迄今為止。全人類已經向太空中發射了數千顆人造太空飛行器,這些太空飛行器,絕大部分都在距離地球表面200~40000公裡的高空中運行,其中1000公裡以下的人造太空飛行器非常多,晚上的時候,如果它們所在的位置上地球沒有擋住太陽光,從而能將太陽光反射到我們站立的位置,那麼我們就能看到這些太空飛行器,但由於太空飛行器的個頭都很小,因此基本都只是一個模糊的亮點。
至今還記得小時候的夏夜躺在院子裡看夜空中的星星的情景,晴朗的夜晚,總是有滿天的繁星在閃爍,其中總會有一些星體看上去在緩慢移動,感覺那種星體的位置很高很高,光線也會有強弱變化,大多是至北向南緩緩的掠過天際,大人們告訴我那是人造衛星。
但是現在我們生活的地方,很少能再看到這樣的夜空景象了,主要原因是光汙染幹擾太嚴重,因為現在人們大多生活在城市中,城市中的路燈和夜景燈光都比較強,照射的天空也比較明亮,那麼那些不是太明亮的星體就很難再被看到了,只有少數的金星、木星、天狼星之類的亮度比較高的星體才能被看到,大多數的人造衛星等太空飛行器也是看不到的。
即便是在偏遠農村,光線也是比以前要強一些的,因為現在各家各戶都有電燈,很多村莊裡面還有路燈,夜晚的光照條件比較好,很難再看到滿天繁星,不像以前農村一到晚上只要沒有月亮就會是漆黑一片,那樣夜空中的星體的光輝就比較顯眼,看上去就是滿天繁星的景象了。
不過人造太空飛行器的體積大小不一,距離地球表面的高度也不一樣,能反射的太陽光照強弱也不相同,因此雖然大多數人造太空飛行器都很難看到,但是有些太空飛行器看上去卻是很明亮的,比如國際空間站。
經過多個參與國多年的建設,國際空間站早已經是太空中最大的人造太空飛行器,據說如果把它看作一個長方形的話,現在它的長寬面積已經相當於一個足球場的大小,如果當做長方體來看,它的體積則相當於一座高110米,長60米,寬30米的大樓了。在合適的角度,它在夜空中可以反射較多的太陽光,因此有時候國際空間站的亮度是很高的,視星等最高可達-5.8等,在恰當的時刻和角度觀察它,會發現它的亮度有時甚至會超過金星(最亮時視星等-4.9等),成為夜空中僅次於月亮的亮度的物體,又由於它是會移動的,所以國際空間站經常會被人們誤認為是不明飛行物(UFO)。
不過也許在很快的將來,國際空間站也並非是夜空中最亮的人造物體了,因為我國和俄羅斯都有發射人造月亮的計劃,例如我國的成都市就計劃於明年發射一個人造月亮,2022年將會有三顆,這種人造太空飛行器是專門為了反射太陽光而研製的,上面有優良的反光塗層,它們的表面將會像鏡面一樣,能夠高效率的反射太陽光,反光強度將相當於月亮的8倍,而且能有控制地將太陽光投射到某一片固定區域中,使得這一帶區域中獲得很好的夜間照明,地面亮度接近於路燈的光照,這樣的人造天體看上去是要超過月亮的亮度的,它們也將成為有史以來夜空中最亮的人造太空物體,比國際空間站還要亮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