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讓孩子變聰明,是所有家長都希望的事情,但是實際上卻沒有多少孩子真的變成神童,智力這個東西真的靠天生?
其實不然,智力一半靠天生,一半靠培養,孩子的智力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就算出生的時候是IQ200的天才,如果後天的培養跟不上,孩子依舊會變成一個普通的孩子。
而普通孩子通過家人細心的培養,是可以提升智力的,想要提升孩子智力,有方法,做好這三點,孩子會越來越聰明。
1、鍛鍊手指
日本有位學者曾說過:「如果想培養出智力高、頭腦聰明的孩子,那就必須經常鍛鍊手指,因為手指的活動刺激手指運動中樞,能促使智力的提高。」
想要提高孩子的智力,可以給孩子玩一些動手遊戲,比如積木、手指操、翻繩都是鍛鍊孩子手指的好方法。
2、多說話
開發孩子智力,說話也是一個很好的辦法,很多人認為大人與孩子的思維不在一條線上,無法溝通。其實並不是,那是因為家長不懂小孩,不想跟他們聊。
美國的一項研究顯示,父母與9個月至3歲的幼兒多交談會使孩子日後變得更聰明。
該項目的科研人員,曾對42戶家庭的兒童做過長達兩年半的追蹤調查,結果發現白領家庭中的家長比較健談,他們與孩子談話的頻率比一般藍領家庭高兩倍,比靠救濟生活的家庭高4倍,這也是不同家庭的孩子在上學後出現智商差別的重要原因之一。
多說話可以鍛鍊孩子的右腦,讓孩子的創新思維和邏輯思維都得到提升,這兩種直接關乎孩子的思考能力,我們可以發現,邏輯思維能力強的人,理科的成績都比較好,他們善於在數據或者條件中尋找關聯,觀察力也比同齡人強很多。
而且,家長與孩子平等交流,更能了解孩子的心態和喜好,也有利於親子之間的感情交流。
3、多做遊戲
孩子適當的多做一些戶外遊戲,是可以幫助孩子提高智力的,首先玩遊戲能鍛鍊手指,長期玩遊戲能鍛鍊你手指的靈活度,久而久之手指變得越來越靈活
玩遊戲能提高孩子的反應速度,合作性的遊戲可以提高孩子的合作能力和指揮能力。
而且會培養孩子樂觀、堅強、包容的性格,孩子以後融入集體會比較容易,在班級內部和小夥伴的的關係也會比較融洽,是鍛鍊孩子交際能力的好機會。
在做益智遊戲的時候,還可以鍛鍊孩子的思維能力和推理能力,這都有益於孩子大腦的發展。
家長想要孩子變聰明,無非就是希望孩子可以在學業中取得一個好成績,以後有一個體面的工作,好好的生活,其實即使不那麼聰明的孩子,也是可以通過後天的努力得到的。
反倒是天生很聰明的孩子,很容易因為自己聰明,就驕傲自滿不在努力,就如同故事「傷仲永」
其實仲永是很有天賦的。他的才能是上天賦予的,遠勝過其他有才能的人,但因為他後天所受的教育還沒有達到要求,所以他註定成為一個平凡的人。
像他那樣天生聰明,如此有才智的人,沒有受到後天的教育,尚且要成為平凡的人;那麼,現在那些本來就不天生聰明,本來就是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後天的教育,那就更沒辦法出息了。
所以,我們與其去追究如何提升孩子的智力,不如讓孩子學會通過後天的努力,得到自己想要的,這樣腳踏實地,得到了也不心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