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腦海綿狀血管瘤能治好嗎?手術還是保守治療?

2020-11-26 健康界

  丘腦海綿狀血管瘤相當罕見,常與基底節、腦幹或兩者合併報告。對於這些病變的自然病史很難得出直接的結論,尤其是考慮到僅有丘腦病變的相對較少。因此,問題很多:病變是家族性的還是非家族性的?是否有出血症狀?它們是需要手術或還是觀察?有利的結果是否與某種形式的治療有關,包括手術切除或放射外科手術?

  自然史

  對於海綿狀血管瘤術前評估年出血率的研究的困難在於,回顧性出血率難以準確評估。假設病變自出生起就存在,這低估了實際的年風險;有些病變在發育過程中或以後重新發展。許多外科系列報導的侵襲性病變的手術結果無法接受進一步的觀察,這就混淆了評估。這樣報告的年出血率可能被高估了。此外,不同部位海綿狀血管瘤的出血率也不同。然而,發生率的差異可能反映了海綿狀血管瘤出血的部位,這些部位更容易出現症狀。雖然深部病變常導致神經功能缺損,但較深的病變不太可能引起癲癇發作。

  在前瞻性家族性研究中,出血率在4.3%到13%之間,在每個病灶年0.6%到2%之間,包括無症狀但放射學出血的病變。對於非家族研究,最初的每年出血率可能在0.7%-3.1%之間,而每年的再出血率高達22.9%。我們發現在觀察期內腦幹再出血率為35%,回顧性出血率為4.6%。然而,我們的結果代表了一個有侵襲性病變的轉診中心,他們可能不具有代表性。在一項多系列檢查丘腦和基底節病變的研究中,出血的年風險在2.8%到4.1%之間,再出血率在6.1%-11%之間。

  手術適應證和手術益處

  我們同意應觀察無症狀的患者,尤其是那些病變不與軟腦膜表面相鄰的患者。但當病變無症狀時,手術決策的藝術就變得至關重要。在一次或兩次或更多次後決定手術前,應該發生多少次出血?當病變與軟腦膜或室管膜層相鄰或幾乎相鄰時,應考慮手術治療?與自然病史和其他外科醫生的手術成功率相比,外科醫生對這些罕見病變的手術經驗如何?與動靜脈畸形一樣,海綿狀血管瘤出血提供了手術通道,固定缺損的存在影響了手術治療的決定。根據我們的經驗,如果病變與腦室相鄰,切除丘腦海綿狀血管瘤的緊迫性也會增加,從而增加腦室出血並破裂的風險。

  另一個值得一提的重要的手術細節是切除病灶周圍的腦組織。在非功能區,這種做法是可以接受的。如同動靜脈畸形在功能區,切除丘腦的海綿狀血管瘤需要一個微妙的平衡。切除動靜脈畸形或海綿狀血管瘤以及大部分位置的鄰近組織是至關重要的,因為它可以產生一個外科切割平面。該平面允許切除而不需要進入病灶,有助於確保完全切除。這種圍繞AVM機動的策略在具有說服力的領域變得更加困難,在那裡風險更大,而且可以安全進入的AVM外圍變得無限小。海綿狀血管瘤也是如此,儘管其中央出血傾向可能不如動靜脈畸形。對於雄辯區域的海綿狀血管瘤,過度切除周圍組織的風險(可能會立即增加神經系統的發病率)必須與留下殘餘海綿狀血管瘤和延遲再出血的風險進行權衡。海綿狀血管瘤切除不充分與再出血的高風險相關。

  Li等人表示腦海綿狀血管瘤的切除可以防止進行性神經功能衰退。一項對1000多名腦幹海綿體瘤患者的多系列研究的一項大型回顧,正如我們自己的經驗所顯示的那樣,切除功能區的此類病變有可能導致早期暫時性的發病,但可防止與反覆出血和不完全切除相關的進一步逐步神經功能衰退。然而,其他人則建議觀察,除非有一條明顯的毀滅性衰退之路。根據他們的經驗,只有少數有急性症狀的病人有反覆發作的問題,而且他們通常已經完全或接近完全康復。

  綜上所述,罕見丘腦海綿狀血管瘤的治療仍存在爭議,Li等人的結果在目前規模最大的系列報導中,這是對文獻的有益補充。我們同意,患有侵襲性病變的患者的病情惡化是而且應該通過手術來中斷。其他類型病變的處理可能不那麼直接。那些沒有到達軟膜表面或沒有症狀的人是最不可能需要手術的。在可行的情況下,手術對大多數患者都是治癒的,可以防止神經系統的逐步衰退。我們對切除此類病變的偏好包括小腦上幕下入路、經胼胝體入路或經側腦室的頂枕入路。

轉載自:INC國際神經外科醫生集團


相關焦點

  • 海綿狀血管瘤嚴重嗎?3秒讀懂海綿狀血管瘤
    海綿狀血管瘤嚴重嗎?濟南血管瘤醫院在線為大家講解,海綿狀血管瘤是在出生時,即出現的低血流量的血管畸形,又稱為靜脈畸形。血管損害一般發展較慢,常在兒童期或青春期增大,成人期增大不明顯。大多數靜脈畸形呈海綿狀,故名。病變除位於皮膚和皮下組織外,還可發生在黏膜下,肌肉甚至骨骼。
  • 「定時炸彈」腦海綿狀血管瘤出血可以預測嗎?預測因素有哪些?
    正因如此,對於保守治療和幹預治療的選擇存在爭議,對於手術時機的選擇也存在爭議。預測未來出血風險的努力可能使更好地選擇治療策略。在本文中,我們將介紹腦海綿狀血管瘤患者出血的預測因素,並比較有腦海綿狀血管瘤相關出血和無腦海綿狀血管瘤相關出血的患者隨後的症狀性出血風險。
  • 腦海綿狀血管瘤答疑:患者關心的幾大問題答案都在這裡!
    腦海綿狀血管瘤是年輕患者中風的主要原因,甚至嬰兒也可能在血管瘤的病變破裂時中風。腦海綿狀血管瘤現有的治療僅限於外科病灶根除或保守治療。開顱手術手術目前僅適用於選定的有症狀的病變(出血或有症狀的病變生長後),但它是高度侵襲性的,有時會出現明顯的併發症,但是安全切除乾淨可以達到痊癒。儘管做了許多研究工作,但對這種疾病仍缺乏有效的藥物治療。關於腦海綿狀血管瘤,INC國際神經外科醫生集團整理了熱點問題進行解答。腦海綿狀血管瘤患者關心的幾大問題解答!問:腦海綿狀血管瘤有什麼治療方法嗎?
  • 39歲女子反覆癲癇,竟是海綿狀血管瘤「潛伏」在大腦深處
    不過好在發作時間不長,次數不多。今年上半年,胡女士的癲癇發作次數突然越來越多,症狀也越來越嚴重,胡女士一下子抑鬱起來,也不愛出門也不愛說話了,好好的生活一下子蒙上了一層陰影。在當地醫院做頭顱磁共振檢查發現:考慮為右額葉海綿狀血管瘤,繼發性癲癇。由於技術條件限制,當地醫院建議轉院治療。多方打聽下,胡女士一家慕名來到首都醫科大學三博腦科醫院癲癇中心。
  • 「定時炸彈」腦海綿狀血管瘤初次出血如何預測?
    之前的研究表明,這是一個逐步下降的過程,但沒有一個研究能量化這一發現。在考慮未來潛在的藥物幹預時,這可能變得很重要。某些備選藥物可作為手術的替代方案,以預防腦海綿狀血管瘤未來的出血,也可作為搶救類型的方法。也就是說,治療應該從症狀開始,而不是長期的、每天的預防。
  • 丘腦上的腫瘤容易治嗎?手術生存期有多長?
    那麼,丘腦又是什麼呢?丘腦上的腫瘤容易治嗎?  丘腦是位於腦幹上方的成對結構,是身體和大腦皮層(大腦表面)之間傳遞感覺信息的主要處理和傳遞中心。它還在運動和調節睡眠狀態、意識和意識方面起作用。丘腦靠近側腦室和第三腦室(腦脊液或CSF在其中流動)。兩個丘腦通過穿過大腦中線的纖維相互連接。
  • 嬰兒血管瘤須及早治療
    一、血管瘤的種類1、海綿狀血管瘤通常是在患兒出生或出生後不久發生,雖然該類型的病患增長較慢,但是其造成的損害卻比較大。該類型嬰兒血管瘤症狀多是發生在患者的頭皮和面部,由於外觀的改變較明顯,因此比較容易被發現,該病容易導致出血和繼發感染等,因此必須及早治療。
  • 「海綿狀血管瘤」你無視它的存在,它也在無視你的健康
    海綿狀血管瘤在醫學領域是歸於良性腫瘤的,許多患者在網上調查了解到這一結論後,就放鬆了對這一疾病的警惕性,並且產生了它是可以自行消退的想法。可事實上海綿狀腫瘤雖屬於良性腫瘤,但它的危險性並不會因此減小,更不會自行消退。患者需要對海綿狀血管瘤有更清楚更專業的認知,不要放任它對健康的危害。那麼它的危害性到底是怎樣的?
  • 嬰幼兒血管瘤是先天性血管瘤嗎?哪種情況急需治療?
    健康大河南訊:血管瘤是一種良性腫瘤,並且是能隨著患者的年齡增大而不斷增大,其中80%的患者是新生兒,由於很多家長對這一疾病不是很了解,很容易誤認為是紅胎記,不當回事,耽誤孩子的治療。那為什麼血管瘤容易找上新生兒?新生兒血管瘤是怎麼形成的,又應該如何診斷和治療呢?
  • 闌尾炎到底是手術好,還是保守治療好?
    闌尾炎是外科常見的急腹症之一,也是人們非常耳熟能詳的疾病之一,很多人都能說出來幾個闌尾炎的症狀,比如右下腹痛、壓痛、反跳痛等等,但是關於具體怎麼治療闌尾炎的爭議卻很多。一部分人認為闌尾炎應該手術治療永絕後患,而另一部分人則認為能不動手術就不動手術,保守治療比較好。
  • 顱內海綿狀血管瘤有什麼特點,可能比想像中更嚴重,建議大家重視
    海綿狀血管瘤其實是血管畸形,手術中可以看到,海綿狀血管瘤裡有畸形靜脈,這些靜脈管壁不成熟,很容易出血。這些靜脈畸形是先天性的。那麼,靜脈畸形為何稱之為瘤呢?
  • 血管瘤在肝上應該怎麼治療
    血管瘤在肝上應該怎麼治療 時間:2020-11-04 10:09四川華西肝病研究所附屬門診部 肝血管瘤是一種較為常見的肝臟良性腫瘤,臨床上以海綿狀血管瘤最多見,病人多無明顯不適症狀,常在B超檢查或在腹部手術中發現。
  • 新生兒血管瘤,可以等孩子稍微大一點再治療嗎?
    說起嬰幼兒血管瘤這種皮膚疾病,現在越來越多的寶寶剛出生就被這種疾病找上門,在此醫生想問如果是你家的寶寶患有血管瘤的話,你會怎麼辦呢?是及時治療呢還是等著自己好呢?
  • 海綿狀肝血管瘤是怎麼形成的?
    肝血管瘤是肝臟類疾病的常見病症之一,是一種較為良性的疾病,大多數表現為肝臟海綿狀血管瘤,那麼,海綿狀肝血管瘤是怎麼形成的?   部分人群之所以會患上海綿狀血管瘤疾病,與其先天的發育是有關聯的,也就是說在成長發育階段,這類患者的肝臟末梢的血管有畸形,從而就會逐步引發血管內皮細胞的異常分裂,進而就在血管內壁出現了增生反應,形成了海綿狀血管瘤。
  • 嬰兒頭上血管瘤有什麼症狀?怎麼治療效果好?
    孩子一出生就發現頭上長有血管瘤,家長因為對血管瘤相關知識的欠缺並沒有很在意,可是近期發現孩子頭上血管瘤增長很快,才開始網上查找相關資料,嬰兒頭上血管瘤有什麼症狀?怎麼治療效果好?我們聽聽濟南童康兒童醫院李志國主任是怎麼說的。   嬰兒頭上血管瘤有什麼症狀?
  • 專家詳解兒童血管瘤
    這種血管瘤多發於枕部、頭面部、四肢和背部,大小變化很大,大的甚至遍布於軀幹和四肢。其中小範圍的毛細血管瘤在孩子1 ~ 2 歲時可以自愈,但大部分需要臨床治療。  2、蔓狀血管瘤  多見於四肢,外表可見許多樹枝狀擴張的血管,迂迴曲折呈蔓狀,局部皮膚呈暗紅色或藍紫色,有時還可以摸到血管搏動或聽到血管雜音。
  • 一年也見不到幾例的海綿狀血管瘤 他們每周治療兩三例
    Olivia癲癇發作後,Issam Awad(醫學博士)為她實施了手術,以修復由腦海綿狀血管瘤引起的腦病變。「我伸手去拿酸奶,突然感覺像有東西射穿了我的手臂,」Parrillo說。她突然癲癇發作,持續了近五分鐘。幸運的是,她身邊有朋友和學校工作人員在,他們立即尋求了幫助。
  • 無錫血管瘤醫院:草莓狀血管瘤長什麼樣?
    無錫血管瘤醫院:草莓狀血管瘤長什麼樣? 時間:2020-05-16 14:52 南京胎記醫院 無錫血管瘤醫院(南京維多利亞血管瘤醫院):草莓狀血管瘤有深淺不同之分,常見以淺型的居多,深型與混合型較罕見,目前只知道草莓狀血管瘤是一種先天性疾病,而與遺傳可能無關。
  • 求證:肝上長了血管瘤,會破會癌變嗎?
    成人肝血管瘤的發病率約在0.4%-20%左右,根據瘤體內纖維組織成分含量的多少,我們常常把它分為以下幾種:硬化性血管瘤、血管內皮細胞瘤、毛細血管瘤和海綿狀血管瘤等,其中以海綿狀血管瘤最為多見,其通常質地柔軟,呈蜂窩狀,內充滿血液,可壓縮,狀如海綿,因此稱之為海綿狀血管瘤。 為什麼會得肝血管瘤?
  • 廣州治療血管瘤的醫院$新生兒血管瘤該怎麼治療好$
    核心提示:近年來,新生兒血管瘤逐年上升,孩子有疾病作為家長都會非常的著急,一般家長都會帶孩子積極的治療。孩子年齡小,所以在治療過程中會有家長疑問,廣州治療血管瘤的醫院$新生兒血管瘤該怎麼治療好?   廣州治療血管瘤的醫院$新生兒血管瘤該怎麼治療好$近年來,新生兒血管瘤逐年上升,孩子有疾病作為家長都會非常的著急,一般家長都會帶孩子積極的治療。孩子年齡小,所以在治療過程中會有家長疑問,廣州治療血管瘤的醫院$新生兒血管瘤該怎麼治療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