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解釋:為什麼宇宙萬物的意識都是綁在一起的?

2020-12-05 水木長龍探索科學宇宙

篇前言:

本篇文章通過探討分析個體思想意識與宇宙思想意識的關係,進而解謎「心電感應」現象,解謎「量子糾纏」的根本原因;通過尼古拉.特斯拉、愛因斯坦等偉大科學家對宇宙意識的耐人尋味的不同理解和回答,進一步揭示了宇宙萬物的個體意識並非獨立而存在,而是萬物意識皆有關聯,萬物意識實則都處於「糾纏態」。在不斷的深入探討中,我們也順便解答了「一的法則」中一再強調的「萬物本為一」的原因,無意間解析了老子「道德經」中「一生萬物」的思想精髓,並探討了宇宙萬物思想意識的起源問題。

正文:

古希臘思想哲學家曾說過一句話:我們正在逐漸丟失我們曾經擁有的最基本能力,而選用最笨拙的語言來作為與彼此交流的工具。

顯而易見,哲學家的意思一定指的是「無語」交流方式,也就是眾所周知卻幾乎沒有幾個人會使用的「讀心術」,或者叫做「心電感應」的交流方式。

曾有人類語言研究學家指出,「讀心術」或「心電感應」的交流方式,是早期地球人類的最基本的彼此溝通方式;並通過研究分析進一步指出,即使現在,我們每個人或多或少也都還保留著曾經的最基本的交流方式。

比如,是否有過這樣的感覺或體會:

曾幾何時,當你面對某個人的時候,在他(她)尚未開口說話時,你似乎便已經很強烈地感覺到了他想要說什麼。事實證明,當他(她)開口表達完自己的意思時,與你剛才的猜測一般無二。

曾幾何時,當你與某個陌生人初次打交道的時候,從自己的第一感覺,便覺得此人不值得交朋友。隨著時間的推移流逝,很快便印證了自己曾經的第一感覺。

再比如,喜歡養寵物的朋友,或多或少都能與自己的寵物達成一種默契感。無論是人還是寵物,只要有一方出現心情欠佳的時候,另一方似乎就能立馬體會到。

最常見的「心電感應」現象,便是雙胞胎之間的「量子糾纏效應」,即雙胞胎之間仿佛是通過「量子糾纏」綁定在了一起似的,不但有的雙胞胎之間,能夠實時知道彼此的想法,了解到對方的喜怒哀樂,還能在其中一個得了疾病或去世時,另一個無論在地球的什麼位置,都能立馬感應到對方的狀況,甚至有的會出現同步反應的奇怪現象。

這些「心靈感應」究竟是怎樣發生的?它真的是我們人類曾經擁有的最基本的本能嗎?探索科學,探索宇宙,水木長龍與您繼續我們的探索之旅。

隨著科學的發展,尤其量子科學的不斷深入發展,現在我們完全可以用科學來解釋這些曾經令人覺得匪夷所思的超自然現象。

量子理論裡,最讓人覺得匪夷所思、有違經典物理一般常識的,是從幾個著名的不同量子實驗而得出的相同結論:觀察者的意識可以影響周圍的事物,甚至可以影響時間的流動,空間的狀態,讓我們曾經篤信不移地所遵循的「因果關係」隨之而崩塌,將「物質決定意識」徹底給翻了個個。

如果「思想意識」是宇宙萬物演化發展的主導力量,那麼「萬物皆有靈」,也就意味著「萬物皆有意識」,即宇宙間無論大小事物,都有自己的思想意識。如果宇宙萬物都有自己的思想意識,而「思想意識」又決定影響著整個宇宙的演變發展,那麼也就說明了,宇宙萬物的所有思想意識都不是獨立而存在的,而是相互聯繫在一起的,並且是通過「量子糾纏」的關係而彼此相互聯繫在一起。也正因此,才會有「百猴效應」,才會有「一的法則」,才會有讓我們覺得不可思議的「心電感應」現象的存在。

那麼宇宙萬物的思想意識又來自於哪裡呢?

我們先來看一下三位了不起的科學家曾經回答朋友的提問時說的耐人尋味的話。

尼古拉.特斯拉:我本是平凡人,並無什麼特殊能力。宇宙是個巨大的信息儲存庫,連接著無數的分部圖書館,我很慶幸自己可以進出自由。

愛因斯坦:相對論早已存在,我只是個搬撿工而已。

愛迪生:每次小憩,是為了讓思維更加靈活地在宇宙漫步。

還有被世人譽為「宇宙之王」的物理學家霍金:以輪椅度日,僅憑三根手指活動,卻仿佛洞悉了整個宇宙的真理,它們來自哪裡?

通過分析三位科學家的非凡成就以及他們說的話語,和剛剛離我們而去的當代科學家的非凡大腦,會不由自主地將我們推引向宇宙可能隱藏的另一種運行模式:

宇宙萬物所有的思想意識都聯繫在一起,彼此之間的溝通互聯,都通向一個總思想意識資料庫,就像一臺電腦輸入的所有數據最終都將匯聚到中央處理器進行信息處理一樣。同樣的,每個人的思想意識也無時無刻不在與總資料庫的思想意識相連著,交互著,信息傳遞著。正因為總資料庫思想意識的存在,宇宙萬物的個體思想意識才能通過「總資料庫思想」彼此相通相連,才能呈現出量子糾纏般的同步「心電感應」現象。

量子物理學中最為困惑量子物理研究學者們的就是「量子糾纏」現象,直至今日,依然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不知道為什麼會存在「量子糾纏」現象,即便能夠人為輕鬆製造出量子糾纏的系統。現在,通過宇宙總思想意識資料庫的分析,也許我們可以換個思維角度,試著回答為什麼會存在「量子糾纏」現象(註:想更多了解量子理論的讀者,可查閱「水木長龍」前面發的諸多量子力學文章,此處不再贅述)。

為什麼會存在「量子糾纏」現象呢?

或許正是因為宇宙萬物,無論其大小皆存在各自的思想意識的緣故。「糾纏粒子對」之所以彼此間存在量子糾纏的關係,正是因為它們的思想意識都與總資料庫思想意識相連,故而通過總資料庫思想意識的媒介引導作用,自然而然地便會與宇宙萬物的所有思想意識連接在一起,故此才能同步感知彼此的狀態變化。而這無意間也很好地解釋了「一的法則」中一再強調的「萬物本為一」的原因,也解釋了老子「道德經」的「一生萬物」的思想。而量子糾纏退相干,或許正是因為切斷了與總資料庫思想意識的相連,才會導致彼此無法連接,看似糾纏關係不存在了。

宇宙萬物的思想意識來自於哪裡?通過以上的分析探討,不難得出,宇宙萬物的思想意識或來自於宇宙總資料庫思想意識。或許會有人追問:那麼宇宙總資料庫思想意識又來自於哪裡呢?答曰:或來自於宇宙萬物個體意識的匯集。這真是「雞生蛋還是蛋生雞」的問題,但一定還會有人打破沙鍋也要刨根究底地繼續問:好吧,既然都是宇宙的意識,那麼宇宙意識來自於哪裡呢?

好吧,我們也不怕砂鍋被打破,可以繼續探討回答道:如果宇宙總資料庫思想意識相當於一臺電腦的CPU的話,如果個體思想意識相當於獨立的數據的話,那麼獨立數據會否思考到:我們的總數據處理中心是怎麼來的呢?它為什麼那麼強大?為什麼所有的複雜運算都能處理呢?

宇宙意識來自於哪裡?你覺得呢?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感謝對水木的支持。

本篇文章「水木長龍」原創,轉載標明出處,謝謝!

相關焦點

  • 量子理論詳細解析:為什麼宇宙萬物皆是獨一無二的存在?
    宇宙萬物,莫不相異。那麼,是否思考過,宇宙萬物為什麼各不相同呢?探索科學,探索宇宙,水木長龍與您繼續我們的探索之旅。有量子科學預言者說過這麼一句話:如果研究透了量子理論,也就看清了宇宙本貌,也就了解到了整個宇宙的運作機理。
  • 科學能夠解釋意識嗎
    宇宙中最大的奇蹟:從一團灰色的、果凍狀的有機物質中誕生出的意識。而當今時代最大的科學挑戰就是對此給出解釋。大腦是非常複雜的器官,由近1000億個細胞(神經元)組成,每個細胞與10000個其他細胞相連,產生約10萬億個神經連接。 我們在理解大腦活動與人類行為方面取得了很大進展。
  • 萬物皆有靈性:科學實驗證實植物也有「意識」
    捕蠅草葉上有敏感的感覺毛科技網站outerplaces.com 說,按照所謂的物理震動、化學機制等,都不能很好地解釋捕蠅草的高度選擇能力。這讓人不得不聯想捕蠅草有思維意識。發表於《科學美國人》雜誌的《嬉皮士是對的:一切都和振動相關》(The Hippies Were Right: It’s All About Vibrations, Man!)一文中,解釋了這種理論。亨特和斯庫勒猜測,包括你我在內的每個實體都在振動。
  • 萬物皆覺!意識遍及宇宙,哲學家稱:我們需要一門新的科學
    一位哲學家透露,宇宙的基本構件可能具有經驗意識,需要一門新的科學。普遍的慣例認為意識是一種對自身存在的意識,因此,許多人不願意把這歸因於許多非人類動物,更不用說粒子了。
  • 宇宙起源於何處?量子物理學家:意識創造萬物,包括我們這個宇宙
    隨著人類對宇宙的探索認識,以及科學的不斷向前發展,越來越多的科學家意識到:宇宙一定不只有我們所處的這一個,在我們宇宙之外,一定還存在著其他諸多宇宙。所以宇宙在演化過程中一定會出現智慧生物,一定會出現智慧生物的高級演化,宇宙裡的一切萬物都在按部就班地向前演變著,發展著。在宇宙程序的運行中,一旦中間程序出現差錯,最終都可能導致整個宇宙演化進程的崩潰。這種觀點,很類似於傳統中的「宿命論」觀點——一切早已被設定好,無可爭脫,無可改變。
  • 為什麼愛因斯坦都解釋不了的萬物,《宇宙的琴弦》有可能解釋?
    其實所有的科學家,幾乎都有這樣的一個夢想,希望能找到一個基本的原理,一個簡單而深刻的理論,來描繪宇宙間的各種現象。經過一代又一代科學家的努力,人類終於窺見了一點希望。這個有可能描述一切現象的理論,就是《宇宙的琴弦》這本書的主題:弦理論。
  • 到底是至聖的上帝創造了萬物?還是偉大的科學解釋了人類的存在?
    可是人類已經存在了,人類的文明也已經發展到了今天,那人類的起源就是個客觀存在的事實,既然如此這個「客觀事實」也有必要知道它的本質,所以下文佑庵以自己的知識限度來聊聊到底是至聖的上帝創造了萬物?還是偉大的科學解釋了人類的存在?首先佑庵提幾個主題方向。1:科學的本質。2:客觀存在的規律。3:生命的意義。4:未來的方向。這幾個維度大致上能夠讓小編整理出的思路。
  • 除人類之外萬物沒有意識?他用實驗顛覆認知,我們都誤解了!
    除人類之外萬物沒有意識?他用實驗顛覆認知,我們都誤解了!人類在探索很多未知領域時,沒有放棄對自身的探索。關於人類的起源,一直是一個亙古難題。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人類身上藏著的秘密並不比宇宙少。宇宙的誕生源於138億年前的一場奇點大爆炸,才逐漸形成的各種星體,人類的誕生就無從知曉了。世界萬物皆有聯繫在早期之前,民間流傳著女媧造人的傳說,很多人幼稚的認為每個人都是女媧創造的,直到達爾文進化論出現後才明白,這一切跟女媧並沒有聯繫,人類能夠進化至今都是不容易的,與一句話相互呼應,那就是萬物皆有聯繫。
  • 高維意識:宇宙的律動、萬物的律動、你的律動
    我們的宇宙處於不斷地擴張狀態。行星、恆星、星系之間的距離每一刻都在拉大。宇宙在無限地膨脹與擴張。在其內的萬事萬物也都在擴張,或者說、因為萬事萬物的膨脹與擴張,宇宙被不斷地撐開了、一直在膨脹中。觀其微、知其大;見其外、了其內。如果你知曉神聖幾何的話,你便會知道所有的規律存在於萬事萬物。
  • 科學解釋人死後的世界:意識短暫停留,靈魂回歸宇宙!
    關於靈魂,從古至今都是最神秘的哲學問題,一直困擾著世人,那麼人在死了之後,靈魂還存在嗎?人死後的世界是怎麼樣的?人死後會去哪裡呢?對於活著的人來講,我們不可能是無法理解死去的人的感覺,但是不得不說,從古至今,都有流傳靈魂的出現,那麼如何科學解釋人死後的世界呢?
  • 掌控最深層次的真相,萬物之理可以解釋宇宙中所有的謎團
    我們人類還有太多的事沒有答案,我們對宇宙中到處都是的東西也就是暗物質,以及超強的能量也就是暗能量,幾乎是一無所知,我們的控制力只存在於宇宙中的一個小小的角落,被浩瀚而無知的大海環繞著,我們要面對這個事實,我們理解周圍世界卻對宇宙一無所知,我們連發現終極理論也就是「萬物之理」還有多遠,有沒有這樣的理論存在呢?它是不是可以解釋宇宙中所有的謎團呢?
  • 所謂的「靈感」,或來自宇宙中漂浮著的無數意識碎片
    人類在探索生命起源的進程中,也一直在探索著意識的起源。釋家有言,萬物皆有意識,無論有生命的宇宙萬物,還是看似無生命的宇宙萬物。「意識」究竟是什麼?能否被創造?古往今來,似乎沒人能說得清楚。然而,科學家在探索生命的進程中,越來越發現意識的重要性。尤其量子科學的興起,更讓科學家意識到了「意識」的重要作用。
  • 意識能從科學角度解釋嗎?意識可能是一種「物質」
    來源:新浪科技意識的形成和形態是非常複雜的,科學家迄今也很難從科學角度解釋它是如何從大腦膠狀組織中浮現出來,它是當今時代最大的科學挑戰。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3月3日消息,據美國生活科學網站報導,為什麼科學不能解釋意識呢?這是當前科學界的一個重大科學挑戰。
  • 人類意識是宇宙第一意識?意識能否讓人類更長壽?更有意義?
    六,意識能讓萬物具有生命的特徵嗎?答:可以,人類和機器人本來都是有由微觀元素組成的,但因為賦予了意識的有機結合和表達,才賦予了他們同樣能動的意識表達形式。所以他們同樣具備了生命的特徵。將來的機器人同樣也能自己造自己,不需要人類幫助。也同樣具備人類豐富的生活形態和感情,只是機器人可能是鐵基或其他更適合他用處的基礎材料生命。
  • 老子在千年前已點破,宇宙萬物意識是一體的
    筆者:三體-小遙 提起意識,人們難免會想到很多深奧的哲學問題,而關於物質和意識何為本源,至今沒有準確的答案。近代科學往往認為一切都是由物質構成的,包括意識,隨著量子力學的不斷發展,人們也在漸漸揭開謎底。
  • 宇宙中存在無數自我意識,世間萬物都能擁有,靈感或許就來源於此
    主觀的自我意識是這個宇宙中最神奇的東西,人類和其他動物最大的區別就是擁有認知能力,可以對身邊的地球和宇宙進行更加深刻的研究和思考,有人說「想像力」是世界上最神奇的東西,對於這個說法相信大家都是不會反對的,利用想像力,人類不僅僅在科學上不斷進步,也在很多藝術領域取得了長足的發展。
  • 萬物都有意識嗎?一次普通的植物實驗,為何讓人懷疑宇宙?
    意識是人類特有的嗎?意識會永遠存在於宇宙中嗎?這些問題至今沒有準確的答案。科學家認為,當人體消亡後,意識會以粒子的形式,繼續存在於世界上。他們認為,宇宙中的粒子是存在糾纏關係的,不論它們相距多麼遙遠,只要對其中的一個粒子進行幹擾,另一個將會作出反應。
  • 科學家需要多久能發現解釋萬事萬物的「宇宙至理」?
    ,但在此之前,他們必須解決一些科學上最難解決的問題。在這部電影中,雖然大部分時間都在講述史蒂芬·霍金與其前妻簡的故事,但也擠出了一點兒時間解釋了一下霍金在物理學上都做了些什麼。受此啟發,牛頓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不僅很好地解釋了蘋果為什麼會掉到地上,也很好地解釋了行星為什麼圍繞著太陽公轉。這兩個看似風馬牛不相及的問題,最終被證明遵循著同一個自然定律。
  • 人為什麼會有意識?一切可能都與振動有關
    北京時間12月10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意識是一種非常神秘的東西。為何我的意識在這裡,你的意識卻在那裡?為何對每個人而言、宇宙似乎都一分為二,一半是自己這個主體,另一半則是無窮無盡的客體?為何我們每個人都是自己意識的中心,同時接受著來自外界的信息?為何有些東西明顯有自己的意識,其它的則不然?老鼠有意識嗎?
  • 科學的盡頭真的是神學嗎?聽完科學家的解釋恍然大悟
    當科學逐漸走進人類文明之後,自然界的很多事物可以用科學來得到解釋,於是過去的神創論就不攻自破了。可是後來一些偉大的科學家提出了這樣一個觀點:科學的盡頭是神學。有科學家將科學和神學聯繫了起來,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科學家就是牛頓和愛因斯坦。相信很多人對這位偉大的科學家都不陌生,他們可以說是人類進入科技時代以來,在物理學方面貢獻最大的兩個劃時代的偉大科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