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林草頭條丨河北:生態扶貧讓環境優日子美

2021-01-17 澎湃新聞
各地林草頭條丨河北:生態扶貧讓環境優日子美

2020-12-18 12: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我省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

生態扶貧讓環境優日子美

我省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高標準落實「生態補償脫貧一批」的要求,生態扶貧工作不斷取得新成效。圖為沽源縣大石砬村植樹造林現場。(資料圖片) 通訊員 姚偉強 攝

近日,在沽源縣大石砬村,藍藍的天空下,松林蒼翠挺拔,紅牆在積雪的映襯下顯得色彩濃烈,田地裡則是一望無際的銀白,整個村莊猶如一幅油畫一般。

儘管天氣寒冷,71歲的衡長明仍然經常到金蓮花種植基地轉一轉:「這300畝是今年新栽植的,你看,它們長得多好。有了它們,俺們再也不用擔心沒有收入了。」

「隨著扶貧工作隊生態扶貧不斷發力,大石砬村民年人均收入從2017年的2800元提高到2019年的9120元。2019年全村脫貧出列。以前村裡窮,少有女子願意嫁過來。2018年以來,村民日子越過越紅火,9名大齡男村民娶了媳婦。」省林業和草原局駐該村第一書記田建輝介紹。

2017年,省林草局的駐村幹部來到該村。4年來,村裡造林3600多畝,惠及貧困人口297戶、639人,人均增收2000元;實施樟子松嫁接紅松項目,村集體增收20多萬元;利用省林草局支持的花卉項目資金,與沽源縣億寶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合作建設了900畝富硒金蓮花產業園;爭取到中幼林撫育項目資金100萬元,增設護林員崗位79個,人均年增收4200元。

省林草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我省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高標準落實「生態補償脫貧一批」的要求,生態扶貧工作不斷取得新成效。

數據顯示,2016年以來,全省累計安排62個貧困縣省級以上林業草原投資達132.9億元,佔同期總量的61.52%,超過資金安排比例不低於40%的目標,累計安排10個深度貧困地區縣專項資金62.6億元。

為做好生態扶貧工作,我省先後印發《關於扶持發展扶貧攻堅造林專業合作社的指導意見》《貧困地區貧困村村莊綠化三年行動實施方案(2018-2020年)》《林業生態扶貧三年行動實施方案(2018—2020年)》《關於做好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林業草原生態脫貧攻堅工作的通知》等系列文件,對生態扶貧工作進行部署,將各項任務分解納入到年度工作計劃。

張家口市明確要求林業生態建設重點工程,帶動貧困人口參與人數不低於20%;2018年,隆化縣成立隆化潤民造林專業合作社,成員中貧困戶佔比88%,除了勞動收入,年底每個貧困戶能得到500元分紅……狠抓生態工程建設助推精準扶貧,太行山綠化、「三北」防護林、京津風沙源治理和退耕還林等重大生態工程不斷向貧困地區傾斜。2016至2020年,62個貧困縣共完成營造林1895萬畝,超額完成2016至2020年貧困地區營造林1000萬畝的目標。結合重大生態工程,我省還在貧困地區構建了扶貧攻堅造林合作社精準脫貧模式,最大限度吸納貧困人口參與造林工程,幫助他們成功脫貧。

為進一步鞏固貧困地區生態扶貧成果,發揮特色資源優勢,我省通過重點扶持和積極推動名優經濟林、林下經濟、花卉苗木等產業項目,全力助推貧困地區林草特色產業脫貧。

2016至2020年,全省林果花卉產業基地建設項目安排貧困縣6000萬元。截至2018年底,全省貧困地區經濟林總面積發展到1800萬畝,建成121個觀光採摘基地和高標準現代林果示範園區。2019至2020年,繼續支持62個貧困縣新發展經濟林27.48萬畝,提質增效面積達到77.7萬畝;新增林下經濟經營面積75.82萬畝,生態產業帶動效應不斷提升。

林子多了,貧困群眾的工作崗位也多了。

近日,在雞澤縣徐莊村村頭,千餘畝示範林裡,樹木粗壯結實。「自從種了樹,環境變好了,工作也有了,家門口上班,一年工資上萬元!」負責管護的徐莊村村民胡金梅激動地說。

今年60歲的胡金梅2013年成為建檔立卡貧困戶,儘管能拿到低保,她還想著趁身體不錯找個工作。前兩年,村幹部找上門來,給她介紹了生態護林員的工作,工作地點就是村東1200畝綠化林,工作是種樹、澆水、管理。有了這份工作,胡金梅重新煥發了青春。她經常早早就到林地幹活兒,越活越精神。

近年來,我省穩步擴大生態護林員選聘規模。2016至2020年,中央財政共安排我省生態護林員補助資金10.9421億元。今年,我省在聘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生態護林員由2016年的2.3萬人,增長到5.1萬人。隨著護林隊伍規模逐年擴大,森林和草原保護力度不斷加強,脫貧效果也十分顯著。

針對重點生態功能區與貧困地區高度耦合的實際,我省也在不斷加大生態補償類資金支持力度。2016至2020年,結合天然林保護和森林生態效益補償,我省積極向貧困地區共安排生態補償類資金30億元。2019年,新增的省級公益林60萬畝全部安排到貧困地區,進一步提升了生態扶貧質量。

來源:河北日報

記者:曹智

原標題:《各地林草頭條丨河北:生態扶貧讓環境優日子美》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各地林草頭條丨青海高原上的「地球之腎」
    實際上,溼地就在我們身邊,它是大自然饋贈給人類最好的禮物,也是原生態美之集大成者:樹木、藻類、自由嬉戲的禽鳥、宛如鏡子般的河湖、倒映著碧藍的天空,一派天淨沙似的曠達與靜美。 溼地又被稱為「地球之腎」。這是因為它擁有茂密的樹林,不停地淨化著我們的空氣,讓我們生活的環境更加宜居。
  • 各地林草頭條|河南:綠意「豫」來愈濃
    各地林草頭條|河南:綠意「豫」來愈濃 2019-12-31 19: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各地林草頭條丨雲南實施6000餘畝滇金絲猴棲息地廊道修復造林
    各地林草頭條丨雲南實施6000餘畝滇金絲猴棲息地廊道修復造林 2020-12-30 12: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漫評:生態扶貧讓「美麗」與「富裕」並肩同行
    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我國通過推進生態補償扶貧、國土綠化扶貧、生態產業扶貧和定點扶貧縣脫貧摘帽,全面完成生態扶貧各項目標任務,助力2000多萬貧困人口實現脫貧增收。在我國,森林草原區、生態脆弱區、深度貧困地區高度耦合,這些地區不僅是生態建設的重點區域,也是生態扶貧的主戰場。可以說,生態扶貧一頭連著綠水青山,一頭連著金山銀山。
  • 各地林草頭條|黑龍江:專員辦調查核實涉嫌破壞鳥類資源信息
    各地林草頭條|黑龍江:專員辦調查核實涉嫌破壞鳥類資源信息 2021-01-11 12: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各地林草頭條|甘肅金塔嬗變:荒漠漸生林木 沙地亦可淘金
    各地林草頭條|甘肅金塔嬗變:荒漠漸生林木 沙地亦可淘金 2020-05-29 13: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各地環保頭條丨江西省全面開展ODS專項執法檢查
    各地環保頭條丨江西省全面開展ODS專項執法檢查 2020-08-21 18: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各地環保頭條丨湖北省公開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回頭看」及長江...
    以生態環境質量改善為核心,以長江大保護「雙十工程」為抓手,著力解決生態環境突出問題,加快補齊生態環境短板,奮力當好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的生力軍。具體目標為:到2020年,全省主要汙染物排放總量大幅減少,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明顯改善,生態環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生態服務功能顯著提升,環境治理體系基本完善,環境治理能力現代化取得重大進展。
  • ...繪就雲嶺新畫卷】雲南省林業和草原局紮實推進林草生態保護修復...
    、綠色發展」的戰略定位,把修復長江生態擺在首要位置,以森林、草原、溼地自然生態系統保護修復為主線,穩生態、重保護,抓修復、推改革,強產業、促發展,努力加快推進長江經濟帶雲南林草生態保護修復,流域生態環境持續改善,林草生態功能穩步提升。
  • 河北巨鹿:凝聚企業合力 扛起扶貧責任
    河北新聞網訊(記者王永晨、黃清標)全國「萬企幫萬村」精準扶貧行動實施以來,河北省邢臺市巨鹿縣工商聯主動作為,積極發動520多家企業(合作社)及個體戶投身「百企幫百村」工作,開展了多種形式的幫扶活動,共計投入資金5.6億元,參與企業數量和投入資金數額位居河北省前茅,實現了巨鹿縣86個貧困村
  • 河北衡水精準扶貧工作綻放「衡水色彩」
    中新網河北新聞12月1日電 (崔志平 趙棟 陳連勝 耿春光)「雙星又來了!」11月27日上午,衡水景縣王瞳鎮王七莊村口,鄉親們看到遠處風風火火走來的熟悉身影,開心地笑了。  從今年3月開始,衡水市扶貧辦副主任李雙星就一直奔忙在田間地頭,向鄉親們推廣種植金銀花、玫瑰花。  打過招呼,李雙星開門見山:「脫了貧,咱要防返貧,更要致富。
  • 河北公布環境監管正面清單
    60092次閱讀 作者:趙晨光   來源:中國化工報    2020年11月13日 收藏   中化新網訊    近日,河北省動態調整並公布生態環境監管正面清單
  •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雲南林草助力全省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石梯村新民房 (尹以枯 攝)雙角犀鳥 (銅壁關自然保護區管護局 供圖)雲南是山區省份,全省88個貧困縣,深度貧困縣佔27個,近年來,雲南林草以脫貧攻堅為工作統領,重點圍繞生態保護、生態治理、生態產業3個方面,聚焦破解貧困山區有「生態」無「生計」難題,對症下藥、靶向治療,把改善貧困地區生態環境、增加貧困群眾收入作為雲南林草工作的基本遵循。
  • 各地環保頭條丨湖南省率先建立生態環境系統督察聯動工作機制
    湖南省生態環境廳近日下發《關於建立生態環境系統督察聯動工作機制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加強督察與執法、督察與綜合協調、督察與業務工作、督察與直屬單位無縫銜接,增強督察工作力量,提高督察工作效率,以此形成督察工作合力。
  • 全國森林經營與生態扶貧研討會舉行
    為貫徹落實「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文明理念,9月27日-28日,全國森林經營與生態扶貧研討會暨交口縣櫟類資源培育利用論證會在交口縣舉行,來自全國的100多位專家學者參加會議。會上,中國科學院院士唐守正做了專題講座,黑龍江、河北、河南等省市代表做了典型發言。
  • 生態文明先進事跡丨用堅強擔當書寫新時代林草人職責使命 ——國家...
    生態文明先進事跡丨用堅強擔當書寫新時代林草人職責使命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張月應對新冠肺炎疫情事跡 2020-12-01 17: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各地環保頭條丨安徽省生態環境廳發布2019年度《安徽省水汙染防治...
    2019年,在安徽省委、省政府堅強領導下,安徽省生態環境廳會同各市、各部門,積極推進《安徽省水汙染防治工作方案》的實施,以改善水環境質量為核心,加快推進水汙染治理,落實各項目標任務,全省水環境質量總體持續向好。
  • 各地環保頭條丨山東印發通知 規範生態環境違法行為「不罰」「輕罰...
    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與行政處罰銜接修復公共環境與追究企業責任共贏2020年7月9日,山東省生態環境廳印發《關於規範生態環境違法行為「不罰」「輕罰」等有關事項的通知》,規定了各級生態環境部門根據《山東省生態環境行政處罰裁量基準適用規定》第八條第一項「主動消除或者減輕生態環境違法行為危害後果的」認定「從輕或者減輕處罰」的案件,在作出行政處罰決定前,企業已履行完成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責任,對受損生態環境進行了修復或對無法修復的進行了替代修復和賠償的,可以認定為從輕或減輕處罰的情形。
  • 河北近岸海域生態環境明顯改善
    中國環境報記者 張銘賢 2020年12月25日,河北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河北省渤海綜合治理成效新聞發布會」,記者從會上獲悉,河北省堅決打好渤海綜合治理攻堅戰,堅持陸海統籌、海河共治,實施陸源汙染防治、海洋汙染防治、生態保護修復、環境風險防範、旅遊旺季環境保障等五大攻堅,全省近岸海域生態環境明顯改善,近岸海域水質達到預期目標
  • 水利扶貧形成「五位一體」新格局
    雲南省水利部門扶持瀘西縣金馬鎮新壩村發展烤菸產業  五年來,共安排全國832個貧困縣中央水利投資2266億元,是貧困地區水利投入最大、水利發展最快、群眾得實惠最多的時期,形成了行業扶貧、定點扶貧、片區聯繫、對口支援、老區建設「五位一體」的水利扶貧新格局,為貧困地區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了重要的水利支撐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