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處果殼之中,仍是宇宙之王——再見,霍金!

2020-12-08 界面新聞

「永恆是很長的時間,特別是對盡頭而言。」3月14日,英國著名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坎坷而光輝的生命終於來到了盡頭,他在英國劍橋的家中離世,享年76歲。這一天,恰是另一位偉大物理學家愛因斯坦的生日。愛因斯坦同樣卒年76歲。

專題:身處果殼之中,仍是宇宙之王——再見,霍金!

英國《衛報》:現代宇宙學界最耀眼的一顆明星去世

「果殼裡的宇宙」

霍金出生於1942年,是當今世界最為知名的物理學家之一,憑藉宇宙論和黑洞方面卓越的研究成果享譽全球。

21歲時,霍金便患上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症(俗稱「漸凍症」),導致全身癱瘓,不能言語,但他頑強地與疾病鬥爭了超過半個世紀,不僅順利完成博士論文,還成為劍橋大學教授。他的著作《時間簡史》是世界上最為成功的科普書籍,被翻譯成40多種語言,銷量超過1000萬冊。

霍金童年時學業成績並不突出,但喜歡設計複雜的玩具。在牛津大學獲得自然科學學士後,霍金前往劍橋大學研究宇宙學。

然而,這位科研新秀卻在讀博士期間被診斷出「漸凍症」。醫生當時認為,他只能存活兩到三年。而這一預測被證明並不準確。霍金繼續著他的科研工作並積極地生活,結過兩次婚,並育有三個孩子。

在與疾病抗爭之外,霍金的科研成果更加耀眼。他的主要研究領域是宇宙論和黑洞,他證明了廣義相對論的奇性定理和黑洞面積定理,提出了黑洞蒸發理論和無邊界的霍金宇宙模型,在統一20世紀物理學的兩大基礎理論——愛因斯坦創立的相對論和普朗克創立的量子力學方面走出了重要一步。霍金因此被譽為愛因斯坦之後最傑出的理論物理學家。

美國國家公共電臺:同時贏得科學家和公眾敬佩的霍金去世

1988年,霍金的著作《時間簡史》出版,這是一部解釋宇宙、黑洞和大爆炸等天文物理學理論的科普書籍。這本書在全世界大獲成功,但因書中內容極其艱澀,很多人把書買回家卻束之高閣,也有人將其戲稱為「讀不來的暢銷書」。

2001年,霍金又出了一部作品《果殼中的宇宙》,以相對簡化的手法及圖解為讀者講述了宇宙的起源。「即使我身處果殼之中,我仍以為自己是宇宙之王」, 《哈姆雷特》中的這句話,也是霍金傳奇一生的寫照。

隨著病情發展,霍金全身陷入癱瘓,喪失了說話的能力。起初,他只能依靠別人拿著字母卡、他來確認字母選擇的方式來表達自己想說的單詞。後來,在電腦的幫助下,霍金終於可以相對順利地用語音合成器發表自己的觀點。最近幾年,已經離開教授崗位的霍金繼續在世界各地發表演講,鼓勵年輕人參與科學探究。

「不要只著眼於腳下的土地」

為了進一步推動科研發展,霍金在去年10月帶頭免費公開了自己在劍橋大學的博士論文《宇宙膨脹的性質》,所有人都可以進入劍橋大學的「阿波羅」開放存取資源庫閱讀並下載這篇文章。

霍金表示,公開博士論文的目的是勉勵全球人民「仰望星空」,不要只著眼於腳下的土地;去思索人類在宇宙中的位置,建立對太空世界的認知。他指出:「世界上任何地方的任何人都應該不僅僅能夠自由地獲取我的研究,更應該不受阻礙地訪問人類理解範圍內每一項富有鑽研精神的偉大成果。」

「每一代人都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正如我在劍橋讀博時也受到了牛頓、麥克斯韋和愛因斯坦的啟發。許多人對我的博士論文有興趣,這件事讓我感覺很棒。現在他們終於可以下載了!但願他們不會失望。」

除了熱心科普事業,霍金還常常發表一些驚世駭俗的言論,例如他曾經表示外星人存在的可能性很大,時光機從理論上來講也不是不可能。去年11月,霍金曾預言,人類可能在公元2600年前滅絕。他認為,地球人口增長造成的能源消耗增加,會讓地球變成一個「熊熊燃燒的火球」。

去年6月,霍金還發出警告稱:人類若想生存下去,就必須在200到500年間在太空找到一處新家。各個大國應在30年內打造一個月球基地,並在2025年前把人送上火星。「向外擴散可能是我們自救的唯一方式,我深信人類必須離開地球。」

此外,霍金還喜歡就一些科學命題與其他學者開賭。其中最有名的是希格斯玻色子的賭注。霍金認為宇宙中不存在希格斯玻色子,但密西根大學的戈登教授認為有。後來,歐洲大型強子對撞機真的發現了這種粒子的存在,霍金輸掉了賭局。2013年,希格斯玻色子的研究者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

身為當今社會在全球知名度最高的物理學家,霍金自然也是影視創作看中的對象。2015年,環球影業出品的霍金青年時代的傳記片《萬物理論》入圍了奧斯卡最佳影片獎,霍金的飾演者,英國演員埃迪·雷德梅恩憑此片獲得了奧斯卡影帝。

但霍金本人在近些年來也常常出演影視作品,他所扮演的對象通常就是自己。1992年,霍金在電影《星際迷航:下一代》獻上自己的螢屏「處女秀」,客串自己,與扮演牛頓、愛因斯坦的演員一起打牌。在動畫片《辛普森一家》中,霍金本色出演並親自配音。

霍金與美劇《生活大爆炸》中的男主「謝爾頓」(吉姆·帕森斯)

更為知名的是霍金多次客串大熱美劇《生活大爆炸》。這部作品的男主角謝爾頓也是一名物理學家,對霍金十分崇拜。

另一方面,霍金從未停止過擔心人類的未來,也常常對時事發表自己的觀點。去年7月,霍金在接受BBC專訪時還說,他目前最擔心的問題就是人類的未來,氣候變化是人類面臨的「最大危險之一」,而川普帶美國退出巴黎氣候協定最讓他擔心。

「我們現在正在接近全球變暖不可逆轉的臨界點。川普的決定可能把地球推過這個臨界點,讓地球變得像金星一樣,溫度達到250度,天上下硫酸雨。」

霍金認為,要擺脫這場災難,只能去尋找一個適合人類生存的星球。他還稱,「人類如果還想把自己的存在延長100萬年的話,就要無畏地去往自己從未去過的地方。」

「我的中國朋友們,你們好嗎?」

雖然身患重病,但霍金還是不斷前往世界各地,為科學和科普事業做宣傳。1985年,霍金應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邀請首次來到中國,發表了有關黑洞和時間的演講。

霍金在新浪微博上的帳戶

進入21世紀,霍金還到訪過幾次中國,但中國人與他的交流更多地是在微博上。2016年4月,霍金在第一條微博中說道:

我的中國朋友們,你們好嗎?好久不見了!我上次拜訪中國是在2006年,當時在北京參加了一場物理會議,那次經歷非常難忘。我的首次中國之旅是在1985 年,我那時候坐火車遊歷了你們雄偉的國度。這些旅行使我對博大精深的中國歷史和文化略有了接觸。不過現在,我可以通過社交媒體和你們交流了 —— 通過這個微博,我希望和你們分享我的生活趣事和工作心得,也希望能在互動中向你們學習。

這條微博迅速為霍金聚集了百萬粉絲,直到霍金去世當日,他的微博粉絲數已突破450萬。

兩個月後,霍金又在中國高考前夕發布微博表達了自己的鼓勵。現在,這條微博已經收到47萬個「贊」和12萬次轉發:

你們中的許多人即將參加#2016高考#,我在這裡祝願你們,新一代的科學人才,金榜題名。這是你們勤學不輟的頂峰,也標誌著你們美好未來的開始。

在我成長的過程中,我的父母一直很重視教育。我很慶幸這一路來學習給我帶來得無數的機會。無論你勵志成為一名醫生、老師、科學家、音樂人、工程師或是作家 —— 請勇往直前地追逐你的夢想。你們是下一代的大思想家和意見領袖;未來將因你們而生。

「他只是從一顆星遊走到另一顆」

在霍金去世的消息公布後,全世界熟悉他的人們都陷入悲痛之中,一眾機構組織也紛紛盛讚霍金的成就,感謝他為全人類作出的貢獻。

《衛報》發表的訃告中稱,霍金雖然承受著身體上的折磨,但一直對生活保持著樂觀的態度。

他享受自己的工作、喜歡和其他科學家一起交流;喜歡藝術、享受名聲給他帶來的一切、熱愛旅遊。他特別喜歡孩子,為了逗孩子們開心,他有時會坐在輪椅裡、讓輪椅原地轉圈。

訃告稱,除了促進大家對科學的興趣之外,霍金也關注社會問題,「有時他會展現出前沿科學家的傲慢」,但他更經常展現的是「真正的人性」。

BBC訃告則把霍金稱為一位非常「有幽默感的人」,「是科學的流行大使,總是確保普通人能了解自己的工作」。訃告指出,霍金曾寫道他成人後一直患有運動神經元疾病,但這並沒有阻止他擁有一個幸福的家庭、在工作上獲得成功。「這說明,一個人不要失去希望。」

印度知名先鋒導演Vivek Agnihotri在自己的推文中寫道:

他來自星星,生活得像一顆星,回到了星星中。史蒂芬·霍金不是死了,他們只是從一顆星遊走到另一顆。

霍金曾在自己的網站寫道,他仍然希望有一天能夠登上太空。且維珍集團創始人理察·布蘭森已經為霍金在「維珍銀河商旅飛船」上預留了一個位置。遺憾的是,霍金最終未能實現這個心願。

 2007年4月26日,65歲的史蒂芬·霍金完成夙願,在美國甘迺迪航天中心乘坐一架民用飛機,體驗了夢寐以求的太空失重。他也成為世界首位體驗零重力飛行的殘障人士。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也在推特上悼念了霍金。NASA說:

他的理論解鎖了一個充滿可能性的宇宙。我們,以及全世界正在其中探索。就像2014年你對國際空間站太空人的祝語那樣:願你能像微重力中的超人一樣繼續飛翔。

相關焦點

  • 《果殼中的宇宙》,霍金眼中的世界是這樣的
    《果殼中的宇宙》書名出自於莎士比亞名劇《哈姆雷特》。其隱喻來源於「復仇王子」哈姆雷特認為,即便把他關在果殼中,仍然自以為是無限空間之王。細心想像,哈姆雷特幾百年前所吟唱的處境,其實和人類的宇宙觀完全相符。這不僅是莎士比亞敏銳的洞察力,也說明藝術和科學其實是相通的。
  • 三分鐘讀懂霍金的《時間簡史》和《果殼中的宇宙》
    長大後雖然明白了天上銀河不是人間詩畫,卻並不明白浩瀚的宇宙之博大之深邃之久遠,霍金的《時間簡史》則讓我明白,浩瀚的銀河也不過是宇宙之滄海一粟。是什麼使霍金這個被盧伽雷病禁錮在輪椅上達20年之久的科學家受到全世界人們的欽佩?是宇宙的神奇?還是時空的微妙?或者說是《時間簡史》中所蘊涵的神秘與力量?英國《星期日時報》稱霍金為「童真好奇與天才智慧的結合,當我們領略霍金宇宙之際,為他精神的瑰麗所驚異」。
  • 「宇宙之王」霍金的名言和預言
    史蒂芬·威廉·霍金1942年1月8日出生於英國牛津,英國著名物理學家和宇宙學家。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症患者,全身癱瘓,不能發音。霍金的主要研究領域是宇宙論和黑洞,證明了廣義相對論的奇性定理和黑洞面積定理,提出黑洞蒸發現象和無邊界的霍金宇宙模型。
  • 道教宇宙觀:混沌宇宙與果殼宇宙
    我們先來看一下關於這兩個詞:混沌宇宙、果殼宇宙,的解釋混沌古代傳說中指世界開闢前元氣未分、模糊一團的狀態。《天殼》:「渾天之說:天地如雞卵,卵中之黃白未分,是混沌也。卵中之黃白既分,是開闢也。」果殼宇宙「果殼中的宇宙」典出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哈姆雷特在劇中吟唱道:即便把他關在果殼中,他仍然是無限空間之王。藝術和科學是息息相通的,莎翁和霍金本就是他們各自領域中的無限空間之王。
  • 史蒂芬·霍金為什麼沒有得過諾貝爾獎?
    他是全球最為知名的物理學家,著有《時間簡史》、《果殼中的宇宙》等暢銷科普書籍。此外,他年輕時便患上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症(俗稱「漸凍症」),但是重病沒能讓他停下科研的腳步,這番堅持與樂觀也激勵了全世界無數人。 專題:身處果殼之中,仍是宇宙之王——再見,霍金!
  • 《果殼中的宇宙》
    《果殼中的宇宙》是一本圖文並茂的科普著作。它的書名頗有「來頭」,源自莎士比亞戲劇《哈姆雷特》的臺詞:「我即使被關在果殼之中,仍自以為無限空間之王。」  霍金把廣闊的宇宙隱喻成一顆果殼,果殼上的量子皺紋包含著宇宙中的所有密碼。他認為,在廣義上,粒子、生命和星體的處境都和果殼相似。與此同時,對於因疾病被困於輪椅,依然思考宇宙學前沿問題的他來說,這書名也很貼切。
  • 「宇宙之王」霍金只有眼皮能動
    他已然成為了家庭的一員,在霍金的默許下,填補了一個正常的丈夫和父親的職責,短暫安寧的生活,被簡意外懷孕所打破,霍金的家人對於孩子父親是誰充滿了懷疑,這深深傷害了簡的自尊,因為她雖然確實愛著喬納森,但出於道德的約束,並沒有條越之舉,就在這一年,霍金被任命為盧卡斯數學院教授,這是英國劍橋大學的一個榮譽職位,代表數學界最高榮譽,要知道這可是當年牛頓的位子,這讓霍金生活條件得到大幅改觀
  • 時間簡史、果殼中的宇宙、大設計,你讀不懂卻不得不看的霍金
    雖然命運禁錮了他的軀體,但是他的思想卻衝破了自然的束縛,自由地翱翔在浩瀚星空中,探索宇宙,解密黑洞,他帶給人類的是突破想像上的認知。《時間簡史》,1988年首次出版,全書共十二章,講述了宇宙學最前沿的知識,包括宇宙圖像、空間和時間、膨脹的宇宙、不確定性原理、基本粒子和自然力、黑洞、宇宙的起源、蟲洞和時間旅行等等,霍金在此書中描繪了自己對於宇宙的認知,並對相關領域中的各類命題進行了闡述。
  • 果殼中的宇宙之王——紀念霍金先生
    但是,霍金雖然從數學上對黑洞的輻射現象給出了嚴謹可靠的推斷,其理論也得到了物理學界的廣泛接受,可對於自星骸中誕生的龐大黑洞來說,「霍金輻射」即便真的存在,也將十分微弱。直到目前,人類窮盡所有的觀測手段,依然沒能在宇宙中直接觀察到可靠的霍金輻射。另有一些人,則轉而去尋找宇宙早期黑洞最後急速「蒸發」時產生的耀眼餘暉,然而他們同樣也還沒有獲得足以令科學界信服的過硬證據。
  • 霍金個人自傳,被禁錮在輪椅上的巨人,宇宙之王解讀自己的宇宙
    我的簡史中宣部、中國圖書評論學會、央視「2014中國好書」榜引進版獲獎好書,《時間簡史》作者史蒂芬·霍金首度推出個人自傳,被禁錮在輪椅上的巨人,宇宙之王解讀自己的宇宙外文名稱:My Brief History
  • 聊聊霍金三部曲中的第二部《果殼中的宇宙》
    前面我已經介紹過霍金的第一部著作《時間簡史》,這也是霍金的成名之作,銷量最好的作品,當然也被人們譽為最難懂的暢銷書。簡單來說,如果上一本是霍金對時間的獨特理解,那這本則就是對空間的獨特理解。就如這本書的封面一樣,霍金提出的無邊界宇宙模型並不是均勻光滑的,而是像核桃殼一樣充滿了起伏和溝壑,這是高維時空能量的痕跡。
  • 霍金七句解密宇宙的語錄配宇宙精彩大圖
    再次回味霍金關於宇宙的經典語錄,聆聽來自宇宙的聲音!(漩渦星系NGC 3521位於約2600萬光年之外的獅子座星系,星盤外圍很遠處有大量宇宙塵埃以及流浪的行星。)一,永恆是很長的時間,特別是對盡頭而言。
  • 霍金的公式沒算準英格蘭奪冠,可我依然愛他
    2018年3月14日,霍金在家中逝世,享年76歲。他在伽利略的逝世日誕生,又在愛因斯坦的誕生日時逝世,似乎偉大的科學家擁有著同一個靈魂:他們的生命只會輪迴,不會離開。霍金走了,而我們卻習慣了跟著他窺探宇宙。我們對他心存敬畏,卻又沒有疏離感。
  • 霍金眼中的宇宙為什麼是果殼狀?科學家認為人存原理起決定性作用
    《時間簡史》是霍金的第一部科普類的著作,其實他還有另外一本科普性更強的書籍,就是《果殼中的宇宙》。為什麼霍金眼中的宇宙是果殼狀的?書中利用通俗易懂的口吻解釋了其中的原因。霍金利用數學模型建立了一個無邊宇宙模型,也就是虛時間和實時間。這兩個時間是相互垂直,相互聯繫,彼此互相影響。另外,霍金在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和費恩曼多重歷史思想的影響下,提出了宇宙也具備有多重歷史的概念。而關於費恩曼的多重歷史思想的解釋,主要來源於量子力學。
  • 再見,世界的偉人,霍金先生
    霍金的主要研究領域是宇宙論和黑洞,證明了廣義相對論的奇性定理和黑洞面積定理,提出了黑洞蒸發現象和無邊界的霍金宇宙模型,在統一20世紀物理學的兩大基礎理論——愛因斯坦創立的相對論和普朗克創立的量子力學方面走出了重要一步。
  • 霍金生前囑咐人類,早點離開地球,為何?是他發現了什麼秘密嗎?
    霍金,是一位繼牛頓、愛因斯坦之後的最傑出物理學家之一,同時他也是一名宇宙學家,霍金畢生都在研究宇宙論和黑洞,被人們譽為「永遠的宇宙之王」。面對生與死,霍金、伽利略和愛因斯坦,這三位身處不同時代的影響世界的物理學家,仿佛冥冥之中有一種巧合。「即使我身處果殼之中,我仍以為自己是宇宙之王」——霍金。
  • 霍金自傳電影《萬物理論》劇本
    如果說首推最能反映霍金一生的電影,小編我力推這部由小雀斑埃迪·雷德梅恩主演的電影《萬物理論》。導演: 詹姆斯·馬什編劇: 安東尼·麥卡滕 / 簡·霍金主演: 埃迪·雷德梅恩 / 菲麗希緹·瓊斯 / 艾米麗·沃森 / 大衛·休裡斯 / 查理·考克斯 / 更多...
  • 宇宙起源究竟是什麼?宇宙又會如何結束呢?霍金是這樣說的
    宇宙中的所有的一切是如何開始的?史蒂芬.霍金哈姆雷特說:「我有可能被束縛在果殼中,但把我自己視為無限空間之王。」我認為他的意思是說,雖然我們人類在身體上非常受限,特備是我這樣的情況,但我們的思想可以自由探索整個宇宙,並勇敢地去甚至連《星際迷航》都不敢造訪之處。
  • 靈魂在太空飛舞,說說"宇宙之王"霍金
    霍金把他的一生全部都奉獻給了科學事業,他主要研究的是宇宙學和黑洞,他提出的這些理論對人類探索宇宙學產生了很大的幫助。還著有《黑洞、嬰兒宇宙及其他》、《果殼中的宇宙》等。他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極其艱難地寫出了著名的《時間簡史》,探索著宇宙的起源……時間依舊流逝。霍金每天還是堅持著自己驅動輪椅從他的家一—劍橋西路5號,經過美麗的劍河、古老的國王學院駛到銀街的應用數學和理論物理系的辦公室。在工作的時候,他不能像其他人那樣可以隨意地把自己的心得寫在一旁的本子上,也不能夠隨意地打開書櫥,翻找自己喜歡的書籍。
  • 你只知道霍金出名,卻不知道霍金為什麼出名
    你只知道霍金出名,卻不知道霍金為什麼出名我們小時候對漫天的星河都充滿好奇,都嚮往著能探索浩瀚的宇宙,一觀未知的世界。在幫助我們探索宇宙的道路上,不可或缺的一個人就是英國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他已經離開我們一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