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文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孩子們是否聰明真的是取決於他們的智力嗎?答案是否定的,智力並不是決定孩子們是否聰明的唯一條件,他們是否聰明起關鍵作用的是"成功智力"。
有的孩子高考的時候考了很高的分數,但是他們畢業之後的工資卻比那些沒有上過大學的孩子們低。
有的孩子的成績雖然不足以讓他們升學,但是他們卻憑藉自己的聰明才智抓住了時代的機遇獲得了成功。難道我們可以說他們不聰明嗎?當然不可以,畢竟他們懂得抓住機會,生活中的許多人都沒有辦法做到。
有的時候孩子們做作業的時候你會發現一種十分神奇的現象。小琴說她們孩子最近在跟她的表哥一起趕作業。她的表哥算不上很聰明,因為考試的時候總是中下遊水平。他的父母認為可能是因為他的智力不夠高,因此無論怎麼努力成績都提不上去。
小琴家的孩子卻屬於那種考試總是考前五名的孩子。最近孩子做作業的時候有一道超綱的題目,孩子本來在那裡糾結了許久,但是她的表哥卻用一種很新奇的思路解出來了,最後校對答案的時候發現步驟也是正確的。我們可以說她的表哥智力不夠高嗎?
智力與"成功智力"到底有什麼區別呢?智力的高低到底能不能對孩子們的未來產生重要的影響呢?
智力與成功智力的區別
標題中提到的第一個智力也就是我們在平常中認為的孩子們的智商,第二個智力才是孩子們的智力,後者對於孩子們的聰明程度起的才是關鍵的作用。
什麼是智力?1911年,德國的心理學家施太倫就曾經提出了關於"智力"的理論:智商即為智力商數,她是用數值來表示智力水平的重要概念。智力商數即為智商IQ,它是為了進一步測試孩子們的智商,以便能夠對孩子們進行因材施教,盡到最大的能力去幫他們提高IQ。
什麼是成功智力?關於成功智力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定義,甚至到現在我們也不能準確的認定智商的範疇。1921年,有14位知名的心理學家就什麼是智力發表了自己的見解。雖然他們的見解都各不相同,但大多數都包括了以下的兩點。
第一點就是智力是通過經驗學習的能力。第二點就是智力是適應周圍環境的能力。這兩點對於我們提高孩子們的智力來說都是十分重要的。
從第一點來說我們要從身旁的事情中學習經驗是因為即使是再聰明的人也是有可能是會犯錯誤的,並不是有人生來就是不會犯一丁點錯誤的。最重要的是我們要能從錯誤中學習到知識並且在以後不會再犯同樣的錯誤。
第二點就是我們不僅在學習中我們要學會學習的方法,我們也要學會如何在日常的生活中靈活的處理所有的事情,這樣的話我們才能在所有的事情上遊刃有餘。
成功智力理論ACP模型—對智商IQ的二次超越
斯滕伯格則認為智商IQ是"呆滯的智力",我們現在有許多測試自己智力的軟體,但是呆滯智力測試的低分並不會阻擋我們以後在其他的領域獲得成功的步伐。
同時,即使我們以高分通過了這個智力測試的話,也並不意味著我們以後就一定會成功。
成功智力才會對我們的現實生活起到真正的影響,呆滯智力只是作為成功智力的一個組成部分。生活中許多獲得成功的人就是因為他們擁有成功智力。如果我們要成功的話,我們就不能依靠智力,而是要依靠成功智力。成功智力擁有以下的這三個能力。
成功智力的三種能力(1) 分析性智力
分析性智力主要體現在知覺,記憶,比較,分析,解釋,評價和判斷這些能力上。如果我們的分析能力夠強的話,我們就可以對一個問題分析得十分的徹底。其他能力也會讓我們在解決一些事情的時候變得更加的容易。
分析性智力高的孩子們能夠對自己的能力有一個十分明確的認識,也能過降低我們在解決能力的時候的難度。
(2)創造性智力
創造性智力主要體現在想像,構思,創造和發明等能力上面。如同小學就因為跟老師的想法跟老師不同的愛迪生就因為這個智力十分的出眾,在最後成為了我們都知道的著名人物。
創造性智力在分析性智力和實踐性智力之間建立起了互為聯繫的橋梁。
(3)實踐性智力
這個智力是指我們將抽象的思想轉化為實際成果的能力。我們的實踐智力主要體現在我們的示範,操作,使用和應用等能力。簡單點說,就是我們自己的動手能力如何。
隨著我們的年紀的增加,家長與老師們更加的注重我們的學習,而忽略了去培養我們的動手能力。
我們要如何幫助孩子們發展他們的成功智力?
智力的發展需要六大技能的組合應用。這六大技能分別是元認知技能,學習技能,思維技能,知識,動機和環境的支持。如果我們想要幫助孩子們發展他們的成功智力的話,我們就要幫助孩子們培養他們的這六大技能。
1. 元認知技能
元認知技能是指我們能夠理解和控制我們認知的技能,也就是我們更夠在解決問題的對自己做出的行為監視。讓他們能夠自己發現自己的錯誤,及時的糾正回來。
2.學習技能
學習技能是發展成功智力的核心,我們如果想要培養孩子們成功的智力的話就要讓孩子們學會搞笑的學習技能。
如果孩子們掌握了高效的學習技能的話,他們不僅在學習上會取得高分,在其他的事情上他們也能夠比別人花更短的時間掌握。
3.思維技能
擁有成功智力的孩子們都擁有三種主要的思維技能。他們分別是批判性思維技能,創造性思維技能以及實踐性思維技能。
我們可以用一些孩子們容易接受的方法去增強孩子們的思維能力,讓他們把自己的想法轉化成為現實。
4.知識結構
知識分為陳述性知識和程序性知識。陳述性知識就是我們要"知道某事",程序性知識則是我們要知道"怎麼去做這件事"。
5.動機
如果我們想要去做一件事情的話,我們是需要一個可以驅動我們行動的動機的。只有擁有動機,我們才能夠擁有源源不斷的力量激勵自己實現自己的目標。
有目標的人不一定會實現自己的目標,但是有動機的人就肯定能夠實現自己的目標。
6.環境
環境對於孩子們成功智力的形成的影響十分的大。孩子們以後會成為什麼樣的人,就取決於他們在什麼樣的環境下長大。
孟母三遷就是因為深諳環境對於一個人的影響力。如果我們想讓孩子們擁有"成功智力"的話,我們就要讓他們經常跟擁有這種"成功智力"的孩子們一起,才能夠讓孩子們受到積極的影響。
我們要知道,智力並不是就能夠決定孩子們的一切,我們要在孩子們小的時候就彭陽對於他們來說有關鍵作用的"成功智力"。
我是尼莫媽媽育嬰師,也是4歲孩子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和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