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40歲大齡剩女直言:我不是嫁不出去,而是我不想將就

2021-01-20 騰訊網

01

網上看過一句關於剩女的名言:

「可以將就條件,但是不能將就感覺。就是車房身高形象這些條件可以將就,但是心裡那種愛的感覺不能將就。」

對於大齡剩女來說,她們大部分真的不是嫁不掉,不是沒男人願意娶,而是她們無法將就和一個沒有愛的感覺的男人結婚。

一直以來,人們對於剩女的指責層出不窮,令許多大齡單身女人感到心傷和無奈。

可是,真正了解剩女的有多少人呢?真的沒幾個,人們只指責剩女不結婚,而沒有看到她們真正剩下來的原因。

在人們眼裡,女人若是過了30歲沒嫁人,就會被人批得痛不欲生,絲毫沒有一絲憐惜。

就像今天要寫的這個女人小琴,她今年40歲,是人們眼裡名符其實的大齡剩女。

可是,像小琴這樣的大齡剩女真的就是嫁不掉嗎?她們真的就沒有價值了?

不是的,很多類似小琴一樣的剩女,其實都相對比較優秀,她們有自身的優質條件,並不是人們所說的嫁不出去了。

小琴說,她本身長相特別漂亮,從18歲到如今,身邊一直不缺男人追求,但是她就是找不到合適的男人結婚。

在她看來,男人的條件好不好,並不是唯一決定婚姻的條件,她更看重和男人的感覺,如果沒有感覺,她如何能將就婚姻?

小琴讀完本科,後來參加工作,業餘又抽時間學習考研,一直都走在把自己變優秀的路上。現在的她,早已是某公司的業務領導,經濟條件早就自由了。

這些年來,小琴也相親過不少男人,但想要找一個合適的男人結婚,真的難上加難。

她也仿佛相信了網上流傳的那句話:越優質的剩女,找對象越難,真是深有體會了。

在相親的過程中,小琴覺得那些相親男真的和她不匹配。

有錢的男人長相不行,帥氣的男人又沒有錢,條件好的男人看不上她,而什麼條件都沒有的,她又看不上人家。

就這樣,小琴一直單身到40歲,真是感到心累了。她真的不明白,自己這樣優秀的姑娘,為什麼會落單?為什麼找一個合適的男人,像登天一樣難。

後來,小琴不願再相親了,就算有親戚朋友幫忙介紹男的相親,她也會婉拒,她說,相親市場裡根本不會有優質男人。

於是,很多人就說小琴眼高手低,父母更是說小琴再挑的話就別回家了,太丟臉。

小琴真的特別委屈,她不過是沒有結婚,為什麼別人都要對她指指點點?她在外面是令無數人羨慕的優秀職場女性,可回到家裡,卻成了別人眼裡「沒人要的」剩女。

小琴好委屈,她說,我只是不想將就,並不是沒人娶,難道這也有錯嗎?

如今,小琴仍然堅持自己的想法,若是找不到自己滿意的男人,她真的不想結婚。

對於婚姻,她告訴自己:絕不將就!

02

我覺得,很多人對於剩女都過於偏見了,她們只是沒有結婚,為什麼要把她們說得一文不值?

事實上,很多單身女人都不會用自己的後半生,去賭未來婚姻的幸福。

因為,在婚姻的十字路口,女人最重要的不是選擇一條合適的路,而是選擇一條沒有傷害,或者傷害最小的路。

在這個過程中,如果女人找不到合適的男人,怎麼可能將就嫁一個不匹配的男人,她們必須小心,害怕在婚姻裡受到傷害。

而且,就算剩女沒有嫁人,也不能說她們就不好,她們一個人不是也過得很精彩。她們努力工作,用心生活,同樣在為社會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難道不該被認可嗎?

可是,現實生活中,很多的男人都對她們橫加指責,說她們沒人要了,說她們是物質女,說她們「公主病」,說她們「被玩剩下了」,說她們嫁不出去......

這樣的話,每一個剩女大概都聽得太多了,也聽得麻木了,甚至到了無力反駁的地步。

可是,剩女真的就難嫁嗎?

單身到40歲的小琴說了這樣一句話:

「許多難嫁的女人,並不是真的難嫁,而是無法跨過自己給自己設置的一道門檻。對女人而言,在物質時代,如果沒有一個男人給你足夠的信心去相信愛情,期待未來,最好的辦法就是選擇物質和金錢。如果兩樣都沒有,我為什麼要將就?」

可能,很多男人都會對小琴的話嗤之以鼻吧,但她說的卻是事實。

當女人一心想找一個愛她的男人結婚時,往往被男人所辜負,如今她們經歷了一次次傷害後,變得物質了,男人又說她們拜金,橫豎都是剩女的錯,公平嗎?

所以,我覺得在對待剩女的問題上,人們不應該太主觀,至少給她們應有的尊重吧。

03

張小嫻說:「我是一個既想要麵包,也想要愛情的女人。」

現實中,很多剩女也有過這樣的想法,但現實是骨感的,沒有哪個女人能真正實現

就像小琴,這麼漂亮優秀的女人,一樣無法得到她想要的愛情和麵包,不是她不好,更多的原因可能是不能將就婚姻。

小琴說,經歷過相親的女人,才會真正成長,因為她們看清了相親的世間百態,也看清了一些男人的擇偶真相。

後來,她越來越排斥相親,更不可能去將就一個相親市場裡認識的男人,這是她如今最深的感悟。

每每提到相親,小琴都很煩,她並不是很需要結婚,更不用依附男人而活,幹嘛非要逼她相親?她現在如此優秀,非要將就嫁人才行?

在小琴看來,單身並不難,難的是應付那些千方百計讓你結束單身的人。這真是無數個剩女面對的共同難題。

落落在《剩者為王》裡說:「我回想過去三不五時的相親經歷,即便沒有碰到特別驚悚的例子,但也常常是在短暫的結束後,只希望手邊能有根甘蔗能讓我把對方揍出糖尿病。」

這足以說明剩女對相親有多麼的排斥和反感,但即便如此,一批批剩女依然走在被逼婚的路上,無力自拔。

我不是替剩女說話,更不是所謂的「女權」,而是站在客觀的立場上來解讀剩女,為什麼人們不能以正常的眼光去看待她們呢?

剩女之所以存在,除了她們自身的原因,可能更多的來自社會的不理解和不包容,對她們過於苛責了。

就像影片《剩女》裡,女主人公邱華梅逃離家鄉後,發出的無奈感嘆:

「我原本可以擁有美好的人生,卻過成這個樣子,很難受,所有這些悲傷只不過都是因為我沒有結婚......」

我認為,就算是大齡剩女,她們一樣可以有選擇自己人生的權利,為什麼非要「制約」她們?

希望人們對大齡剩女,多一些理解和寬容吧!

好了,今天的文章就寫到這裡,大家對剩女有什麼別的看法?歡迎評論區交流!

相關焦點

  • 美女科學家42歲仍單身,是她太優秀嗎?我們該如何看待大齡剩女?
    美女科學家42歲仍單身,是她太優秀嗎?我們該如何看待大齡剩女?說起科學家,大家最能想到的肯定就是那種斯斯文文,戴著眼鏡的高材生了。他們滿腹學問,思想境界很高。不過,科學家一直和美女帥哥是掛不上鉤的。之所以會發生這樣的情況,是高素質人群對於伴侶的要求不僅僅是單純的有房有車,而是更能懂她,有共同語言和思想話題!顏女士作為一個令人尊敬的大科學家,自然思想和文化底蘊都不是普通男人能夠相比的。所以她的要求必然也是很高的。即使有足夠優秀的男人能入了她的法眼,兩人或許能走到一起,但也不一定會結婚。
  • 我國大齡剩女呈現越來越多的趨勢?原因無非這3點,現實又無奈
    因為我國的「大齡剩女」,已經呈現越來越多的趨勢。現在這個時代,社會在變,人心也在變。當一個女人覺得,單身所需要承受的壓力,遠遠小於盲目嫁人所需要承受的痛苦時,她寧願選擇成為「大齡剩女」,也不願步入婚姻。
  • 大齡剩女的我,嫁給一個二婚男人,沒想到處處遭他羞辱。
    今年的我30多了,在自己家鄉的一個小縣城,有一份不錯的工作,每個月的工資也差不多能達到8000左右,在去年自己貸款買了一套40多平米的房子,但我和很多大齡剩女一樣, 每次接近過年我都會無比的煩惱。都知道在農村,如果女孩超過25歲還沒有嫁人,一定會被別人說三道四,要是過了30,更奇葩的是還會造謠你是有什麼毛病,所以才不敢結婚,要麼就是男人不要你 。搞得這幾年過年,我都不好意思去親戚家拜年。  其實在一年前,我通過朋友介紹認識了一個男生,之後在一起了。他是一名廚師 35歲工資一個月也就3000到4000左右。
  • 這位大齡剩女說:就算嫁不出去,也不同意
    作者:左耳↗↗↗↗曰:願你我瀟灑坦蕩,感情純良現在有很多人在舉辦婚禮的時候,大肚子就挺起來了,好像大家已經習以為常,也不覺得是件丟人的事情。但是並不是所有的情侶都可以這麼幸運,有的甚至同居了好幾年了,最後還是以分手收場。李璇35歲了,算是大齡剩女了。她的結婚宣言就是就算是這輩子嫁不出去,也不會在結婚之前跟男人同居的。主要是她在這方面受過傷。
  • 剩女真的很「掉價」嗎?這3個女人的話,有力回擊了嘲笑剩女的男人
    金莎在《女兒們的戀愛》中說:「我不能隨便地嫁。」 事實上,這也是很多大齡剩女的普遍心聲。 現實生活中,人們對大齡單身女人一向苛刻,很多人都認為,女人一旦過了適婚年齡沒有結婚,就是嫁不出去,就是沒人要的「剩女」,這真的太偏激了。
  • 一個大齡剩女的心裡話:怕的不是沒車沒房,而是自視清高
    01婚姻不是兒戲,所以我們面對婚姻的時候都會特別的認真,不會想著湊合過更不會想著隨便找一個嫁了或者娶了得了。02現在的社會依舊存在很多的大齡剩男剩女,她們在面臨婚姻問題的時候也是特別的認真甚至特別的茫然,越是年齡大越是找不到自己想要的。一個大齡剩女的心裡話,怕的不是一個男人沒車沒房,而是自視清高,看不起別人,一個男人最怕的就是自命非凡。
  • 我不想「結婚式扶貧」!縣城優質剩女嫁人成難題,只怪父母心太軟
    01我不想「結婚式扶貧」!但轉眼間就快迎接30歲的關口,父母卻開始著急了,葉子條件很好,卻一直沒有合適的男朋友,於是頻繁地為她安排相親,催婚成了最令葉子頭疼的問題。葉子並不是一個恐婚族,或不婚主義者,只是迫於無奈,身邊的確沒有她能看得上的對象,很多男生每月收入還沒有葉子高。葉子說:「我不想結婚式扶貧!」
  • 以色列導演鏡頭下的中國剩女:女博士嫁農村小夥,律師不婚被嘲笑
    剩女一詞,按教育部發布的《中國語言生活狀況報告(2006)》中解釋,指的是超過27歲仍未結婚的單身女性。 若按照這個標準來看,如今在北京,「剩女」數量就已經突破了80萬,拿下世界之最,而全國的「剩女」數量,更是居高不下,儼然成為一個社會問題。
  • 「我要找靈魂伴侶」38歲大齡剩女說完這句話,相親的男人轉身就走
    黃齡32歲,按照年齡來說已經不小了,算是屬於大齡剩女的行列。 黃齡是這麼多年他覺著碰到的唯一一個跟他心意還相通的一個女人。兩個人的三觀也比較一致。黃齡說過一句話:「靈魂伴侶最重要的基礎是互相信賴。」 這句話讓大威頗為激動,這正是他所信奉的。兩個人的戀愛沒有偽裝,沒有謊言,彼此就是對方的影子,相互信賴,彼此信任。
  • 社會心理學:越是有「鴕鳥心態」的女性,越容易成為「大齡剩女」
    在我採訪過的單身女性當中,她們有的在婚姻的邊沿掙扎,有的已經離婚姻漸行漸遠。她們雖然有小部分是嚮往獨身主義的,但是大部分是因為怕,怕的根源便是「鴕鳥心態」,而所謂的「鴕鳥心態」其實是一種逃避心態。「大齡剩女」想著逃避,大概有以下3個原因。(1)受「喪文化」的影響,大齡剩女缺乏足夠的自信。「葛優躺」成為一種流行文化的標籤,是當代社會年輕人「高壓態」的一種逆反表現,面對高昂的房價,面對不確定的未來,年輕人採取了一種自嘲的方式來逃避現實。
  • 「剩女」標籤的背後:30+未婚女性,是殘次品?
    「你不想生孩子?你竟然想讓男士接受你不生孩子這個想法?」 這些話是不是聽著熟悉又生氣…… 熟悉的是,每當身邊的女性或是我們自己,到了一定的年齡後,必然會遇到催婚的問題,如果到了所謂的適當年齡還沒有嫁出去,在長輩眼裡便意味著不再有好的選擇。
  • 一個人婚姻的幸福有時候並不是從戀愛時的恩愛程度來衡量的
    造成大齡剩女的原因有更多,有些是女孩子忙於工作,忙於拼搏事業,等到自己年齡大了再來找伴侶,發現可以挑剔的人已經不多了。還有的是各種其他原因,比如自己本身條件不足的,或者在感情道路上過於挑剔的。成為大齡剩女後,感情上要不要再繼續挑剔,我覺得有必要思考。
  • 5000萬女孩被「剩女羞恥」刺痛:不被定義的人生,到底有多爽?
    山東老鄉說不能接受女方比自己強,北京本地人說不想找外地女孩,公園裡的大媽說,「律師太厲害了,娶到家裡就完蛋了。」最後更是直言,「你放過我吧,不合適,別聊了。」這讓邱華梅十分沮喪。她學富五車、事業有成,在婚戀市場,卻一文不值。
  • 為什麼越是符合「鴕鳥心態」的女性,越是容易成為「大齡剩女」?
    我大表姐今年芳齡32歲,琴棋書畫樣樣精通自然沒有那麼厲害,不過她很是知書達理,也做得一手好菜。樣貌嘛,雖算不上傾國傾城,但也是國色天香級別。不過,這麼好的姑娘,卻一直單身到現在,甚至沒有任何戀愛經歷。很多人說,這樣的「老處女」不會是有什麼毛病吧?可是我知道,大表姐單身至今,只有一個原因——「鴕鳥心態」。
  • 年長的剩女希望男閨蜜履行「30歲你沒嫁,我就娶你」約定
    也許,當我說這話的時候,我心裡真的感受到了這種感覺,我也想進一步發展他們之間的關係。如果雙方都不捅破那層紙,或者只是一廂情願,就不會有實質性的突破。  男閨蜜,是一種溫暖的存在。與女性閨蜜相比,男閨蜜給女性更溫暖的感覺。因為男閨蜜會站在男人的角度,用男人的心思給予女人更大的寬容和體貼。
  • 38歲剩女:為什麼你寧願娶喪偶女,都不願娶我?男人說出心底話
    但婚姻又是個非常複雜的問題,它成功與否,會直接關係著當事人終生的幸福,因此不可能拋開當事人雙方本身的一些感覺、需求而只當成一種商業談判只講互利雙贏,多少還是得更偏向於符合個人內心的真實訴求的。38歲剩女的疑惑:「為什麼你寧願娶喪偶女,都不願娶我?男人說出的心底話其實就非常直接而簡單地回答了這一問題,挺發人深省的。
  • 大齡剩女年關難過 「找老公培訓班」起步價萬元
    「去年春節回家,我還可以覥著臉說自己29歲,今年不管虛歲還是實歲,都必須30(歲)了,再被人說30多歲了還沒對象,也不能反駁自己才20多歲了。」  僅僅是實實在在滿30歲也就罷了,最近一條消息更讓她焦慮:2013年,90後女孩開始進入晚婚年齡,第一批90後女生年滿23歲。
  • 什麼是「鴕鳥心態」,為什麼大部分「大齡剩女」都具有?
    版權:本文獨家發布於百家號「社會解讀」,謝絕轉載單純地研究「大齡剩女」沒有任何意義,其背後的社會因素才是根本。很多關於「大齡剩女」的描述或評論都很片面,比如認為她們眼光高,認為她們拜金,認為她們私生活不好等等。其實,大部分「大齡剩女」被剩下,都離不開一種心態——「鴕鳥心態」。
  • 30歲還不嫁人就是剩女?到底是誰給的定義,姑娘別再傻了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30歲的單身女人被迫淪為了剩女,仿佛過了30歲她們就不能自主自己的人生,有時候社會對女性實在是太殘忍了。有些女孩會跟家人表明自己的想法,現在暫時不想結婚,結果換來的是一番父母自認為的「有理有據」的教育。當知道你30歲了還沒談戀愛的時候往往就會給出一個定義:是不是太挑了?
  • 不將就,是我們對生活最基本的尊重
    引言:知乎上看到一個問題:為什麼有的人明明寂寞得不行,卻不想將就?問題下面有一個高贊的回答:「因為將就就像純度99.99%的海洛因,會上癮,所以我害怕將就。」對於生活,我們要堅持自己的原則,將就是一種強烈的惰性,拉扯著理想和現實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