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葡萄栽培生產過程中,需要關注一種常見的細菌性病害「根癌病」,感染該病害的葡萄園可能會減產20%-50%以上。目前防治關鍵階段是前期預防和感染初期,今天的文章就跟大家詳細介紹一下「葡萄根癌病」。
一、發病症狀
既然是「根癌病」,主要的辨別症狀當然在植株根系。感染該病的植株根部會出現的「癌腫」,還有主蔓近地面和苗木的嫁接口也可能會產生。在感病初期,這些部位先會出現乳白色的、光滑的小個圓形突起癭瘤,然後隨著病情加重,癭瘤會逐漸腫大並變成褐色,且內部組織會木質化。
感病植株的皮層及運輸系統遭到破壞,吸收和輸送能力降低,會影響植株的生長發育。根系發育受到影響,吸收根隨著感病程度減少,生長態勢逐步衰弱,導致植株矮小,葡萄莖蔓變短,隨之葉片黃化並脫落,病情嚴重時甚至會整株死亡。
二、發病規律
葡萄根癌病的病菌一般是寄生在土壤、病株以及癭瘤組織中越冬,且病菌可以在土壤中存活2-3年。根據調查,種植土壤PH值大的葡萄園發病概率和程度都大於中酸性土壤的果園。此外,病害發生的最適溫度是25℃-30℃,低於17℃或高於30℃,都不利於病菌生長繁殖。
另外,田間操作不當引起的機械傷口,為病菌侵入提供了便捷道路。譬如北方地區種植的葡萄園,在越冬埋土防寒後的來年出土過程,且這段時間也是葡萄的傷流期,極大地方便了根癌病的侵染傳播。
三、如何預防和治療根癌疾病的「多項措施」?
葡萄根癌病的病菌生長在植株木質部,至今仍然沒有根治的防治措施,所以該病的的防止關鍵在於「預防」。也就是儘量避免植株及藤曼受傷,及時清楚病殘體,降低病菌侵染的概率。
1、農業防治
(1)使用無毒苗木:葡萄的育苗階段需要在無毒土壤中進行,且嫁接所用的枝條需來自無病毒感染的葡萄園,避免病菌接穗成為植株定植後的侵染源頭。如果是外地引進苗木的果農,就需要注意檢查相關的檢疫證明材料。
(2)加強栽培管理:採用配方施肥,及時補充土壤中的缺失元素。同時,在葡萄的整個栽培過程中,必須注意有機肥的施用,適當調整土壤微環境,增強植物的抗病能力。同時避免施加過量氮肥,導致土壤pH失衡,並為葡萄根癌病的發生創造有利條件。在田間作業中,特別早春出土,避免粗放操作導致植株出現大量傷口。
(3)當發現植株出現初期症狀時,需要及時清理根瘤,然後用稀釋100倍的硫酸銅溶液消毒切口,再塗上一層波爾多漿作保護。另外,越冬修剪後,一定要及時清理葡萄園內的殘枝落葉、雜草等物,帶離果園銷毀。
2、生物防治
目前可用於控制葡萄根癌病的生物防治菌株達到20多種。最有代表性的是由放線菌產生的K84,其次是水生拉恩氏菌產生的HX2。(生物防治指的是將非致病細菌菌株接種到葡萄植株以及種植土壤中,減輕根癌病發生概率和程度)
3、化學預防
在感病初期,可以採取刮除病瘤的方式來防治,記得切除後使用3-5波美度石硫合劑或80%抗菌劑402乳油等藥劑塗抹在傷口,可以起到保護作用。如果是發病程度高的葡萄園,則需要挖除病株,並且對土壤進行深翻,再用3%次氯酸鈉或1%硫酸銅溶液等藥劑對土壤進行消毒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