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心理學家:智商高的兒童確實存在很多共同點,但與遺傳無關

2021-01-08 小青糖果屋

很多家長一直認為智商主要靠遺傳,其實這種結論經不起任何推敲,天才的父母並不一定是天才。

就像愛因斯坦的父母與子女沒有一個有他那樣的才能。

而根據人們對智商的疑惑,美國的心理學家(L.M.Terman)在20世紀20年代對比奈-西蒙智力量表進行了改進,進行了一場大型的智商測驗。

他總共篩選了1500名智商在140以上的高智商兒童,開始長期跟蹤他們的生活。

結果發現,這些高智商兒童並沒有都成為人才,有一部分人甚至泯然眾人,沒有任何成就。

因此Terman提出了結論:智商高的兒童們確實存在很多共同點,但是都與遺傳無關。

智商高的孩子都有哪些共同點?

【模仿能力】

人就是一種靠模仿取得進步的群體,智商高的孩子格外的會模仿。

央視著名主持人撒貝寧小時候就十分喜歡模仿,而正是這種模仿能力讓他取得了如今的成就。

模仿能力是孩子們認知力成長的基礎,所以當發現他們在模仿他人時,只要沒有超過安全底線,就不要去阻止。

而智商高的孩子往往會帶一些怪癖,因此他們模仿的時候經常自言自語,家長們可別被嚇到。

英國的班戈大學證明,自言自語的孩子大腦發育更完善,注意力集中,將來也會更有成就。

【邏輯思維能力】

智商高的寶寶邏輯思維能力都很強,因為光有知識量,大腦無法將它們進行統一運用。

這一共同點在愛因斯坦與達文西身上就有所顯現。

愛因斯坦智商足有165以上,從光電效應到量子力學,再到相對論,足以證明了他的邏輯思維能力的強大。

而達文西的手稿被發現,上面完整的畫出了飛機與潛水裝置的草圖。

【理解能力】

要想掌握一件事物,就要從淺入深的去了解它,而智商高的孩子這一點做得都很好。

智商高的孩子理解效率都很強,所以成績很好,而普通孩子理解能力差,掌握知識的時間慢,才導致效率低下,被拉開了差距。

這也是智商高兒童們的共同點,他們都有著高超的理解能力,吸取知識的速度非常迅速。

而著名的美國心理學之父威廉·詹姆斯曾在自己的著作中強調:普通的人之所以普通,只是因為他們只發揮了自身潛能的十分之一。

由此可見要想培養出智商高的兒童,與家長後天的教育方式脫不開關係,正如威廉所說,孩子的潛力就像是一座寶藏,等著作為家長的我們去探索。

如何培養孩子擁有高智商?

0到4歲智商黃金期:刺激啟蒙

哈佛大學兒童中心定論:孩子生命的開始幾年,大腦神經突觸的更新力很強,這種能力在6歲後減半,12歲後再次減半。

所以4歲之前是培養孩子的高智商的黃金期,這個階段的孩子擁有著天才般的吸取知識的能力。

要想提高孩子的智商,就需要促進神經元的更新,家長們可以採用外部刺激的啟蒙手段。

例如從五感方面來刺激,扎克伯格曾因給孩子看繪本上了新聞,霍思燕對嗯哼的啟蒙教育採用的就是繪本教育。

大色塊、遊戲豐富的繪本,有助於孩子神經元的建立,提高孩子的智商。

4到7歲智商發展期:培養孩子記憶力

記憶力強的高智商兒童,小時候所展現的就是模仿能力。

就如撒貝寧,小時候模仿能力很強,長大後記憶能力也非常優秀,時常逃課的他就憑藉著優秀的記憶力,在考試中取得優異成績。

而電視劇《小歡喜》中的學霸林磊兒穩坐第一的位置,他的記憶力就十分驚人。

他平時也會尋找一些鍛鍊自己的記憶力的方法。

所以家長們要培養孩子的記憶力,可以採取熟悉環境的方式。

先讓孩子們在一個環境中背誦知識,過一段時間在相同的環境中回憶內容,然後依次轉換環境。

7到14歲智商後發期:鍛鍊邏輯思維能力

Terman的實驗分析證明,智商高的兒童都擁有著獨立的邏輯思維。

這種特殊性使孩子養成了思考的好習慣,不陷入僵化的思維中。

所以這個階段的孩子已經有了獨立思考的能力,進入了智商後期發展期,家長一定要鍛鍊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

可以鼓勵孩子多思考、多提問,多做一些邏輯思維遊戲題,讓孩子的思維天馬行空起來。

智商高的孩子不經過呵護也會泯然眾人,而笨小孩經過後天培養也能提高智商,所以家長一定要用心的培養孩子。

下面我總結了一份可以開發孩子智商的書單,希望對家長有所幫助。

1、《兒童數學智力潛能開發》(0到4歲)

我家寶寶在4歲前一直用的這套書。

我選擇這本書的原因,就會因為這是由我國著名數學教育專家、學前教育專家何秋光所著。

本書主要以開發孩子邏輯思維為載體,數學內容為主線,不僅開發孩子邏輯思維能力,提高孩子智商,還對孩子進行了數學的啟蒙。

2、《IQ益智遊戲大百科》(7到14歲)

這套書主要適用於7到14歲的孩子,一共有5大主題內容。

整套書擁有著世界各地60多個邏輯益智遊戲,並且是由日本著名數學家秋山仁博士親自製作的。

從幾何、數字到九宮數獨、數字變化,在孩子的思考中輕鬆提高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提升智商。

遊戲是孩子們的天性,這本書激發孩子的好奇心,讓孩子主動進行學習。

並且專為這個年齡段的孩子設計了12種能力的訓練,全面提高孩子的智商。

而且這本書中明確介紹了很多遊戲的製作理念,有助於孩子時刻思考。

3、《5到6歲全腦開發》

這套書主要分為3個部分:習題、遊戲、測試。

習題吸取日本6000名兒童智商測試經驗,根據孩子的年齡提高孩子能力,從而提高孩子的智商。

而且這套書是日本幻冬舍所著,主要開發孩子的腦力與智商,從數學遊戲、思維訓練、益智迷宮、智力迷題入手。

讓孩子在一定時間內對某一項能力不停地反覆練習,達到掌握的地步。

相關焦點

  • 美國心理學家:智商高的孩子身上確有共同點,與「遺傳」無關
    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孩子智商高,聰明學習好。為了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從小就注重智商上的培養。不過,關於孩子的智商一直都有各種質疑的聲音。有人認為孩子的智商和父母的遺傳基因有很大關係,那些有能力、智商高的父母他們的孩子都更優秀一些,智商也低不了。
  • 美國心理學家:高智商兒童確實有很多共同點,但並不是靠遺傳
    我們在生活中經常會使用「智商高低」來衡量一個人是否聰明,通常,我們把超高智商的人稱之為「天才」,例如:「天才愛因斯坦」。為此,許多科學家針對所謂的「天才」進行實驗,美國心理學家特曼L.M.Terman」也對此項研究進行了長期的實驗。
  • 美國心理學家表明:高智商兒童的確有很多共同點,但並不是靠遺傳
    美國心理學家表明:高智商兒童的確有很多共同點,但並不是靠遺傳!智商一詞,源於20世紀初,意為智力商數,系個人智力測驗成績和同年齡被試成績相比的係數,是衡量一個人聰明與否的標準。美國心理學家特曼通過一項「天才兒童」的實驗提出:聰明的孩子有許多共同特徵,但是和遺傳因素無關。
  • 美國心理學家:高智商兒童的確有很多共同點,與父母遺傳無關
    著名的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曾經提到,:「普通人只發揮了其潛在智能的10%。」,也因此有了智商潛能這個詞。一般人認為智商的上限是遺傳來決定的,我們只能在這個範圍內提升,但是忽視了天賦和自我學習能力。劉易斯·推孟對1500個高智商的孩子做過跟蹤,發現了他們擁有高智商的三個共同點。美國心理學家研究:高智商兒童的共同點在於這3點1、創造力人類之所以能不斷進步,就是因為人類有無與倫比的創造創新的能力,這也是我們從小就被教育要成為科學家的原因。
  • 美國心理學家:高智商兒童有很多共同點,原因並不是靠遺傳
    絕大多數家長都覺得孩子考試成績好了就是智商高,成績差就被大家普遍認為是腦子笨,這個結論著實有點武斷,但這已經確確實實映在了家長們的心裡。每個家長都渴望自己的孩子能夠龍鳳呈祥,出人頭地,便給孩子們施加各種大人們的想法,周六日補課班一堆堆的,奧數班,外語班等一些興趣班,時間長了導致孩子的個人想法被封鎖住,美國心理學家:高智商兒童有很多共同點,原因並不是靠遺傳!不同的父母對孩子智商問題的態度略有不同,在中國絕大多數的父母評判一個孩子智商高不高的依據都源自孩子的考試成績。
  • 美國心理學最新研究發現:高智商兒童確實有共同點,但並非靠遺傳
    美國心理學之父威廉·詹姆斯在著作中提到:「普通人只發揮了其潛在智能的10%。」孩子的智力問題,通常都是父母們比較看重的方面。我們都知道,世界歷史上,一些很有名的成功人士,都是擁有高智商的。作為父母,自然也都希望孩子智商高,無論是在學習上,還是在將來的工作上,都能出類拔萃,但是往往培養起來特別困難。
  • 美國心理學家表示:高智商兒童確實有共同特點,與父母遺傳無關
    自己家的孩子智商高不高,成為了很多父母關注的一大點。很多父母會通過不同不一樣的方式來訓練孩子,幫助孩子進行大腦開發。但是也有一部分人覺得孩子的智商是父母遺傳的,所以他們也不會強求。01美國心理學家表示:高智商兒童確實有共同特點,與父母遺傳無關美國心理學家曾經做過一個試驗,他曾找來一千名高智商兒童進行跟蹤研究,並從這些兒童10歲時開始追蹤,一直到孩子長大後步入中年。
  • 美國心理學家研究發現:高智商兒童的確有相同點,但跟遺傳無關
    智商高的人不論是學習還是工作,似乎總會比其他人更加輕鬆和優秀一些。可以說,世界上沒有哪幾個父母是不希望孩子擁有高智商的。 關於孩子的智商,人們的普遍看法是主要由基因遺傳決定,事實也確實如此,但後天的培養也同樣重要。
  • 美國心理學家發現:高智商兒童確實有共同點,但並不是靠遺傳
    像天才愛因斯坦、達文西的智商都高達二百,對於普通人來說他們的智商已經非常高了,可是你能想像嗎,他們的智力並沒有完全開發,只開發了不到10%就已經取得如此成就,可以看出人的潛力是可以挖掘的。為什麼世界上那麼多人,卻只有少部分人獲得了成功,我們也可以觀察一下這些高智商的人都有什麼相同點,什麼才是影響孩子智商的關鍵?一、智商高低有幾個因素影響?
  • 美國心理學家:高智商兒童的確有很多共同點,並非靠遺傳
    前言:愛因斯坦想必大家一定聽說過,他的智商達到了200,而霍金的智商160,達文西的智商指數高達230,由此可見,智商還可以繼續開發。作為家長的我們都希望自己孩子擁有高學歷,高智商,好成績,恨不得樣樣第一名。但是,在這之前有一個疑問引起廣大寶媽熱議,智商會不會有遺傳呢?高智商的兒童會不會有什麼共同之處?
  • 美國心理學家發現:高智商兒童有這些共同點,並非全靠遺傳!
    很多人認為,孩子的智商主要靠遺傳,如果父母智商高,那孩子智商也差不了。可事實真的如此嗎?當然不是!就拿我們所熟知的愛因斯坦來說,其卓越成就有目共睹,但如果智商是靠遺傳的話,為什麼他的父母和子女都沒有如此豐功偉績呢?
  • 美國心理學家表明:高智商兒童的確有很多共同點,不是靠遺傳
    智商,顧名思義就是一個人的智力參數,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絕大部分人的智商保持在80到110之間,如果一個人的智商達到120,那麼就可以稱為聰明人,如果達到140,那他就是我們平時說的天才。特曼L.M.Terman改進了比奈-蒙西智力表,進行了一項長期實驗。
  • 美國心理學家表明:高智商兒童的確有一些共同點,但並不是靠遺傳
    智商的高低,一直被人們所討論。現在很多孩子家長從小就開始培養孩子,每一個家長都關注孩子從小的教育。但大多數家長都不懂得如何培養自己的孩子,只是一味的報很多智力開發,幼兒早教類似這些學習班,這些班其實都不是提升知識的重要之處,家長們不懂得如何開發智力,開發智力學習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對孩子大腦的開發。兒童心理學家認為:智力的開發不僅僅是說對孩子學習提升分數,這些只是學一部分,更重要的是對孩子大腦能力的培養,大腦的發育程度,還有孩子接受事物的能力。
  • 美國心理學家發現:高智商兒童小時候多有共同點,但並非全靠遺傳
    「弗林效應」的出現,證明了智商並非是完全靠遺傳因素決定的,更多地受到環境的影響。可見,高智商的孩子,並不一定有一對高智商的父母,他們可能只是有更適合發展智力的環境,開發出了更多的自身潛能而已。被稱為「智商之父」的美國心理學家推孟(L.M.Terman)在20世紀二十年代進行過一次大型的觀察實驗,實驗過程中,推孟通過智力篩選出了1500智商在130以上的孩子,並對他們進行長期的追蹤觀察。最終推孟發現:高智商的孩子,小時候普遍都有一些共同點。
  • 智商標準制定人:高智商孩子都有這2個共同點,與遺傳無關
    你覺得智商是什麼東西?是大腦皮層的發達程度還是大腦的重量容量?答案或許都不是。美國的心理學家推孟是智商標準的制定人,他發明了斯坦福——比納量表,是智商的測驗表,也是目前為止公認的最好的智力測量工具,在這位科學家看來,智商不應當是一個生物屬性,而應當是人在社會中表現出的一種作用,因此他所制定的更加貼近於人的大腦在現實社會中的能力高低。
  • 美國心理學家發現:高智商兒童有共同點,但並非只是靠遺傳
    隨著擁有這樣疑問的家長越來越多,很多企業家都看到了商機,市面上出現了很多關於如何培養小朋友的書籍或者課程等。其實每一個人出生後,在智商上幾乎都是差不多的,不會有太大的差距。很多都是靠後天的鍛鍊,以及智力的開發上。不過對於智商的高低,不同的人可能是有不一樣的看到。大部分的人覺得,如果一個人的學習成績好,那麼他的智商肯定是高的。然而人們不知道的是,這樣的認知是錯誤的。
  • 「智商之父」劉易斯:高智商兒童的確具有共同特點,卻與遺傳無關
    曾有人認為,人與人之間之所以會出現智商的巨大差異,是因為對大腦的開發利用率不同,愛因斯坦的大腦利用率達到了12%,而我們普通人只達到了2%—8%。所謂的高智商人群,其實與普通人的大腦利用率一樣,但他們確實具有一些顯著的共同特點,這些特點與遺傳無關,更多是由於童年時期對能力的培養和發掘。
  • 「智商之父」劉易斯:高智商兒童的確具有共同特點,卻與遺傳無關
    近期有美國科學家研究表明,這個說法是完全錯誤的。所謂的高智商人群,其實與普通人的大腦利用率一樣,但他們確實具有一些顯著的共同特點,這些特點與遺傳無關,更多是由於童年時期對能力的培養和發掘。
  • 心理學家:高智商寶寶多有這些共同點,和遺傳無關,關鍵靠培養
    我們通常用智商值作為智力高低的評判標準,兒童智商高低常以100作為標準線,智商在90~120之間的兒童都屬於智力正常,高於130以上的為高智商兒童,高於140的近似天才,低於89的為智力偏低兒童,70以下的為智力低下。
  • 天才靠遺傳?心理學家坦言:決定孩子智商的不是基因,而是這幾點
    法國著名心理學家比奈·阿爾弗雷德編制了世界上第一份智力測量表,並且他根據這份測量表把平均智商定為了100,而經過測量得出,當時法國人的智商大約在85到115之間。最終證明出了一個理論,智商雖然主要靠遺傳,但是人的智力並不是一成不變的,教育、訓練、年齡的增長都會改變一個人的智商。從某一刻開始,大部分的父母開始認為天才的孩子肯定是天才,孩子的智商就靠遺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