問題的懦弱行為。鴕鳥心態在心理學又稱鴕鳥綜合症(Ostrich Syndrome,美國心理學家Elliot Weiner提倡)。
  • 成長思維:鴕鳥心態
    「鴕鳥心態」其實就是一種逃避現實的心理,或者不客氣地說,就是不敢面對現實問題的懦弱心理驅動之下的懦弱行為。這就像我們前面所說的遇到危險時,以為自己眼睛看不見就是安全。這並不奇怪,關鍵是如何有勇氣發現並承認自己思想的劣根性之存在,且如何理性而決然地「消滅」它。與鴕鳥心態類似的行為即我們熟知的「掩耳盜鈴」,或「此地無銀此地無銀三百兩,隔壁阿二不曾偷」。
  • 安全生產必須摒棄「鴕鳥心態」
    面對嚴峻複雜的安全生產形勢,我們必須深入落實安全責任、深查安全管理漏洞、深究隱患背後原因,舉一反三、亡羊補牢、擔責盡責,絕不能有「鴕鳥心態」。 今年受疫情影響,許多生產單位從停工停產,到復工復產,再到搶工期趕進度保目標,安全生產面臨空前挑戰。越是這個時候,越是要牢牢樹立安全發展理念,把防範風險一以貫之落實到安全生產工作全過程,把安全責任壓緊壓實到每個環節。
  • 在工作中如何克服「鴕鳥心態」
    」,在工作中遇到困難時要敢於面對,而不是逃避困難。我感覺這是對十月份徐總要求員工學習「平頭哥精神」的一個延續、兩個要求,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要求德龍員工在工作中,敢於直面困難,不逃避困難,努力去戰勝困難。 鴕鳥心態,指的是鴕鳥一旦受驚嚇或發現敵情,總喜歡把頭埋進沙子裡,往往用來形容那些喜歡逃避現實、不敢面對問題的人。
  • 「鴕鳥心態」心理
    鴕鳥遇到危險時,會把頭埋入草堆裡,以為自己眼睛看不見就是安全,人們將這種心態稱之為「鴕鳥心態」。
  • 絕不能有「鴕鳥心態」
    絕不能有「鴕鳥心態」 發布日期:2019-06-14 10:16 信息來源:嘉興日報-桐鄉新聞
  • 常說鴕鳥心態,鴕鳥是因為害怕才一頭扎進土裡?並非如此
    1.描述人逃避現實的鴕鳥心態當說起某人把頭埋在沙子裡,意思是在說這個人無視明顯的事實或拒絕接受建議,希望簡單地否認問題的存在就能讓問題消失。這其實就是常說的鴕鳥心態。這個詞講述的是人的一種逃避現實的心理,不敢直接面對問題而產生的一系列逃避和懦弱的行為。在我國成語裡,掩耳盜鈴也是鴕鳥心態描述相同含義的詞語。事實上,心理學研究已經指出,大多數人在面對外部環境強大的壓力時,更傾向於選擇迴避,即使他們明知問題即將發生,也不願意去認真思考對策,最終導致問題複雜化,無法解決。
  • 原創 如何改變「鴕鳥心態」
    當鴕鳥遇到傷害時,它起首將頭埋到土裡,對傷害視而不見,盼望以此來躲避。以是這種心態實在便是指當出現題目時,起首想的不是辦理題目標要領,而是選擇躲避,不敢重視題目標一種心態。厥後,生理學家將這種悲觀的心態稱之為「鴕鳥心態」。「鴕鳥心態」是一種躲避實際的生理,不敢面臨題目標脆弱舉動。不知不覺養成的「鴕鳥心態」。
  • 社會心理學:越是有「鴕鳥心態」的女性,越容易成為「大齡剩女」
    她們雖然有小部分是嚮往獨身主義的,但是大部分是因為怕,怕的根源便是「鴕鳥心態」,而所謂的「鴕鳥心態」其實是一種逃避心態。「大齡剩女」想著逃避,大概有以下3個原因。(1)受「喪文化」的影響,大齡剩女缺乏足夠的自信。
  • 鴕鳥心態,讓我們無法正確面對問題
    ,指的是當人們遇到事情時,不時想著怎麼解決,而且選擇逃避,視而不見。「唉」我心裡嘆了一口氣,真等公司倒閉了,就沒有你從容選擇的機會了。我朋友這種屬於典型的鴕鳥心態,明明看到了危機,卻選擇逃避。可是他們卻自認為在為將來做準備,這樣鴕鳥心態比較隱性,但危害甚至比什麼都不做更可怕。這種的逃避就像鴕鳥在說「我已經讓危險在我眼前消失了」一樣。用所謂的自我努力麻痺、感動自己,浪費了時間,還迷惑自身。
  • 孩子遇到困難只想逃避?面對典型的鴕鳥心態,3大方法或能改善
    文丨巧媽育兒日記 (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導語:眾所周知,鴕鳥在遇到危險時,會將自己的頭鑽進沙子裡,藉此逃避。鴕鳥的這種行為就是妥妥的掩耳盜鈴行為,在真正遇到危險時並沒有什麼用處,只是給自己一絲心靈的慰藉而已。人這一生,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尤其是孩子們,由於年紀小,精力閱歷都還比較缺乏,在家長的羽翼之下成長習慣之後在遇到苦難或者挫折時,就會像鴕鳥一樣去逃避問題,躲在家長的身後,這就是所謂的鴕鳥心態。
  • 疫情防控,「鴕鳥心態」要不得
    然而,卻有少數幹部,在疫情防控的過程中產生了「鴕鳥心態」:有的戰前「喊話動員」鏗鏘有力,戰時卻「貪生怕死」擔心被感染,唯恐避之不及,嘴裡喊著「給我上」,身體卻躲在後方「指點江山」;有的面對嚴峻的防控形勢,產生了畏戰、怯戰情緒,缺乏信心和決心,對戰疫能否打贏持懷疑態度;有的信奉「多栽花少栽刺」,害怕得罪人,對熟人裝聾作啞,對問題視而不見,對謠言置若罔聞,導致防控工作流於形式
  • 患了癌症,鴕鳥心態不可取
    這就是一種典型的「鴕鳥心態」。 鴕鳥心態 鴕鳥是一種腿很長,奔跑很快的動物,然而鴕鳥在遭遇危險時,只會把頭埋入沙坑,蒙蔽視線自以為安全。
  • 老王說幣:炒幣要克服「鴕鳥心態」
    鴕鳥遇到危險時,會把頭埋入草堆裡,以為自己眼睛看不見就是安全,人們將這種心態稱之為「鴕鳥心態」。  「鴕鳥心態」是一種逃避現實的心理,不敢面對問題的儒弱行為。現實生活中具有「鴕鳥心態」的人比比皆是,幣圈中有「鴕鳥心態」的人也不少。
  • 輿論面前領導幹部切忌「鴕鳥心態」
    遇到危險時,鴕鳥會把頭埋進沙裡,以為自己眼睛看不見就是安全。後來,心理學家將這種消極的心態稱為「鴕鳥心態」。「鴕鳥心態」其實就是一種逃避現實的心理,一種不敢面對問題的懦弱行為,明知問題即將發生也不去想對策,結果只會使問題更趨複雜、更難處理。
  • 鴕鳥心態,讓我們無法正確面對問題不敢面對問題
    鴕鳥心態
  • 千萬別小看鴕鳥,它們才不是動物界的膽小鬼!
    太冤了有句俗話叫:「像鴕鳥一樣把頭埋在沙子裡」,就是說鴕鳥自欺欺人,消極逃避,遇事只會假裝看不到,聽天由命。甚至國外還特意擺出一個「鴕鳥心態」的雕塑,用來調侃那些遇事畏縮不前的人。只是這個鍋,鴕鳥背得實在冤枉。動物學家早就證實,鴕鳥的這種習性其實根本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