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物皆有靈性:科學實驗證實植物也有「意識」

2020-10-18 FanqiangMeng3

據科技網站outerplaces.com 報導,世界上多個試驗已經證實植物有意識。

2018年2月5日,《美國博物學家》(The American naturalist )發表一篇關於捕蠅草的研究論文,描述捕蠅草有選擇地捕食昆蟲,不捕食對它授粉有益的昆蟲。

捕蠅草葉上有敏感的感覺毛

科技網站outerplaces.com 說,按照所謂的物理震動、化學機制等,都不能很好地解釋捕蠅草的高度選擇能力。這讓人不得不聯想捕蠅草有思維意識。

《植物學紀事》( Annals of Botany)2017年12月發表的一項研究指出,植物對外界變化能做出複雜的反應,其反應方式很類似動物甚至人。

含羞草

該研究使用照相機跟蹤植物對多種麻醉劑的反應,發現麻醉劑讓含羞草葉、豌豆卷鬚、捕蠅草和茅膏菜失去自主運動。

植物不會像人那樣做出打哈欠,躺下睡覺等動作,為了觀察植物對這些藥物的反應,研究人員測量植物的電生理反應。

研究者描述,捕蠅草對於二乙醚麻醉劑的反應是動作電位消失,同樣濃度的二乙醚使豌豆卷鬚暫時失去運動能力。麻醉劑也讓水芹幼苗暫時停止發芽及聚集葉綠素。

豌豆置於裝滿乙醚的玻璃箱中,利多卡因浸泡水芹根和幼苗,這些植物暫時失去對外界的反應能力。而移除這些麻醉藥,它們又恢復反應,和人恢復意識之後的反應過程極為相似。

TED播放了美國神經學家蓋吉(Greg Gage)關於檢測捕蠅草的試驗,以及含羞草可以感應捕蠅草遭遇的情況而做出相應反應,來證實植物也有大腦。

今年,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的哲學家塔姆·亨特(Tam Hunt)和心理學家喬納森·斯庫勒(Jonathan Schooler)提出了一種新的意識理論。發表於《科學美國人》雜誌的《嬉皮士是對的:一切都和振動相關》(The Hippies Were Right: It’s All About Vibrations, Man!)一文中,解釋了這種理論。

亨特和斯庫勒猜測,包括你我在內的每個實體都在振動。這些振動越同步,我們與周圍世界的聯繫就越多,我們的意識就越複雜。他們提出的「意識共振理論」認為,同步的振動不僅是人類意識的核心要素,也是所有物質現實的核心要素。

「宇宙萬物都在不停振動。」亨特寫道,「就連看似靜止的物體,實際上也在以各種頻率振蕩、擺動、共鳴。振動是一種運動,其特徵是在兩種狀態之間來回搖擺。

所有物質只是各種能量場的振動。」當不同的振動物體在某個時候彼此靠近時,它們開始同步振動。這適用於大腦神經元、螢火蟲集會、月亮與地球等等。這種現象被稱為「自發性自我組織」。同步是實體之間的一種物質交流。

亨特認為,同步越複雜,意識就越複雜。例如,大腦中的數十億神經元共同激活,從而作出一個決定,同時形成我們對外界的體驗。這個過程極為複雜,它產生了豐富和動態的自我感。亨特把這種自我感稱為感知。

萬物都有感知,但感知程度差別甚大。按照亨特對感知的定義,就連石頭或沙子這樣看似沒有生命的物體,也擁有初級的意識,它們只不過是「從外界接收信息」的物體。

亨特指出,每粒沙子都是與外界相聯繫的物體,因此也是「感受」存在的主體,儘管這種「感受」的程度比起人類來十分有限。他稱之為「微意識」。

在2011年發表於《意識研究期刊》的一篇文章中,亨特解釋道:幾乎所有的生命形式、所有的塵埃,包括最小的亞原子粒子,都因為作用於其上的各種力而受到外界的影響。電子受到附近帶電粒子的影響,也受到施加引力的物體的影響,並作出相應的反應。存在於宇宙中,意味著宇宙中的每個粒子都會受到周圍各種力的推拉——否則它就是不存在的。因此,按照我對感知的定義,電子是能感知的,電子是一個主體。

相關焦點

  • 心電感應被量子糾纏實驗攻破,宇宙萬物皆有靈性,泛神論是對的?
    世界上大多數人都承認一種特別神奇的現象,即心電感應現象(在中國也有說稱心有靈犀的)。
  • 科學家用實驗證明,植物也有意識,可惜人類無法用肉眼看到!
    科學家用實驗證明,植物也有意識,可惜人類無法用肉眼看到!地球上的所有生物都是相互制約、相互成長的,換句通俗的話來講,萬物皆有聯繫。人類在探索未知領域的同時,從未忘記對自身的探索。關於人類的起源,一直是一個亙古難題。
  • 美國中情局測謊專家研究成果:「萬物皆有靈」 是真的嗎?
    小編薦語:做一個善良的人,做一個誠實的人,做一個有慈憫心的人——因為萬物皆有靈,舉頭三尺有神明。文章介紹的就是原本用於人體的測謊儀轉用在植物等其它生命體上得到的令人驚奇的事實,梗概如下:(1)植物是有靈性的,知道人要對它幹什麼!巴克斯特把測謊儀的傳感器連接到一株龍舌蘭上,想到用火柴去燒龍舌蘭的葉看看植物是否有反應。此時,他與那株龍舌蘭正距離大約4.5米遠,驚奇發生了!
  • 植物「意識」實驗,結果顛覆人類認知,幸好被證明是偽科學
    目前只能確定這種現象確實存在,這難免不讓人覺得量子糾纏這種現象就像是兩個粒子之間可以意識到對方一樣。這也跟我們古人經常說的,萬物皆有靈性(意識),萬物皆有聯繫,吻合的恰到好處。科學發展到這裡,又面臨了一個「意識難題」。
  • 除人類之外萬物沒有意識?他用實驗顛覆認知,我們都誤解了!
    世界萬物皆有聯繫在早期之前,民間流傳著女媧造人的傳說,很多人幼稚的認為每個人都是女媧創造的,直到達爾文進化論出現後才明白,這一切跟女媧並沒有聯繫,人類能夠進化至今都是不容易的,與一句話相互呼應,那就是萬物皆有聯繫。世間萬物都是相互制約,相互成長的,人類發展至今,能成為地球上的主人,更是來之不易。
  • 萬物皆有靈,宇宙可能是一個或多個超級大巨人!
    「萬物皆有靈」,中國古語一語道破量子力學,根據量子理論,一切物質均由基本粒子構成,每個粒子都存在能量,這個能量其實就是我們所說的「靈」。靈指的就是能量。根據量子理論,萬物皆有靈一點都沒錯,也是很科學,很嚴謹的,並不是很多人認為的迷信。
  • 萬物皆有靈,宇宙可能是一個或多個超級大巨人!
    「萬物皆有靈」,中國古語一語道破量子力學,根據量子理論,一切物質均由基本粒子構成,每個粒子都存在能量,這個能量其實就是我們所說的「靈」。靈指的就是能量。根據量子理論,萬物皆有靈一點都沒錯,也是很科學,很嚴謹的,並不是很多人認為的迷信。
  • 萬物都有意識嗎?一次普通的植物實驗,為何讓人懷疑宇宙?
    巴克斯特效應意識畢竟是抽象的,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雖然我們嘗試對它進行研究,但都沒有太好的結果。但在歷史上曾經有位科學家,他為了解開意識的秘密,曾經對植物進行過一個大膽的實驗。這位科學家叫做巴克斯特,是一位測謊儀專家,因此這個實驗也叫做巴克斯特效應。
  • 萬物有靈皆需愛
    這聽起來就好像說世間有鬼神一樣令人難以生信。可是,就有這樣一位叫江本勝的日本科學家,耗時十年曆經數萬次科學試驗,用一幅幅真切的照片,向人們展現了作為萬物之源的水,千真萬確是具有感知能力的。這說明世間的萬物皆有靈性,而不光是有生命力的靈長動物獨有。如果我們能夠從這項科學實驗中讀懂水所傳遞的這個信息,就等於了解了世界,了解了自然,也就了解了我們自己生命的全部。
  • [靈性經典] 意識盲點及聖靈的全知
    從某種意義上說,它們象徵著人類意識中的盲點。 無線電束可以穿過這些非磁性場域,就仿佛它們不存在一樣。 這些非磁性場域就像是人類意識的停滯狀態。人越是無明或無知,這種停滯狀態就越嚴重。 然而,靈性「我是」的正向放射、對人類真實性質的宣告,會穿透意識中的那些停滯場域,就仿佛它們不存在一樣。 反覆聲明關於人類性質及其在宇宙中位置的靈性事實,最終會消除人類意識和行動中的所有停滯場域。 靈性實相具有深刻的影響力,可以超越一切局限感。
  • 什麼是靈性世界?
    什麼是靈性世界?時代發展到今天,量子物理科學找到了物質的真相,正在帶領人們走出完全唯物的世界,穿過4%的物質,看到了96%無形無相的真實存在,最終發現了這是一個全然歸屬於意識和能量的靈性世界,這意味著長久以來唯物和唯心的爭論結束了,並且最終證明:心物合一,本一體。量子物理學家們證實:這個物質世界只佔整個世界約4%的比例,而其餘96%則是肉眼看不見的真實存在。
  • 人類發展已經進入靈性時代
    能量無處不在,又不能獨立存在,能量因心、靈、識而存在,心靈是指先天本來的存在,識是指後天意識。能量因心而動,心的境界不同,表現為能量的振動頻率不同,導致其意識能量體或所承載的物質存在狀態不同。貫穿一切,「萬物皆有靈,有靈以為生」,這是一個100%的靈性世界,我們只有站在整體才能解決物質世界的所有問題,一直以來,我們我們的眼界和心胸都只是5%的、唯物的,所以,我們面臨婚姻、家庭、事業、財富、疾病、健康、生死、天災人禍等所有問題,如今,隨著真正科學走進整體的、多維的、靈性世界,喚起了人們內在靈性的覺醒,推動了時代的發展。
  • 人類發展已經進入靈性世界!
    貫穿一切,「萬物皆有靈,有靈以為生」,這是一個100%的靈性世界,超弦是宇宙具有獨立生命意識的最微小的生命體。人類的靈魂其實就是其中一種超弦。科技界終於觸及到了靈魂的環節,現在在世界各地都有了研究靈魂的實驗機構。
  • 植物明明沒有意識,為何能檢測出情緒?這一實驗顛覆認知!
    關於人類的起源之謎,至今是亙古難題,如果能夠了解透徹,或許就能解開宇宙的起源問題,這也就呼應了一句話,萬物皆有聯繫,世間萬物並不是沒有關聯的。在很早之前,人類根本不會將很多事物與科學聯繫在一起,隨著時間的推移,許多理論的逐步完善,人類越來越相信科學的存在,多種實驗得出一個理論。科學的出現顛覆人類的認知,任何事物都需要有足夠的科學依據,否則無法確定它是否真實。
  • 科學解釋:為什麼宇宙萬物的意識都是綁在一起的?
    篇前言:本篇文章通過探討分析個體思想意識與宇宙思想意識的關係,進而解謎「心電感應」現象,解謎「量子糾纏」的根本原因;通過尼古拉.特斯拉、愛因斯坦等偉大科學家對宇宙意識的耐人尋味的不同理解和回答,進一步揭示了宇宙萬物的個體意識並非獨立而存在,而是萬物意識皆有關聯,萬物意識實則都處於「糾纏態」。
  • 量子理論詳細解析:為什麼宇宙萬物皆是獨一無二的存在?
    回答:有一句古老的哲語叫做「眼見不一定為實」。被複製的物體看起來與原物體一模一樣,實則眼睛看到的只是表相,而它們(原物體與複製體)的「內部世界」——分子熱運動——並不相同。宇宙萬物,莫不相異。那麼,是否思考過,宇宙萬物為什麼各不相同呢?探索科學,探索宇宙,水木長龍與您繼續我們的探索之旅。
  • 萬物皆數!神聖幾何的真相:能量、頻率、通道、意識的進化合一!
    「萬物皆數」——畢達哥拉斯神聖幾何神聖幾何學是一個將人的心、思想和精神調整為源頭的過程。它是以太和物理領域之間的通道。與神聖幾何學一起工作是靈魂的鏡子~它是意識進化的基礎,也是生命自身存在的基礎!大自然中隨處可見的斐波那契數列螺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這是一個黃金比例螺旋,從花朵到鸚鵡螺乃至颶風和星系。斐波那契數列是三維世界裡的黃金比例數列,它無限的向黃金比例靠近。生命之花的靈性法則的作者德隆瓦洛曾這樣寫過,黃金比例出現的地方,生命就會出現。
  • 科學意識的產生升華與分類量化
    微子有沒有意識?量子糾纏的發現提醒我,微子糾纏的「一剎那」潛意識就產生了;微子不但同時產生糾纏、而且同時糾纏產生。微子是物質的還是意識的?萬物皆有靈性!靈性是固有的,「我」意識到該物時,該物同時意識到「我」。物與物之間通過量子糾纏產生意識,通過信息傳遞相互「認識」而保持聯繫,通過微子振動(頻率)構成「記憶」。意識是相互對應的,大小不同而已。
  • 植物也有意識嗎
    植物也有意識嗎字裡行間最近讀到了朋友圈中的一條熱門推送,標題是「那盆被欺負30天的植物,被罵死了……」。文章講的是,有人在阿聯宜家挑選了兩株長得差不多的盆栽,套上透明罩子,放在校園裡。就這樣持續進行了30天後,最後的實驗結果可以說是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左邊那株被語言攻擊了30天的植物,活生生給罵枯了;而右邊那株每天被誇獎的,則長得好好的。這個實驗本義是為了證明「語言暴力」對孩子的傷害有多麼大。但就實驗本身來說,卻表明了植物似乎也是有意識的,能夠聽懂人類的語言。事實究竟如何呢?
  • 植物也有意識?一次普通的巴克斯特效應,為何被眾人否認?
    巴克斯特的實驗眾多科學家們認為,意識是以粒子的形式存在,無論它們在宇宙的任何地方,兩個粒子最終都會擦出火花,一個粒子出現變化,另一個粒子會有相應反應,曾經有一位科學家,他為了解開有關於意識的秘密,對植物和動物開展了一個實驗,這個實驗過後,能否讓我們重新了解意識?這位科學家的名字叫巴克斯特,這一實驗是根據他的名字命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