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心理學家:兒童高智商並非全靠遺傳,三種「力」起關鍵作用!

2021-01-08 心理調研所

剝開事件表面,直擊內心真實!

中國當代的父母都很焦慮,胎教、早教、興趣班、輔導班......

中國孩子的童年少快樂,中國父母的生活多焦慮。本來大家都一樣,有一個快快樂樂的童年,也不知道誰第一個開始做起了早期教育,從此「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這句話,響徹了整個中國。

為什麼執著望子成龍?

中國的父母之所以這麼焦慮,說到底不過是望子成龍的心態在作祟罷了,而這一切是因為父母無法接受自己的孩子是個普通人。

其實仔細想一下,我們的社會非常崇拜精英,尤其是年輕的精英。「年少有為」四個字,遠勝於「老來得志」,人們無法接受自己的孩子「資質平平」。

小時候我們最怕的人是誰?肯定是別人家的孩子。等我們成為父母后,我們才明白,其實父母更害怕別人家的孩子。

害怕別人家孩子的優秀,成為別人炫耀的資本,而這個資本和優越感,自己沒有。於是,中國的父母為了博關注、獲得優越感、找到價值歸屬,才會拼命想把孩子打造成一個神童。

其實我們都一樣

不懂父母們是否願意接受,但事實確實如此,孩子的智力水平都差不多。如果天才這麼多,天才也會成為普通人。

我們感覺孩子智商有高低,是因為我們的評判標準不對,孩子的智商從來不能用學習成績來判斷。從心理學上講,孩子的學習能力和他的智力潛能沒有必然的聯繫。有的孩子學習很差,但是他確實是個天才。

所以孩子學習成績的高低,取決於他們學習能力的優劣。想培養出一個學霸孩子,除了關注智力外,應該更多關注他的學習能力,並進行有益引導。

基因的影響有限,後期更重要

從遺傳學角度說,子女的智商和母親關聯更大一些,父親主要影響孩子的性格。但是,這種基因上的影響微乎其微,更加重要的是成長環境的作用。

其實「虎父無犬子」的說法,用環境影響來解釋或許更為準確。因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對孩子一生的決定和行為都有著重要影響。

有出生就是神童的孩子嗎?肯定有。但大部分時候,神童都是父母后期教出來的。

縱觀古今中外歷史,那些以高智商出名的神童,一定有一個不平凡的家庭。當然,這不僅僅說的是家庭條件,更多的是父母的教育理念。一個神童的背後,一定有一個天才的父母。

正是因為很多人意識到,自己對孩子的教育將對孩子的智力開發起到決定性影響,所以很多商家瞄準了商機,各種校外培訓機構辦得如火如荼。

在《烏合之眾》中有這樣一句話:「人一到群體中,智商就會嚴重降低,為了獲得認同,個體願意拋棄是非,用智商去換取那份讓人備感安全的歸屬感。」

量子波動速讀就是典型案例之一,這種聽起來就不靠譜的學習方法,竟然能夠火遍全中國,而且效益還不錯,就是沾了「神童熱」的光。

如何培養一個天才?

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說過:「普通人只發揮了其潛在智能的10%。」

想培養出一個天才少年,我們需要做的,就是激發孩子的潛在智能。

天才少年都有什麼樣的特徵?根據科學統計顯示,那些高智商的孩子,都有超人的專注力、驚人的創造力和豐富的模仿力。

怎麼鍛鍊孩子的專注力、創造力和模仿力?

我們要做的其實無非就兩點:不要扼殺孩子的天性,給孩子自由的空間。

為了養家,很多父母日常都非常忙,難免會疏於陪伴孩子。在這裡,筆者有必要提醒父母一句,陪伴的質量遠比陪伴的時間更重要。

可以假期經常帶孩子去戶外,一起探索世界,引導孩子思索世界。這個過程千萬別怕孩子髒,也別嫌孩子的話多。他們的小腦袋裡的東西越奇妙、越豐富,孩子才會越聰明。

身為父母,更要以身作則,陪伴孩子的時候不要總玩手機。長時間看動畫片,會讓孩子的大腦處於刺激的狀態,很難平靜。時間長了,那些安靜、沒有刺激的事情將無法吸引他們,轉專注力就會下降。

想培養一個天才少年的初衷是好的,但是培養也是講究方法的。接受孩子的普通,便是最大的不普通。那個能夠在父母的理解和支持下做自己的孩子,一定會有一個幸福的童年,而這足以成為他一生的幸福。

- 終 -作者 | 我執編輯 | 小搖心理調研所 | 洞悉事情背後心理參考資料:《Journal of pediatric psychology》

相關焦點

  • 美國心理學家發現:高智商兒童有這些共同點,並非全靠遺傳!
    很多人認為,孩子的智商主要靠遺傳,如果父母智商高,那孩子智商也差不了。可事實真的如此嗎?當然不是!就拿我們所熟知的愛因斯坦來說,其卓越成就有目共睹,但如果智商是靠遺傳的話,為什麼他的父母和子女都沒有如此豐功偉績呢?
  • 美國心理學家發現:高智商兒童小時候多有共同點,但並非全靠遺傳
    「弗林效應」的出現,證明了智商並非是完全靠遺傳因素決定的,更多地受到環境的影響。可見,高智商的孩子,並不一定有一對高智商的父母,他們可能只是有更適合發展智力的環境,開發出了更多的自身潛能而已。被稱為「智商之父」的美國心理學家推孟(L.M.Terman)在20世紀二十年代進行過一次大型的觀察實驗,實驗過程中,推孟通過智力篩選出了1500智商在130以上的孩子,並對他們進行長期的追蹤觀察。最終推孟發現:高智商的孩子,小時候普遍都有一些共同點。
  • 「智商之父」研究發現:高智商兒童確有共同之處,但並非全靠遺傳
    我發現,好像有不少家長都有一個誤區,認為孩子的智商全靠遺傳,聰明都是天生的。 實際上,科學家早已證明孩子早期撫養中的各種環境因素對孩子的智力發展同樣有著重要的作用。
  • 美國心理學最新研究發現:高智商兒童確實有共同點,但並非靠遺傳
    美國心理學家也發現,高智商的孩子基本上都有共同之處,但這些孩子並不是遺傳的,他們主要依靠後天父母的教育方式。被稱為「智商之父」 的美國心理學家劉易斯·推孟在20世紀20年代做過一次大規模的研究:通過智力分數測試挑出1500個智商大於130的孩子,持續追蹤他們的後續情況。經過長時間的追蹤後,劉易斯·推孟發現了這些高智商兒童之間的共同點。
  • 美國心理學家:高智商兒童的確有很多共同點,並非靠遺傳
    作為家長的我們都希望自己孩子擁有高學歷,高智商,好成績,恨不得樣樣第一名。但是,在這之前有一個疑問引起廣大寶媽熱議,智商會不會有遺傳呢?高智商的兒童會不會有什麼共同之處?在討論這個問題之前,我們來看看影響智商高低的幾大因素吧!
  • 美國心理學家:高智商兒童有很多共同點,原因並不是靠遺傳
    每個家長都渴望自己的孩子能夠龍鳳呈祥,出人頭地,便給孩子們施加各種大人們的想法,周六日補課班一堆堆的,奧數班,外語班等一些興趣班,時間長了導致孩子的個人想法被封鎖住,美國心理學家:高智商兒童有很多共同點,原因並不是靠遺傳!不同的父母對孩子智商問題的態度略有不同,在中國絕大多數的父母評判一個孩子智商高不高的依據都源自孩子的考試成績。
  • 美國心理學家表明:高智商兒童的確有很多共同點,但並不是靠遺傳
    美國心理學家表明:高智商兒童的確有很多共同點,但並不是靠遺傳!智商一詞,源於20世紀初,意為智力商數,系個人智力測驗成績和同年齡被試成績相比的係數,是衡量一個人聰明與否的標準。美國心理學家特曼通過一項「天才兒童」的實驗提出:聰明的孩子有許多共同特徵,但是和遺傳因素無關。
  • 美國心理學家:高智商兒童確實有很多共同點,但並不是靠遺傳
    為此,許多科學家針對所謂的「天才」進行實驗,美國心理學家特曼L.M.Terman」也對此項研究進行了長期的實驗。實驗表明,智商高的孩子未必能成為有作為的人,也不可能100%做出令人滿意的成就,成為科學家、作家、等等。曾經人們認為:孩子智商的高低取決於父母的基因,但是經過大量的實驗證明:孩子的智商並不是靠先天遺傳,而是靠後天的培養及努力形成的。
  • 美國心理學家研究發現:高智商兒童的確有相同點,但跟遺傳無關
    可以說,世界上沒有哪幾個父母是不希望孩子擁有高智商的。 關於孩子的智商,人們的普遍看法是主要由基因遺傳決定,事實也確實如此,但後天的培養也同樣重要。 美國"智商之父"研究發現: 高智商兒童的確有相同點
  • 美國心理學家發現:高智商兒童確實有共同點,但並不是靠遺傳
    文 | 朗姐育兒說(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每一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聰明過人,有著高智商,但是你知道什麼樣的人才是高智商嗎?高智商達到一百三的人就可以劃分成高智商,像這樣的人在現實生活中僅僅只有2%左右。
  • 美國心理學家發現:高智商兒童有共同點,但並非只是靠遺傳
    很多都是靠後天的鍛鍊,以及智力的開發上。不過對於智商的高低,不同的人可能是有不一樣的看到。大部分的人覺得,如果一個人的學習成績好,那麼他的智商肯定是高的。然而人們不知道的是,這樣的認知是錯誤的。法國一名著名的心理學家與數學家告訴我們,一個人擁有很高的智商,然而在學習上同樣是會面對很多的問題。大部分時候,智商與學習這兩者的關係並不是聯繫得如此緊密。
  • 心理學家:高智商寶寶多有這些共同點,和遺傳無關,關鍵靠培養
    執筆:明珠定稿:蘇子後智商高低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一個人的成就,每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聰穎過人,當我們將智商與遺傳劃上等號時,就顯得有些不夠理智,除了受基因控制外,開發兒童智力的關鍵因素往往在於後天的培養。什麼是高智商兒童?多數父母為了解自家孩子的智商高低,專門帶孩子去做智商值測試,然後結果往往是不盡人意。
  • 美國心理學家表示:高智商兒童確實有共同特點,與父母遺傳無關
    但是也有一部分人覺得孩子的智商是父母遺傳的,所以他們也不會強求。01美國心理學家表示:高智商兒童確實有共同特點,與父母遺傳無關美國心理學家曾經做過一個試驗,他曾找來一千名高智商兒童進行跟蹤研究,並從這些兒童10歲時開始追蹤,一直到孩子長大後步入中年。
  • 美國心理學家:高智商兒童的確有很多共同點,與父母遺傳無關
    著名的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曾經提到,:「普通人只發揮了其潛在智能的10%。」,也因此有了智商潛能這個詞。一般人認為智商的上限是遺傳來決定的,我們只能在這個範圍內提升,但是忽視了天賦和自我學習能力。劉易斯·推孟對1500個高智商的孩子做過跟蹤,發現了他們擁有高智商的三個共同點。美國心理學家研究:高智商兒童的共同點在於這3點1、創造力人類之所以能不斷進步,就是因為人類有無與倫比的創造創新的能力,這也是我們從小就被教育要成為科學家的原因。
  • 美國心理學家表明:高智商兒童的確有一些共同點,但並不是靠遺傳
    兒童心理學家認為:智力的開發不僅僅是說對孩子學習提升分數,這些只是學一部分,更重要的是對孩子大腦能力的培養,大腦的發育程度,還有孩子接受事物的能力。其實,高智商的孩子先天條件並沒有的高於他人,主要是後天的培養。所以說想要孩子智商高,還要用正確的方法,從小培養。美國心理學家劉易斯·推孟做過一次大規模的研究,在經過多年研究追蹤後發現了高智商兒童都有的共同點。
  • 美國心理學家表明:高智商兒童的確有很多共同點,不是靠遺傳
    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人們都有一個常識,那就是智商高低是由遺傳決定的,但通過這次試驗之後,人們得出:「高智商兒童有共同點,但不是遺傳」的觀點。高智商兒童有哪些共同點!1、領悟能力不同領悟能力說得通俗一點就是理解能力,很多事情都有一個由小到大的的循序漸進的過程,任何人在理解事情的時候都要這樣慢慢來,「天才兒童」也不例外。他們也要遵守這個規則。
  • 美國心理學家:智商高的兒童確實存在很多共同點,但與遺傳無關
    很多家長一直認為智商主要靠遺傳,其實這種結論經不起任何推敲,天才的父母並不一定是天才。就像愛因斯坦的父母與子女沒有一個有他那樣的才能。而根據人們對智商的疑惑,美國的心理學家(L.M.Terman)在20世紀20年代對比奈-西蒙智力量表進行了改進,進行了一場大型的智商測驗。
  • 美國心理學家:智商高的孩子身上確有共同點,與「遺傳」無關
    有人認為孩子的智商和父母的遺傳基因有很大關係,那些有能力、智商高的父母他們的孩子都更優秀一些,智商也低不了。所以,在很多家長心裡認為,孩子智商高不高全看父母基因怎麼樣.從遺傳角度來說,孩子的很多特徵確實和父母的基因有所關聯。像身高、外貌、性格等,從一個孩子身上總能看到他們父母的影子,但是,智商也受遺傳基因控制嗎?
  • 「智商之父」劉易斯:高智商兒童的確具有共同特點,卻與遺傳無關
    所謂的高智商人群,其實與普通人的大腦利用率一樣,但他們確實具有一些顯著的共同特點,這些特點與遺傳無關,更多是由於童年時期對能力的培養和發掘。「智商之父」劉易斯:高智商兒童的確具有共同特點,卻與遺傳無關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劉易斯·麥迪遜·推孟,被稱為「智商之父」,他曾用幾十年時間,對數千名高智商兒童進行過跟蹤研究,並整理出一份科學詳盡的報告:證明高智商兒童一般具有如下一些共同特點
  • 「智商之父」劉易斯:高智商兒童的確具有共同特點,卻與遺傳無關
    所謂的高智商人群,其實與普通人的大腦利用率一樣,但他們確實具有一些顯著的共同特點,這些特點與遺傳無關,更多是由於童年時期對能力的培養和發掘。 「智商之父」劉易斯:高智商兒童的確具有共同特點,卻與遺傳無關 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劉易斯·麥迪遜·推孟,被稱為「智商之父」,他曾用幾十年時間,對數千名高智商兒童進行過跟蹤研究,並整理出一份科學詳盡的報告:證明高智商兒童一般具有如下一些共同特點: 1)身體素質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