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商標準制定人:高智商孩子都有這2個共同點,與遺傳無關

2021-01-13 小風兒童心理學

你覺得智商是什麼東西?是大腦皮層的發達程度還是大腦的重量容量?答案或許都不是。

美國的心理學家推孟是智商標準的制定人,他發明了斯坦福——比納量表,是智商的測驗表,也是目前為止公認的最好的智力測量工具,在這位科學家看來,智商不應當是一個生物屬性,而應當是人在社會中表現出的一種作用,因此他所制定的更加貼近於人的大腦在現實社會中的能力高低。

推孟認為:不同的人大腦先天有著不同的擅長,但如何將自己的擅長應用出來,要運用到什麼程度,卻是後天開發的結果,而高智商的孩子不一定是大腦本身更發達的孩子,而是將大腦運用的最好的孩子,因此高智商的孩子往往有這兩個與遺傳無關的共同點:

一、專注力強

我們的生活中總會有這樣的人,他們學東西的速度非常快,但是所耗費的時間卻並不多,而對於這樣的人,人們通常報以「天才」的稱號。

但如果我們仔細觀察他們的學習過程,會發現他們在進行高強度的學習的時候,往往專注的讓人感到害怕,你走到他的身邊甚至叫他都有可能不會引起他的注意。

縱觀歷史上所有在自己的領域有一定突出貢獻的人,都往往是專注力領域的強者,阿基米德專注於學術,捨棄生命也不讓自己的草稿被士兵破壞;我國數學領域的最高成就者陳景潤在進行哥德巴赫猜想的證明時,同樣廢寢忘食;俄羅斯教育家烏申斯基更是對專注力讚美到:注意力你是心靈唯一的窗戶,一生中的一切都要經過此門才能進入。

專注力如此重要,但專注力的高低卻與先天基因無關,而是後天培養的結果。不同孩子的專注力差距往往取決於生活習慣的不同,比如孩子小的時候,一般都會有沉迷於玩具或者是故事書而忘記吃飯的現象,其實這就是孩子專注的表現,如果家長對孩子貿然打斷,那很可能就中斷了孩子的專注力養成。

因此想要培養一個專注的孩子,就要儘量給他提供一個安靜不會被人打擾的獨立空間,減少家長去送水果,送牛奶,送零食的「熱心」行為。

當然專注力的主動訓練也同樣有效,而以專注著稱的德國人對於孩子的專注力提高也很有研究,比如這套在德國的兒童教育界幾乎人手一本的好機構《好奇狗陪你學——專注力訓練》系列繪本。

這套圖書是由德國著名的兒童圖書作家多羅特婭·布倫丁格所主編的一套高品質兒童專注力訓練書。

全套圖書共計7冊,每一冊通過不同側重的方向為孩子進行各有不同趣味的專注力遊戲訓練。

既能鍛鍊孩子的專注力,也能幫孩子增長知識,擴展視野,是一套內容與實用性兼備的兒童專注力訓練圖書。

同時為了幫助孩子更加樂於主動的閱讀,書本中也使用了很多吸引孩子的「小心機」,比如這些隱藏在書本中的精美的兒童貼紙可以有效地吸引孩子自發地去翻閱書籍,不會出現買完書孩子不愛看的情況。

二、邏輯思維嚴密

高智商孩子的另一個重要特徵則是擁有嚴密的邏輯思維。在推孟發明的斯坦福——比納量表(智商的測驗表)中,測驗內容經常包含詞彙、理解力、補齊物體圖形、找出最短路徑,看圖講故事等等考驗孩子的邏輯思維的內容。

人的大腦的確限制了人的智商發展,那麼其實大腦限制的只是人的智力上限,而大多數人距離上限其實遠得很,因此人的真實智力和生理上的大腦發育往往是完全兩回事。

以哈佛大學在上個世紀的3000顆死亡人腦標本進行的解剖和稱重來看,理論智商最高的並不是愛因斯坦等著名的科學家,而是美國一位平凡的農場主,如果以大腦發育水平來看,他的智商甚至要比普通人高出整整百分之六十以上,但在他生前卻並沒有什麼值得讚揚的地方。

而造成這種明珠暗投的原因就是這位農場主並沒有上過什麼學,因此嚴重的缺乏思維能力,因此對於3歲以上大腦發育已經基本定型的孩子來說,如果家長想培養好孩子的智商,那麼真正應該培養的是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我在這裡向各位家長推薦這套《IQ益智遊戲大百科》。

這套書籍的編撰者並不是無名之輩,而是日本的理學博士、著名數學家秋山仁,他是圖論的先驅者,也是《國際組合數學雜誌》的主編之一,是的的確確的學術權威。

而就是這樣一位偉大的數學家,在專業之外也對教育十分感興趣,常年與日本的公共電視網合作,通過教孩子們做一些可以通過家庭常備的物品進行數學實驗的方法來幫助孩子養成科學的思維方式。

而現在這位極其重視教育的秋山仁教授,將他所做過的智力啟蒙實驗編撰成冊,收錄進這5冊書中,讓讀者可以像日本的孩子一樣通過書本來學習這些思維方式。相信這5本書可以幫助有志於對孩子的思維習慣方式也就是軟智力,進行良好培養的家長對孩子進行充分的教育,幫助孩子形成良好的思維習慣。

相關焦點

  • 美國心理學家:智商高的孩子身上確有共同點,與「遺傳」無關
    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孩子智商高,聰明學習好。為了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從小就注重智商上的培養。不過,關於孩子的智商一直都有各種質疑的聲音。有人認為孩子的智商和父母的遺傳基因有很大關係,那些有能力、智商高的父母他們的孩子都更優秀一些,智商也低不了。
  • 美國心理學家:智商高的兒童確實存在很多共同點,但與遺傳無關
    他總共篩選了1500名智商在140以上的高智商兒童,開始長期跟蹤他們的生活。結果發現,這些高智商兒童並沒有都成為人才,有一部分人甚至泯然眾人,沒有任何成就。因此Terman提出了結論:智商高的兒童們確實存在很多共同點,但是都與遺傳無關。智商高的孩子都有哪些共同點?
  • 美國心理學家表明:高智商兒童的確有很多共同點,但並不是靠遺傳
    美國心理學家表明:高智商兒童的確有很多共同點,但並不是靠遺傳!智商一詞,源於20世紀初,意為智力商數,系個人智力測驗成績和同年齡被試成績相比的係數,是衡量一個人聰明與否的標準。美國心理學家特曼通過一項「天才兒童」的實驗提出:聰明的孩子有許多共同特徵,但是和遺傳因素無關。
  • 美國心理學最新研究發現:高智商兒童確實有共同點,但並非靠遺傳
    孩子的智力問題,通常都是父母們比較看重的方面。我們都知道,世界歷史上,一些很有名的成功人士,都是擁有高智商的。作為父母,自然也都希望孩子智商高,無論是在學習上,還是在將來的工作上,都能出類拔萃,但是往往培養起來特別困難。很多人認為,孩子智商的高低,是靠基因因素的,如果他們的父母智商很高,那這個孩子智商就會很高。
  • 美國心理學家研究發現:高智商兒童的確有相同點,但跟遺傳無關
    智商高的人不論是學習還是工作,似乎總會比其他人更加輕鬆和優秀一些。可以說,世界上沒有哪幾個父母是不希望孩子擁有高智商的。 關於孩子的智商,人們的普遍看法是主要由基因遺傳決定,事實也確實如此,但後天的培養也同樣重要。
  • 美國心理學家:高智商兒童的確有很多共同點,與父母遺傳無關
    ,也因此有了智商潛能這個詞。一般人認為智商的上限是遺傳來決定的,我們只能在這個範圍內提升,但是忽視了天賦和自我學習能力。後天的鍛鍊和對天賦的挖掘更重要。劉易斯·推孟對1500個高智商的孩子做過跟蹤,發現了他們擁有高智商的三個共同點。
  • 美國心理學家表明:高智商兒童的確有很多共同點,不是靠遺傳
    在這項實驗中直到今天都還能追蹤到一部分當初的「天才」的生活現狀,大部分人沒有成就,和普通人看起來沒有區別。只有極小的一部分人有所成就。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人們都有一個常識,那就是智商高低是由遺傳決定的,但通過這次試驗之後,人們得出:「高智商兒童有共同點,但不是遺傳」的觀點。高智商兒童有哪些共同點!
  • 「智商之父」劉易斯:高智商兒童的確具有共同特點,卻與遺傳無關
    在我們的印象裡,高智商的人通常都是有異於常人的,他們具有超高的思維能力,記憶力超群,能看到普通人看不到的真理,才能為推動人類發展做出耀眼的貢獻。曾有人認為,人與人之間之所以會出現智商的巨大差異,是因為對大腦的開發利用率不同,愛因斯坦的大腦利用率達到了12%,而我們普通人只達到了2%—8%。
  • 「智商之父」劉易斯:高智商兒童的確具有共同特點,卻與遺傳無關
    在我們的印象裡,高智商的人通常都是有異於常人的,他們具有超高的思維能力,記憶力超群,能看到普通人看不到的真理,才能為推動人類發展做出耀眼的貢獻。 曾有人認為,人與人之間之所以會出現智商的巨大差異,是因為對大腦的開發利用率不同,愛因斯坦的大腦利用率達到了12%,而我們普通人只達到了2%—8%。
  • 美國心理學家發現:高智商兒童確實有共同點,但並不是靠遺傳
    文 | 朗姐育兒說(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每一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聰明過人,有著高智商,但是你知道什麼樣的人才是高智商嗎?高智商達到一百三的人就可以劃分成高智商,像這樣的人在現實生活中僅僅只有2%左右。
  • 孩子智商高都來自於遺傳嗎?不是的,其實和父母並沒有太大關係
    智商一直是孩子教育過程中家長非常關心的問題,更有一些家長甚至把智商高低當成孩子未來的評判標準。我們當然知道智商的高低,不能決定孩子的未來,但是智商的確在孩子發展過程中有很大的影響,所以作為家長一定不能忽視。
  • 心理學家:高智商寶寶多有這些共同點,和遺傳無關,關鍵靠培養
    執筆:明珠定稿:蘇子後智商高低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一個人的成就,每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聰穎過人,當我們將智商與遺傳劃上等號時,就顯得有些不夠理智,除了受基因控制外,開發兒童智力的關鍵因素往往在於後天的培養。什麼是高智商兒童?多數父母為了解自家孩子的智商高低,專門帶孩子去做智商值測試,然後結果往往是不盡人意。
  • 美國心理學家:高智商兒童確實有很多共同點,但並不是靠遺傳
    實驗表明,智商高的孩子未必能成為有作為的人,也不可能100%做出令人滿意的成就,成為科學家、作家、等等。曾經人們認為:孩子智商的高低取決於父母的基因,但是經過大量的實驗證明:孩子的智商並不是靠先天遺傳,而是靠後天的培養及努力形成的。美國心理學家:高智商兒童確實有很多共同點,但並不是靠遺傳!1、智力高的孩子比普通孩子理解事物的能力要快。
  • 美國心理學家:高智商兒童有很多共同點,原因並不是靠遺傳
    每個家長都渴望自己的孩子能夠龍鳳呈祥,出人頭地,便給孩子們施加各種大人們的想法,周六日補課班一堆堆的,奧數班,外語班等一些興趣班,時間長了導致孩子的個人想法被封鎖住,美國心理學家:高智商兒童有很多共同點,原因並不是靠遺傳!不同的父母對孩子智商問題的態度略有不同,在中國絕大多數的父母評判一個孩子智商高不高的依據都源自孩子的考試成績。
  • 美國心理學家發現:高智商兒童有這些共同點,並非全靠遺傳!
    很多人認為,孩子的智商主要靠遺傳,如果父母智商高,那孩子智商也差不了。可事實真的如此嗎?當然不是!就拿我們所熟知的愛因斯坦來說,其卓越成就有目共睹,但如果智商是靠遺傳的話,為什麼他的父母和子女都沒有如此豐功偉績呢?
  • 美國心理學家研究:「高智商」的孩子有1個共同點,並不是靠遺傳
    >,但遺憾的是,等到他們進入學校時,其中只有2%左右的孩子還能保持這種創造力。 也就是說,大多數孩子生來並不笨,只不過是我們不當的教育方式或者忽視,反而讓他們變笨了。所以,對於父母來說,與其花大成本設法提高孩子的智商,還不如注意去保護孩子的創造力不被摧毀,這才是讓孩子擁有高智商的靠譜方法。
  • 天才靠遺傳?心理學家坦言:決定孩子智商的不是基因,而是這幾點
    最終證明出了一個理論,智商雖然主要靠遺傳,但是人的智力並不是一成不變的,教育、訓練、年齡的增長都會改變一個人的智商。從某一刻開始,大部分的父母開始認為天才的孩子肯定是天才,孩子的智商就靠遺傳。其中兩項都與後天的影響有關,所以教育界很多育兒專家紛紛表示:父母們與其糾結於孩子的遺傳,不如試著後天找準辦法提升孩子的智商,從而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
  • 高智商父母的孩子,會是「腦二代」嗎?智商遺傳規律,其實很公平
    在大眾的印象中,高智商的父母,孩子應該也是智商高的,所謂虎父無犬子麼。但是有很多人會舉出自己身邊的例子,父母都是高材生,博士碩士,甚至也從事教育工作,但他們的孩子卻是學渣…… 那麼智商遺傳到底有什麼規律呢?高智商父母,會不會把高智商遺傳給孩子呢?
  • 美國心理學家發現:高智商兒童小時候多有共同點,但並非全靠遺傳
    「弗林效應」的出現,證明了智商並非是完全靠遺傳因素決定的,更多地受到環境的影響。可見,高智商的孩子,並不一定有一對高智商的父母,他們可能只是有更適合發展智力的環境,開發出了更多的自身潛能而已。被稱為「智商之父」的美國心理學家推孟(L.M.Terman)在20世紀二十年代進行過一次大型的觀察實驗,實驗過程中,推孟通過智力篩選出了1500智商在130以上的孩子,並對他們進行長期的追蹤觀察。最終推孟發現:高智商的孩子,小時候普遍都有一些共同點。
  • 美國心理學家表明:高智商兒童的確有一些共同點,但並不是靠遺傳
    其實,高智商的孩子先天條件並沒有的高於他人,主要是後天的培養。所以說想要孩子智商高,還要用正確的方法,從小培養。美國心理學家劉易斯·推孟做過一次大規模的研究,在經過多年研究追蹤後發現了高智商兒童都有的共同點。高智商兒童有哪些些共同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