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變異是否影響它的致病性和傳播力

2021-01-21 中華網

近日,新型冠狀病毒是否變異引發關注。公眾對於冠狀病毒發生了什麼樣的變異,病毒變異是否影響它的致病性和傳播力等問題產生很多疑問,科技日報記者帶著這些問題諮詢了多位基因組學領域和病毒學領域的學者。

病毒變異常見,「質變」還未到來

「病毒變異是非常常見的,每個毒株的病毒序列都或多或少有所不同。」美國加州大學聖地亞戈分校醫學中心副教授李克峰介紹,病毒毒株之間的不同和「千人千面」有著相似的道理。

日前,論文《關於SARS-CoV-2的起源和持續進化》在對百餘株新冠病毒毒株的全基因組序列比對後發現,病毒在基因組上一個蛋白編碼位點的突變形成了兩「組」,被媒體稱為「亞型」。「目前看,這個程度的變異造成的差異不足以叫『亞型』,叫分枝(clade)比較合適。」有病毒專家表示,「亞型」有獨特的意義,不同病毒的定義不一樣,不是只要有一兩個突變就可以分出「亞型」。

相關專家表示,這個病毒剛剛發生還沒多久,不可能有太大的變化,根據對病毒現有的認知,病毒的變異速率大約為每年1000個鹼基中發生1個鹼基的變化,只有在關鍵位點的變化才能導向突出的變異。

針對新冠病毒變異會不會影響疫苗研發的問題,中國科學院副秘書長、中國科學院院士周琪回應稱,目前,病毒變異並沒有影響到藥物研發、抗體製備和疫苗製備。在病毒變異的過程裡面我們需要更多案例,也需要更多深入研究。目前研究人員正在積極地觀測病毒變異程度、布局科研項目。

序列共享,實現真正的大數據挖掘

目前的基因序列對比研究的樣本量大多為百餘例左右。李克峰認為,研究樣本量太少,並不能說明是什麼時候變異的以及是否在武漢變異的。

此外,對於冠狀病毒樣本的數據挖掘,還應該注重代表性,例如該論文選用的數據中,武漢樣本多是元旦前後,1月底前後的樣本多集中於國外,還有少部分1月中旬的廣東、雲南的樣本數據,分散的數據很難講通病毒繁衍、進化、傳代的「故事」。

「數據數量的嚴重缺乏,很可能造成片面的分析結果。」一位國家科學數據中心負責人介紹,據國家生物信息中心(國家基因組科學數據中心)建立的2019新冠病毒信息庫發布的統計,目前全球公開的新冠病毒序列有283條,其中只有200個全基因組序列。這對於數據挖掘的需求而言相當於「杯水車薪」。

看懂病毒「習性」,需與臨床數據關聯研究

上述論文中提到,新冠病毒可以分為S型和L型,前者更具侵略性,後者更溫和。李克峰認為:「目前而言,病毒習性是沒法根據病毒的基因序列單獨判斷。科學家試圖探索病毒的蛋白與宿主受體結合程度來作為病毒傳播力的一個判斷依據,但是其致病力目前還未找到共性規律。」

一個病毒是否「兇猛」,是不是個「暴脾氣」,該如何推論?

「該論文運用序列分析軟體,對新冠病毒基因的差異進行分型,進而得到每種基因分型和患者臨床表現的關聯性,我認為這只能是推測性結論。」美國堪薩斯大學醫學院教授董亞峰認為,把病毒變異分型後,還需要與患者的臨床數據進行關聯性分析,才有現實意義。

「找基因的變異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但難度比較大。在幾萬個患者的基因中找到變異的片段,相當於大海撈針。我們不可能,也沒有必要把每位患者的基因做測序,從而發現基因變異。通過選擇特殊病人、不同流行病學史或不同地域的患者進行基因測序,以加快尋找變異的基因。」董亞峰解釋,比如一些特殊患者,其核酸檢測一直是陰性,但CT影像等臨床數據傾向於陽性;治療後核酸轉陰又轉陽性的患者,通過對這些特殊患者的基因序列分析,與普通患者作比較,會更高效找到基因變異片段。

尋找新冠病毒的變異不僅表明人類對新冠病毒的認識深度,還有很多現實意義。董亞峰介紹,比如檢測試劑盒出現陰性可能是由於某些基因片段特定區域突變,從而檢測不到。通過發現基因變異,還可以設計出更好的核酸檢測試劑盒;再比如,通過把變異和非變異基因患者的臨床數據做統計分析,可以將基因變異與病情的發展、愈後等指標做關聯分析,進而指導更有效的精準治療。

「不同變異的病毒可能臨床症狀完全不同,如果能找到規律將對臨床有指導意義。」董亞峰強調,科學研究意義不僅在發現不同,更要注重臨床應用。

責任編輯:kj005

文章投訴熱線:156 0057 2229 投訴郵箱:29132 36@qq.com

相關焦點

  • 英國出現變異新冠病毒 專家:其致病性有待評估
    【解說】近日,一種新變異的新冠病毒在英國部分地區蔓延。目前包括丹麥、荷蘭等多國已出現感染變異病毒的病例,多國緊急限制英國人員往來。英國政府相關部門介紹,變異病毒的傳播速度比原先發現的病毒快70%,但暫無證據表明變異病毒更致命或疫苗對其效力會削弱。  【解說】如何看待變異新冠病毒的傳播力的增強?病毒的傳播性增強和致病性是否存在關聯?相應的防控措施是否還需要提高?
  • 中國疾控中心:目前英國報導的新冠病毒變異株致病性尚無明顯變化...
    央視新聞客戶端 近日,上海市疾控中心在對英國輸入的新冠肺炎確診病例進行基因測序監測中,發現1例病例的新冠病毒基因序列為B.1.1.7亞型,與近期英國報導的變異病毒基因相似。中國疾控中心病毒病所所長許文波就此接受總臺記者採訪。
  • 中疾控專家解讀新冠病毒變異毒株風險:致病性尚無明顯變化
    上海市疾控中心1日發布消息稱,中心近日對英國輸入的新冠肺炎確診病例進行基因組測序,發現1例病例的新冠病毒基因序列與近期英國報導的變異病毒基因相似。這種在英國出現的新冠病毒變異毒株傳播力如何?公眾應如何做好應對?中國疾控中心病毒病所所長許文波對此作出回應。
  • 英國變異新冠病毒有沒有輸入我國?對疫苗有效性是否有影響?都回應了
    英國病毒變異傳染率增70%對疫苗有效性是否有影響?鍾南山回應了!↓↓↓9月就發現了變異的病毒,不過並不是在打完疫苗之後發現的。日前英國傳出病毒變異增加了70%傳染率,全世界很多國家禁止英國航班。至於這種變異對新冠肺炎致死率等方面是否會帶來影響,目前還沒有具體研究,對於疫苗的有效性是否會影響,也沒有進一步的證據。
  • 新冠病毒變異株公眾不必恐慌,中國疾控中心專家:致病性尚無明顯變化
    圖/新華社據新華社電 上海市疾控中心1日發布消息稱,中心近日對英國輸入的新冠肺炎確診病例進行基因組測序,發現1例病例的新冠病毒基因序列與近期英國報導的變異病毒基因相似。這種在英國出現的新冠病毒變異毒株傳播力如何?公眾應如何做好應對?中國疾控中心病毒病所所長許文波對此作出回應。問:此次上海發現的在英國出現的新冠病毒變異株在人群中的傳播力增強了嗎?
  • 世衛稱英國新冠病毒變體傳播力增強,變異速度比流感病毒慢得多
    周一,世界衛生組織緊急項目技術負責人範凱爾克霍弗表示在英國發現的新冠病毒新變種的基本傳染數從1.1上升至1.5,這意味著它能傳染更多人,但目前信息顯示,該變種所引起的病情症狀並無加重,相關研究仍在進行中。
  • 多項研究解謎:新冠變異毒株傳播力更強 為何疫苗仍有效
    來源:一財網原標題:多項研究解謎:新冠變異毒株傳播力更強,為何疫苗仍有效傳播速度快和病毒載量高,可能會造成更多感染病例。近日,上海、廣東、山東均通過境外輸入性病例發現了新冠變異毒株感染確診患者,患者的新冠病毒基因序列與近期英國報導的變異病毒基因相似。
  • 病毒出現變異!戴口罩能防住嗎?疫苗還有效嗎?
    變異病毒致病性更強了嗎?英國首相詹森19日宣布,一種變異新冠病毒正在倫敦和英格蘭東南部地區蔓延,傳播速度比原先發現的病毒快70%。瑪麗亞•範•科霍夫表示,南非也發現了另一種新冠病毒變體,雖然在同時期出現,但卻是不相關的變體,南非方面已向世衛組織通報了一些研究的初步結果。傳播速度加快的同時,變異後的病毒致病性是否也隨之加強了?這是目前公眾最為擔心的問題。
  • 上海發現一例英國輸入病例 基因序列與近期英國報導的變異病毒基因...
    近日,上海市疾控中心在對英國輸入的新冠肺炎確診病例進行基因測序監測中,發現1例病例的新冠病毒基因序列為B.1.1.7亞型,與近期英國報導的變異病毒基因相似。該病例為中國籍,在英國留學,12月13日自英國出發,12月14日抵達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入關後即被集中隔離。
  • 上海發現1例境外變異病毒相似病例,中疾控專家剛剛回應
    1.上海發現的變異株在人群中的傳播力增強了嗎?上海發現的變異株基因檢測結果表明變異株對細胞感染力增強,但在人間傳播力與人類社會活動、冬季的氣候和人群的自我防護措施緊密相關。2.該變異株致病毒力和嚴重性增強了麼?
  • 世衛:英國發現的新冠病毒變體9月已在當地傳播 傳播力增強
    當地時間12月21日,世衛組織舉行新冠肺炎例行發布會,世衛組織衛生緊急項目技術主管瑪麗亞·范·科霍夫表示,英國多個研究機構正在研究新冠病毒變體對傳播力、致病性和抗體反應等方面的影響目前,英國報告的數據顯示此種新冠病毒變體傳播力增強,傳播指數從1.1上升至1.5,英國正在確定其中多少影響來自病毒變體本身,以及感染此種變體後的個體行為差異。
  • 上海發現首例變異新冠病毒感染病例 中國疾控中心回應
    12月24日基因測序結果顯示,該病毒株與此前檢測到的病毒株不同,經進一步研究證實,斷定該患者帶有早前在英國發現的變種病毒。中國疾控中心:目前英國報導的新冠病毒變異株致病性尚無明顯變化近日,上海市疾控中心在對英國輸入的新冠肺炎確診病例進行基因測序監測中,發現1例病例的新冠病毒基因序列為B.1.1.7亞型,與近期英國報導的變異病毒基因相似。
  • 流行病學家姜慶五:現有證據不足以說明變異病毒的致病性、傳播性發生改變
    此次英國病毒的變異現象,公眾不必過度恐慌。病毒變異沒有一定趨勢《中國經營報》:研究稱,變異病毒可能會比普通病毒的傳染性提高70%。對此輪疫情反彈是否與變異病毒有關,你怎麼看?姜慶五:從現有的證據來看,還不足以說明變異病毒已導致病毒的致病性和傳播性發生改變。從流行病學的角度說,還沒有足夠的現場論據來證明這樣的結論。
  • 英國新冠病毒變異,一定是壞事嗎?專家這樣說
    病毒變異後是否意味著傳染性更強?記者就此採訪了廣東省抗擊新冠肺炎專家組成員、廣州市八醫院感染病中心主任蔡衛平教授。他表示,「總體來說,我是比較樂觀的。」他詳細介紹說,病毒作為一個生物,它變異是在意料之中的,是一種正常的現象。
  • 研究稱病毒已「變異」,是不是更容易被感染了?
    其中,S型與來自蝙蝠的冠狀病毒更接近,為相對古老的病毒版本,但它只佔103個病毒基因組研究序列中的30%;而相對「年輕」的L型更為流行,佔70%。論文推論,可能由於L型有更強的傳播性和(或)更快的複製效率,從而比S型更具侵略性。此消息引發大眾焦慮:病毒變異會使疫情防控壓力更大嗎?《生命時報》採訪權威專家為你解答。
  • 病毒出現變異能否被檢測出來?戴口罩能防住嗎?疫苗還有效?
    變異病毒致病性更強了嗎?英國首相詹森19日宣布,一種變異新冠病毒正在倫敦和英格蘭東南部地區蔓延,傳播速度比原先發現的病毒快70%。瑪麗亞•範•科霍夫表示,南非也發現了另一種新冠病毒變體,雖然在同時期出現,但卻是不相關的變體,南非方面已向世衛組織通報了一些研究的初步結果。傳播速度加快的同時,變異後的病毒致病性是否也隨之加強了?這是目前公眾最為擔心的問題。
  • 新冠病毒變異,疫苗還有效嗎?鍾南山回應了
    會上,對於目前備受關注的英國新冠病毒變異問題,國家呼吸醫學中心名譽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在會上指出,9月就發現了變異的病毒,不過並不是在打完疫苗之後發現的,現在英國傳出的病毒變異增加了70%傳染率,至於這種變異對新冠肺炎致死率等方面是否會帶來影響
  • 英國變異「新冠病毒」,它從哪裡來?變異後有什麼影響?致死性更強嗎?
    病毒總在變異,而且大多數變異不會影響病毒的致死性或是傳染性。拿這次的變異病毒為例,其中的一些變異可能單純是偶然產生的,並不會影響到病毒的機能。 但其中有3處變異讓專家繃緊了神經。 第1處是69-70Del——兩個胺基酸的缺失,首次是在一位正在接受免疫抑制藥物治療的新冠確診患者身上單獨發現的。
  • 上海現境外變異病毒相似病例!致病性更強?疫苗有用?中疾控回應
    中疾控:英國報導的新冠病毒變異株致病性尚無明顯變化,不必恐慌針對上述病例,中國疾控中心病毒病所所長許文波在接受央視採訪時回答了公眾關注的幾個問題:1.上海發現的變異株在人群中的傳播力增強了嗎?上海發現的變異株基因檢測結果表明變異株對細胞感染力增強,但在人間傳播力與人類社會活動、冬季的氣候和人群的自我防護措施緊密相關。
  • ...發現境外變異新冠病毒感染病例,專家稱尚無證據證明其增加致病性
    疾病傳染性是否因此增加?多國已研發的新冠疫苗是否有效?1月3日,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黨委書記、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傳染病科教授盧洪洲,就此次境外病毒變異問題接受紅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尚無任何證據能證明此次境外發現的病毒變異增加致病性。仍需要更多實驗室內的細胞實驗以及動物實驗進一步確認其感染性。▲盧洪洲是什麼促使病毒變異?