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前言:
本篇文章通過探討分析個體思想意識與宇宙思想意識的關係,進而解謎「心電感應」現象,解謎「量子糾纏」的根本原因;通過尼古拉.特斯拉、愛因斯坦等偉大科學家對宇宙意識的耐人尋味的不同理解和回答,進一步揭示了宇宙萬物的個體意識並非獨立而存在,而是萬物意識皆有關聯,萬物意識實則都處於「糾纏態」。在不斷的深入探討中,我們也順便解答了「一的法則」中一再強調的「萬物本為一」的原因,無意間解析了老子「道德經」中「一生萬物」的思想精髓,並探討了宇宙萬物思想意識的起源問題。
正文:
古希臘思想哲學家曾說過一句話:我們正在逐漸丟失我們曾經擁有的最基本能力,而選用最笨拙的語言來作為與彼此交流的工具。
顯而易見,哲學家的意思一定指的是「無語」交流方式,也就是眾所周知卻幾乎沒有幾個人會使用的「讀心術」,或者叫做「心電感應」的交流方式。
曾有人類語言研究學家指出,「讀心術」或「心電感應」的交流方式,是早期地球人類的最基本的彼此溝通方式;並通過研究分析進一步指出,即使現在,我們每個人或多或少也都還保留著曾經的最基本的交流方式。
比如,是否有過這樣的感覺或體會:
曾幾何時,當你面對某個人的時候,在他(她)尚未開口說話時,你似乎便已經很強烈地感覺到了他想要說什麼。事實證明,當他(她)開口表達完自己的意思時,與你剛才的猜測一般無二。
曾幾何時,當你與某個陌生人初次打交道的時候,從自己的第一感覺,便覺得此人不值得交朋友。隨著時間的推移流逝,很快便印證了自己曾經的第一感覺。
再比如,喜歡養寵物的朋友,或多或少都能與自己的寵物達成一種默契感。無論是人還是寵物,只要有一方出現心情欠佳的時候,另一方似乎就能立馬體會到。
最常見的「心電感應」現象,便是雙胞胎之間的「量子糾纏效應」,即雙胞胎之間仿佛是通過「量子糾纏」綁定在了一起似的,不但有的雙胞胎之間,能夠實時知道彼此的想法,了解到對方的喜怒哀樂,還能在其中一個得了疾病或去世時,另一個無論在地球的什麼位置,都能立馬感應到對方的狀況,甚至有的會出現同步反應的奇怪現象。
這些「心靈感應」究竟是怎樣發生的?它真的是我們人類曾經擁有的最基本的本能嗎?探索科學,探索宇宙,水木長龍與您繼續我們的探索之旅。
隨著科學的發展,尤其量子科學的不斷深入發展,現在我們完全可以用科學來解釋這些曾經令人覺得匪夷所思的超自然現象。
量子理論裡,最讓人覺得匪夷所思、有違經典物理一般常識的,是從幾個著名的不同量子實驗而得出的相同結論:觀察者的意識可以影響周圍的事物,甚至可以影響時間的流動,空間的狀態,讓我們曾經篤信不移地所遵循的「因果關係」隨之而崩塌,將「物質決定意識」徹底給翻了個個。
如果「思想意識」是宇宙萬物演化發展的主導力量,那麼「萬物皆有靈」,也就意味著「萬物皆有意識」,即宇宙間無論大小事物,都有自己的思想意識。如果宇宙萬物都有自己的思想意識,而「思想意識」又決定影響著整個宇宙的演變發展,那麼也就說明了,宇宙萬物的所有思想意識都不是獨立而存在的,而是相互聯繫在一起的,並且是通過「量子糾纏」的關係而彼此相互聯繫在一起。也正因此,才會有「百猴效應」,才會有「一的法則」,才會有讓我們覺得不可思議的「心電感應」現象的存在。
那麼宇宙萬物的思想意識又來自於哪裡呢?
我們先來看一下三位了不起的科學家曾經回答朋友的提問時說的耐人尋味的話。
尼古拉.特斯拉:我本是平凡人,並無什麼特殊能力。宇宙是個巨大的信息儲存庫,連接著無數的分部圖書館,我很慶幸自己可以進出自由。
愛因斯坦:相對論早已存在,我只是個搬撿工而已。
愛迪生:每次小憩,是為了讓思維更加靈活地在宇宙漫步。
還有被世人譽為「宇宙之王」的物理學家霍金:以輪椅度日,僅憑三根手指活動,卻仿佛洞悉了整個宇宙的真理,它們來自哪裡?
通過分析三位科學家的非凡成就以及他們說的話語,和剛剛離我們而去的當代科學家的非凡大腦,會不由自主地將我們推引向宇宙可能隱藏的另一種運行模式:
宇宙萬物所有的思想意識都聯繫在一起,彼此之間的溝通互聯,都通向一個總思想意識資料庫,就像一臺電腦輸入的所有數據最終都將匯聚到中央處理器進行信息處理一樣。同樣的,每個人的思想意識也無時無刻不在與總資料庫的思想意識相連著,交互著,信息傳遞著。正因為總資料庫思想意識的存在,宇宙萬物的個體思想意識才能通過「總資料庫思想」彼此相通相連,才能呈現出量子糾纏般的同步「心電感應」現象。
量子物理學中最為困惑量子物理研究學者們的就是「量子糾纏」現象,直至今日,依然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不知道為什麼會存在「量子糾纏」現象,即便能夠人為輕鬆製造出量子糾纏的系統。現在,通過宇宙總思想意識資料庫的分析,也許我們可以換個思維角度,試著回答為什麼會存在「量子糾纏」現象(註:想更多了解量子理論的讀者,可查閱「水木長龍」前面發的諸多量子力學文章,此處不再贅述)。
為什麼會存在「量子糾纏」現象呢?
或許正是因為宇宙萬物,無論其大小皆存在各自的思想意識的緣故。「糾纏粒子對」之所以彼此間存在量子糾纏的關係,正是因為它們的思想意識都與總資料庫思想意識相連,故而通過總資料庫思想意識的媒介引導作用,自然而然地便會與宇宙萬物的所有思想意識連接在一起,故此才能同步感知彼此的狀態變化。而這無意間也很好地解釋了「一的法則」中一再強調的「萬物本為一」的原因,也解釋了老子「道德經」的「一生萬物」的思想。而量子糾纏退相干,或許正是因為切斷了與總資料庫思想意識的相連,才會導致彼此無法連接,看似糾纏關係不存在了。
宇宙萬物的思想意識來自於哪裡?通過以上的分析探討,不難得出,宇宙萬物的思想意識或來自於宇宙總資料庫思想意識。或許會有人追問:那麼宇宙總資料庫思想意識又來自於哪裡呢?答曰:或來自於宇宙萬物個體意識的匯集。這真是「雞生蛋還是蛋生雞」的問題,但一定還會有人打破沙鍋也要刨根究底地繼續問:好吧,既然都是宇宙的意識,那麼宇宙意識來自於哪裡呢?
好吧,我們也不怕砂鍋被打破,可以繼續探討回答道:如果宇宙總資料庫思想意識相當於一臺電腦的CPU的話,如果個體思想意識相當於獨立的數據的話,那麼獨立數據會否思考到:我們的總數據處理中心是怎麼來的呢?它為什麼那麼強大?為什麼所有的複雜運算都能處理呢?
宇宙意識來自於哪裡?你覺得呢?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感謝對水木的支持。
本篇文章「水木長龍」原創,轉載標明出處,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