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作中如何克服「鴕鳥心態」

2020-11-22 騰訊網

在11月份的公司行政例會中,公司徐總呼籲德龍廣大幹部職工在工作中要杜絕「鴕鳥心態」,在工作中遇到困難時要敢於面對,而不是逃避困難。我感覺這是對十月份徐總要求員工學習「平頭哥精神」的一個延續、兩個要求,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要求德龍員工在工作中,敢於直面困難,不逃避困難,努力去戰勝困難。

鴕鳥心態,指的是鴕鳥一旦受驚嚇或發現敵情,總喜歡把頭埋進沙子裡,往往用來形容那些喜歡逃避現實、不敢面對問題的人。在我們的生產工作中,各種困難壓力隨時相伴,可能是由於人的惰性心理等因素在作怪,會像鴕鳥一樣採取迴避態度。這是很不可取的,也是必須杜絕的,面對困難推諉拖延,不但不能解決問題,反而會使問題變得更加嚴重,所以在工作中必須克服「鴕鳥心態」。那麼在工作中,我們要怎樣去克服「鴕鳥心態」呢?我們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去不斷努力。

01

一、要善於發現問題,提高預見性。

任何困難的到來都是有預見性和前瞻性的,我們在生產工作中要勤於思考,善於判斷,掌握其規律,提前做好準備。中國人常說的做事要有「先見之明」就是這個道理,我們要善於發現問題,並有意識地去思考問題、解決問題。比如,即將進入冬季,我們就要提前預知判斷,冬季寒冷乾燥的天氣會給生產帶來什麼樣的困難,提前做好準備,部署好冬季「四防」工作,從而保障冬季安全生產工作穩定有序地開展。正所謂「不打無準備之仗」,因為有預判,便不會驚慌失措亂了方陣;因為有準備,便能夠儘快解決問題而不拖延。

02

二、要勇敢面對問題,直面偶然性事件。

預判不等同於提前知曉,有些問題是偶然發生的,往往也會讓人措手不及。但當問題發生時,我們不能像鴕鳥一樣逃避,而是要努力提高我們的處事應變能力,應該主動擔當重任,不畏懼任何困難。正所謂「兵來將擋,水來土掩」,這樣才能在解決問題的同時,得到鍛鍊和成長。例如,進入供暖季節,面對突如其來的環保壓力,燒結面臨頻繁限產的現狀,保證高爐正常用料受到了嚴重威脅,但為保證高爐生產穩定,減少公司外購燒結礦,降低生產成本,我們必須直面困難,勇於擔當,通過積極採取優化原料配比、保障設備作業率等措施,在保證燒結礦質量的前提下,努力實現產量最大化,用我們自己最大的努力,保高爐穩定,降生產成本。

03

三、要及時處理問題,掌握時效性

如果問題已經發生了,就應該及時想出解決問題的辦法,一味躲避並不能解決問題,只會讓問題更加複雜、更難處理。一方面,處理問題要及時,切忌拖延。同時,要隨時保持清醒的頭腦,情況越複雜,面臨的問題越棘手,就越應該冷靜下來;另一方面,解決問題要主動。把「頭」埋進「沙堆」的做法是弱者的體現,主動出擊往往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付諸實際行動,別讓轉瞬即逝的時機溜走。比如,面對嚴峻的環保壓力,燒結老式脫硫已不能滿足國家環保要求發展的大趨勢,但面對問題,公司依然積極應對,大膽嘗試,建成北方第一家低溫幹法脫硫脫硝除塵一體化設備,實現超潔淨排放,在解決環保問題的同時,得到了社會各界的敬仰和尊重。

04

四、要學會總結問題,把控規律性。

有些人覺得,問題發生了便發生了,不用去思考它的整個過程;有的甚至產生了心理陰影,不敢回望過去。有道是:「前事之不忘,後事之師也」,我們廣大職工幹部不僅要吸取此類事件的經驗教訓,更應該學會不斷自我總結,積累經驗,以便以後更好地應對此類事件。例如,對於各類生產事故,我們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還要不斷地總結其規律,不斷地積累經驗,在以後的工作中,以便正確採取預防措施,杜絕此類事故再次發生。

難道你希望自己成為一隻「鴕鳥」?空有一個健碩的身軀,在危險來臨之時卻膽小如鼠?公司有這樣的一句理念「不是因為有希望才堅持,而是因為堅持才有希望」。我們廣大的德龍員工應該像「巖竹」一樣,直面困境,堅強獨立,而不是像一隻「鴕鳥」。

相信,只要我們昂首挺胸,以積極的態度面對困難、迎接挑戰,就一定能夠克服「鴕鳥心態」。願全體德龍人共同努力,去戰勝未來發展路途中的一切艱難險阻,讓德龍大家庭的未來變得更加美好!

圖:新媒體製作中心

文:新媒體製作中心

排版:新媒體製作中心

相關焦點

  • 怎樣克服鴕鳥心態?
    什麼是「鴕鳥心態」?遇到危險時,鴕鳥會把頭埋入草堆裡,以為自己眼睛看不見就是安全(不過有說法認為這其實是種誤解)。後來,心理學家將這種消極的心態稱之為「鴕鳥心態」。事實上鴕鳥的兩條腿很長,奔跑得很快,遇到危險的時候,其奔跑速度足以擺脫敵人的攻擊,如果不是把頭埋藏在草堆裡坐以待斃的話,是足以躲避猛獸攻擊的。「鴕鳥心態」是一種逃避現實的心理,是不敢面對問題的懦弱行為。鴕鳥心態在心理學又稱鴕鳥綜合症(Ostrich Syndrome,美國心理學家Elliot Weiner提倡)。
  • 老王說幣:炒幣要克服「鴕鳥心態」
    鴕鳥遇到危險時,會把頭埋入草堆裡,以為自己眼睛看不見就是安全,人們將這種心態稱之為「鴕鳥心態」。  「鴕鳥心態」是一種逃避現實的心理,不敢面對問題的儒弱行為。現實生活中具有「鴕鳥心態」的人比比皆是,幣圈中有「鴕鳥心態」的人也不少。
  • 成長思維:鴕鳥心態
    這並不奇怪,關鍵是如何有勇氣發現並承認自己思想的劣根性之存在,且如何理性而決然地「消滅」它。與鴕鳥心態類似的行為即我們熟知的「掩耳盜鈴」,或「此地無銀此地無銀三百兩,隔壁阿二不曾偷」。鴕鳥心態是一種逃避現實的心理,也是一種不敢面對問題的懦弱行為。而在成長教育中,我們正面對的是兩個層面的鴕鳥綜合症:一方面是成長中的孩子,另一方面恰恰就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家長。
  • 「鴕鳥心態」心理
    「鴕鳥心態」是一種逃避現實的心理,不敢面對問題的儒弱行為。現實生活中具有「鴕鳥心態」的人比比皆是,股市中有「鴕鳥心態」的人也不少。他們經常說的口頭禪是:「莊家都沒走,我怕什麼」、「別人20元買的,我10元買入有什麼關係,天塌下來有高個兒頂」、「反正已經跌了這麼多了,我就是不割肉,股價遲早有一天會漲上去的」,這些心態都屬於「鴕鳥心態」的表現。
  • 疫情防控,「鴕鳥心態」要不得
    著名作家方方曾經說過:「時代中的一粒灰,落在個人頭上,可能就是一座山」。在本次疫情中,湖南新冠肺炎的確診病例居全國前列,但治癒率卻位居全國之首,在如此嚴峻的形勢下取得這樣的成果,實屬不易,靠的正是無數黨員幹部和醫護人員毅然「逆行」,衝鋒在前,成為扛起大山的人。
  • 原創 如何改變「鴕鳥心態」
    當鴕鳥遇到傷害時,它起首將頭埋到土裡,對傷害視而不見,盼望以此來躲避。以是這種心態實在便是指當出現題目時,起首想的不是辦理題目標要領,而是選擇躲避,不敢重視題目標一種心態。厥後,生理學家將這種悲觀的心態稱之為「鴕鳥心態」。「鴕鳥心態」是一種躲避實際的生理,不敢面臨題目標脆弱舉動。不知不覺養成的「鴕鳥心態」。
  • 遇事逃避原來是鴕鳥效應,教你如何改掉鴕鳥心態
    但是在現實生活中,有一些人卻會做出比這更不能理解的反應,他們遇到危機或困難時會把自己埋藏起來,當這件事沒發生。這就是典型的鴕鳥心態,美國心理學家將這種遭遇危險或挫折時,像鴕鳥一樣把頭埋入沙坑蒙蔽視線自以為安全的逃避現象稱為鴕鳥效應。
  • 絕不能有「鴕鳥心態」
    絕不能有「鴕鳥心態」 發布日期:2019-06-14 10:16 信息來源:嘉興日報-桐鄉新聞
  • 安全生產必須摒棄「鴕鳥心態」
    面對嚴峻複雜的安全生產形勢,我們必須深入落實安全責任、深查安全管理漏洞、深究隱患背後原因,舉一反三、亡羊補牢、擔責盡責,絕不能有「鴕鳥心態」。 今年受疫情影響,許多生產單位從停工停產,到復工復產,再到搶工期趕進度保目標,安全生產面臨空前挑戰。越是這個時候,越是要牢牢樹立安全發展理念,把防範風險一以貫之落實到安全生產工作全過程,把安全責任壓緊壓實到每個環節。
  • 帶好今天的兵需克服「鴕鳥心態」
    帶好今天的兵需克服「鴕鳥心態」——點擊第14集團軍某旅科學處理疏堵關係的新亮點煩惱中,有人偷偷上交友網,有人期望「搖一搖」「漂流瓶」給自己帶來好運。上士小董通過QQ認識了一個女青年,見面時特意給女孩買了貴重禮物,不料第二天她卻「失聯」了。此事過後,各基層單位重申規定:不準在網上交友,並對違反規定的官兵進行相應處理。有士官發帖抱怨:幫大齡官兵解決好婚戀問題,還會有人上網交友嗎?
  • 幹部要不得「鴕鳥心態」
    有的領導幹部不敢抓不敢管,抱著「鴕鳥心態」,唯恐得罪人、丟選票。各級黨委要加強幹部日常管理,及時了解所管幹部的思想、工作、生活狀況,抓早抓小,敦促領導幹部按本色做人、按角色辦事。(選自《習近平關於嚴明黨的紀律和規矩論述摘編》) 何為「鴕鳥心態」?
  • 常說鴕鳥心態,鴕鳥是因為害怕才一頭扎進土裡?並非如此
    1.描述人逃避現實的鴕鳥心態當說起某人把頭埋在沙子裡,意思是在說這個人無視明顯的事實或拒絕接受建議,希望簡單地否認問題的存在就能讓問題消失。這其實就是常說的鴕鳥心態。在我國成語裡,掩耳盜鈴也是鴕鳥心態描述相同含義的詞語。事實上,心理學研究已經指出,大多數人在面對外部環境強大的壓力時,更傾向於選擇迴避,即使他們明知問題即將發生,也不願意去認真思考對策,最終導致問題複雜化,無法解決。這種行為非常像鴕鳥被逼得走投無路時,一頭扎進沙子裡的狀態。
  • 鴕鳥心態
    「鴕鳥心態」是一種逃避現實的心理,也是一種不敢面對問題的懦弱行為。
  • 「體檢恐懼」的「鴕鳥心態」是健康大敵
    青年人「體檢恐懼」,這類人群在思想觀念上存在一個嚴重的誤區,那就是害怕體檢出來會是壞結果,因為他們知道平時自己在糟蹋自己,加班加點,工作壓力大,生活沒有規律,平時有時間看手機,沒時間鍛鍊身體;有些人會默默在心裡告誡自己:別整天熬夜加班了、別天天吃垃圾食品了……但絕大多數時候,告誡都只能是告誡,做不做得到,自己「心裡有數」。
  • 炒幣中常見的「鴕鳥心態」千萬要不得 手機挖礦成為熱門首選
    當鴕鳥遇到危險時,它會把頭埋在草堆裡,以為看不到就是安全的。人們稱這種心態為「鴕鳥心態」。「鴕鳥心態」是逃避現實的心理,是儒家的、不敢面對問題的軟弱行為。現實生活中,「鴕鳥心態」的人比比皆是,貨幣圈裡也有不少「鴕鳥心態」的人。
  • 窮人思維之鴕鳥心態
    今天跟大家說一個非常典型的窮人思維——鴕鳥心態。獅子要把鴕鳥吃了,鴕鳥就把頭埋在沙子裡。以為什麼都看不到了,就會覺得很安全為什麼很多大企業每年都要花幾千萬的資金去做市場調研?我有個朋友在報社工作,我讓他趕緊辭職換一個工作。他卻告訴我:「他的領導認為傳統的報社行業永遠不會消亡。」這就是典型的鴕鳥心態,領導為什麼不把這20年來的財務報表在公司公開一下,讓大家一起討論分析一下趨勢怎麼樣。
  • 向「鴕鳥心態」說不
    如何正確看待全面從嚴治黨與幹事創業的關係?如何求真務實創造性開展工作?從今日起,湖北日報評論版推出「開年話作風」系列評論,聚焦當前基層治理中的痛點、堵點和黨員幹部的精神狀態、工作作風中的一些突出問題,推動我省各級黨員領導幹部增強責任意識和擔當精神,以實心行實政,以實政求實效,以實效創實績。
  • 鴕鳥心態,讓我們無法正確面對問題
    我們身邊有很多這樣的人,面對著工作的壓力,生活瑣事的煩惱,感情上的痛苦,選擇的首先是逃避。和女朋友分手,傷心之餘,去酒吧買醉;工作上不順心,乾脆不去想它,沉醉於遊戲中再說;生活上遇到煩心事,看個郭德綱相聲,睡一覺忘了算了。
  • 無法正確面對問題 鴕鳥心態會毀掉你
    遇到危險時,鴕鳥會將頭埋在草堆裡,這樣它會認為自己眼睛看不見就會躲避危險。後來,心理學家將這種消極的心態稱之為「鴕鳥心態」。不是像鴕鳥一樣,將自己頭部掩埋就可以躲避風險,逃避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逃避責任只會讓你喪失權利和成功的機會。 一個團隊人有太多具有「鴕鳥心態的」的個體,他們總會想「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不錯」,反正事情總會有人解決,但是那個人不一定是自己,這種團隊的構建就是錯誤的,他不僅不會提高團隊水平,還會大大降低辦事效率。
  • 什麼是「鴕鳥心態」,為什麼大部分「大齡剩女」都具有?
    其實,大部分「大齡剩女」被剩下,都離不開一種心態——「鴕鳥心態」。鴕鳥那麼,什麼是「鴕鳥心態」呢?我打個比方,小麗想換一份新的工作,可是她又怕找不到比現在更好的工作。所以,她一邊埋怨現在的收入低,工作強度大,一邊繼續做著這份工作。其實,她完全有能力找到更好的工作。這就是「鴕鳥心態」,總是想著逃避,哪怕自己有能力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