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金的公式沒算準英格蘭奪冠,可我依然愛他

2020-12-05 肆客足球

2018年3月14日,霍金在家中逝世,享年76歲。

他在伽利略的逝世日誕生,又在愛因斯坦的誕生日時逝世,似乎偉大的科學家擁有著同一個靈魂:他們的生命只會輪迴,不會離開。

霍金走了,而我們卻習慣了跟著他窺探宇宙。我們對他心存敬畏,卻又沒有疏離感。

量子力學、宇宙學,霍金的研究似乎無處不在,甚至關於足球,他也留下了「世界盃奪冠公式」。

【霍金的世界盃公式:魯尼射點,三獅奪冠?】

「自文明起源以來,人們就不再把事件看作不相關或者無法解釋的。他們已對世界的根本規律有了深入了解。世界盃沒什麼不同。」

於是在巴西世界盃前,霍金將「萬物理論」拓展到足球。他用一個月時間,統計研究了1966年以來英格蘭45場世界盃決賽圈比賽樣本,最終給出兩個公式。

額~有點看不懂

——關於點球。脫髮球員是最佳點球手,罰球前助跑3步最合適,將球打進左上角或者右上角可增加84%勝率。

——關於英格蘭奪冠機率。跨越大洋的長途飛行減少22%,最佳溫度為25℃,每上升5℃,勝算降低59%;身穿紅衣勝算增加20%,下午3點比賽提高33%,歐洲裁判執法增加63%,賽場在海拔500米以下勝率翻兩倍。

霍金認為433更適合英格蘭

霍金並沒有以此為據下重注,他預測的2014年世界盃冠軍也不是英格蘭,而是巴西隊。

此後的故事人盡皆知,霍奇森對奪冠公式一笑而過,英格蘭小組墊底,而巴西隊也遭遇了半決賽夢魘。

「和足球相比,量子物理更直接一些。」霍金打趣道。

然而遺憾的是,2018年世界盃馬上開始了,我們再無機會等到大師修正公式、捲土重來。

霍金對小貝說:「我和你經常被互相比較誰是英國象徵,但總是難分高下。」

【數學奧賽金牌選手的「科學足球」】

如果霍金遇上的是數據流教練洛巴諾夫斯基,或許他們可以好好聊聊,即便是聊數學(後者是基輔技術大學供熱工程高材生,曾在中學奪下數學競賽金牌)。

作為兩屆歐洲優勝者杯冠軍教頭,洛巴諾夫斯基以「科學足球」聞名。

當時的基輔,堪稱數學建模和人工智慧之都。他和同事澤倫特索夫教授因地制宜,研發出第一款可長期跟蹤球員狀態的資料庫,同時也設計了一款量化球員心理狀況的測試系統。

洛巴諾夫斯基的分析表格

即便洛巴諾夫斯基曾培養出三位歐洲金球先生(第一位烏克蘭籍獲獎者布洛欣、「蘇維埃閃電」別拉諾夫和舍甫琴科),但他的球隊並不會圍繞巨星設計戰術,每位球員都只是龐大數學系統中的一個元素。

這套戰術系統喚作「迪納摩機器」,據稱其測試誤差2%~15%。

舍甫琴科將金球獎和歐冠獎盃帶回恩師身旁

或許正出於此,洛巴諾夫斯基有底氣說出:「你不用思考!我幫你思考,你只要踢比賽就行了!」

【傳控越少,進球越多?英格蘭人的公式曾被中國足協採納】

查理-修斯曾寫過一本《足球獲勝公式》,這位英足總技術部主任分析了1986年之前的世界盃進球,最終得到結論:進攻方在一次進攻中的傳球次數超過5次時,傳控越多,射門進球的機率就越小。

他也由此倡導「直接打法」,即強調隊員要有控制地快速向前進攻,傳控球應以實現創造射門機會為原則。

在傳入中國後,《足球獲勝公式》被足協定為基層教練員培訓的主要輔導教材。

上世紀末,無論是少年兒童隊,還是省市國家隊,「雙塔」或「一高一快」等不通過中場的「簡單足球」遍地開花。

不過隨著局限性的日漸顯露,國內足壇開始批判反思「修斯公式」,某體校學報甚至稱其「使中國足球的前進步伐停滯了十年」。

在這股潮流中,也誕生了《中國足球獲勝公式》(直接打法+精準傳球+盯人=獲勝)等系列「奇書」。

譯註原版和「漢化修訂版」

【一場球看得過癮不過癮,公式幫你計算】

英國拉夫堡大學曾給出公式,可以「馬後炮」地計算一場比賽的激烈程度。

比賽激烈程度=進球數量+(黃牌數量/2+紅牌數量)+出場球星數+上座率+進球時段變量-俱樂部排名/100。

你要分別代入主隊和客隊數據,然後兩項結果相乘,就是最終的「激情指數」了。其中對於進球時段變量,前80分鐘記為0,第80-90分鐘為0.5,補時進球為1。

因為這只是16賽季歐冠決賽前贊助商的營銷噱頭,所以某些算法比較莫名其妙,也僅供參考。

在球迷心率測試中,某槍迷心率幾乎爆表

其實比賽精不精彩,速效救心丸的銷量可能就是最好的衡量數據。

據拉夫堡的歐冠調研數據,樣本球迷的觀賽心率在122次/分鐘左右,己方進球時能高達154次/分鐘,而主隊球員染黃時,球迷心率增幅也能超過130次/分鐘。

【寫在後面】

「物理學家口中的萬物理論,在一個學文學的女孩子面前,從不是什麼晦澀難懂的公式。對她來說,萬物的理論,不過是愛而已。」

《萬物理論》講述了霍金青年時期的愛情故事

霍金的「足球獲勝公式」也是如此,它不是什麼看不懂的公式,而是對足球的愛。

「即使我身處果殼之中,我仍以為自己是宇宙之王。」

再見,霍金。再見,偉大的英格蘭球迷。Rest in peace,Rest in Universe。

文:洋火柴

相關焦點

  • 世界盃5大定律:4定律暗示英格蘭奪冠,卻也有一個壞定律
    在英格蘭進入4強後,傳媒發達的英國媒體也列舉了一些定律,預示英格蘭奪冠。不過,也有一個定律卻唱起了反調,讓我們來關注一下!1.四強奪冠次數定律本屆世界盃,最終闖入4強的球隊克羅埃西亞,比利時,法國和英格蘭,總計只獲得過2次世界盃冠軍,分別是英格蘭在1966年和法國隊在1998年奪冠。
  • 霍金逝世:儘管他已離開,但他的貢獻依然會造福後人
    儘管他已離開,但他的貢獻依然會造福後人;「他的勇敢和堅持,傑出和幽默感激勵了世界各地的人們;「他曾經說過:『宇宙之所以對我有意義,是因為它是我所摯愛的人們的家。』我們會永遠懷念他。」年輕的霍金對於科學家同僚和他所愛的人來說,霍金在身體殘疾,只能通過語音合成器與外界溝通的前提下,依然能保存卓越的科學洞察力和幽默感,這正是證明了人類能力的無限可能。
  • 霍金去世:偉大的霍金,依然活在時間簡史裡
    (新浪新聞3月14日)史蒂芬·霍金一生做出的科學推論很多,其中有些已經處於世界科學家的深入探討之中,而更多的推論恐怕還是沒有找到探討的突破口,因為史蒂芬·霍金的思維模式至今也沒有人能夠完全理解,因此解讀他的思維模式或是他的思維腦圖,就成了理解他諸多推論的重要前提,而這似乎更是短期內難以完成的事。
  • 沿襲德國足球血統 巴拉克又給英格蘭人一刀
    2比1,巴拉克憑藉這個至關重要的制勝球而成為了這場比賽的王者,而他王座的基石正是高貴的德國足球血統。「世界上最保險的賭博。一個點球,一個德國人,然後例行公事,點球入網。」《星期日郵報》的這句評論是鋪天蓋地的好評中最接近真理的一句。聽起來有點耳熟是嗎?對,當年萊因克爾說過一句類似的話:「足球就是22個人玩、而最後德國人肯定能成為獲勝者的遊戲。」
  • 你們看中霍金的成就,我更看中他的堅強
    我最開始認識霍金大概都是在小學的語文課本上,因此那天特地再去看了一遍那個小學課文《輪椅上的霍金》。裡面的有一句話十分觸動我:醫生曾診斷身患絕症的霍金只能活兩年,但他一直頑強地活了下來,並且正是在這種令人難以想像的艱難中成為世界公認的科學巨人。
  • 「小雀斑」哀悼霍金:他有一顆真正美麗的頭腦
    網易娛樂3月15日報導 據國外媒體報導,著名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教授的家人周三凌晨發表聲明,證實霍金教授在英格蘭劍橋的家中去世,享年76歲。對此,曾出演過霍金傳記《萬物理論》(The Theory of Everything)的埃迪·雷德梅恩(Eddie Redmayne)表示了深切懷念,稱霍金有「一顆真正美麗的頭腦」。2014年,雷德梅恩因為在《萬物理論》中成功扮演霍金而獲得了當年奧斯卡最佳男主角。今天,他在聲明中說:「我們喪失了一個真正美麗的頭腦,一位震驚世界的科學家,和我有幸遇到過最有趣的人。
  • 世界盃四大定律,決定英格蘭是世界盃冠軍,克羅埃西亞隊真的沒戲了
    近日英國媒體開始喧鬧起來,他們竟然找出世界盃四大定律,而且這些定律全部有利於英格蘭足球隊,因為這些規律全部都是指向英格蘭足球隊奪得冠軍。無論大家是不是同意,小編覺得我們可以參考一下。下面就是具體的規律,我們一起看一看。
  • 愛的萬物論我無從知曉,但愛的機會我不會錯過
    前一陣子看了一部電影:《萬物理論》說的是霍金第一任妻子簡·王爾德與霍金之間的愛情故事小雀斑埃迪·雷德梅恩演的霍金,菲麗希緹·瓊斯演的王爾德講真,我本身是對人物傳記類的電影一點都不感冒但是這部2014年上映的小電影,我是服的首先,小雀斑的演技我就拜服一個四肢健全、風趣幽默的人怎麼演一個看上去有點悶,身體運動機能逐漸喪失的霍金(和《神奇的動物在哪裡》簡直天差地別)實在是個很大的挑戰,而且要演得真實就和自己得了「 盧伽雷氏症 」 (運動神經元病 )一樣病情是循序漸進的
  • 我是個算命先生,算準了自己的姻緣,卻沒算準即將到來的災難
    即使家裡貧窮,但老爹為讓我出人頭地,傾盡家財讓我去城裡學習,可天不遂人願,在我高三那年,老爹因勞累過度生了一場大病,就此撒手人寰,我也因此輟學了。自小偏愛周易八卦,當為了掙錢四處碰壁後,決定不再求於他人,自己擺攤替人算起了命,雖不能掙大錢,但也夠養活自己,時至今日,已有三個年頭。
  • 霍金的妻子:她用愛與隱忍成全了我們對天才的渴望
    一句年輕愛人間的告白卻成為她人生最大的承諾1963年上帝給這位虔誠女教徒開了個殘酷玩笑霍金被醫生確診「漸凍症」他英俊愛笑的臉龐開始扭曲演繹公式也變的艱難我沒有讀過《時間簡史》,對霍金的了解也僅限於小學課本裡對他的描述:一個患了漸凍症的科學巨人,寫下了《時間簡史》的物理學家,除此之外,我對他一無所知。我總是喜歡在BILIBILI推出的周末放映室裡找電影,經典的,冷門的,槽點滿滿的……電影很多,能夠吸引我的卻很少。很多時候緣分就是這麼奇妙,就像我會選擇看這樣一部電影,就像劍橋大學新年派對上的情有獨鍾。
  • 年輕時不顧一切愛你後來因為愛你而放手,霍金背後偉大的女人簡!
    她說:或許我看起來不是一個堅強的人,但是我愛他,他也愛我,我們要一起戰鬥這個疾病。嫁給一個生命岌岌可危的男人,不僅需要足夠的愛意,更需要巨大的勇氣和擔當。漸行漸遠的我們選擇放手是對愛情的尊重後來簡為霍金請了一個護士伊萊恩來照顧他的生活起居,兩個人在日常相處中也產生了莫名的情愫。影片中霍金以一句:「我已經邀請了伊萊恩和我一起到美國旅行」向簡表達自己的心意,結束兩人25年的婚姻,簡眼含淚水的對霍金說了一句:我愛過你,但我盡力了。
  • 22張圖片倒敘霍金:我愛宇宙也愛這苦樂人生
    霍金教授的子女露西、羅伯特和蒂姆在一份聲明中表示: 「我們深愛的父親已於今日辭世,我們為此感到極度傷心。他是一名偉大的科學家,一個卓越的人,他的工作成功將會在為來許多年繼續存在下去。他的勇氣和堅持以及他的天才與幽默鼓舞了來自世界各地的人。」
  • 照顧霍金終老的女人:我們不再是夫妻,但你依然是我的至愛!
    除了他在物理學界取得的偉大理論研究成果,以及那本廣為傳播的《時間簡史》外,霍金最為人所熟知的是,即使早在21歲即身患漸凍症,醫生預言其活不過2年的情況下,他不僅堅強地活了下來,而且為人類作出了巨大的貢獻。然而,霍金取得的一切成就,都離不開他背後那個女人的支持,她就是霍金的第一任妻子簡·懷爾德。
  • 霍金與黑洞|悼念霍金
    到了第二天就該上課交作業了,霍金想起來作業還沒做,於是他沒去該上的課,急忙補寫作業。那幾個人就想,這小子這時候才想起做作業來,等著看他的笑話吧。到了中午的時候,那幾個同學上完課回來,問他說,你的作業做得怎麼樣啊?他說:這些題確實不太好做,我沒做完,只做了十道。可見當時他還是比較拔尖的。
  • 頂級科學家霍金竟有時間混娛樂圈,怎麼這些電影裡都有他的身影!
    從小學我們就知道霍金全身癱瘓,不能說話,唯一能動的地方只有兩隻眼睛和3根手指,他依靠自己頑強的意志,不畏病魔,為人類探索宇宙做出了重大的貢獻,是身殘志堅的代表。可他的一生並不是我們想的那樣只有科學和病痛,相反他的人生充滿樂趣。霍金曾說:「如果生活沒有了樂趣,那將是一場悲劇」,他除了科學家的身份以外還活躍在影視作品之中。
  • 23張圖片倒敘霍金:愛宇宙也愛這苦樂人生
    ▲非常慶幸,雖然遭受漸凍病的困擾,霍金到目前為止依然能夠展現笑容2015年4月26日,霍金的全息影像在雪梨歌劇院和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分享了關於宇宙和光速的演講
  • 這部講述了霍金愛情的影片:你算的清日月星辰,卻算不清我們的愛
    霍金髮現簡的旁邊坐了一位帥哥,再也待不住了,終於開始行動。他主動約簡打槌球,結果還約在禮拜天上午。簡禮拜天上午要到教堂做禮拜,沒時間。霍金不死心,到教堂門口等簡,約簡回他家吃午飯,簡欣然前往。在飯桌上,霍金邀請簡做他五月舞會的舞伴,簡也答應了。五月舞會是劍橋大學學年末非常盛大的舞會,舞伴的意義非凡。
  • 霍金的「婚姻黑洞」:最愛他的兩個女人,為何最後都選擇離開?
    霍金的「婚姻黑洞」:最愛他的兩個女人,為何最後都選擇離開?有人曾問過霍金關於婚姻的問題,他只說了一句:「也許是我不太了解女人。」霍金,作為20世紀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曾提出著名的「黑洞「理論,他能處理好宇宙的事,對家庭的「小宇宙」卻束手無策,他的兩次婚姻都是「黑洞」:最愛他的兩個女人,一個陪伴了他25年,一個陪伴了11年,最後都選擇離開了他。
  • 霍金的妻子:她用女性最大的愛與隱忍成全了我們對天才的渴望
    卻讓我徹底對這個當代科學大神產生了尊敬之外更多的疼惜 與 感動▼一句年輕愛人間的告白卻成為她人生最大的承諾1963年上帝給這位虔誠女教徒開了個殘酷玩笑霍金被醫生確診「漸凍症」他英俊愛笑的臉龐開始扭曲演繹公式也變的艱難
  • 霍金去世,他最主要的貢獻,對人類探索宇宙開闢了嶄新理論
    第二次是在霍金病情嚴重的時候,連醫生都對他說,醫院已經沒辦法再為你做什麼了,醫生都已經放棄了霍金,霍金非常的灰心喪氣,這一次,又是他偉大的父母再一次堅定的支持了他。 依然是他的母親,堅定的對他的父親說:我們必須支持他!我們不能放棄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