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愛情走過的時候
版權:本文獨家發布於百家號「社會解讀」,謝絕轉載
單純地研究「大齡剩女」沒有任何意義,其背後的社會因素才是根本。很多關於「大齡剩女」的描述或評論都很片面,比如認為她們眼光高,認為她們拜金,認為她們私生活不好等等。
其實,大部分「大齡剩女」被剩下,都離不開一種心態——「鴕鳥心態」。

那麼,什麼是「鴕鳥心態」呢?
我打個比方,小麗想換一份新的工作,可是她又怕找不到比現在更好的工作。所以,她一邊埋怨現在的收入低,工作強度大,一邊繼續做著這份工作。
其實,她完全有能力找到更好的工作。這就是「鴕鳥心態」,總是想著逃避,哪怕自己有能力應對。

很多「大齡剩女」也一樣,她們大多高學歷,閱歷豐富。可是,正是這些閱歷,讓她們看到了很多別人的故事。女人天生對悲劇敏感,更容易接受負面影響。比如,某新聞報導的某明星「出軌」事情可能比某個明星找到真愛更讓她們記憶深刻。

「大齡剩女」被剩下,說到底就是怕,怕嫁給不好的男人,怕嫁給窮的男人,怕嫁給花心的男人。其實,她們完全有能力在發現不合適的時候離開這個男人,卻因為害怕而不敢開始。

這就是典型的「鴕鳥心態」,大部分「大齡剩女」都不同程度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