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好今天的兵需克服「鴕鳥心態」
——點擊第14集團軍某旅科學處理疏堵關係的新亮點
■歐陽治民 彭國良 本報特約記者 銀 軍

女兵們在「官兵之家」卡拉OK廳舉辦活動。彭國良 攝
在去年底士官選晉時,第14集團軍某旅出現了耐人尋味的「選晉熱」。旅黨委機關經慎重考察,還特意向上級寫報告申請增加了數十個名額。
這支部隊的吸引力為何這麼強?戰士們給出的答案是:留戀部隊的好環境,捨不得走;旅裡解決了不少現實問題,沒必要走;士兵的主體地位得到尊重,也不想走。
春節前夕,記者專題採訪了他們用「疏」的辦法面對新情況、解決新問題的探索與實踐。
軍營有了「婚介所」,相親擇偶不再難
找對象,對一連上士嚴幫雲來說,曾是件「全家總動員」的大事。
2011年初,他經人介紹與老家一女青年相識。熱聊數月,雙方感覺不錯,誰知當他興衝衝回家見面時,女方卻變卦了。幾個月後,父母又讓他見了兩個女孩,還是沒戲。
類似的事並非個例。旅長張永明介紹說,因部隊任務繁重、環境封閉,官兵與外界接觸有限,交友確有困難,全旅大齡未婚官兵佔比居高不下。
煩惱中,有人偷偷上交友網,有人期望「搖一搖」「漂流瓶」給自己帶來好運。上士小董通過QQ認識了一個女青年,見面時特意給女孩買了貴重禮物,不料第二天她卻「失聯」了。
此事過後,各基層單位重申規定:不準在網上交友,並對違反規定的官兵進行相應處理。有士官發帖抱怨:幫大齡官兵解決好婚戀問題,還會有人上網交友嗎?
沉甸甸的問號,讓旅黨委一班人心裡難受啊!旅裡決定依託「官兵之家」成立「軍營婚介所」,指定幹事戴宇為「軍營紅娘」。
他們採集大齡官兵非涉密信息,與10餘家企事業單位建立聯繫,每季度組織一次「鵲橋會」。戴宇事前做好調查摸底,精心設計互動節目,事後做好跟蹤服務,使「牽手率」一路走高。截至目前,他們已為12名官兵找到了伴侶,處於「考察期」的官兵就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